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忙扶起母亲,叫道:“何叔,你怎么可以打我妈?你怎么能这样欺负人?”
贾张氏则立刻施展她的泼妇技能:“哎哟,老贾啊,你怎么这么早就去世了,这里的人欺负我呢,求你快来带他们走!”
“老贾!我不活了……”
易中海大声打断了她:“够了!”
然后他对着四周邻居说道:“我易中海一向行得端做得正,和嫂子之间清清白白,只是意外被关在了菜窖里,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站在远处观望的秦淮茹看清了易中海的虚伪和**。幸好她昨晚听得很清楚,否则还真被蒙蔽了。
她几乎被易中海义正言辞的样子说服了。易中海继续大声申辩。
“我们这些老邻居多年,我对大家一直以诚相待,难道这点信誉都没有?我跟贾家嫂子的衣服完好无损,根本什么都没发生。”
贾张氏也不再纠缠:“是的,我想着快过年了,昨天晚上只是想拿点粮食和蔬菜,准备这两天回乡下老家一趟。”
“你们怎么能这样想我呢?我真的问心无愧,呜呜……”两人的言语令人听之落泪。
就在易中海极力解释的时候,后院的聋老太太穿着三寸金莲走来。717默默叹了一口气,分开人群走到近前。
易中海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目光不断投向老太太求助。聋老太太没有让他失望:“老太婆我也说几句吧?”
院子内的众人见老太太开口,纷纷停下争论给面子。何大清与许伍德也不再喧闹。
然而,聋老太太并没有立即替易中海辩护,而是转而对梁老爷子说道:“老哥哥,我们院子里一直以来都和睦相处,邻里之间相互帮助,咱们不应该恶意揣测别人的事情。”
“你说是不是?”
然后她转向其他人:“小易在院子里住了这么多年,人缘好,经常为邻里出力帮忙。”
这话得到了院里不少居民的认可,尤其是那些新住户。
他们搬进来后,易中海热情地帮助他们适应,哪家有困难他也总是出手相助。吴家新搬到后院那段时间,易中海帮了不少忙,带他们熟悉工友、食堂等等。前院的新王家也受过不少小恩小惠。
见到很多新住户点头认同,聋老太太继续道:“我在这儿做担保,小易肯定不会做坏事!”
说完她招呼起已经平静了许多的易大妈:“易大姐,小易在这寒夜冻了一晚,你快扶他回家暖和暖和,煮些姜汤给他喝。”
易大妈虽心里难过,但她非常清楚,如果没有易中海,自己将无法在这四九城生存。她紧紧握住衣角上前扶住易中海,并向大家道歉:“对不起大家了,事情闹成这样真的很抱歉。我家老易我是最了解的,他绝对不可能做这些不堪之事!”
易中海心中又羞又怒,他知道老婆最后说的不堪之事是什么意思。“这段时间得好好安抚这黄脸婆了。”既然有了聋老太太担保,再加上易大妈的支持,尽管众人心知肚明,也不好多说什么了。
一部分是因为给老太太面子,另一部分是不想过于得罪易中海和贾张氏。当然,何大清和许伍德并不在乎这些,但看到聋老太的眼神后还是决定不参与。
这种 ** 无论怎样掩饰,院内的人心中自有判断。于是,两人拉着围观的小孩子回了屋。
梁老爷子看了一眼聋老太太和易中海一行,也没有多言,自行回去了。
院子里其他住户见热闹已尽,各自返回屋里。唯有秦淮茹思绪万千,觉得这个四合院实在复杂难处,自己是否适合居住在这里也产生了动摇。当人群逐渐散去,贾东旭连忙扶着母亲回屋去了。
聋老太瞥了贾张氏一眼,满脸不屑,随后摇摇头,径直走向后院。她为何如此维护易中海?原因很简单,她指望以后依靠易中海夫妇养老,绝不能让他的名声受损。至于同族的易谭氏,始终是可有可无的牺牲品,谁让她既不争气又没有娘家撑腰呢?
老一辈人普遍认为,易家没孩子全是因为妻子的错。这件事就这样模糊不清地过去了——说是过去了吧,其实并没有。老住户心里跟明镜似的。
不论易中海和贾张氏有没有瓜葛,总之他们已经被贴上了标签。即便不再公开议论,私底下难免也会有流言蜚语。新住户则懵懂无知,轻信了老太太的保证以及易中海与贾张氏的说辞。而最主要的,易中海向来被视作一个热心肠的好邻居,为人公正公平。今天两家人都没去工厂上班,因为他们出了事。
易大妈扶着丈夫回到家,倒也没有责怪他的样子。一方面,她不确定易中海和贾张氏是否有染;另一方面,即便真有什么也不过是白费力气——她在家里毫无话语权,更无娘家支持,只能得过且过。
易中海本想安慰一下妻子,但看到她的冷漠态度反而沉默了,心里却有自己的打算:如果能让贾张氏找个黄花大闺女再婚后若依然不孕,便安稳过下去,既能保持自己的好名声,也能有个可靠的养老依靠,如好好培养贾东旭这小子。
贾家这边,贾张氏昨晚确实畅快一时,但在菜窖里被吓得不轻。幸好总算勉强混了过去,但她对何家更加怨恨,还有许伍德、阎埠贵和刘海中这些人,都成了她憎恶的对象。“全是些不讲理的东西,**!”她暗自咒骂。
贾东旭尚未成熟懂事,对自己母亲和师傅的事情虽有些怀疑,但一直反复说服自己,二人并无问题。因此也并未多加考虑。见母亲被冻了一晚又被何大清打了一巴掌,看上去奄奄一息,只能留在家里照顾她。给她烧水洗脸后安排她休息,又跑到师傅易中海家。
“师傅,我恐怕今天没法上班了,请帮我请个假吧。”
易中海见徒弟神色平静,心中踏实了些,点点头:“你也该歇息一下,别担心,我会找后院的老钱帮忙请假。”“谢谢师傅!”
院子里一切似乎回归平静,大家照旧上班上学。可是,秦家人很快就到访。
“请问易师傅住哪间?”
秦家父子找到了院子里,妇女们昨天见过他们,并未多问,很快秦大山就敲响了易家的门。
“易师傅,在家吗?”
此时秦淮茹正准备回秦家村看看父亲哥哥,没想到两人直接找到院子来了。她连忙扔下桌布,来到中院。
“爹,大哥,你们怎么过来了?昨天不是说好要回去的?”
你寄五块钱就够了。”秦淮礼忍不住抱怨:“哪里是五块钱的事,我们昨天可是跟易师傅说好的。”
“你嫁给他徒弟贾东旭,他给咱们五十块彩礼。到时易师傅还会介绍我和二哥、三哥去轧钢厂工作。”秦大山接话道:“没错,淮如,像贾家这样的好人家太难得了,有了这五十块彩礼,老大也能找个媳妇,不再当光棍。”
“等我们都有了工作,老二和老三也不用担心找不到对象,到时他们进城后还能帮你不是吗?”
秦淮礼接着补充道:“我们会作为娘家人,在城里替你撑腰,保证没人敢欺负你们。”
他们的讨论声音很大,引得院里的大妈们纷纷围观。易中海本来在床上躺着,不打算再管贾家的事。至于昨天的约定,既然谈妥了就让他们自己办。可是现在听到秦家在自家门口大声吵闹,他也忍无可忍,只得出来看个究竟。而贾家呢——
贾张氏一听秦家人来了,心想这机会一定要抓住。等会再让易中海把彩礼付了。
根据昨天商议好的步骤,今天就可以订婚,淮茹就正式成为贾家人。
因此她赶忙从床上爬起来。
贾东旭此时更是激动万分,立即开门出去见人。
“淮如,这就是你伯父和大哥吧,昨天的事情已经和师父商量好了,我们出五十块彩礼,让你嫁给我。”
“放心吧,嫁给我后,我一定会好好待你,就像大宅门中的大 ** 一样尊贵。”
贾东旭继续信誓旦旦地保证道:“我一定会照顾好你,并帮衬你们家的兄弟。若有条件,给老大、二哥、三哥介绍城里的姑娘也行啊!”这些话一下子吸引了秦家父子的目光。
尤其是听说城里的姑娘可以娶回家,他们都双眼发光。
秦淮礼猛然想到之前相亲的那个乡村姑娘,顿时没了兴趣。“我一定要娶一个城里的姑娘。”他在心里暗下决心,并期待地看着老爸。秦大山也异常振奋。如果他的三个儿子都能娶到城里的姑娘,那简直是祖宗积德。秦大山赶紧对易中海说道:“师傅你看,昨天不是说好了么。”
贾张氏豪气万丈地打断了话:“我们答应,五十块彩礼我儿师父出,工作也会帮忙解决,但要在这几天订下婚事。”
秦家人都惊喜不已:“好的,只要给了彩礼,马上可以定下婚事。”一旁的易中海无语。他们以为他会愿意出那笔彩礼?
然而,为了徒弟将来的生活有保障,加上最近刚刚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他还真没法直接拒绝。一旦惹怒了这位贾大嫂多嘴说什么不该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