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珞珈不服气瞪眼看着廖国庆,大有他敢反驳,就过去捶他一顿的举动。
李斯珉笑着,温柔的拿着手绢擦着她嘴角的油渍:“不着急,慢慢说。”
沈珞珈眼睛一亮:“什么都可以说?”
李斯珉看了所有人目光,点点头:“嗯,什么都可以说。”
沈珞珈就神气了,抬着下巴看着廖国庆:“我就是知道哦!你要脱那个女人的衣服时,那个女人不同意,你说你跟我连儿子都生了,还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廖国庆脸色一变,瞪圆眼睛喊着:“闭嘴,你给我闭嘴!”
公安使劲压着他的肩膀,让他先闭嘴!
姜知知皱眉,金康竟然真的是苏立婷和廖国庆的儿子!如果是这样,那金怀瑛活活被气死,也就好解释了。
沈珞珈冲廖国庆哼了一声:“你还跟那个女人说,要不是她去金什么那里说儿子不是他的,那个老东西也不会活活被气死!还说老东西不中用,结婚那么久连个儿子都生不出来,你一次就把儿子种进去了。”
学的绘声绘色,一字不差。
廖国庆五颜六色的脸更难看了,紧紧盯着沈珞珈,这不是个傻子吗?
姜知知咬着后槽牙瞪眼看着廖国庆:“所以,是你们气死了金老师!!!”
廖国庆赶紧辩解:“不是,是金怀瑛身体本来就不好……”
“放屁!金老师明明身体已经好转出院,出院当天检查各项指标都合格,怎么会回家就又被送去抢救?我当初怀疑过,却没想到你们真的背着老师干出这种勾当!”
公安和商时英在一旁紧紧拉着姜知知,就怕她冲上去把廖国庆弄死。
公安见廖国庆还犯了其他事,而且再交待下去,这些人情绪越来越激动,还是赶紧带回去审查。
好在沈珞珈已经平平安安回来,该说的主要问题已经说完。
跟商时英说了一声,赶紧押着廖国庆离开。
廖国庆被拖着出去,还在喊着他是冤枉的。
方华气的心里还在突突难受:“怎么会有这么畜生的人!竟然想对小周几和商商动手,不行,这个廖国庆,进去就别想再出来。”
商时英也生气,安抚着:“你先别生气,我刚才真怕你把自己气出个好歹。这个事好在被及时发现及时制止。”
说到这个,方华又转身去抓着沈珞珈的手:“珞珈是我们家的大恩人,以后有什么要求,尽管提,伯母都能答应。”
沈珞珈被方华正经的态度吓到,赶紧往外抽手:“不用不用,我喜欢商商和小周几。”
方华想想就感动:“你这孩子,我们商商和小周几是多大的福气,才能遇见你这么好的小舅妈啊。不过,下次这么危险的事情,一定要先回来跟我们说,你一个人去实在太危险了。”
商时英去喊阿姨再给沈珞珈做点吃的,这孩子饿一天,刚才几个包子肯定吃不饱。
回来听见方华这句话,也赶紧说着:“对,下次再遇见这样的事,一定要先回来跟我们说。”
沈珞珈直摇头:“来不及啊,我又不认识他们。”
她想的很简单,又不认识这个坏人是谁,她回来也说不清楚,不如跟上去再说。
跟到廖国庆住的地方,还很聪明的知道躲起来,用她的经验,躲在房顶最安全,还能从烟囱口听见里面的说话。
后来又悄咪咪的从房顶下来,趴在窗户前看廖国庆扒苏立婷的衣服,然后两人还叠在一起,动来动去。
沈珞珈就感觉这会儿冲进去打廖国庆最合适。
就像以前在乡下时,那些男孩子欺负她,她就等他们去河里洗澡,把衣服都偷偷扔了,然后再打他们。
想到这里,又好奇的跟李斯珉分享:“廖国庆用…棍子戳那个女人……”
话没说完,让李斯珉赶紧捂着了嘴,有些尴尬的清了清嗓子:“珞珈,这个不能说出来。”
沈珞珈有些纳闷,为什么不能说,是廖国庆和那个女人的事情。
商时英也是哭笑不得:“傻孩子,这可不能说啊,回头等结婚了,让李斯珉教给你。”
沈珞珈也不纠结这个事情:“好。”
闻到厨房葱花炝锅的香气,皱了皱鼻子,起身开心想跑过去,准备吃饭。
李斯珉拉着她:“先去洗了个脸,再去吃饭。”
沈珞珈有些不开心:“我很困,我要吃了赶紧睡觉。”
刚才吃包子都没洗手呢。
商时英见沈珞珈不乐意,也赶紧劝着:“哎呀,就这样赶紧吃。反正是用筷子吃,又不是用手抓,不要紧的。”
方华也符合着:“对,用筷子吃,有什么要紧呢,只要珞珈开心就好。”
沈珞珈立马开开心心的跟着商时英和方华还有宋晚樱去厨房吃面。
李斯珉无奈的看着商时英她们三人在沈珞珈两边,一个帮着拿扇子扇着面条,一个拿着毛巾给沈珞珈擦汗,还不停笑眯眯的说着慢点,还有一个在旁边帮着添水。
回头跟沈珞珈说道:“这以后,我妈和伯母肯定惯着珞珈。”
姜知知笑着:“珞珈值得,而且她今天是真的很累了。”
周斯珉又忍不住笑起来:“没想到关键时候,她还很聪明。”
说完又叹口气:“其实这些也是她的本能反应,说明以前没少遇到危险,让她学会了自救,学会了等待时机。”
不过,沈珞珈还是个有仇就要报的性格。
……
因为沈珞珈,大家几乎一晚上没睡,等沈珞珈吃完面洗漱后去睡觉,大家才算是安心。
小周几和商商晚上就睡在商时英卧室,这个时间也不好叫他们起来回家。
姜知知和方华先回去休息,等天亮再过来。
从李家出来,天已经蒙蒙亮,食堂已经开始在准备早饭。
方华抚了下胳膊:“还有些冷,珞珈这个傻孩子就在房顶趴半天。”
姜知知也感叹:“珞珈心思单纯,认定一件事不管多大的代价都会去完成。”
方华想了想:“知知,我们也要知恩要报的,你能不能想不想办法,把珞珈的病治好?”
这也是姜知知心里的一块病:“我一直在查资料,神经受损这种情况,康复的很少,能像珞珈这样,已经是最好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