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朱竹听对方说,端着茶水开喝了,她从早上家里出门,一路上滴水不沾。

她和嫂子眼前的茶壶,是提前泡好的,温度刚刚好不烫嘴。

“也算也算,那今年还建吗?”

这个是转折点,前面都是固定量,从这开始就不怎么限量了。

厂子对辣椒的需求量激增。

“今年看情况,要是放不下就得建。”

临时加建也来得及。

“朱同学,我这边统计到的各个村子的情况,明年辣椒产量还要增加。”

“增加多少?”

“具体的数字还没有统计完成,今年冬天就没闲着,一直在干,把村里的地能种的都整理了。”

成本投入进去不少啊,人工、肥料。

“还有我现在知道,跟我联系,周边的乡镇明年加入种辣椒的,就有十几个村。”

这些村子的情况也不大一样,有的是一干就大干,由乡镇政府出面帮助解决困难,没钱可以先赊账。

有些村子比较保守,先种种试试。

朱竹想起那个自己办厂的人来,“其他乡镇的,跟我们有关系吗?他们不是要自己办厂?”

“不是不是,他们想也送到咱厂子里来。”

“那他们种的是什么品种的辣椒?”

种类繁多的辣椒里头,朱竹挑出了几种几种适合腌咸菜的。

有的辣椒品种,腌制之后只剩下一个皮了,越腌越薄。

她手里头的所有的辣椒品种都腌过,差异很大,不是一星半点。

所以跟厂子合作的村子,都是指定品种种植的。

你要种自己的想种的,厂子可以不收。

有些辣椒确实不适合做辣酱,一点辣味都没有的不行,一点不辣的辣酱吃着也没啥大意思。

不出数的也不行,辣椒咸菜是称重卖的,影响利润。

口味还要好等等,各种综合因素都要考虑到。

“听咱的,咱让种啥就种啥。”

朱竹的茶杯又空了,杨云给添上。

其实,两种辣椒咸菜和那款低成本的辣椒这个冬天的销量很好,不光各个食堂卖的好,零售也很好。

价格便宜,口味还不错。

她已经把这个列入明年的计划了,肯定要多做,周边的辣椒她都能吃下。

不需要增加人手,需要的香料,她也想到了解决的法子。

一部分家属院种植,有周叔看着。

在山上也种一批,还有她通过大山从部队里找了老家在香料产地的同志,再搞一批。

其他的辅料,酱油和盐等都是徐兴盛帮忙解决的。

徐兴盛成功说服了一个小作坊的酱油厂扩建了,还和厂里签了合同。

这个徐乡长真的是个聪明人,厂里需要的啥不用你找他,人家主动来问,盯着呢。

优先从本乡镇解决的,肥水不流外人田。

当然了,对方也知道不可能所有的都经他的手,人家是秘方,香料是啥谁也不知道。

厂里现在卖出去的所有的产品,能让你看出来吃出来的都是秘密。

就说那酱油辣椒,你只知道除了酱油肯定还有别的,可你吃不出来,只觉得还挺好吃的。

朱竹咋想的也不能全和盘托出,“行,我知道了。我们就尽量,需要各村配合的还希望大家体谅。”

“必须的必须的,都是为了大家好。朱同学,就是晒干的红辣椒,乡亲们问能不能多种点?”

还要多种?

干辣椒贵啊,看单价都心动。

干辣椒的来源主要是家属院,这边不多,收购的也是新鲜辣椒厂里自己晒制。

干辣椒的品质把控不好办,外面看着好好的,里面长毛了发现不了。

“徐乡长,厂里没有收干辣椒的计划,新鲜辣椒也不能确定收多少。”

这边的新鲜辣椒,一部分用来做配料了,极小的一部分来晒制,也是她做实验的。

让嫂子们做好记录的,晒几天,每天都是什么个情况。

别的地方她还没做过实验,就家属院和省城这两个地方的地区差异,晒干辣椒和保存就有区别。

“不收干的啊?”

徐乡长这几年也对辣椒产业了解了不少,厂里是用干辣椒的,却都是从外地运过来的。

当然他不知道具体是从哪儿运来的。

乡亲们也提出了这个问题,他这一打听,干辣椒这么贵啊。

他也想试试看。

“不收,收也是收新鲜辣椒。收购的干辣椒价格很高,品质还不好把控,风险太大。”

“不过,你们要种也是可以的,只要打开销路。”

徐兴盛不说话了,朱同学最懂辣椒,人家说品质不好把控,就是真不好办。

辣椒晒到什么程度,库房里面更是各种窍门,温度湿度等等,都是朱竹慢慢摸索出来的。

就跟家里存粮食一个道理,饿过肚子的人对存粮有执念。

防各种虫子,防老鼠,防潮湿长毛,她在家属院听过的来自天南海北的法子都尝试了,从书上看到的各种也都试了。

最终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家的。

干辣椒的原理也是一样的。

贵有贵的道理啊,这玩意真不好搞。

乡亲们要搞,多半是要交学费了,关键是你这学费是白交了。

晒不好,卖不出去,明年就不干了。

跟自家吃的那几串在窗户外头挂着的干辣椒是完全不一样的。

而她手里的这套东西,是不会分享出去的。

就见徐乡长在他的本子上打了个叉,这样就对了,真没必要冒险。

……

接下来的快两小时,朱竹喝多了茶水,就出去跑了趟茅房。

总算把事情说了个差不多。

明年开春种植的重要事项,各种细节,终于赶在年前跟厂里确认好了。

其实这个工作跟刘兄弟也能谈,徐兴盛打交道长了,也总觉出规律了。

宁愿等朱同学,因为刘兄弟给的是死话,反而朱同学在很多问题上更好说话。

香喷喷的香味早就飘进来了,中午饭点都过了,要招呼在这吃饭的,徐乡长推了。

确实是时间紧迫,他年前还要把这些事情落实,真是没时间。

乡里不光徐乡长在,还有几个人,她也没注意,加上村里村干部,反正是一屋子人。

婉芝在里间,开着门,坐着记录,听的很清楚。

朱竹说了啥,怎么跟乡里定的,她都记下了,她这留一份底,再抄一份给刘哥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