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张长青还是没说什么,落寞的回了自己的房间。
张梦瑶看着父亲的背影,眼睛有些湿润。
沈从之看着他们父女莫名其妙的煽情,更加莫名其妙。
怎么觉得自己好像个罪人一般?
张梦瑶走后,沈从之打电话给沈国成,告诉他要回都江市对那四所学校拆了重建。
沈国成听的也是牙疼,自己这侄子,寻常人真的很难想通他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四所学校建的确实坚固,拆起来也很麻烦,记者闻风而动。
拆除的第一天,便扛着长枪短炮过来一探究竟。
沈国成只是简单解释,有些验收的地方不达标,所以要拆了重建。
一群记者心里一动,好新闻啊。
这么坚固的学校,居然还有不达标的地方,云爱的负责人这么不把善款当钱吗?
本来已经跑到德市的记者,也杀了个回马枪。
对于都江市本地的报道,张长青一句话就压了下来。
至于那些外地的,宣传部还是有几家没说通。
报道迅速在全国引起了轩然大波。
很多人都在指责,云爱的人滥用善款,中饱私囊。
随着云爱把所有明细公之于众,质疑声才小了一点,但是依然很多人不理解,造价六十万的学校,为什么刚建好就要拆除。
不少明星和大佬,此时也对沈从之发出了质疑声。
沈从之觉得自己有必要接受一下采访。
张梦瑶在新闻报道的第一时间,就赶回了都江市。
她比沈从之更明白,这种事情对云爱造成的冲击有多大。
到了都江市,第一时间联系父亲,然后就是发动本地媒体,开始对整个都江市三岁到十三岁的学生家长进行采访。
张梦瑶亲自带着。
“请问,您对云爱基金捐赠的学校有什么想说的?”
“那还用说吗?大好事啊。”
请问,您对云爱基金负责人沈从之有什么想说的?
“大好人啊,感谢,以后孩子有福了。”
……
毫无疑问,每个人都对沈从之,对云爱基金感恩戴德。
当采访到市区的时候,市区的人接触的信息更多,从电视上也看到了不少关于诋毁云爱基金的报道。
面对采访,人人义愤填膺。
“那些外面的媒体断章取义,蓄意抹黑云爱基金和沈老板。”
“对,他们是眼红,眼红沈老板给我们捐赠的学校。”
“不管什么原因,拆的那四所学校,沈老板都有决定权,何况是为了孩子好。”
“没错,我都认为那么坚固的学校,在沈老板眼里还不达标,可见他是一心一意为孩子考虑。”
都江市的所有人此时团结一心,力挺沈从之。
但是单纯靠一个都江市,能量有点不够。
华清大学站出来了,校长在大礼堂面对众多记者,旗帜鲜明的表达了自己的立场。
“沈同学,是我非常看好的年轻人,他来学校报道之前,我送了他一根钢笔。”
“另外,沈同学每年给学校各社团及创业资金捐助数百万。”
“他作为云爱基金负责人,已经把所有的明细公开透明化,试问,哪个公益性质的基金敢如此做?”
“何况,据我所知,云爱基金里面的善款,他捐的最多!”
校长发言完,其他各个老师学生,纷纷表达了对沈从之的看法。
豫省。
张良看着电视上的报道,皱了皱眉头,和秘书吩咐了几句。
紧接着,豫省的媒体开始报道沈从之的英勇事迹。
什么网吧救人,勇斗持枪劫匪,大破711人口拐卖案等等。
然后就是沈家的奶茶厂,为社会解决了多少个就业。
最后更是着重提了云顶大厦,概念图都放了出来。
这也是云顶大厦第一次公开在全国面前,看着那如同科幻一样的大厦,所有人都沉默了。
就这种经济实力,怎么会觊觎慈善基金的那点钱?!
云顶大厦也被当代年轻人改了名字,称为云顶天宫。
所有的这一切的发生,沈从之都知道,正邪双方斗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沈从之坐在了镜头前面。
在央广做了太多的广告了,虽然不认识第一媒体的人,但是别人认识他。
主持人:沈同学,我觉得叫你沈同学更合适,可以吗?
沈从之点点头,“我现在第一身份就是华清大学的学生。”
主持人笑道,“云音和奶茶在我们这里可是常客了。”
这话说的沈从之神情一动,大媒体这么看重自己?这么明显的偏袒自己?
“对了,还有你的喜来顺酒店,也来过。”
沈从之有点感激的看了一眼对方,这是真的站在自己这边了。
那自己肯定要投桃报李啊。
抿嘴一笑,“今年我会争取标王的。”
说完又觉得太谦虚了。
改口道,“争取不准确,今年我会不惜一切代价拿下标王。”
主持人好奇道,“沈同学这是为自己哪个生意拿标王啊?”
“不是生意,是云爱基金。”
这边是开始正面回应了。
主持人神色也开始认真。
“标王的钱是从基金里出吗?”
沈从之摇摇头,“我个人出。”
兴许是被沈从之的回答震撼了一下,主持人有些许失神。
很快反应过来道,“近期很多人对云爱基金的资金用处有不少意见,你知道吗?”
沈从之点点头,“知道。”
“那你针对这些意见,有什么想解释的吗?”
沈从之诧异道,“我需要解释吗?”
然后清了清嗓子,“云爱基金成立的时候,我已经表达的很清楚了,云爱基金的所有钱财物资,只有我可以决定用途。”
“另外,那些有意见的人,只要不瞎,都能看到基金的各种明细。”
这话说的委实不客气,主持人脸上依然保持着职业化的微笑。
果然是少年!
“沈同学,现在的意见是你在都江市那四所学校为什么要拆了重建?”
“不少人觉得你会从基金里面捞钱。”
主持人的问话是善意的,沈从之自然明白,这是要让自己解释一下,然后盖棺定论。
“十年树木,百年育人,一所学校的建筑如果连一百年都撑不下去,谈何百年育人?”
“那四所学校就是因为距百年建筑的规格不达标,所以我要拆了重建。”
这是面向全国的采访,沈从之思索了一下,还是觉得自己有必要提个醒,但是又不知道该如何隐晦一点。
如果真的明确表达西部地震,那会引起社会恐慌,自己就要接受处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