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三国:刘备辅翼,助他再造大汉 > 第448章 周公瑾报知老将,黄公覆万分无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48章 周公瑾报知老将,黄公覆万分无奈

舒县。

孙策离去后,周瑜并未多做停留,他深知时间紧迫,必须尽快向黄盖说明情况,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他整理了一下衣袍,快步走出大帐,朝着黄盖的营帐方向走去。

夜色深沉,营中灯火稀疏,唯有巡逻的士兵偶尔经过,脚步声在寂静的夜中显得格外清晰。周瑜步履匆匆,心中却早已盘算好如何与黄盖解释。他知道,黄盖虽为老将,性情刚直,但对孙策的安危极为关心,此次孙策突然离去,若不及时说明,恐怕会引起黄盖的不满与担忧。

不多时,周瑜来到黄盖的帐前。帐内灯火通明,显然黄盖还未休息。周瑜站在帐外,微微整理了一下思绪,随即抬手掀开帐帘,迈步走入。

黄盖正坐在案前,手中握着一卷兵书,眉头微皱,似在思索什么。见周瑜突然进来,他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即放下书卷,沉声问道:“公瑾,这么晚了,有何要事?”

周瑜拱手一礼,神色恭敬却不失从容:“黄老将军,深夜打扰,实属无奈。伯符方才接到紧急军情,需亲自前往处理,于是我前来向将军禀报。”

黄盖闻言,眉头皱得更紧,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悦:“伯符年少,行事难免冲动。如此紧要关头,他为何不与我商议便擅自行动?公瑾,你为何不劝阻他?”

“何况此间军中,有何等军情,连我这个主将都一无所知?莫非你与伯符有事瞒着我?”

周瑜神色不变,目光平静地与黄盖对视,心中却早已料到黄盖会有此一问。他微微沉吟片刻,随即从怀中取出一枚玉佩,双手捧起,递到黄盖面前,语气恭敬却带着几分深意:“黄老将军,请看此物。”

黄盖低头一看,只见那玉佩通体莹润,雕刻精细,正中刻着一个“孙”字,正是孙坚生前随身佩戴的玉佩。黄盖瞳孔微缩,伸手接过玉佩,仔细端详片刻,确认无误后,抬头看向周瑜,眼中闪过一丝震惊与疑惑:“这玉佩……是主公之物!为何会在你手中?”

周瑜神色郑重,缓缓说道:“黄老将军,此玉佩乃是主公亲手交予,命我与伯符依计行事。此次伯符离去,正是奉主公之命行事。此事关系重大,除我与伯符外,唯有主公知晓。即便是老将军,主公也曾嘱咐,不到万不得已,不可透露。”

黄盖闻言,眉头紧锁,握着玉佩的手微微用力,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悦:“公瑾,你此言何意?莫非连我也信不过?我黄盖跟随主公多年,忠心耿耿,岂会泄露军机?”

周瑜微微摇头,语气中带着几分歉意:“黄老将军,瑜绝无此意。只是主公生前曾言,此计牵涉极广,稍有不慎,便可能影响江东大局。因此,主公特意嘱咐,除我与伯符外,任何人不得知晓,即便是老将军您,也需暂时隐瞒。待时机成熟,一切自会水落石出。”

黄盖沉默片刻,目光在周瑜脸上停留良久,似在判断他话中的真假。最终,他叹了口气,将玉佩递还给周瑜,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与感慨:“既是主公亲命,我黄盖自当遵从。只是……公瑾,伯符年少,此行若有闪失,我如何向主公交代?”

周瑜接过玉佩,郑重地收入怀中,语气坚定:“黄老将军放心,伯符虽年少,但行事果决,定会谨慎行事。”

黄盖点了点头,目光中依旧带着几分担忧,但语气已缓和了许多:“既如此,我也不再多问。我虽不知此计详情,但身为军中主将,自当为大局负责。只是公瑾,伯符若有任何闪失,我定不会轻饶于你。”

周瑜微微一笑,拱手道:“黄老将军放心,瑜定当竭尽全力,确保伯符安全归来。”

周瑜微微颔首,语气中带着几分安抚:“将军之忧,瑜心中自明。但伯符此行并非孤身一人,他已带了两百名精锐亲兵随行。我也已安排伯符带我亲笔书信,北上接诸葛子瑜随行。子瑜行事稳重,将军不必担忧。”

黄盖闻言,心中却有些别扭。他眉头微皱,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目光落在周瑜脸上。他的话虽有理有据,但黄盖心中仍有些不满。他跟随孙坚多年,自认忠心耿耿,如今却被排除在如此重要的计划之外,甚至连诸葛瑾都知晓内情,而他却一无所知。

黄盖心中不免有些无奈,毕竟有孙坚的玉佩为证,他也不好再说什么。

“既如此,你且去吧。若有任何消息,务必第一时间告知于我。”

周瑜再次拱手一礼,随即转身离开。走出黄盖的营帐,他抬头望向夜空,心中却并未轻松。孙策此行虽是他亲自安排,但毕竟路途遥远,局势复杂,难免有变数。他深吸一口气,心中暗自祈祷孙策一切顺利。

夜风拂过,周瑜的身影在营中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夜色之中。帐内,黄盖依旧坐在案前,眉头紧锁,手中的兵书早已放下,目光却久久未从帐帘处移开。

他知道,周瑜与孙策二人素来默契,此次行动必有深意。但作为老将,他心中仍不免担忧。毕竟,孙策是江东未来的希望,任何闪失都可能影响大局。

“但愿一切顺利……”黄盖低声喃喃,随即起身走到帐外,望向远方漆黑的夜空,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

龙舒城内,夜色渐深,但城中的紧张气氛却丝毫未减。城墙之上,火把熊熊燃烧,火光映照下,士兵们的身影显得格外肃穆。枪矛林立,寒光闪烁,仿佛一片钢铁丛林,透出凛冽的杀气。

城墙上,每隔几步便有一名士兵站岗,手持长矛,目光如炬,警惕地注视着城外的动静。他们的铠甲在火光下泛着冷光,头盔下的面容坚毅冷峻,仿佛随时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大战。偶尔有风吹过,旗帜猎猎作响,旗面上绣着的“张”字在火光中格外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