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
斯塔林接到了米国的电报,提醒他注意这次演习。电报中坚称,汉斯国已制定好进攻苏盟的计划,务必做好防御。
其实,也不用米国提醒,斯塔林能看出来。
汉斯国与伊班牙-高卢是明目张胆,就差拿着大喇叭说要进攻了。
斯塔林亲自给各方面军司令官打电话,要求他们保持谨慎,防止汉斯军突然进攻。鉴于罗尼大概率会加入战争,斯塔林以最高统帅部的名义,将西部方面军拆分成西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司令官分别为巴甫洛夫和基尔波诺斯。
为了保证能防住协约国第一波进攻,斯塔林将给西部三大方面军加强兵力,直到实力足够为止。
最高统帅会议上,斯塔林对战争有忧虑,但总的来说,他有信心,毕竟一直在准备。在东波澜的堡垒工事没有完工,但主要地区基本完成。
铁木辛哥和朱可夫作为苏军最高领导者和总参谋长,对军队的情况比较了解。
“斯塔林同志,我军武器充足,但前线缺乏大量有经验的军官。从西欧战场来看,协约国军队擅长装甲突击作战,分割包围,再个个击破。”
“苏盟地大物博,战线宽阔,很容易遭到突击,所以,只要让他们的装甲部队跑不起来,我军便能稳固战线。”
“我军一直在备战,加上有米国的支援,耗下去,便会出现反攻的机会。”
朱可夫说出和铁木辛哥等讨论出来的结论,从备战和军事力量对比上看,苏盟不比汉斯国弱,有米国帮助,能扛得住整个协约国的进攻。
“好,那就继续加强西线的防守,增强兵力。”斯塔林对军事有自己的见解,可他不是专业军人,需要听取军方的意见。
这样的意见和他心中想的是一致的。
苏盟从互不侵犯条约签订那一刻就开始备战,两年的时间,今非昔比。在斯塔林看来,同盟国输掉战争,一是没有战略空间;二是没有好好准备;三是士气和意志不足;四是伊班牙加入战争。
这些失利条件,在苏盟身上不存在。
苏盟有2万多辆坦克,1万架各种战机,不比协约国弱。
如果协约国真的发起进攻,斯塔林会挥军向西,解放那个腐朽的旧世界。
在会议即将结束前,斯塔林突然提了一个令所有人都震惊的问题。
“同志们,既然战争不可避免,那我们是否可以主动出击,回击协约国的演习?”
话音落下,会议室瞬间安静。
“斯塔林同志,您是说我们在协约国演习时发起突然袭击?”朱可夫小心翼翼问出来。
这样的想法,他真的没想过。
“此为其一,其二是波罗的海三国,协约国尚未驻军的地区。”
“占领这三国,能刺激协约国提前发起进攻,在他们尚未完成准备前,我们有更大的机会,不是吗?”
“如果协约国妥协,默认苏盟占领三国,那他们的联盟会产生裂痕,我们趁机索取罗尼地区,一步步紧逼。”
嘶!
斯塔林的大胆与远见,让在场的人十分钦佩。
“斯塔林同志,如果我们主动出击,在国际上会陷入被动。”莫洛托夫负责外交,又是国家事务的二号人物,太了解国际舆论的特点。
“我知道,但借口不都是找来的吗?我们保护三国人民不受黑党迫害,也可以说汉斯军越境杀害东波澜平民。他们干这样的事情很多,相信其他国家媒体会相信的,我们的盟友可是米国。”斯塔林好像掌控了战争的节奏。
“斯塔林统治,您的计划很有创造性,但过去两年,我们的计划一直防御,没有进攻计划,如果突然调整,军队和战备会跟不上计划。”朱可夫说出实际情况。
战争不是拍脑袋,想打就打。苏军可以突袭,也可以取得前期的胜利,但朱可夫认为,协约国的总体实力很强,一旦苏军停止进攻,将被直接反击。
斯塔林听朱可夫这么一说,微微点头,这点他没有考虑到。不过,他不会放弃,他认为,这是最好的机会。
“朱可夫同志,困难是有的,但这是我们最好的机会。计划上退一步,先拿波罗的海三国试试。军事准备上,可以将主力调到西部,一旦爆发战事,先攻入汉斯国,将战场放在其境内。”
“莫洛托夫同志,你和米国特使交代一下,让他转告罗斯辐先生。”
朱可夫头皮发麻,最高领袖太强硬和果断,那不怒自威的神情,无人敢直接反对。
“请放心,我会尽快做出相应的进攻计划。”
斯塔林看着朱可夫和铁木辛哥,再次鼓舞道,“我们是伟大的红军,在战火中击败了一切企图打倒我们的敌人,如今,我们比过去强大,我们不应该有畏惧。”
...
苏盟南部、北部的各个港口,挤满了陆陆续续回国的外国人,特别是伊班牙-高卢国人。虽然战争没有爆发,但他们接到了一些传话,保命要紧。
苏盟和协约国还没开战,伊班牙-高卢人得以自由离开。其他国家的商人、职工、工人见伊班牙-高卢国人回国,纷纷忧虑起来。
“看来,战争真要爆发了。”
“是啊,听说汉斯国已在苏盟边境集结军队。”
“那我们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赶快回国或去其他国家,战争爆发,谁都无法保证安全。”
“这些该死的统治者,就不能消停消停,这才停火两年,又要打仗。”
......
在外国工作人员争先逃离时,苏盟全境展开了抗击侵略者的演讲。莫斯科克宫前,数十万青年聚集在一起,用行动支持最高领袖。
伟大的苏盟共和国是在围杀中幸存的,他们能打败一切试图毁灭苏盟的敌人。
游行从莫斯科蔓延到全国各地,令人热血澎湃。
在同一时间,大量的军队向西部边境开去,他们要去创造属于苏盟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