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耶律斜轸的确是沙场老将,嗅觉十分灵敏,如他所讲,着急拿回燕云除了此地是中原屏障之外,还真有战马的因素在里边。

正常历史线中,国防资源问题是终宋一朝最大的缺憾。中原的地理形势,黄河流域流过的地方基本很多都是大平原,出去长城外大平原更多,所以在北方作战,一定要有马,一定要有骑兵。

宋朝明明是历史上对外战争胜率最高的朝代,可为啥就是拦不住金军、蒙古军南下呢?

一大原因就在于澶渊之盟后,宋辽迎来一百年的和平局面,常年无战事,对于军队的编制就小了很多。

因为没有军马场,宋初时的战马要么是抢的,要么是买的,无论买还是养都极其费钱。

所以澶渊之盟后,朝廷的风气就偏向于裁员、去马而省钱,这便导致宋朝中后期缺马缺的非常严重。

与之相对的,金军和蒙古军先后占据大草原和燕云,战马随时随地可以养活,优势巨大,

其机动性和突然袭击往往让宋军措手不及,继而大败。

元朝的军马制度相当发达,军马的饲养和管理是其军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征服南宋后,为了维持对南方的控制和加强对周边地区的军事威慑力,元朝在南方地区置办了军马场,以确保骑兵部队的马匹供应。

可在这之前,中原大地只有两个地方出产战马,一在东北,一在西北。

东北就是所谓的蓟北之野,西北便是甘凉河套一带,一定要高寒之地,才能养好马。

养马也不能一匹一匹分散养,要在长山大谷之中,有美草,有甘泉,有旷地,才能成群养,才能为骑兵出塞长途追击之用。而这两个出马的宝地,在建宋之前正好一个被辽拿去,一个被党项占有,都不在宋朝手里,何其无奈?

与马相关联的还有铁,最精良的铁矿,亦都在东北塞外,这也是宋朝军事弊端之一。

神宗朝,王安石行新法,一面想训练保甲,一面又注意到养马。

但在内地养马不方便,据史料所记,养一匹马所需的土地拿来种田可以养活二十多人,圈地养马就得减少田亩数。这是对农耕国家的巨大挑战。

王安石不得已定出保马政策,让民间百姓可到政府领马养,把马寄养在私家,一匹一匹分散养,平时民间可以利用领养之马做别事,等开战之际再临时集合送上战场。

这样的买卖百姓当然情愿干,免费领一匹马来当作牲口用,这买卖是赚的。

然而百姓对马不熟悉,不知道在温湿地带饲养不易,很容易导致它们生病死亡。

领马不要钱,可把马养死了要赔钱,一来二去,百姓便将养马看作苦事,抗拒的人越来越多。

到最后实在没办法,为了扩大战马数量,政府只能来硬的,于是乎民间养马变成一秕政,百姓需遵守。

王安石的本意是好的,的确是为国着想,想要改变敌强我弱的大趋势,但他这法子纵使推行有效,遇到战事时一群羸弱之马能和每天在山涧谷地大草原纵横出来的凶兽撕斗吗?不尽然……

其实,这两年赵景也想过要不要先收复河西走廊一带,招西北军回归中原,与西域诸国重新开启丝绸之路,发展经济。

但再三考虑后还是算了,其一是西北党项人、六谷番部现在和中原处于和平状态,哪怕是表面上。中原想开拓西北必须要经过他们的地盘,一旦涉及军事,局面肯定不好收拾。

其二,西北各方势力林立,除开党项、六谷番之外还有回鹘各族、草头达靼、吐谷浑以及随着唐朝灭亡而一起崩溃的吐蕃王朝,这时的藏区至少小势力没有上百也有几十,而大姓家族差不多有琛氏、噶尔氏、娘氏等,错综复杂,敌我难辨,若要往西拓边,肯定要跟这些势力打交道,非常麻烦。

其三,这些势力的整体实力肯定比不上统一中原和南方的宋军,但不怕他们打,就怕他们搞联合,扭成一股绳后也是难啃的骨头,若再于辽人达成伐宋同盟,宋朝大概率挡不住。

其四,趁着现下与西方势力没啥仇怨,只能先对实力与己方差不多,且所占领土更重要的辽朝博弈,等打服了这条猛虎,其他的小鱼小虾也会跟着重新掂量自己的分量。

“照你的意思,朕不能答应?”

耶律斜轸肯定点头,他的立场始终没有发生改变。

耶律贤转头看向萧干。不用他开口,萧干主动进言:“陛下,臣非武将,行军打仗之事不敢与诸位将军争比。臣只能站在政治立场说一句,宋人经有宋太祖整合历练,其强悍非梁唐晋汉周可比,且收复燕云地区是汉人一直以来的宏愿,我朝若不给,宋人估计真会与我朝鏖战之国灭;我朝若打,则军耗难当……”

萧干的意思很明确,比起宋朝,辽朝是钱虚粮少,真打起来肯定是自己这边后勤先崩溃,后勤撑不起来,将士的士气就会跟断线的风筝一样直线下降。

“陛下,臣跟宰相的想法一致。”

见耶律敌烈也这么说,耶律贤的表情骤然低沉,他又陷入到两难的境地了……

“陛下,我倒是有个想法。”

耳边泛起清亮的声音,耶律贤耷拉的脑袋高高扬起,凝望着自己最钟爱的女人:“皇后有什么高招,还请讲于我听。”

“陛下,我们可以折中一下,将距离最远,最不便防守的莫、瀛、朔、寰四州返回去,再将剩余十二州每年税收的三成交给宋人,迫使宋人签订和平条约,这样既能保证云、幽二州不丢,又能争取到不动刀戈,让我朝潜心发展,积攒国力,陛下觉得此计如何?”

听闻此意,耶律贤眼前一亮,但他没有直接答应,而是向耶律沙和萧干征求意见。

耶律沙道:“短时间来看有些损失,但往长远看却赚头十足,这样不仅能堵住宋人狮子大开口,也能促进两国之间的贸易来往。

中原富庶,只要我朝能大力在宋境开阔市场,这些损失转眼就能得到填补。”

“陛下,臣也觉得此计可行。”

“好!”耶律贤一拍大腿,痛快下令:“传令,明日早朝宣宋使入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