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致我最恨的你 > 第280章 步步上朝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昔日最受宠的皇帝的第一个孩子,也是普天之下仅次皇帝皇后之下的长公主,竟然落得如此下场,实乃让人唏嘘不已,感叹物是人非。

宠妃的死凄惨无比,人尽皆知,最后最大得益者又是谁,朝堂上下无人不晓,只罢,可怜了这看似尊贵实则毫无靠山,保命都难的孤女。

母家早就倒了,奠定了宠妃的死,在这后宫并不是只有宠爱就能活得长久,笑到最后。

时嫣极其震惊。

因为皇帝身边,皇后的位子竟然被张贵妃坐着。

她突地抗拒,其实这几年也没少托人查母妃的死因,只是谁都不敢深查,而表面又相当明显。

后宫,从小她就知道,有人被塞进来,一生可能都见不到皇帝一面,就被人抬着出去,丢在乱葬岗,家里全当没这个女儿。

稍微有家世的混个小婕妤,这就很厉害了,一家衣食无忧,还不容易遭人迫害,就怕是真爱上了帝王,争风吃醋,想更上一层。

家里一旦倒了,怎么死的都不知道,都知道朝堂上是纷争不断,岂有人知,后宫也是。

时嫣走到最前方,给自己做了这么一段路的心理准备,才跪下来给这害了她母妃的人请安,“父皇万岁万万岁万岁万万岁,贵妃千岁千千岁千千岁千千岁,儿臣今有一事上奏,请父皇恩准。”

“爱妃觉得如何呢?”皇帝威严端坐,倾身问询张贵妃,后者捏着手帕娇笑了笑,“皇上,后宫不能过问朝堂事,这规矩您难道忘记了?”

皇帝:“诶,贵妃所言非也,是不能过问,而不是不能问,朕今天就准你参与朝堂事!”

一方大臣面面相觑,事情似乎非常棘手,另一方以丞相为首,都对此秉着无怨言甚是满意的表情。

张贵妃呀了声,“那臣妾就好奇了,长公主常年待在冷宫不出门,能有什么急事是能提着剑,冒着大逆不道的名声,冒着被当成贼人肃杀来面圣的?”

时嫣把一切都看在眼底,只道世人只闻新人笑,哪闻旧人哭。

“儿臣今日出去捡枯枝烧火做饭,偶遇小皇子等人,正要去打招呼,发现由小皇子带头,质子季琛被捆在靶场的十字架上,剥了上衣当靶子,小皇子用活人练习射箭,儿臣不忍,出面阻止,岂料小皇子拉弓从儿臣后背射出一箭,那箭直冲儿臣的脑袋来,令儿臣险些殒命。

在这之后儿臣无意得知救下儿臣的季琛竟被小皇子殴打数年。

后,不等儿臣有何反应,小皇子率领十余人纵马扬鞭而来,围着儿臣与季琛二人踢蹴鞠,若不是季琛再次救了儿臣一命,将儿臣推出来,可能依着儿臣如今病入膏肓的身子,现在就被自己的亲弟弟射杀,死在那里了,就算侥幸躲过一劫,还能躲得过那么多男子围着踢蹴鞠这般粗暴,草菅人命之事吗?

儿臣只是想到以后再也见不到父皇,自己的亲弟弟变得如此暴戾,就心痛难抑,而如今,就在众多大臣和父皇贵妃在这暖意充足的朝堂上讨论大事时,儿臣的那救命恩人季琛现在还被小皇子等人围着踢蹴鞠,冰天雪地,衣不裹体,还生死难料,要是让使臣知道,可当如何是好啊,父皇,即便不看在季琛救儿臣多次的份上,也该想想怎么避免两国交战,不劳命伤财,友好往来,还有儿臣的亲弟弟的性情该如何纠正吧!”

一番言论都传入使臣耳里,巧的是,时嫣一走进来就看到了这位头戴纱巾的异域使臣。

漂洋过海,对各地有过了解,会多国语言,是王最信任的朋友,并不是大臣二字能比拟的,更何况,这面相血统绝非跟季琛为同一国人,要知道所有国家都是很排异的。

使臣听闻,立马问,“我国质子季琛现在在何处?我要亲自去见他!”

时嫣应答,“在宫中靠近冷宫的靶场。”说罢,见使者不知所云,又看向皇帝,“父皇,使者不常来宫中,肯定不知道在哪儿,就让儿臣带领他去见质子吧,质子应该没事,儿臣相信皇弟还是很善良的。”

好话赖话都让这该死的人说尽了。张贵妃眼神凶狠一瞬,攥紧手帕遮脸,装作很慌张的样子,“怎么可能,旭儿不可能做出如此不把人命放在眼底的事啊,他可是从小到大连蚂蚁都不敢随意踩踏的!”

说完又看向皇帝,“皇上可否记得,您上次惹了风寒,是旭儿陪在您身侧,一口一口为您喝汤药,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却为您吃斋念佛,长达一个月不见半点荤素,人都瘦了一大圈。您说,这样的孩子能是长公主嘴里的的那种人吗?呜……”

张贵妃隐忍破碎了哭了起来,一双含情眸是梨花带雨。

“爱妃莫哭。”皇帝轻声安抚,又对时嫣冷声道,“你这番言论孰真孰假,朕自有判断,使者也莫急,等朕再问问长公主,你说小十九草菅人命,差点杀了你,可有人证物证啊?”

就知道不会这么简单。时嫣跪着往前挪动,让皇帝看得更清楚,他不让她起来,她自是只好忍着寒气入骨的刺痛,逼着自己理智清醒,扯动臂膀处的素裙布料,划破了,很好掰开,因为里面能露出更里层的里衣。

众大臣只看一眼就眼神回避,她挺直腰板,丝毫不敢羞赧无颜面对,“父皇,人证就是儿臣,物证就是皇弟射杀儿臣留下的痕迹。”

她本不想胡搅蛮缠,那张贵妃又自认犀利,皇帝还没开口就先夺了这问话权,“你说谎,你明明说旭儿瞄准的是你脑袋,为什么伤到的却是手臂?”

丞相站了出来,“对,旭儿自幼跟着天下名师,长寿,见多识广的赵太宗习武,还跟着连玉太傅学习天下所闻所见,怎么可能连曲曲射箭都射不准?”

皇帝想来也是,“听闻旭儿今日在皇子们中堂测第一,其它也拔得头筹,那么君子六艺为基础,一定是不错的,朕突然就不知幽居闹鬼的冷宫多年的长公主,口中所言真伪了。”

时嫣抿唇,“贵妃说的不错,确实是脑袋,丞相也说的不错,确实是季琛给儿臣打了个招呼,但儿臣久病缠身反应极慢,所以等反应过来的时候,那箭已经被皇弟射歪。

如此说来,那季琛也该是人证,其它在场的十余人也是,还有那留在靶场上的箭,肯定也是物证,此时父皇可下令去查看,只要没人通风报信,那十余人没死,那箭没被处理掉,一定能找到。

还有父皇说的没错,儿臣确实幽居冷宫反思追问母妃死因有错,而日日活在吃野菜,捡枯枝过活,每天想破头皮,只是为了,吃饱穿暖的粗鄙人罢了,确实很难让人相信,儿臣在冷宫不仅活了下来,还头脑清醒,不疯不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