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道册封圣旨,又一次掀起了轩然大波。众人的目光纷纷投向了恒亲王与飞凤将军,眼神中满是复杂的意味。有人暗自惊叹陛下对恒亲王的器重,毕竟在皇帝几兄弟中,历经残酷的皇权斗争,可就只有这一位在民间长大的皇子存活了下来。如今,又赐予其亲王之位,还将军中威望颇高的飞凤将军赐婚给他,这无疑是在向众人宣告,恒亲王往后的地位不容小觑。 往后可不能小看了这位民间长大的皇子了。
一些心怀叵测之臣,心中开始暗自盘算起家族的“长远之计”,思量着将自家族中的适婚女子送入宫或者亲王府,企图借此巩固族中荣宠,在这风云变幻的朝堂局势中谋得一席之地。而此刻,皇后与恒王妃都尚未与陛下和恒王成婚,在他们眼中,这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绝佳契机,若是他们族中女子被送入,谁先生下子嗣还不一定。
然而,他们的如意算盘能否打响,在这充满变数的朝堂之上,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次日,新帝首次上朝,场面庄重而宏大。六国纷纷派遣使者前来朝贺,使者们带来了琳琅满目的珍贵礼品,更有不少容貌姣好、身姿婀娜的异域美人。朝堂之上,一时间热闹非凡,却也暗藏玄机。
众大臣纷纷上奏,御侍大人赵坤,神色间满是急切,语气中更是透露出按捺不住的渴望,高声道:“皇上,如今后宫空虚,尚无主母主持内宫事务,望陛下早日举行选秀,充盈后宫。让内宫得以有序运转,也为皇家开枝。”
轩辕璟泫听闻此言,面色平静如水,眼眸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嘲弄,淡淡地反问道:“皇后不是人吗?只不过是暂且不在宫中,你们便将她抛诸脑后,迫不及待地要朕另选秀女?朕的后宫,何时成了你们随意摆弄的”
话语落下,他的面色陡然一沉,声音瞬间变得冷冽如霜,寒声道,“赵御史不好好履行监督百官的职责,竟将心思都用在管朕的后宫之事上,你当真如此清闲?既然如此,不如趁此时机,多弹劾一些在场官员的不法行径,以维护官场的清正廉洁。”
“臣……臣不敢……”赵坤听闻皇帝这番话,吓得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冷汗如雨下,涔涔滚落。今日参与此次朝会的,皆是轩辕国的肱股重臣,位高权重,他哪里有那个胆量去弹劾这些人,当下只能战战兢兢地低下头,不敢再多言半句。
朝堂之上,一时间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仿佛一根针掉落在地上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就在此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臣,不紧不慢地轻抚着胡须,仿若不惧生死一般,高声道:“陛下,赐婚和册封礼之时,皇后并未亲自接旨,甚至连人影都未曾出现。依臣之见,这旨意理应视作不作数,还望陛下三思,另册新后,以正后宫之位。”
“陛下与皇后情比金坚,情意深重,你这熟读圣贤书的老头,怎可教唆陛下做出那忘恩负义之人?”飞凤将军作为朝堂上唯一有资格站在这里的女子,实在忍无可忍,挺身而出,手指着瑞国公,义愤填膺地骂道。她的声音清脆响亮,在朝堂上回荡,充满了气势。
“你……”瑞国公被飞凤将军这一番抢白,气得胡子剧烈颤抖,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可碍于飞凤将军未来亲王妃身份,硬生生地将即将脱口而出的“粗野妇人”四个字,强压了下去,憋得满脸通红。
“圣旨一下,便已昭告天下,怎能随意更改?瑞国公,你是想让朕成为言而无信、朝令夕改的昏君,令天下臣民耻笑吗?”轩辕璟泫目光如炬,紧紧地盯着瑞国公,冷哼一声,脸色愈发阴沉,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阴霾,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瑞国公还想再辩驳几句,试图为自己的观点争取一丝余地。然而,轩辕璟泫不等他开口,一道口谕便如雷霆般落下,瑞国公听闻,吓得双腿一软,瘫倒在地。
“瑞国公!”轩辕璟泫猛地一拍龙椅,龙颜瞬间变色,眼中满是怒容,直直地盯着殿下那白发苍苍却身形佝偻的的瑞国公,“朕看你是老糊涂了!”他的声音在空旷的朝堂之上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与怒火。
“朕敬你是二朝元老,多番容忍。可今日,你竟又在这朝堂之上,当着众臣的面,劝朕做出那般糊涂事!”轩辕璟泫站起身来,袍袖一挥,气势汹汹,“你可知,你的这些言语,若是传了出去,会遭天下人怎样的诟病?朕的颜面又该置于何处?”
他迈着大步,从御座上走下,每一步都踏得极重,仿佛要将心中的愤懑都宣泄在这地板之上。“朕念你往昔功劳,也不愿再与你多做纠缠。你早日解甲归田,回你的府邸享清福去吧。往后,朝堂之事,便与你无关了,也省得你再来扰朕,又说出些不知所谓的话来。”轩辕璟泫走到瑞国公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
“ 陛下恕罪,老臣知错了。”瑞国公匍匐在地,身体瑟瑟发抖,心中悔恨不已。后悔自己存了那不该有的心思,妄图将自家孙女送上凤位,以谋取家族的更大利益。他此刻才明白,在这皇权至上的朝堂,自己的那点小心思,在皇帝面前,不过是蝼蚁撼树,不自量力。
其他想参奏的官员心中咯噔一下,犹如被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瞬间清醒过来。他们看着瘫倒在地的瑞国公,再看看龙颜大怒的皇帝,心中明白,看样子陛下对那个至今为止从未露面的新后宠爱有加,任何人都不能轻易质疑。他们暗自庆幸自己没有冲动开口,否则,此刻的下场恐怕和瑞国公一样。
各国使臣也被新帝雷厉风行的手段给镇住,看着身边带来的公主和美人,也不敢妄然造次。他们深知,这位新帝绝非等闲之辈,手段强硬,且对于女色上并不热衷。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外交争端,影响本国与轩辕国的关系。于是,他们纷纷收敛了心思,规规矩矩地站在一旁。
新帝端坐在巍峨的龙椅之上,目光如隼,缓缓扫过面色各异的群臣,那目光仿佛能洞悉每个人的心思,看穿他们内心深处的想法。随后,他微微抬手,示意一旁的何公公。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随着尖锐的太监宣旨声响起,朝堂之上瞬间鸦雀无声,众人纷纷跪地,大气都不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