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差不多到睡觉的点了,兄弟俩说要好好想想,姜山给了两天时间。

早上,天刚蒙蒙亮,海军和九九跑在最前头,遥遥领先,后面远远跟着一溜人。

最小的四五的,大的都下学不念书了的,比海军还大几岁的也都跟着跑上了。

可不光大和田村,还有小和田村呢,先是朱老四让家里孩子们跟着外孙一起锻炼,引着全村的人都跟着学。

最后头还缀着一圈老头,手里拿着根树枝吓唬人,看着自己的孩子都别偷懒。

兄弟俩边跑边商量。

“哥,咱去赶大集摆摊卖掉?没钱用粮食换也行。”

“好,作为一个备选方案。不过,咱得做好心理准备,山上你也看到了,有摆摊卖小人书的,人是不少,但只看不卖。”

那孩子要买,家长不答应啊。觉得这书又不当吃不当喝的,不花那个冤枉钱。

“九九,过年走亲戚,用这些书当礼行吗?”

叔婶说了,今年过年肯定在这过了,问他和爷爷要不要回去过年,爷爷说不回去了。

九九被姥姥教育过了,再走亲戚不用拿钱去供销社买东西,而是从家里拿,家里有啥拿啥,还不能多拿。

“哥,那我先问问他们喜欢什么书,刚好有喜欢的就拿书。”

妈妈说了,书有点特殊,有的人不喜欢看书,有的人认字不多,那就浪费了。

……

俩人一早上商量好了,中午放学回家吃完饭,就在姜老汉新买的炕桌上埋头奋笔疾书。

晚上睡前,一家人的休闲时间,俩人把两页纸往桌子上一放,信心满满。

姜山和媳妇一人一页,两人这是分工合作了,想了五个选项,每个都详细写了。

看字迹是两人先分工合作,又互相补充。细节方面都是两种笔迹,儿子的拼音太有特点了,想忽略都不行。

姜山否了第一个,“摆摊卖就算了。”

朱竹否了第二个,“走亲戚?这个选项也算了,家里有啥拿啥吧。”

第三个选项是放家里,谁想看自己来借,有借有还。

噗嗤,姜山和朱竹都乐了,周叔探身过来看这俩人笑啥,竹子指给周叔看。

就见那一行写着,“放在家里不太安全,我怕奶奶偷着放茅房当擦屁股纸。”

后面还画了一个小火柴人伤心的流着眼泪,惟妙惟肖的。

第四个选项是把地点由家里换成学校,第五个选项是还人情。

俩孩子都听竹子说过,拿着东西来看大山的人情,临走之前想还掉,毕竟他们离的远。

人家家里有事他们不在,交给姜家人还不如自己离开前还掉。

最后姜山和竹子结合孩子们的选项定下了最终的方案。

地点不选择家里也不选在学校,而是村里,这个让他俩自己去找村干部谈。

也算是变相的还了一部分人情,借书的对象不限制,无论男女老少,本村外村,遵守规定有借有还,不设过多的限制条件。

除了孩子们喜欢的小人书,还有海军在看的名着,大山看的一些理论书籍,竹子自己看的历史书,还是不少的。

竹子和大山在家里也没别的事,俩人看书都快。

梅子一个星期回来一趟,每次回来拎着两大捆书。

·

第二天吃了晚饭,海军和九九两人就站在了姜长安家门口。

姜长安也刚吃完饭,正打算出去溜达一圈,看今天运气如何,能不能碰上出来转悠的姜老三。

村里人很自觉,不去老姜家串门,人家养伤是要静养。

姜老三经常出来转悠,天好不刮风一天能出来好几趟。

村里人也摸到规律了,有事没事也出来转悠,大家一起走着溜达溜达说说话,挺好。

姜长安拉开门,海军正要敲门呢,巧了。

两人齐声喊人,“伯伯,您吃饭了吗,我们来找您有事呢。”

姜长安往两人身后看,空无一人,就俩孩子自己过来的。

“吃饭了,你俩吃了没,咱进屋说话。”

姜老汉想跟着孩子们过来的,被姜山拦住了,不用跟,就让俩孩子自己办。

村里喊人的那一套把海军和九九搞的头大,这俩人索性不管了,就照着家属院里的来。

年老的爷爷奶奶,比爸爸妈妈大的伯伯伯娘,小的叔叔婶婶,这俩人每次喊人挺大声,就是不太认人。

这次见了喊人婶婶,上次喊的是伯娘……

俩孩子一点也不认生,进了屋打了招呼就进屋上了炕。

热乎乎的炕头上,俩孩子直入主题。

“伯伯,我和哥哥来找您,是有事跟您商量。爸爸……”

九九表达很清楚,就是家里的书爸爸妈妈不带走了,要留给村里,问村里有没有地方。

“我的小人书,哥哥看的故事书,还有爸爸和妈妈喜欢的书。”

九九说完先看了眼哥哥,这个问题很难吗,伯伯怎么不说话呀。

姜长安不是不相信孩子,是这么大的事,姜老三就让孩子来说?

村里的人家对孩子们的学习很看重,看看梅子,考上大学当了老师,培养一个这样出息的孩子,谁家也暗戳戳使劲呢。

可村里人却没钱买书啊,孩子们念书就读学校的课本,自家没钱给买别的书。

姜长安激动啊,可只听孩子们说又不敢信,一定要听到姜老三亲自说这话才行。

九九和海军被伯伯拉着往家走,任俩孩子说破嘴皮子了,伯伯就是不听他们的。

“伯伯,爸爸说了,这事全权交给我们负责,他不管。”

“伯伯,你去找叔是白找,叔说话一言九鼎,白跑一趟。”

姜长安不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