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玄幻魔法 > 心神变 > 第10章 七情六欲化世间,民心所向乐悠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章 七情六欲化世间,民心所向乐悠然

话说聂流、樊芙,见地府一统,万民安乐,然其察民情,知众生之乐,未尽由衷。众生之喜,或真或假,或流于表面,或深藏于心。二人相视而叹曰:“民心之乐,实乃国之大本,吾等虽一统三界,然民心之乐未至,犹未竟功也。”

樊芙曰:“吾闻人心七情六欲,乃众生之本。今欲使民真乐,当化身于情欲之中,探其究竟。”聂流颔首赞同,遂共谋大计,欲化身万千,以情欲为引,探民之乐。

于是,聂流化身为喜神,身披红袍,手持金扇,踏云而来。所至之处,欢声雷动,众人见其容光焕发,笑颜如花,皆被感染,忧愁尽忘。聂流又于市井之中,设宴款待百姓,酒食丰盛,歌舞升平。百姓见之,无不欢喜雀跃,乐而忘返。

樊芙则化身为怒神,身披黑袍,手持铁鞭,威风凛凛。所至之处,贪官污吏、恶霸豪强,无不闻风丧胆,跪地求饶。樊芙以铁鞭惩戒之,使恶者得惩,善者得安。百姓见之,无不拍手称快,怒气渐消。

继而,聂流又化身为哀神,身着素衣,面容悲戚。所至之处,或有丧亲之痛,或有流离之苦,聂流皆以悲悯之心,抚慰之。或赠以钱财,或助其重建家园,使哀者得慰,悲情渐散。

樊芙则化身为乐神,身着彩衣,手持琵琶,弦音悠扬。所至之处,或于田野之间,或于山林之巅,樊芙皆以琵琶之音,奏出欢乐之曲。百姓闻之,无不心旷神怡,乐而忘返。

聂流再化身为爱神,身披金甲,手持长剑,英姿飒爽。所至之处,或有情人难成眷属,或有眷属反目成仇,聂流皆以剑锋所指,使有情人终成眷属,眷属和合如初。百姓见之,无不感叹爱情之美好,爱意渐浓。

樊芙则化身为恶神,身披黑袍,手持魔杖,面目狰狞。所至之处,或有奸佞之徒横行霸道,或有不肖之子忤逆不孝,樊芙皆以魔杖惩戒之,使恶者得惩,善者得彰。百姓见之,无不拍手称快,恶念渐消。

继而,聂流化身为欲神,身披锦衣,手持玉如意,笑容可掬。所至之处,或有贫困之民衣食无着,或有疾病之人无药可医,聂流皆以玉如意点化之,使贫者得富,病者得愈。百姓见之,无不感激涕零,欲望得足。

樊芙则化身为色神,身着霓裳羽衣,手持花篮,步步生莲。所至之处,或有山川不美之地,或有居室不雅之室,樊芙皆以花篮中之花点缀之,使山川增色,居室生辉。百姓见之,无不心旷神怡,色欲得满。

聂流再化身为声神,身披黑袍,手持玉笛,仙音袅袅。所至之处,或有寂静无声之地,或有嘈杂不宁之所,聂流皆以玉笛吹奏出天籁之音,使寂静之地有声有色,嘈杂之所宁静致远。百姓闻之,无不心旷神怡,声欲得满。

樊芙则化身为香神,身着素衣,手持香炉,香烟缭绕。所至之处,或有恶臭难闻之地,或有清香不存之所,樊芙皆以香炉中之香净化之,使恶臭之地清香四溢,清香之所更添芬芳。百姓嗅之,无不心旷神怡,香欲得满。

聂流化身为味神,身披金甲,手持金碗,碗中盛满佳肴。所至之处,或有饥民无食可餐,或有美食不可得尝,聂流皆以金碗中佳肴赐之,使饥者得饱,美食者更添滋味。百姓食之,无不口齿留香,味欲得满。

樊芙则化身为触神,身着彩衣,手持锦帕,轻拂万物。所至之处,或有粗糙不平之物,或有细腻不足之质,樊芙皆以锦帕轻拂之,使粗糙之物变得细腻光滑,细腻之物更添柔滑。百姓触之,无不心旷神怡,触欲得满。

最后,聂流化身为念神,身披道袍,手持拂尘,仙风道骨。所至之处,或有迷茫不知所往之人,或有执念难消之士,聂流皆以拂尘点化之,使迷茫者得明方向,执念者得消执念。百姓见之,无不心开意解,念欲得满。

自此,聂流、樊芙以七情六欲化身于世间,探民之乐,解民之忧。百姓见之,无不欢欣鼓舞,乐而忘返。然而,世间情欲纷繁复杂,聂流、樊芙虽尽力化解,却仍有未尽之处。

一日,二人相聚于云端之上,共议此事。聂流曰:“吾等虽尽力化身情欲之中,探民之乐,然世间情欲无穷无尽,吾等之力终有穷尽之时。”樊芙颔首曰:“确是如此。吾思得一计,可使民心真乐。”

聂流问曰:“何计?”樊芙曰:“吾欲设一情欲之塔,塔分七层,每层对应一情一欲。百姓可自愿登塔,探其情欲之究竟。若能自塔中悟出真情真欲,则可得真乐。”

聂流闻之大喜曰:“此计甚妙!吾等即可设此情欲之塔,以助百姓探其情欲之真。”于是二人共商大计,设情欲之塔于三界之中。塔分七层,每层对应一情一欲:喜、怒、哀、乐、爱、恶、欲;眼欲色、耳欲声、鼻欲香、舌欲味、身欲触、意欲念。

塔成之日,百姓闻之,纷纷前来探塔。或有因情所困者,或有因欲所迷者,皆欲自塔中寻得解脱之道。然情欲之塔非同小可,非有大智慧、大毅力者不能登顶。

有智者登塔至喜层,见世间万物皆可乐之,然智者笑而不语,心知其乐非真乐也。再登怒层,见世间万恶皆可怒之,然智者怒而不发,心知其怒非真怒也。继而登哀层、乐层、爱层、恶层、欲层,皆能心平气和以对之。及至塔顶之意欲念层,智者忽有所悟,大笑三声而出塔。

百姓问其故,智者曰:“吾于塔中探得情欲之真也。世间万物皆有其情其欲,然情欲非真乐之源。真乐者,在于心之平和、意之宁静。吾于塔中历经七情六欲之考验,终得此悟。”

百姓闻之,皆有所感。自此以后,情欲之塔成为三界之中一胜景,百姓纷纷前来探塔寻真乐。而聂流、樊芙则隐身塔中守护之,以保百姓探塔之安全。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数百年已过,情欲之塔依旧屹立不倒,百姓亦于探塔之中得真乐无数。而聂流、樊芙之名亦永载史册,成为后世传颂之佳话。

有诗云:“情欲之塔耸云霄,七情六欲任逍遥。百姓探塔寻真乐,心平意和乐陶陶。”此诗道出了情欲之塔之真谛也。

又过数百年,三界之中出现一奇人,名曰慧明。慧明自幼聪慧过人,博学多才。一日游于情欲之塔下,见百姓纷纷探塔寻真乐,心生好奇遂入塔探之。

慧明自塔底而起,历经七情六欲之考验。于喜层中他不为外物所动保持内心之平和;于怒层中他以理制怒不以怒制怒;于哀层中他哀而不伤化悲痛为力量;于乐层中他乐而不淫知足常乐;于爱层中他爱而不溺真爱无私;于恶层中他明辨是非不以恶小而为之;于欲层中他知足常乐不为物欲所迷。

及至塔顶之意欲念层慧明忽有所悟。他闭目凝神感受内心之平静与宁和。忽闻塔外风声鹤唳似有异响。慧明睁目观之但见塔外黑云压境妖气冲天。原来是一妖王欲夺情欲之塔以增其妖力。

慧明见状毫不畏惧挺身而出。他手持宝剑跃出塔外与妖王大战一场。妖王妖法高强然而慧明剑术超群二者斗得难解难分。战至酣处慧明忽施奇袭一剑穿心将妖王斩杀于地。

妖王既死黑云散去妖气尽消。三界之中重现光明百姓欢呼雀跃。慧明收剑回鞘转身欲回塔中。然而此时情欲之塔却忽放光芒将他包围其中。

慧明大惊失色欲挣脱光芒束缚。然而光芒却愈发强烈将他整个身躯吞噬其中。待光芒散去慧明已消失不见只留下情欲之塔依旧屹立不倒。

百姓见状皆感惊异不知慧明所终。然而自此以后情欲之塔却更添神秘色彩。有传言说慧明已得道成仙与聂流、樊芙一同守护三界安宁;又有传言说慧明已融入情欲之塔成为塔中之灵指引百姓探塔寻真乐。

然而无论何种传言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情欲之塔已成为三界之中不可或缺之存在。它见证了无数百姓探塔寻真乐之历程也见证了聂流、樊芙及慧明等人为守护三界安宁所付出之努力与牺牲。而这一切都将被后世永远铭记与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