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沫回头看看她,这孩子养的白白胖胖的,比她们几个怀孕的时候都胖。
就像秦月说的那样,女人一辈子能生几个孩子?要趁着每一次怀孕,吃好喝好睡好,这样才不会亏待自己。
杨振一家对这个儿媳快要宠上天。
再加上家里有两个中医,给她搭配的饭菜营养也合理。
架不住秦月每次偷吃,结果就胖了,好在身体指标都正常。
舒沫切好酸菜,下油锅炒一下,开胃的酸菜立刻引得秦月流口水,“嫂子,给我盛一碗酸菜汤吧,我等不及。”
“.........好吧。”
这孕妇想吃什么的时候,必须立刻吃到。
“你去外面坐着,我给你端过去。”
舒沫盛着小半碗汤出去,秦月接过去拿着汤勺就抿一小口,“好喝好喝。”
婆婆从厨房拿出一个小碗,正准备给她凉一下,就看到秦月喝起来,“月月,烫嘴啊。”
“没事的妈,不烫。”
舒沫在厨房准备配菜,鱼片已经腌好,也就十分钟的时间,配菜捞出来,舒沫把鲜嫩的鱼片放进去。
秦月边喝边回头看。
可得让她生孩子之前吃到这碗鱼。
舒沫把鱼片放进汤碗里,热油后放了点花椒进去,香味出来,舒沫最后把油浇上去。
就听见呲呲的响声。
“好啦好啦,我终于可以吃到水煮鱼啦。”秦月坐在凳子上拍手。
舒沫掀门帘出来,“好啦,先吃鱼。”
秦月拿着筷子,看着舒沫往跟前走,“哎呦。”
她忽然喊一声,肚子有一点痛。
婆婆急忙问,“怎么啦?”
“没事没事......哎呦.......”秦月无辜的看着婆婆,“完啦,还没吃鱼,要生了吗?”
“啊?”婆婆立刻起身,预产期就在这两天。
秦月舍不得放下筷子,“嫂子,我要生了是不是?”
舒沫急忙放下水煮鱼,扶着秦月站起来,“我去打电话,你忍忍。”
“我的鱼。”秦月看着白花花的鱼片。
“妈,给我带着去医院。”
“.........好。”
半个小时的时间,杨振就把秦月送到医院,好在提前都准备好。
凌晨十二点一过,秦月顺利生下一个男孩子,六斤,起名杨国庆。
婆婆笑着说,“你看月月这饭量,合着都吃在自己身上了。”
杨振在一旁笑,“我媳妇也算赚了。”
第二天,秦月就在家人的陪同下出院,杨振家一下子热闹起来。
舒沫等人进去的时候,还想着秦月好歹刚生完孩子,怎么样也要在床上休息几天吧。
谁知道进去,就看到她在吃饭,“月月,你胃口可真好。”
“我婆婆说,吃得好孩子才能吃得饱,我现在每一口饭都带着任务呢。”
谁让怀孕的时候,肉都长在自己身上了啊。
“不怀孕不知道,我竟然是易胖体质,你看看,体重长了四十斤,孩子只有六斤,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在虐待他。”
舒沫和顾晴等人在笑。
婆婆进来,“都坐吧,这月月一早就惦记你们,嫌家里闷得慌。”
顾晴和舒沫坐进去,看了看熟睡的孩子,“是不是长得像爸爸?”
“嗯,像爸爸好看。”秦月说的时候看了看杨振,“爸爸还挺帅的。”
“不帅你也不会嫁给他呀。”顾晴在一旁说。
秦月,“你快给我讲讲店里的事,还有省城培训的事,等我出月子,我就去上班。”
舒沫,“你看看,和晴晴一样,好不容易做个月子,都等不及要去上班。”
顾晴理解这种心情,当初她就是刚出月子就跑去上班。
顾晴就把在外面培训的事情,还有那些店里后来发生的事讲一遍,“你好好坐月子,到时候我们一起去省城培训。”
“好,我不能吃了,得减肥,这培训可要穿西装的。”
嘴上说的培训,可一点也没少吃。
这个国庆节是最轻松的,顾辞一家人都没有上班,就顾晴期间去了趟门店看了看销售情况。
到第四天,一家人正准备出去走走,听说家门口那条河道要修缮,他们去看看是不是要盖房子。
还没来得及关门,路口就走过来一家三口。
两拨人迎面碰上,对面的男人四处看看,问了句,“顾辞应该就在这附近。”
擦肩而过的时候,家人刚好听见,“你们找顾辞?”
男人回头看着他们,“嗯。”
此刻顾辞是抱着女儿的,在人群里说了一声,“我就是。”
男人看到顾辞,忽然很激动,拉着身边十几岁的孩子走过来,“真的是你啊?”
“嗯。”
“你看看还记得这个孩子吗?”他把孩子推到顾辞面前。
顾辞把女儿放在地上,半蹲着看了看孩子,好像没有什么印象。
身后的一对夫妇一起说,“孩子,快,和这个叔叔磕头。”
“叔叔好。”小男孩扑通一声给跪下,朝着顾辞磕头。
“这是怎么回事?”顾辞看看孩子,“快起来。”
其他人也不认识这一家人。
这时候男人才说,“九年前,就在街上,您救过他。”
“我?”顾辞还这没有印象,九年前他也刚退伍没多久,当时刚分配到县城上班。
“叔叔,还记得有人拐卖我,我被装进麻袋。”小男孩一说,顾辞猛然想起来。
那天是个傍晚,他下班准备去租的房子,那里比较偏僻,一男一女骑着摩托车,当时顾辞看到后排的麻袋在动。
还以为是猪啊鸭子啊什么的。
但是俩人从他身旁路过的时候,眼神明显慌乱,还差点撞在墙上。
顾辞大喊一声,“小心点。”
谁知坐在后排的女人撞到墙上,摩托车没停下,反而加速开走。
同时,远处传来“偷小孩”的声音,顾辞骑着自行车就开始追,几个巷子后,摩托车撞在墙上。
等他解开麻袋,发现里面是个小孩子,大概六七岁的样子。
男人看着顾辞,期待得问,“想起来了吗?”
顾辞,“我知道了,我救过他。”
“对对对,他姑姑是这个县的,当时我们忙,就把孩子送在这里,要不是您,差点就见不到我们孩子。”
男人拉过孩子,齐齐朝顾辞鞠躬,“现在我们专门过来,谢谢您当年的救命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