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郑渊要开始他登基以后的第一次大朝会,所以郑渊今日死起的格外早。
不过不早也不行,毕竟今天朝会要处理的事情很多。
比如官员的调动,先帝的谥号,新的年号,对自己一方的奖赏,等等等……很多要他亲自处理的事。
而且这些事都是需要提前商议决策,所以导致郑渊从婚后甚至都还没来得及跟长孙无垢同房。
但是好在长孙无垢对此虽然有些失落,但是却也能够理解,这倒是让郑渊松了口气。
大明宫。
郑渊身穿黑金龙袍,头顶十二珠白玉冕旒,在一众大臣的行礼中坐在了龙椅上。
看着下方匍匐在地的众人,郑渊抚摸了下龙椅的扶手,心中不免有些感慨。
郑渊大袖一挥:“平身。”
“谢陛下。”xN。
郑渊沉默片刻,开口道:“先帝谥号商议的如何了?”
这时,礼部尚书唐俭一脸疲惫的出列恭敬回道:“启禀陛下,臣等商议先帝谥号为【孝文】,先帝一生推行德政,以孝道治天下,此谥号正合先帝生平功绩。”
商议先帝谥号可不是个轻松的活,不仅要考虑先帝在新帝心中地位,还要考量先帝做过的功业。
若是先帝生平功绩数量极大还好,那商议起来倒也省事,但是就怕没干成什么大事,那就惨了。
那最后定下的谥号若是能让新帝满意,那还还则罢了。
若是新帝不满意,那……啧啧啧~
被抄家灭族那都算你的造化。
所以每次商议谥号,那都是十几名甚至几十名位高权重的大臣,以及德高望重的大儒连打几天口水战打出来的。
有的时候若是说服不了别人,还会动手。
就像这一次,唐俭等人从先帝驾崩当夜就开始紧急商议,连先帝的席都来不及吃。
为了在朝会来临之前得到一个满意的封号,唐俭等人将近两天没合眼,现在来参加朝会完全是在硬撑。
在众大臣提心吊胆的等待中。
郑渊微微颔首:“嗯……朕亦觉此谥号合适,便准了。”
众臣心中顿时松了口气,高呼万岁的声音那叫一个发自内心。
毕竟如果不小心触碰到了新帝的逆鳞,那在场有一个算一个,谁都别想好。
接着郑渊又问道:“那新的年号呢?”
一旁的无舌连忙将准备好的所有年号送上。
郑渊一边看一边听着底下大臣的建议。
户部尚书魏源上前奏道:“陛下,微臣以为【开元】为宜,寓意开创新纪元,陛下登基万象更新。”
然而兵部尚何知锦却站出来反对:“陛下,臣以为,【永兴】更为妥当,象征国家永远兴盛繁荣。”
这个东西,那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又不是先帝的谥号,没有那么严格,所以一时间朝堂之上瞬间议论纷纷。
有的说这个好,有的说那个好,眨眼间便乱成一锅粥。
不多时,郑渊抬手示意安静。
众大臣虽然唾沫星子横飞,但是依旧时刻观察着上面的新帝,眼见皇帝抬手,连忙闭嘴躬身而立。
老话说的好,新官上任还三把火呢,更何况皇帝呢?
这个时候可没人愿意当那个出头的,所以都格外的老实。
毕竟后续被追责是被追责的,那没什么好说的,所有人心里其实多少都有点数。
但是若是在新帝第一次朝会就被抓典型,那恐怕会被记在史书里供后人嘲笑,这个“名”没人想出。
他沉思片刻后说道:“朕觉得‘开元’甚好,既表朕革新之志,又展我朝蓬勃之势,望众卿与朕联手,打造属于我们每个人的开元盛世。”
其实郑渊想用【永乐】的,毕竟他曾经是燕王嘛,而且他对年号之类的东西也没啥研究,单纯觉得永乐挺好听。
但是纸上没写,他这突然提出一个新的,难免会让底下一颗心八百个眼的大臣们脑补出什么来。
从先帝驾崩,事情之繁杂,让每个人都很疲惫了,他眼睛也没瞎,自然看出来每个人的疲态。
甚至他都看到有几个大臣在偷着掐自己大腿了。
这个时候他突然提个新年号,把这一群本就挺脆弱的中老年吓死几个咋整?
索性【开元】也挺不错的,就用这个算了。
底下大臣听着郑渊的野望,都见怪不怪了,基本上每个皇帝上任都会说类似的话。
但是众人还是就算装也要装出一副亢奋的样子,齐声恭维郑渊。
“公事”结束了,接下来那就该是“私事”了。
这所谓的“私事”,也就是对官职调整还有封赏,这就完全看郑渊心情了。
郑渊扫视群臣,缓缓开口:“朕初登大宝,诸多事宜仰仗诸位爱卿,今朕欲擢升几人,御史中丞冯疾,为官清正,刚直不阿,朕封其为御史大夫。”
冯疾忙不迭出列叩谢圣恩。
虽然看似只给他提了一级,但是也足够冯疾感恩戴德了。
毕竟这一级,若是没有皇帝开口,那就可能是一辈子也达不到的高度。
“还有镇北将军许虎,戍边有功,保我北疆安宁,朕赐宅邸一座,黄金千两,爵位世袭罔替。”郑渊继续说道。
这下只能站在武将角落的许虎嘴可咧到后脑勺了。
原本他这爵位就是阉割的,而且没啥权利,但是现在随着郑渊的金口玉言,一下就值钱了!
此时,角落里一年轻官员斗胆进言:“陛下,臣有一言,如今虽诸事顺遂,然民间疾苦仍需关注,恳请陛下轻徭薄赋,鼓励农桑。”
郑渊微微挑眉,眼里波光流转片刻,笑道:“爱卿所言甚是,朕记下了,传朕旨意,今年赋税减两成,务必要让百姓休养生息。”
众臣皆称陛下圣明。
随后郑渊也是把自己人全都提了个遍,位置高的,那就不动,给些实质的好处。
地位低的,那就越低提的越高。
像李靖,原本严格意义上就是个看城门的,一步到位成了一名有实际权力的杂号将军。
而像长孙晟这些人,地位也到了头了,也不可能把宰相给他们,宰相这一职位郑渊也不想继续保留。
索性给他们个虚名,全都入职内阁,成为次辅,而长孙晟更是直接一步到位,成为首辅,位极人臣。
当然,他们原本的职位自然也要放出来,不可能让他们又在内阁任职,还有尚书职位。
原本内阁的架构就已经很成熟,只不过郑钧在世时不怎么爱用,所以就搁置了,现在是彻底运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