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灾难艺术家 > 第592章 配乐大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那么配乐工作呢?”

修仲钧一句话就切入重点,同时也让陆潜露出一点遗憾扼腕的表情。

“最新一封邮件已经发送过去了,但目前还在等待回信,我们需要一点耐心。”

配乐。

一直以来都在电影之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其重要性似乎始终没有真正得到大众的全部重视——

至少还没有达到配乐应得的肯定。

以陆潜所了解的时空为例,在2020年、2021年,“信条”和“沙丘”两部商业大片都是如此,配乐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对于“信条”来说,配乐太过轰鸣也太过吵闹,以至于喧宾夺主,抢走电影原本的色彩。

对于“沙丘”来说,配乐则是画面恢弘与壮阔的必要补充,对于构建整个视觉效果以及世界观构建不可或缺。

非常有趣的是,两部电影的配乐师都是同一位,汉斯-季默(hans-Zimmer),这位配乐大师在业内无疑拥有崇高地位,但关键就在于,即使是同样的配乐师、即使是同样优秀的配乐,却不见得适合每一部作品。

恰如其分,这才是配乐的存在价值。

在科幻电影里,恢弘与悲壮、磅礴与绚烂;在爱情电影里,浪漫与幸福、心碎与悲伤;在恐怖电影里,猜疑与恐惧、激烈与疯狂……等等等等,全部都需要配乐的烘托与诠释,才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当然, 配乐和音响、音效等等相辅相成, 但还是可以做一个实验:

观看恐怖电影的时候,关掉声音, 那么恐怖效果至少会打对折,这样就能够清晰感受到声音的魅力。

目前为止,陆潜的三部作品情况各不相同。

“解除好友”,因为需要制造出伪纪录片的质感, 所以陆潜有意识地尽可能排斥配乐, 避免打破观众的代入感,而是强调音效的作用。

“突袭”,鼓点、低音贝斯、电子摇滚的配乐使用则非常低调,更多是配合打斗场面, 进行少许渲染, 他们找了专业配乐师,但不是顶级配乐师。

“游客”,陆潜则反常规地使用古典乐, “四季”,这是他故意为之的,通过古典交响乐的大气和复杂来制造出反差,因为整个配乐都在脑海里,根据自己需要编排,所以他并没有寻求专业配乐师的合作。

由此可见,截止到目前为止,陆潜对配乐师确实缺少了一点重视。

但“爱人”不同。

在“爱人”里, 陆潜不希望延续“游客”的古典乐风格, 否则系列三部曲的痕迹就太重了,反而可能破坏电影独立的观影感受。

同时, “爱人”是一部具有悬疑和惊悚风格的作品, 配乐的渲染非常重要。

在陆潜的脑海里,他希望配乐如烟似雾般地萦绕在耳边, 却又没有存在感, 不仔细注意的话根本察觉不出来, 然后一点一点植入沉浸感, 最终制造出不寒而栗的效果。

这就对配乐师提出了严苛的要求,和摄影、灯光等等一样, 是整部电影拼图里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陆潜首次尝试强调配乐对于电影的情绪渲染效果。

幸运的是, 陆潜脑海里有着完美的选择。

不幸的是,合作邀约的进展不尽如人意。

麦家安,配乐师,今年已经七十七岁高龄,自三十八岁入行以来,已经在电影行业打滚了将近四十年。

麦家安并不是传统学院派出身的配乐师,如果细细讲述他的人生篇章,那是波澜壮阔的一部长篇小说:

应征入伍、经历战争、受伤退伍、自学成才、交响乐团、世界巡演、左耳失聪、转身离开。

简简单单一系列关键词,串联起麦家安十八岁到三十三岁的人生, 跌宕起伏,但这远远还不是全部。

离开交响乐团的麦家安, 辗转成为一所大学的教授,并不是什么世界一流、闻名遐迩的专业音乐大学,就是一所普普通通的综合大学, 在里面教授应用音乐学,机缘巧合下,为一部独立电影做了配乐, 从此开启了麦家安在电影行业的漫长征程。

作为一名配乐师,麦家安擅长多种旋律的运用,从交响乐到电子乐再到打击乐,涉猎领域可谓广泛。

但是,因为不是系统教育出身,全靠自学成才;所以麦家安的配乐,往往擅长打破框架,制造出独特氛围,赋予电影不同的气质。

优点就在于,独树一帜。

缺点则在于,自成一派。

这些年,麦家安配乐的作品已经轻轻松松破百, 题材类型也非常广泛, 商业爆米花也有、独立艺术也有, 浪漫爱情也有、惊悚恐怖也有,大气磅礴也有、小家碧玉也有,这位敢于打破界线和框架的配乐师,堪称业内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然而,麦家安能够称为“大师”吗?

恐怕,行业内部难以认同。

最主要原因就是麦家安没有形成一个清晰的风格,配乐作品质量参差不齐,从风格到类型都非常庞杂,半路出家的学术背景、远离尘世的性格更是无法融入学院派之中,反而有种远离名利场的感觉——

却又不是清高,而是一种疏离。

这样说的原因?

最直观的就是,奖项。

明年是麦家安入行整整四十周年,沉浸行业长达四个十年,至今为止,他的配乐作品总共赢得了十一次金册奖最佳配乐提名,在历史长河数不胜数的所有配乐师之中,提名次数能够跻身前五名行列。

然而,一座金册奖奖杯都没有。

当人们讨论“金册奖遗珠”的时候,视线往往集中在导演和演员身上,五次提名颗粒未收、八次提名铩羽而归,屡试屡败、屡败屡试的案例着实不少;但聚焦在技术部门身上的视线,却几乎没有。

麦家安,十一次提名没有得奖。

但是,对陆潜来说,“奖项”始终没有看起来那么重要——

并不是说不重要。

诚然,一座奖项的肯定,不仅仅是权威认证,同时也是来自行业同僚的认可,如果能够得到这一嘉奖,那自然是再好不过,陆潜也举起双手双脚欢迎。

陆潜的意思是,即使没有得奖也不会影响这些专业人士们的优秀,归根结底,奖项只是代表一小群人的取向喜好;但在这一小群人之外,依旧有着数不胜数优秀的作品,这也是整个行业能够蓬勃发展的原因。

他们应该肯定奖项的价值,却没有必要因为缺乏奖项而否定他人的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