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祖母的院子出来,弘阳和阿玛的下一站当然是额娘的院子。
胤禩正觉得有点对不住自家福晋呢,对自家福晋更关心了,端茶倒水,不假借于人,八福晋虽有点奇怪,但接受良好,笑容都灿烂了几分,弘阳觉得自己此时不应该在他们面前碍眼,当大灯泡。
胤禩放的三天假,都是在陪伴家人中度过的,应宝贝儿子的提议,胤禩也带了自家额娘出府逛街,顺便陪额娘去看了看额娘的家人。
儿子花了一整天的时间专门陪自己,良太妃很是开怀,但也知道适可而止,在自己的母族和儿子之间,还是儿子更重要,她不求自己的母族能给儿子多少助力,但至少不要拖累儿子,现在他们脱离了罪籍,没有了束缚,能不能考取功名、建功立业,都各凭本事。
同样的错误,胤禩没有再犯,自家儿子的功劳,胤禩也没有寐下,良太妃知道后,对善解人意的大孙子,更是疼爱非常,这些事情她拉下面子,自己给儿子提,儿子不会不同意,但跟儿子主动做,区别还是挺大的,大孙子替她开口,说出她心中所愿,更是再合适不过。
爱屋及乌之下,良太妃也对儿媳妇好了许多,儿媳妇怀孕,她对儿媳妇的好和看重更多的是因为子嗣,但现在她更看重的是儿媳妇这个人,孕妇容易多思多虑,儿媳妇再爽利大气,也是一样,所以她也没有绕弯子,跟儿媳妇委婉的表示了自己以前的不是后,她就开始亲自照顾起儿媳妇这一胎,连大孙子给她推荐的逛街、打猎、游湖等,她都不去。
和儿媳妇一起给孙子孙女们做衣服、聊聊天、听一下说书、看一下皮影戏、下下棋、看看书、逗逗大孙子等,她觉得自己已经找到了自己乐趣的源泉,以前吃斋、敲木鱼、念佛的日子,了无生趣!
良太妃这样的美人婆婆,一心想要与自己和解,日日陪着自己,事事顺着自己,八福晋心里的芥蒂慢慢的也放下了。
婆婆变成这样,宝贝儿子的功劳少不了,除了给宝贝儿子喜欢的金银玉石,八福晋还给宝贝儿子亲自做了不少寝衣、香囊、鞋子、帽子等,都是用她舍不得的布料做的,八爷她都只给做了一套寝衣。
良太妃也给大孙子做了不少,所以弘阳的衣服鞋袜多到穿不过来,弘阳还给阿玛额娘和祖母建议,这些可以传下来给弟弟妹妹穿,胤禩他们欣然同意。
弘阳在自家额娘坐稳胎,身体好了之后,又开始四处撒欢了。
小身子骑在干爹干娘送自己的小马驹上,稳稳当当,每天跟巡街一样,这个伯伯家,走走,那个叔叔家,逛逛,这个姑姑家,坐坐,那个叔爷家,看看,进宫慰问一下辛苦上班的叔伯,给上书房的哥哥们、小叔叔们送温暖,还跑到畅春园,在汗玛法那晃了两三圈。
当然好不容易来一趟,弘阳在畅春园一般一待就是至少一个月,后来干脆就长住畅春园了,一方面他不想回去当阿玛额娘大电灯泡,另一方面是汗玛法这里太好玩了,他舍不得回去了。
康熙先前写的信,第二天就收到了老八的回信,老八坚决否认了,还言辞恳切的说明小乖孙不想结婚生子,不是他们的影响的。又反过来劝他说小乖孙还小,他长大了就好了,现在不用担心芸芸。
但康熙怎么可能不担心,又写信把胤禩训斥了一通,还让胤禩抽空滚过来,什么意思不言而喻,他康熙手痒了,想打儿子了,
胤禩就很无辜,宝贝儿子小小年纪,他们就关心他这些,会不会太早了?
而且儿子爱美,到时候给他找个天仙似的人物,不信儿子不想结婚生子。
汗阿玛现在就是关心则乱,关心过度。
胆子见长的胤禩给汗阿玛委婉的又回了一封信,而他自己则是不敢去畅春园拜见汗阿玛的。
康熙现在是什么话都听不进去,自然没有理会胤禩的好言好语,还把胤禩又被骂了一个狗血淋头,幸好康熙知道分寸,也没有太过分,是胤禩能接受的程度。
替宝贝儿子承受了那么多,胤禩都把自己感动坏了,哄福晋给自己做香囊,不要给宝贝儿子做,他都没有一点惭愧的感觉。
胤禩靠不上,康熙就自顾自的开始了自己的掰正之路,不管干什么都要给小乖孙秀一下相关的思想理念,还带小乖孙去见世面,但小乖孙每次都觉得是他这个汗玛法年纪到了,喜欢上给别人牵红线,还说他把媒婆的活抢了,是在砸人家饭碗,还说万一牵错了线,别人成为怨偶,嘴上不敢说他,心里肯定说他、骂他。
康熙越郁闷,弘阳玩得越开心,所以才坚持半个月,康熙的掰正之路,就宣告失败。
但这半个月,康熙也不是毫无收获的,或许是康熙的切入点太好了,通过这个点,康熙对小乖孙的认识更深了。
小乖孙就是个纯纯的享乐主义,在不伤害任何人的基础上的近乎完美的享乐主义,不需要锦衣华服,不需要金碧辉煌的宫室,不需要奴仆成群,只要吃喝不愁,还有点余钱,小乖孙都是满足的。
小乖孙的这种低欲望,康熙不理解,最后只能归结于小乖孙前世吃了不少苦,对小乖孙的影响巨大,就算记忆淡去,就算遗忘,小乖孙也还是下意识的开启自我保护,不结婚生子,也许就是他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
而且小乖孙至情至性,对女子受到的苦楚也是深有同感,让他三妻四妾,他肯定不会做,也做不到。
小乖孙又坚持“不爱就不要耽误,不要伤害”的原则,还不想徒增烦恼和罪孽,说什么没有经过小孩的同意,没有做好准备,就擅自把小孩带到这个世界,是不负责任的体现,如果你还不喜欢他、忽视他、冷落他,欺负他后,还要求他孝顺自己,那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故意引起话题,想要探听小乖孙内心最真实的想法的康熙,经历如此种种,短短半个月,计划就失败,也算是康熙有毅力。
不过再有毅力,也只能先这样不了了之了,再继续下去,康熙觉得自己有很大的可能被小乖孙绕进去。
在发现自己居然有点赞同小乖孙,为此对自己以前的行为做弥补,包括但不限于给儿子女儿们送温暖,悄悄遣散自家的妃嫔等,特别是那些常年失宠的,他都不记得的妃嫔,康熙去露了露面,就让梁九功宣他的口谕,把她们都遣散出去,圣谕就不要了,他还是要点脸的。
而且不管是不是名义上的,还是实际上的,到底是他的女人,他也不会亏待她们,遣散出去,从此婚嫁自由,也有人暗中保护着她们,不让她们受到伤害,她们的家里人,有他的人震着,也不敢委屈了她们去。
康熙觉得自己想的那么周到,真是受小乖孙的“荼毒”不轻,他什么时候变成这样会为别人考虑的人了,都是不值得他放心上的人,他为什么要为她们着想,毕竟能放她们自由,就是他莫大的恩赐了。
为了及时止损,康熙没有再跟小乖孙犟,顺其自然吧,实在不行,小乖孙愿意的话,到时候过继一个曾孙给小乖孙也是可以的。
对小乖孙放弃治疗的康熙,对小乖孙有了更多的想要认识的渴望,小乖孙每次都能刷新他的认知,这种不断探索,不断揭开谜底的感觉,让康熙为之着迷,所以接下来和小乖孙相处的时间,康熙继续不断的引导着话题,这次没有存了打消小乖孙不想结婚生子的念头,就是单纯的想要更了解小乖孙。
弘阳怎么可能斗得过汗玛法这个帝王心术玩的炉火纯青的太上皇,无知无觉的就被汗玛法掏了个底朝天。
而越探究小乖孙的内心深处,康熙越是心疼小乖孙,对小乖孙就更宠了,怕老八夫妻真因为有其他子女,就不似从前那般宠爱小乖孙,他对小乖孙更是无有不应。
手心手背都是肉,可是手心始终是朝里的,手背却始终是朝外的!他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偏心偏的明目张胆,他后宫有子嗣的妃嫔也是,都是经不住推敲的。
何况就算不想偏心,但子嗣众多,难免顾及不到,全心全意、独一无二的爱和被分散的、不稳定的爱,康熙肯定替小乖孙选择前者,皇家需要开枝散叶,但是轮他小乖孙这里,康熙迟疑了。
很多事情,小乖孙虽然说了他不在意,但康熙知道小乖孙内心柔软、敏感,是个隐藏的极深的缺爱小阿哥,万事不在意,表现的很豁达,但真的发生了,小乖孙就算表现的很坚强,但内心深处肯定是哭成泪人。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老八夫妻看不明白,小乖孙又是个能忍的,还有许多他的歪理安慰自己,觉得别人想收回对他的宠爱,是别人的自由与选择,他没有资格去置喙。
对此,康熙只能说小乖孙真的需要很多宠爱精心浇灌。
未来如何,康熙不知道,但康熙知道以小乖孙这样的好性子,肯定是最吃亏的那个。
经过两个月的精心陪伴与引导,小乖孙还是没有沾上一点他的霸道与狠辣。
处理犯错的奴才也是心软的,拖出去乱棍打死都不会,只会让人家给他种地、养牲畜,实在过分的才会打板子,还不让人把他们打死,还给他们药。
为此康熙还特地让人演了好几出戏,结果小乖孙倒好,从不手沾鲜血,犯强奸罪的,交给受害者本人处理,他负责给人给刀,让受害者本人亲自解决,还贴心的为受害者本人提供往后余生的生活服务。
犯通敌叛国的,小乖孙先搜身,说是防止他自杀,然后五花大绑,想交给他二伯伯处置,他好不容易劝下来,让小乖孙自己处置,但小乖孙还是坚持,说先让他干最苦最累的活,这种大事,得赶紧交给他二伯伯处理,要是能审问出有用的消息,对大清的好处大大的有,调查清楚,冤枉了人家,也能挽回,不至于面临人死不能复生的窘境。
本就是他吩咐人给小乖孙演的戏码,所以这事不宜闹大,心虚的康熙只能阻止,然后揽下来,说他会处理。
这可是康熙精挑细选,觉得小乖孙一定会忍不住,亲自下令杖杀,或者凌迟处死,或者五马分尸的强奸犯、叛国者,但小乖孙都不接招。
这样的小乖孙,康熙不能说他不好,相反这样的小乖孙太好了,但有时候太懂事,太仁慈了,就真的容易吃亏。
“宁可错杀,不可放过一个”,小乖孙真是一点都没有领悟到这句话的精髓。
“吃亏是福”,这种自我安慰、自我欺骗的字眼,往往是弊大于利的,他的小乖孙不需要这些。
因为无法狠下心来强迫小乖孙必须学到他的霸道和狠辣,所以心疼小乖孙的康熙只能写信给自己的保成。
希望保成这个新帝,以后在他不在了之后,还能一如既往地宠爱小乖孙,事无巨细、方方面面都要为小乖孙考虑到,算是他求保成了。
很多话当面说不出来,但写在纸上,却是可以的,康熙写的这封厚厚的信,也述说了自己对保成的亏欠以及迟来的抱歉。
这活着的人总比死人要管用的多,康熙从小乖孙的身上也学到了很多,所以这个道理他不想承认也不行,他终是老了,他给小乖孙再多保障,等他去了,物是人非,小乖孙受委屈,强颜欢笑,没有人关心,怎么办?
收到信的胤礽,看了开头还是心情愉悦的,还想这个月一定要抽空去看看汗阿玛和小侄子,但接着看下去,胤礽却越来凝重,眉头紧蹙,怒气越来越大,但生起的怒气却无处发泄。
刚刚大哥、十三弟、十四弟他们传来捷报,他们已经彻底攻占倭国,一个月后就能押解倭国皇室以及俘虏进京,他正高兴呢,结果就收到汗阿玛的这封令人愤怒的信。
往小了说,汗阿玛对弘阳的这些担心,都是杞人忧天,庸人自扰,但汗阿玛是什么人,见微知着。
他胤礽对弘阳小侄子的宠爱自认更胜汗阿玛的,但看着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的书信,胤礽心中的挫败感油然而生,他对弘阳小侄子的了解终究还是太浅薄。
帝王应该“喜形不露于色,心事勿让人知”,但他现在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愤怒,他现在的愤怒更多的是对自己,或许等今晚过后,他才会转移他的愤怒。
王贵公公早在看皇上表情不对的时候,就让所有伺候的奴才们出去了,果然人才刚出去,皇上就掀翻了桌子,奏折、茶盏等纷纷落地,他想去捡,想去请罪,但被赶出去了。
皇上好像又恢复到了从前,要不要把弘阳小主子请来啊?王贵公公如是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