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非传统宫斗 > 第132章 帝王心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收到女儿家书后的第二日,乔父乔母便递牌子入了宫。

一是因着此番调任回京本就托了女儿和皇长子的福,需得进宫面见明帝谢恩;二是因着乔家父母和女儿也确实许久未见。

从前女儿嫁到了那狼窝里,乔父乔母奈何不得,只怪自己没本事,整日以泪洗面。如今女儿苦尽甘来,反倒是为父母谋得长久深远,怎能不叫人愧疚?

明帝爱屋及乌,想给皇长子一个体面的身世,便将乔家两个做官的都升了官调了任,还在京中赐下两座相邻的宅邸让两家人居住,又允两家的嫡子入太学读书。

乔家其余族亲,有开镖局的、有开书院的,收到消息后也都一同随着入京了。家人不多,却个顶个的团结,这便是书香门第的好处。

这日,乔父和大舅子在明帝下朝后便到了御书房谢恩。

二人行了三叩九拜大礼,并不敢直视明帝双目:“臣光禄寺少卿乔则、朝议大夫乔勉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吴德昌亲自将人扶起看座,明帝温和道:“两位爱卿请起,此番入京可还顺利?”

乔则道:“多谢陛下挂念,一切顺利,臣今日便是来谢恩的,陛下大恩,臣等没齿难忘。”

明帝道:“宓妃诞育皇长子于社稷有功,朕心甚慰,两位爱卿也不必自谦,以后在京中安心做官,琼儿和元祯也少些牵挂。”

乔则二人又起身谢恩,明白明帝之意:只要做好分内之事,宓妃和皇长子不走歪门邪道,乔家便能富贵余生。

明帝摆摆手:“琼儿前日跟朕说思念母亲,乔卿的夫人可也入宫了?”

乔则答道:“回陛下,正是,贱内今早也递了牌子入宫,如今应当正在太后娘娘处拜谢。”

二人又同明帝寒暄几句便告退了。

...

储秀宫。

临近晌午,宓妃终于等到了母亲。乔母一身命妇朝服,比之去年神情憔悴之时神色不知好了多少,眼角眉梢都是喜色。

眼见着乔母就要给自己跪下行礼,宓妃一把将人捞起,并未自称“本宫”,哽咽道:“一年未见,母亲竟与我生分了么?”

乔母被扶着坐下,细细将女儿从头到脚端详了一遍,拭了眼泪欣慰道:“礼不可废,我的琼儿也不知是吃了多少苦方成如今的人上人,母亲心里难受。”

宓妃轻声细语哄了哄母亲,并未多言明帝去年南巡具体发生了什么,只挑了几件要紧事说与她听,对一旁也擦眼泪的秋叶笑道:“快去将元祯那大胖小子抱来给母亲瞧瞧。”

乔母这才破涕为笑:“瞧我这记性,竟忘了小殿下!”

乔母抱着元祯爱不释手,慢慢将家中诸事一并说了:“你父亲和舅舅今日正式上任,我已嘱咐了他们万事小心为上,绝不可给你拖后腿。

你那几个伯父、姑母也一并搬来了,打算还做老行当,开书局、书塾、做些镖局生意,都会谨慎行事的。”

宓妃对自家人脾性心里有数,只道:“提防着些闻人氏,我与她都有皇子,日后免不了一场恶仗...此番叫母亲进宫,其实也有一事。”

乔母敛了神色,郑重道:“琼儿只管说,母亲有什么能为你做的?”

宓妃将李院首女儿的事说了,又提到那白姓人家和闻人氏的关系,道:“伯父从前开镖局,江湖朋友众多,肯定做什么行当的都有。

你叫他留意着那白县丞的为人秉性,若是有机可乘,便使些手段叫二人离心。

届时李院首要么求助于我、而我的条件便是要他对毓盈妃出手;要么他求助于毓盈妃、毓盈妃定然也要让他对我下手...无论如何他都要当刽子手,咱们不可失了先机。”

乔母梳理清了利弊关系,面色凝重:“先不论陛下能否猜到你早产的实情,只当初陛下派李院首为你安胎一事,院首便对你有恩。

陛下却又将院首之女嫁了与闻人氏有瓜葛的白家...那就是一早便打定主意要将你二人摆在对立面上,引你们相争,平衡后宫局势,不叫任何一方独大。

再说这毓盈妃怕是也要将手伸到白家...母亲会让你伯父见机行事的。”

宓妃点了点头,慢条斯理道:“女儿又何尝不知呢?只是毓盈妃已对我起了心思,我也该做些什么回敬一番、叫陛下安心才是。”

乔母沉默半晌,来不及感叹帝王心术,更顾不上怜惜李家女儿,只心酸道:“还是为父为母的没用,只能叫女儿出了狼窝又进虎穴。”

宓妃笑道:“母亲安心,女儿只在后宫争宠、不在前朝争权,便都好说。”

乔母连连点头:“这你放心,咱们家上下都没有心术不正之人,日后更是藏起尾巴做人,绝不叫人抓住把柄。”

宓妃看了眼天色,“秋叶,传午膳吧,用了午膳母亲也该出宫了,再过不到两月便是年关,届时除夕宫宴,咱们一家还能再见。”

...

待乔母走后,秋叶有些慌乱:“娘娘,奴婢听了夫人的话才知道陛下竟是存的这个心思...若是毓盈妃先下手为强,咱们可防不胜防呀!”

宓妃叹了口气:“院首一直负责本宫和元祯的脉案,要想下手确实神不知鬼不觉,只能你吩咐下去,叫大家小心、小心、再小心了,若是察觉有哪里不对,立刻禀报,宁可错杀,也不得放过。”

秋叶重重点头:“奴婢明白...只是院首爱女如命,一朝被陛下卷入纷争,以后还如何安身立命呢?”

宓妃摇头:“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若是他女儿命大,本宫日后一定再给她另指一门好亲事;若是将来时局所迫、君心难测,只怕他二人都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