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清末起义恩仇录 > 第351章 太监李莲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就在马五寨双方展开惊心动魄的较量之际,局势瞬间变得错综复杂起来。

与此同时,其他两寨的马占熬和熊二也察觉到这边战况吃紧,他们当机立断,率领各自麾下的人马如疾风骤雨般迅速赶来支援。

刘锦棠目光如炬,将战场上瞬息万变的形势尽收眼底。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他毫不慌乱,果断下令让原本准备发动突袭的卓胜军(这支军队已经遭受重创)前去抵挡新到的两万革命军。虽然卓胜军此时实力受损,但他们依然义无反顾地领命出征。

刹那间,喊杀声、枪炮声响彻云霄,整个战场陷入一片混乱与血腥之中。

湘军各营的官兵们个个视死如归,无论是身染疾病还是身负重伤,无一不是紧握手中长枪奋勇杀敌。

他们咬紧牙关,拼命厮杀,一轮接一轮地发起冲锋。震耳欲聋的枪炮轰鸣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前方的士卒中弹倒下后身体僵硬倒地,然而后续的士兵却毫不犹豫地踩着同伴的尸体继续勇往直前。

革命军的壕墙内外,横七竖八地堆积着无数的尸体,鲜血汇聚成河流一般四处流淌,场面惨不忍睹。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后方源源不断地有一队队清军前来增援。

要知道,后方可是有着将近五十多万负责运输物资的人员以及在陕北地区辛勤屯田的屯田兵。这些兵力的加入,使得战局愈发扑朔迷离。

而马五寨这个不过如同一个村庄大小的地方,此刻竟成为了双方誓死争夺的关键目标。

每一寸土地都被鲜血染红,每一处角落都弥漫着死亡的气息。这场生死较量究竟鹿死谁手?一切尚未可知……

在银鸡堡那巍峨耸立、固若金汤的中心堡垒之内,赫莲儿深知马五寨乃是一枚至关重要的纽扣,其意义非凡且影响深远,她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将这枚纽扣稳稳地掌控在自己的手掌之中。

只见赫莲儿面色凝重,眼神坚定如磐石,她果断地下达命令道:“传我指令,着令于小虎所率之部以及白二虎所领之师即刻从灵州撤离,并迅速完成对刘锦棠的包围之势!”

身旁的将领们齐声应道:“遵命!”

几乎就在同一时刻,随着刘铭传率军向北撤退,冯子材的退路便被彻底截断。

此时的他犹如被困在牢笼中的猛虎一般,无处可逃,无奈之下只得在阮朝境内徘徊辗转。

要知道,阮朝一直以来都算作是大清朝的附属之国啊!

因此,冯子材心生一计,他以替阮朝剿灭叛匪为名,向阮朝朝廷提出请求,希望能得到充足的粮食补给以及精良的枪械装备。

显然,他已下定决心要与新任的第八军军长鲍超展开一场生死较量,一决雌雄。

就这样,双方的军队在两国的边境线附近摆开阵势,短兵相接,杀声震天,战况异常激烈,打得难解难分。

然而,远在千里之外的李德邦却意外获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李红章竟然擅自跑到西北地区去了!这对于李德邦来说无疑是一个天赐良机。

于是乎,丁汝昌怒不可遏,气得脸红脖子粗,嘴里不停地破口大骂着:“真是岂有此理!”然而,无论他如何愤怒地斥责,都无法改变当前的局面,一切都已经无可挽回。

“太后究竟在做些什么啊?难道她不清楚南方远比西北更为重要吗?竟然如此糊涂地将李红章、刘铭传等得力将领调离南方,先是调往北方,如今又调到了天津。她难道完全忘记了革命军南方军那二三十万大军的存在吗?”丁汝昌一边跺脚,一边义愤填膺地说道。

面对这样的局势,丁汝昌深知继续坚守怀化已毫无意义,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他当机立断做出决定——放弃坚守怀化。

只见他大手一挥,高声喊道:“兄弟们,随本将军一起向东撤退!前往长沙!”话音未落,他便率领着麾下的部队如潮水般一路向东狂奔而去。

一刻也不敢停留,会知道广西军会不会北上包围他。

与此同时,远在京城内的太后正焦虑不安地盯着摆在眼前那张巨大的地图。

她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愕与难以置信之色,口中喃喃自语道:“怎么会这样?为何突然间我大清的半壁江山就这样消失不见了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而且,这天下仿佛处处都是那些所谓的革命军,他们如同燎原之火一般迅速蔓延开来……莫非,我大清当真就要灭亡了不成?”

想到此处,太后不禁感到一阵寒意从脊梁骨上升起。

“不!不会的!我大清绝对不会就此灭亡!”太后猛地摇了摇头,试图驱散心中的恐惧和绝望。

但紧接着,一个疑问涌上心头:“可我当初为何要将李红章从南方调到北方呢?我这一系列的决策究竟哪里出现了差错?”太后紧锁眉头,陷入了深深的自我反思之中。

就在此时。

太监李莲英轻步走进屋内,低声说道:“老佛爷,莫要过于忧心,虽说如今局势动荡,但咱大清还有诸多忠臣良将。”

太后微微抬眼,叹气道:“忠臣良将?如今这局面,怕是难以挽回。”

李莲英忙递上一杯参茶,轻声劝道:“老佛爷,依奴才看,可急召各地总督进京商议对策。像张之洞那般能干之人,定能想出办法。”

太后听此,眼中闪过一丝光亮,随即又黯淡下去,正说着,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声。

原来是一些大臣听闻太后忧愁,自发前来求见。

为首的大臣进殿后便跪地道:“老佛爷,臣以为当下可先招安部分革命军中有动摇之心者,分化他们的力量,再调遣蒙古铁骑南下镇压。”

太后沉思片刻,缓缓点头:“这倒是个法子,可实施起来不易。但事已至此,只能一试。”

随后便吩咐众人着手安排,整个宫廷开始忙碌起来,企图扭转这摇摇欲坠的大清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