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后方的蒋钦看到敌军很快就被压制,心中大喜,看来如他所料,敌军士兵极为低落。

趁此机会,汉军士兵迅速推着云梯上前,架在城墙上,奋勇争先,沿着云梯攀爬而上,与城头上的青州军展开肉搏。与此同时,另一些汉军士兵则推着沉重的冲车,直逼城门口,猛力撞击,试图破门而入。

汉军士气如虹,越战越勇,青州军则勉强抵抗,士气愈发低落。城头上,汉军与青州军展开殊死搏斗,刀光剑影,血肉横飞。

不过,汉军虽占据优势,今日却没能破城。蒋钦也不气恼,营陵再怎么说也有上万军队,就算是上万只猪,也能坚守几天时间。

此后,汉军连续发动攻城,张承、史涣、李典轮番上阵。一时间,营陵城岌岌可危。

五天之后,轮到李典率军攻城。

汉军气势如虹,弓兵部队迅速列队,向前推进至射程之内。随着一声令下,箭矢如雨点般密集地射向城头,汉军的箭雨持续不断,很快便将青州军压制得无法抬头。

时机成熟,李典亲自带领士兵前进,一些士兵用云梯攻城,一些士兵推着沉重的冲车猛烈撞击着城门。

青州军虽奋力抵抗,但在汉军的猛烈攻势下,逐渐力不从心。终于,城门在冲车的连续撞击下,被撞开了,汉军正如潮水般涌入城内。

青州军大将岑璧率一支军队迎了上去,与汉军发生激战。城门口处,刀光剑影,血肉横飞。李典亲自率军冲杀在前,英勇无畏。他手持长枪,左突右冲,所向披靡。

在一番激战后,李典成功击杀袁军大将岑璧。青州军士气低落,大军崩溃,士兵纷纷往后逃跑。汉军士气大振,李典趁机率军深入城中,与青州军展开巷战。

此刻,蒋钦、史涣、张承也各自率军,冲向城门,杀入城中,城中巷战开始。青州军两名将领孔顺、华彦仍率军抵抗。

营陵衙署,袁谭得知城门被攻破,一阵痛哭。他还指望能坚守营陵几个月时间,却没曾想,几天城就破了。

郭图和辛评仍旧在旁,两人也是抹着眼泪抽泣着。

“卫将军,如今我们还有几千兵力,还是尽快撤退,若是慢了,只怕就逃不掉了。”

“可是……”袁谭仍哭个不停:“就算能逃掉,又能怎么样?我能逃去哪?”

“先北上,到乐安国,伺机渡过黄河,再北上到渤海南皮。敌军虽攻占乐安,却没有兵力驻守,我军仍有机会逃脱。卫将军切勿哭泣,还是赶紧逃才是。”

袁谭哭归哭,他还是爱惜性命的,立马止住眼泪,和辛评、郭图主,率着残余的三千兵力,从营陵北门而出,往北而去。

袁谭这一走,青州军彻底丧失了意志,孔顺、华彦被李典斩杀,青州军溃败而去。

此战,汉军攻占了营陵城,袁谭只剩下几千兵力,又四处逃窜,已是不足为窜,青州也落入了汉军手中。李典率军攻破城门,连斩敌军三员大将,也是功劳显赫。作为一名降将,立此大将军,他也很高兴。

……

话说袁谭率军北上,一路逃窜,两天之后,大军到达乐安郡。如今,青州军军心涣散,士兵人心惶惶。

袁谭久居青州,熟悉地形,先将军队藏起来,寻找好渡口,打点好一切,才能渡过黄河。好在,大军逃跑时,带了半个月的粮食,也能撑上一段时间。

次日,袁谭醒来,想叫辛评和郭图谈事,结果只有辛评来了,郭图不见了踪影。

“公则先生呢?”

“我亦不知。”

袁谭暗自奇怪,又派士兵去寻找,结果没有找着。此刻,辛评心里已经明白,郭图多半已经逃跑了,他也不声张。袁谭以为郭图多半是出了事,焦急万分。

又过了一晚,袁谭发现,辛评也不见了。此刻,他恍然大悟,两人逃跑了。唉!如今自己落此地步,跟着自己,性命不保,郭图和辛评乃精明之人,自然要逃跑。

袁谭又是一阵痛哭,哭了之后,他才意识到,如今自己去了南皮,又能怎么样?想了一会儿,他决定先渡过黄河再说,大不了去投奔在幽州的弟弟袁熙。

“士兵,快,去渡口过河。”袁谭把大军召集起来,却发现只有不到一千人,士兵也跑了一半,还偷走了不少粮食。

他清点了一下粮食,剩下的还勉强足够,就率军往渡口而去。

还没走半个时辰,士兵来报:“报……前面有支军队挡住了去路。”

“莫非敌军来了?”

挡住袁谭的正是贺齐。原来,袁谭逃跑后,蒋钦立即传消息给孙邵。根据袁谭逃跑的方向,孙邵以为袁谭必是北上,既然北上,就需要渡黄河。于是,他派贺齐率军盯着乐安方向的几个渡口。

袁谭的士兵逃跑,有些被贺齐给抓到了,一番询问之后,他知道了袁谭的下落。于是,他派兵拦截,结果拦了个正着。

贺齐看着这些残兵败将,一声令下:“将士们,冲杀过去。”

汉军士兵气势汹汹,冲杀了过去。

青州军看到汉军冲杀过来,直接就崩溃了,有的四处逃窜,有的抱头蹲地,选择投降。

至于袁谭,他正想转身逃跑,贺齐拿出弓箭,将其一箭射死。

获胜之后,贺齐让士兵收拾战场,再回临淄而去。至此,青州大定。

……

豫州颍川许都,建安十年(205年)二月。

各地战事如期进行,刘敬虽然相信各路大军,必能顺利击败敌军,收复北方四州,心里仍难免忐忑不安。

诸葛亮平定南中的消息最先传来,刘敬一点都不惊讶。历史上,诸葛亮在蜀国大败后极其艰难的情况下,依旧能平定南中。如今诸葛亮的条件比历史上要好很多,唯一的不足之处是,诸葛亮略显年轻。

正当刘敬耐心等待凉州、司隶河东、冀州、青州四处战场的消息时,有个人千里迢迢起来许都,求见刘敬,此人是张白骑,黑山军渠帅之一。其目的不言而喻,多半是投降。刘敬自然要接见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