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荒天下腹地。
周密为表示诚意,祭出自己的太平十二策本命物之后,就已经离去。
宁远这才放心一观。
不是怕他周密使坏,是本来就怕啊。
周密如今,可是实打实的十四境。
并非外界流传的飞升境。
宁远的十四境,不差,但要是被另一名十四境阴恻恻的来上那么一下,也会死。
剑修杀力是高,可又不是铁王八。
他这个十四,要是站着不动,给飞升境剑修砍上一两剑,就算不死,起码也是重伤。
何况是同境了。
别看两人看似相谈甚欢,其实暗地里早就是风起云涌。
反正宁远一直防着他。
没办法,立场不一样,自然要防着。
这样一看,周密其实对他宁远,诚意十足。
眼前的上万个金色文字,可都是他周密的本命物,就这么留在这,让他一观。
宁远要是砍上一剑,直接打烂他的本命之物,周密就算不跌境,也会顷刻间损失数百年道行。
但饶是如此,宁远还是不放心,并拢双指之后,在周密的小天地之外,再开一座剑气天地。
托月山巅,灰衣老者看向山脚处,问道:“周先生,真不怕此子发起疯来,死前乱砍一通?”
周密面无表情道:“此人心性杂乱,我也算不太准确,当然有这个可能。”
“可他起码还是个人。”
“相比较于文庙那群吃冷猪头肉的读书人,他宁远...更像人。”
儒衫中年忽然笑道:“只要是有血有肉之人,许多时候的看似发疯,其实都有不少道理在里面,经得起推敲。”
老者闻言,点了点头,“先生大才。”
……
学塾门外。
长剑插在一旁,年轻人细细研读。
所谓的太平十二策,不是什么教人做人的道理,其内每一个文字,衔接之后,都是正儿八经的治世之句。
第一,杀人。
制定一部修身篇,为天下读书人所编纂,上到文庙教主,下到君子贤人。
以此修身篇,更换儒家的晋升之法,任何读书人都要精通要义,积攒功德足够,便能升任贤人君子,书院山长同理。
打翻万年格局,浩然天下的所有王朝,大大小小上百个,所有君主皇帝,摘冠冕,烧龙袍。
文庙层层筛选,这些帝王之位,都由读书人担任,国师亦是如此,此外的朝堂六部,三公九卿,则从凡间能人之中选取。
七十二书院,根据所在之地,圈定自身辖境,既要教书,也负责监督辖境内的王朝君主。
再往上,每十年,三大学宫派人走访各地书院,同样是行监督之责。
儒家收权,真正的帝王之师。
第二,杀神。
人间的山水神灵,城隍祠庙,道观佛门,一切金身塑像,全部捣毁。
拆除之后,在原有的遗址处,修建当地的圣人祠,往后的山水神灵,也由读书人担任。
山水神灵的职责,与以往相似,主要还是负责镇压山水,归拢气运。
倘若辖境内有妖物孽障滋生,就是神灵渎职之罪。
国君定期走访辖境山水,考察神灵的功过得失,一一记录在册之后,上报三大学宫,作为大考之题。
第三,斩妖。
杀尽浩然天下所有上五境以上的妖族,地仙妖修,一律驱逐至剑气长城,严加管束,抵御蛮荒。
下五境,还有尚未修行的妖族,由各地书院圈禁,充当牲畜饲养。
里头若是有妖物跻身地仙,同样发配剑气长城。
其中还需抽调一部分性格温顺的地仙妖族,派去辅佐各地的山水神灵,保证一地的风调雨顺,主要就是打杀作恶的孤魂野鬼,草木精怪。
就是打手,类似于县衙的捕快。
增加一系列职位,诸如山魈神君,水仙娘娘等等,凡是功德足够的妖族,在文庙敲定之后,都能获得敕封。
第四,掠地。
儒家驱逐倒悬山,在桐叶洲、南婆娑洲、扶摇洲的南部大海,选址三处,打造三座巨城。
浩然天下,所有犯了大罪的修士,都会派去三处流放之地,任何人都有将功补过的机会。
三城开三门,连通剑气长城,每逢大战,刑徒都要前去守城,战功足够,告老还乡。
不仅于此,抽调天下所有山泽野修,屯兵至三座南部关隘,号令北俱芦洲大部分剑修,长期驻守剑气长城。
综上所述,无论是刑徒,还是山泽野修,亦或是北俱芦洲的剑修,只要有杀妖之举,凭借战功,都能在文庙换取法宝仙兵。
直至约莫百年时间,积攒足够之时,由三大学宫为首,领兵攻入蛮荒天下。
一路从剑气长城开始推进,千里为界,占据之后,让墨家修士修建机关城,所谓的打下来,也要守得住。
大战期间,诸子百家齐发力,墨家打造山岳剑舟,纵横鬼谷,负责斥候、暗杀一道,阴阳演算、医家救死……
一座人间,山上山下,无人可独善其身。
第五,自由。
所有上五境大修士,都能额外获得一份更大的‘自由’。
此类修士,每百年,都要为儒家做一件事,也是为浩然人间做事,以换取这一份自由。
儒家也承认这些大修士的‘高人一等’。
至于所做之事,类似于庇护一地山水,或是在与蛮荒大战期间,拦阻上五境大妖等等。
而这个‘自由’,也是真正的‘大自由’。
只要功劳足够,儒家可以为此人的大道‘网开一面’。
例如一名大限将至的飞升境巅峰修士,至圣先师会亲自为他‘开门’,从而让他有机会跻身十四境。
其他玉璞、仙人境修士,也有差不多的奖赏,并且极大的放宽规矩,只要不是过于伤天害理,都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第六,文脉。
文庙在九洲各国,修建七十二座观天院。
主要职责,就是搜寻人间的修道种子,加以培养,根据大道根脚不同,走的路子也不同。
念书治学、学剑练刀等等。
这些新鲜血液,最后的考核之地,就是那座大战不断的剑气长城,之后根据排名,分封官职。
第七,繁衍。
破仙凡隔阂,其中最主要的一条,便是推波助澜,加上一些个赏赐,让修士更为偏向于寻找道侣。
第八,禁书。
驱赶道人佛陀,禁绝一切除儒家之外的书籍,至于原先浩然的诸子百家,根据大战期间的出力多少,决定最后瓜分的利益。
第九,养龙。
大力扶持剑修、兵家、纵横家三派。
剩下的三策,可以归拢为一策。
登天。
宁远看的有些脑子发昏。
最后的登天三策,占据半数金色文字。
主要是讲,在浩然完全吞并蛮荒之后,再用千年休养生息,发展壮大,准备攻打那座远古天庭。
到那时,拆除南部的三座枢纽巨城,浩然所有大修士,合力搭建一条通往星域深处的登天路。
联手其他两座天下,再现万年之前的登天之战。
彻底斩杀那位披甲者,倘若持剑者、或是水火二神阻拦,一并屠戮。
破开天庭禁制,粉碎那座至高神台。
最后的最后,割裂神道天庭,开创数百上千个‘新人间’。
到那时,每一位大修士,根据功劳高低,都能获得一座相应大小的无主人间。
一人管一界,真真正正的大自由。
先不谈贾生这份太平十二策的好坏……
只论雄心,千古无二。
年轻剑修揉了揉双眼,撤去小天地后,转头望向托月山之巅。
宁远咂了咂嘴,实在不知道该如何评价,最后道出一言。
“昔年贾生,真他妈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