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8月8日是立秋。

赵常山和媳妇回家睡。

为了孩子,赵常山也是操碎了心。

第二天一早3点半就起了床,洗漱一下,开着直升机过了江。

这边还有10万亩的麦子没有收呢。

到了地方,先顺便把菜给收了。

这应该差不多就是最后一批了,留下的就是当种子用的,以后来了,直接收种子就行。

10万亩,赵常山得忙到后天下午。

得先收割一块地方,搞成晒场,再说收割的事情。

不但要收割了这么一大块地方,还得耕一遍地,明年还要用呢。

不再多想,开着侉子,操纵25把刀锯对着麦子进行收割起来。

家里那边有点干旱,可这里并不干旱,土地还有点湿润。

果然是好地方。

忙活到了下午4点,终于把很大一块地方搞成了晒场。

看着一阵阵的麦浪,要是一次性能把200多万亩地都给种了,那该多好。

不过有更大的可能让老苏给察觉到。

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重要的是当下。

吃了点东西,不再停留,开着侉子冲进了田里。

绕一圈,收到的麦子都丢在晒场上。

然后接着继续绕圈。

中途停下来是该吃晚饭了。

看了看手表时间已经6点半。

空间中做好的鱼肉,大虾,还有红烧牛肉拿出来一份。

看到鱼肉,赵常山想到了沿海那一圈的仓库。

要不要收了麦子以后去看看?

收完了以后再说。

反正这里距离那边也不是很远。

饭吃完,继续骑着侉子干了起来。

中途就是喝水,也没有站起来过。

哪怕就是渴了,手一晃一瓶可乐就出现在了赵常山手里。

就是饿了,也有一些肉干,水果,巧克力丢进嘴里。

这一干,赵常山到了第二天的上午9点半,才全部把麦子给收完。

今年的麦子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高产的,另一部分是老品种。

把麦子全部放出来分开堆在晒场上晒着。

这边开着拖拉机进行耕地。

旋出来的土全部收起来,在空间中进行分离,土喷出来,留下的就是根部,还有一些虫子。

就算再干净,可是靠着树林,又没有人管理,虫子是肯定有的。

这一忙活,又是一天的时间。

忙完地里的活,麦子也晒得差不多。

拿出自己经常用的一个木头,在上面开始滚了起来。

滚过的区域收进空间,分离出来麦子,麦秆上还有残留,就在滚过几次,就差不多了。

赵常山为了脱粒,又待了一天。

正好明天是周日。

也是收麦子的时间。

赵常山把麦秸全部撒到地里把土地给覆盖起来。

趁着月色开着直升机跨过了大江回到了家里。

吃了媳妇给自己留的饭,好好清洗了一下,上了楼。

忙活了4天,都没有怎么好好睡。

抱着妙蕊,没有一会,睡了过去。

第二天赵常山一觉睡到了10点才起来。

洗漱了一下,带着中秋出了门。

麦地里的孩子已经干了一大早上了。

看到赵常山过来,都打着招呼。

有开着收割机的,有用镰刀的,反正都没有闲着的。

小点的孩子还是老规矩,担架带着一捆捆的麦子给抬到营地去。

赵常山还发现了多多,和小孩子一起,抬着担架上满满的麦子往营地走。

没有打扰他,也朝着营地走去。

整个营地貌似就赵常山最清闲,其他人都是忙的热火朝天。

赵常山在后厨溜达了一圈,今天中午是豆角红烧鸡块,炒青菜,还蒸了纯白面的馒头,

再来个一层油的骨头汤。

没得说,这是大餐。

剩下的鸡腿,过两天等麦收后再弄成红烧。

值得一提的是,住宿区这边阴凉的地方,媳妇和几个弟妹在说话呢。

赵常山觉得最大的成果就是,这里一个个小竹床上躺着的小孩子,足足是47个。

可惜了,没有一个是双胞胎。

“嫂子,你看,团长来了。”

“团长好。”

“团长好。”

…………

“哎,好好,听说你们都在这里呢,就来看看。” 赵常山趴在竹床这里,47个小宝都看了一遍。

最小的刚满月,出来晒晒太阳好,最大的也就3个月。

“妹子们,咱们都是一家人,以后有啥缺的,想吃点啥,就和你们男人说,找你们嫂子也行。”

“哈哈……成,团长这可是您说的,到时候可不能办不到。”

“看看,给我上难度了不是,要什么只管说,不是你们团长我吹牛,只要咱们有的,我都给你们弄来。”

“团长,咱们能养奶牛吗?”

“奶牛,这不行,这东西可不是几个人能玩的转的,还得专人伺候,而且产奶还没有多少,养个几百头和没养差不多,按照咱们这个规模,要让人人都喝上奶,起码得10万头牛才行。”

赵常山给大家分析了一下。

“不过奶粉是可以有的,不过不多,这两天你们谁要,给你们嫂子说一声。”

一群弟妹们脸可红了,“我们可不要,我们这么多人呢,谁还不能匀两口了,咯咯……”

脸红归脸红,可是什么话都敢说呀。

“咳咳,行了,就这么着吧,你们要啥东西,就和我刚才说的一样,找你们嫂子和找你们男人,但凡咱们有的,绝对不推辞,咱们没有的,还能去买不是。

那啥……你们先聊着,我去别地方看看去。”

“哈哈……”

赵常山转身就走,后面一群小娘们哈哈大笑了起来。

也不知道这有啥好笑的。

学校这边锁着门,只有图书楼开着门。

没有人在这里而已。

只有5名老师在准备5年级的课件。

赵常山和几人打了个招呼转了一圈就走了出去。

老师还是太少了呀。

赵常山想着老师的事情,朝着办公室走去。

最后还是拿起了电话打给了老爹。

朱老哥走后,赵常山在尔滨这边就没有说上话的人了,有事找老爹,准没错。

老爹听了赵常山的话先是沉默了一会,然后说他来办。

赵常山和老爹说了下最近营地这边的发展情况,老爹自然很是欣慰,这份家业可不小呀。

挂了电话后老爹就忙活了起来。

他松了一口气,终于知道有一批人该往哪里送了。

这批人是没有什么权利的,不过就是一群老师和学者而已。

电话打了出去,让他们把人集合起来,后天送上车。

这边安排好,时间已经到了晚上8点多。

反正后天才上火车,明天再打也不迟。

为了这200多人,老爹这群人可没有少消耗人情和关系,不过总的来说,还是给办了下来。

这群人去了干儿子那里,教个初中 高中那是掐手即来。

在儿子那里,也放心很多。

这群人有老师,有学者,有写书的,还有编戏的,还有几个搞研究的,什么机器,什么动力,这里人才济济基本都有。

有些人老爹他们是提前得到了消息给护了下来,有的……哎。

赵常山第二天一早接到了老爹的电话,说这边搞定了,有200多人,从京城坐火车过去,三天的时间,还给赵常山了说了车次和到的时间。

嘿,这老爹,真够意思的。

虽然老爹说都是一群半大老头老太太。

这也好,老人都喜欢孩子,自己这里最不缺的就是孩子。

只要能来,哪怕只能教个学前班的小孩子认字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