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
斯塔林看着手上的兵力报告,内心十分焦虑。他第一次感觉到无力,无论是兵力还是武器上,苏军完全处于劣势。
加里宁失守后,协约国的飞机每日光临莫斯科上空,检验苏军的防空火力,顺便轰炸一些工厂和建筑。
可以说,莫斯科早已处在战火之中,只是敌军步兵还没发起全面进攻。
“斯塔林同志,我建议您撤退到乌拉尔地区。”朱可夫认为,只要斯塔林还在,苏盟就有机会翻身。
“不,朱可夫,我是全军最高统帅,我不能当逃兵。我坚信,莫斯科会是敌人的坟场,我们将在这里挡住他们,再把他们打回去。”斯塔林不会走的。
这里是苏盟的首都,他在的话,能让苏军及几百万民众团结一致,击败敌军,赢得最后的胜利。斯塔林内心知道这场战役的胜算很低,但他要试一试,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概率。
“莫斯科失守,意味着这场伟大的保卫战失败了,即便我们退守西伯利亚,也要依靠米国才能活下来。伟大的苏盟,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我们必须在莫斯科战斗下去。”
斯塔林的语气很坚定。
“我们将与伟大的统帅一起战斗,保卫莫斯科,保卫苏盟!”朱可夫表态,其他人也纷纷跟上。这个时候,不需要考虑其他的,跟着统帅战斗就是了。
斯塔林见留守将领团结一致,内心很是欣慰。其实,他已安排莫洛托夫前往乌法,将核心机构也迁移过去。一旦莫斯科失守,他有意外,那么莫洛托夫将成为苏盟的新领导人,继续带领苏盟军民战斗,直到胜利。
斯塔林一直是勇士。
斯塔林让众人坐下,继续讨论防御计划。协约国占据绝对优势,而苏军的战线过长,会被不断地分割。
“斯塔林同志,第聂伯河距离莫斯科公路路程有四百多公里,而我们的防线也是沿着这么长的区域。从两军对峙的情况来看,我军无法集中优势兵力,甚至每一个点都处于敌军的打击之下。而在莫斯科北部,协约国一直在缓慢进军,切断我军与北冰洋的联系。在伏尔加河一线,协约国占领斯大林格勒后,一定会东进,切断西伯利亚与莫斯科的联系。”
朱可夫将整体情况复述一遍。
“到目前为止,我军唯一的机会在大卢基方向,这片区域是波罗的海人防守,战斗力相对较差。”
朱可夫说出来,不代表敢冒险,因为协约国打通了南北两线的运输线,光是击败弱小的波罗的海人,收复一些地区,是无法改变整体战略局势的。
“主动进攻就算了,我们没有制空权,敌军战机抵达战场上空,我们集中再多兵力也会快速失去优势。”斯塔林说道,“我们防御的目的是依靠坚固的工事,不断消耗敌军的进攻力量,而且,我们的燃料告急,飞机和坦克要找时机使用,无法大规模地打运动战。这样一来,前线的伤亡肯定很大,所以,你们要传达下去,凡是修建堡垒区的地区,不能后退一步。”
斯塔林的话,定下了莫斯科的防御战略。
朱可夫等人没有更好的计划,眼下只能这么打,等待转机。
莫斯科在加里宁损失四个集团军四十多万人,把预备队全部临时整编,加上从远东紧急调来的四十万人,这才恢复到一百多万的兵力。
...
7月1日,伊军第2装甲军在雅罗斯拉夫尔击败苏军两个步兵军,抵达莫斯科北部。第2集团军和第2装甲军行动缓慢,一直慢慢悠悠,边清理边进攻,吸引苏军的注意力,也掩饰攻击高尔基的企图。
第2装甲军和第2集团军将在莫斯科战役打响后,再转向攻击高尔基,等待南方集团军群抵达。而他们就位后,协约国联合司令部下达了决战命令。
7月2日,加里宁和图拉方向率先发起攻击。
汉斯国第4集团军和突击装甲集群强攻图拉,与苏军两个集团军20多万人展开激战。伊军第4集团军从图拉城东部攻击苏军薄弱侧翼,目标是奥卡河南岸的卡希拉。汉斯国第3装甲集群直扑梁赞,有罗尼第4集团军和汉斯国第6集团军协助。
伏尔加河方向,古德里安率领第2装甲集群和第1集团军沿河东岸向北进攻,与西岸的第17集团军相互呼应。
伦德斯泰特带着第2装甲集群,第6、第11集团军从萨拉托夫向北进攻,形成一张大大的渔网,一路攻城拔寨。伦德斯泰特带着主力向北走,会迫使坦波夫方面军司令员瓦图京分兵,毕竟伏尔加河中上游地区随时能渡河。
加里宁方向,伊军第3装甲军过河后,一直推进到莫斯科北部的克林地区,为大部队获得了延展空间。
在莫斯科战役打响时,伊军步兵军主力构建了一条一百公里的弧形攻击线,既要保证主攻方向,也要保护南侧的苏军反击。
苏军面对北方集团军群的防线是大卢基-勒热夫防线,兵力小几十万,并不算多。阿科斯塔想要切断勒热夫,是手拿把掐的事情。
阿科斯塔对小小的勒热夫不感兴趣,他想要成为第一个进入莫斯科的主将。
从加里宁起飞的战机轰炸德米特罗夫-索尔涅奇洛戈尔斯-新彼得罗夫斯科耶防线,这条防线一百多公里,对应克林攻击线的协约国军。
这条防线很薄弱,每天遭到伊军轰炸机骚扰,晚上偷摸着建的堡垒和防御工事,白天就被伊军战机摧毁。
经过半天的大轰炸,阿科斯塔命令三个集团军向苏军发起进攻。汉斯国第20集团军负责北面的德米特罗夫;第1集团军负责中部的索尔涅奇洛戈尔斯;第3集团军负责南面的新彼得罗夫斯科耶。
勒热夫方向,阿科斯塔表面上布防一个轻步师,但秘密布置一个装甲军,就看苏军愿不愿意上当。
协约国军第一天的攻击打得十分猛烈,让苏军前线压力很大。莫斯科战区周围,空战一直进行着,只不过苏军战机仅偶尔支援,并没有持续迎战。
苏军本就兵力有限,前线伤亡比协约国还大,越打防线越薄弱。仅仅一天的时间,苏军在几线战场伤亡五万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