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
邹老师轻轻放下手中的《西西弗神话》,眼中闪烁着深深的震撼。
尽管他在心中早已对这本书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但真正读完之后,他发现他还是小看这本书了。
这是一本完全不同于李立文之前所有书的书。
这本书甚至不应该说是书。
因为它,更像是一个随笔,一篇论文,一部关于李立文荒诞主义思想的解释。
这本书,给哲学思想中的存在主义,带来了新的研究方向。
而且,在《西西弗神话》中,他甚至给“自杀”带来了新的解释。
在书中,李立文表示:“自杀”是一种承认。
当一个人选择自杀,这往往意味着他感到自己被生活的复杂性所超越,未能真正理解生活的本质。正如小说所描绘的,自杀揭示了生活的深邃与复杂,迫使我们面对那些我们或许宁愿回避的现实。
在这个习惯了生存的世界里,我们的身体日复一日地走向终结,而我们的思想却常常被各种幻象和希望所迷惑,使我们忽视了死亡的真正意义。
然而,当这些幻象和希望突然消散,我们会感到孤立无援,对周围的一切感到陌生和无法理解。
自杀,是对生活的一种深刻理解和承认。
它承认我们活着的习惯是多么荒谬,日常琐事的荒诞性,以及承受痛苦的无意义。
在情感与虚无之间,存在着一种直接的联系。
当我们承认生活的荒诞,也就承认了我们生命中缺乏深度和价值,这是一种痛苦但真实的自我认知。
面对生活的荒诞性,有人选择逃避,而有人则选择勇敢面对,甚至以自杀来结束这种荒诞的生活。
在他们心中,自杀并非轻率之举,而是一种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他们认为,当生活失去了继续的价值,结束自己的生命是一种理智的选择。
看到这里,邹老师想到李立文之前那本书,《人间失格》。
从《人间失格》到《西西弗神话》,
这何尝不是李立文思想的一次大跃进。
想到这,邹老师掏出手机,给哲学系的系主任阎教授去了个电话。
“喂,老阎啊,书已经到了,是我给你送过去,还是你来我这里看啊?”
“哦,你自己找人来拿啊。”
“对,书我已经看了,嗯……写的还不错吧。”
“害,你让我讲一讲文学性的内容我倒是能讲出来,至于哲学嘛,我还是要向你学习的。”
“行,那就这样。老阎,你赶紧看,我还指望你能指出立文书中的不足呢。”
“哈哈,你放心好了,老阎,不用给我面子。”
另一边,挂了邹老师电话的阎教授对着爱人笑骂道:“这个老邹,真是越来越没脸没皮了。”
阎教授的爱人笑着说道:“谁让老邹有一个诺奖的学生呢。”
“他那个学生是怎么来的,全华国谁不知道?”
“那你别管,人家就是有个诺奖的学生。再说了,你要是有个诺奖学生,你能比他还过分!”
“哎,我……你这……他……妈的!”阎教授叹了口气:“这个老邹命是真好!”
下午,阎教授一拿到书,就迫不及待的开始阅读。
自从读完李立文的《局外人》后,阎教授就被书中所说的“荒诞主义”所吸引,他认为,李立文的“荒诞主义”,将会给全世界的哲学思想,带来巨大的变化。
特别是西方的存在主义思想。
随着时间的推移,阎教授内心的震撼越来越浓郁。
他发现,李立文的荒诞主义思想,竟然已经完全成熟了!
已经成为一种体系了。
“妈的,这也太不可思议了。”阎教授不敢置信的看着手中的书说道:“李立文这小子,才二十四啊……”
“这他妈是个妖怪吧……”
过了一会儿,阎教授掏出手机,给其他几位教授打电话。
“喂,老杨,推荐你一本书,李立文的《西西弗神话》,讲存在主义的……没错,李立文的新书,讲的挺透彻的,值得一看。”
“喂,老张啊,《西西弗神话》看了没?没看啊,那赶紧去看看!”
“喂,老李啊……”
……
四月七日,《西西弗神话》发售一周,全国销量143万册。
某瓣两万人在读,人评分,打出了9.4的超高评分。
“看到这么高的评分,突然感到有些恍惚。我们华国的人民思想觉悟都这么高了?全都看懂了??”
“确实阅读门槛太高,本人水平不够,大概只理解了书中的10%。”
“李立文是真的牛逼,整本书的所有字单独拿出来,我都认识,但是放在一块,别说能看到了吗,我连读,都读不通顺……”
“全书一共12万字,而我仅仅只看懂了讲西西弗斯那段剧情的一千来字。”
“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便是自杀。判断人生值不值得活,等于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真的被这句话惊艳到了!”
“我没看懂,但我知道我是那个荒诞人,那个西西弗斯,那个每天重复一样事情的上班族。”
“剥茧抽丝,层层递进。荒诞下的抗争,绝望中的奋进。李立文有一个伟大的灵魂。”
“在《西西弗神话》中,真正触动人心的并非西西弗斯日复一日地推着巨石上山的场景,而是他那蔑视众神、明知苦难却依然坚持的勇气。李立文提出了一个突破性的观点:当巨石从山顶滚落,西西弗斯下山寻找石头的时刻,他在思考什么?这段旅程,实际上才是西西弗斯苦难的核心,也是他得以短暂休息的“喘息”时刻。在这悲壮而荒诞的抗争中,通过自我意识的觉醒来实现超越,李立文认为,即便是攀登至山顶的西西弗斯,也是幸福的。”
“西西弗斯是荒诞英雄,既出于他的激情,也出于他的困苦。他对诸神的蔑视,对死亡的憎恨,对生命的热爱,使他吃尽苦头,苦得无法形容。”
……
4月10日,刚刚跑完步的李立文,接到了邹教授的电话。
“喂,立文,学校有个事情要和你沟通下。”
“邹老师,您说。”
“是关于你学业的。我今天与院委会及校d委的几位领导进行了沟通。学校方面希望征询您的意见,是否愿意提前完成硕士学业。若你对此表示同意,院方将决定授予你博士学位,并且拟聘请您担任中文系的教授职位。此外,哲学系的阎主任也表示,哲学系同样愿意授予你荣誉博士学位。”
“咦?这是好事啊。”李立文惊喜的说道:“不过这符合流程吗?”
“哈哈,最年轻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要提前毕业哪还需要什么流程。你放心好了,学校会给你安排妥当的。”
“那就行。不过我的毕业论文还没有准备啊。”
电话那头的邹老师翻了个白眼,没好气的说道:“你简单准备一下就好了,包括毕业答辩在内,不过是院里走个过场。”
“哦。”
“毕业答辩只是形式上的流程,但在授予你博士学位以及聘请大会上,肯定会有记者出席。你要是不想丢脸就好好准备准备。”
“嘿嘿,你放心好了,邹老师。”
挂上电话后,李立文长舒了一口气。
嘿,再过几天,他就是李博士,李教授了。
四月十一日晚上,李立文打开直播间,同水友们吹牛逼。
“不带吹牛逼的,兄弟们,《西西弗神话》看懂没有。看懂的在公屏上扣个1,没看懂的话就扣个2。”
李立文的话音刚落,屏幕上就出现密密麻麻的弹幕。
“1111”
“2”
“”
“”
大体扫了一眼,发现还是发2的居多,李立文磕着瓜子笑着说道:“果然是看不懂的居多,不过,我想问问扣1的,你们是真看懂了,还是在我这直播间里装逼啊?”
“???”
“????”
“wc,起猛了,听到主播骂我装逼!”
“谁敢骂我?!昂,是文哥啊,那没事了。”
这时,直播间内突然飘过几艘宇宙飞船。
“感谢被窝里偷偷想念文哥送上的宇宙飞船。”
“感谢想念文哥的嘴送上的宇宙飞船。”
李立文读完Id后吧唧吧唧嘴巴,无语的说道:“这都是些什么破名字,你们都是一起来搞事的吧。另外,提前说好,你们的送礼物的的捐赠证书上可都是你们的Id名,等拿到证书后,别看着上面的名字难受哈。”
“乐。”
“嘿嘿,回头我也想个d炸天的名字让文哥念一念。”
“醒一醒,你送不出宇宙飞船。”
“啊??扎铁了,老心!”
“行了,别扯淡了。”李立文笑着说道:“关于《西西弗神话》这本书,很多人看不懂是很正常的,因为这本书的受众群体是那些有一定文学和哲学基础的人看的。”
“如果大家真的想看懂这本书,那就先去看一看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萨特的长篇小说《恶心》以及他的《存在与虚无》,另外,大家还需要去仔细看看卡夫卡的《变形记》,《审判》和《城堡》。”
“对,我获得的第一个国际大奖就是卡夫卡文学奖。”李立文解释道:“我以前在记者采访时就多次说道,卡夫卡先生一直都是我非常尊敬和喜爱的作家之一,我得许多作品都收到了他的影响,包括目前大家一直在讨论的荒诞主义思想。”
“《变形记》大家都看过吧,小学还是初中的课本上有这本小说的节选。”
“至于他的另外两部作品,《审判》和《城堡》,主要是探讨人们在面对生活荒诞性的种种反应,在卡夫卡先生看来,人类在面对无解的困境时,依然会保持对希望的追求和坚持,而这,也正是卡夫卡先生的创作核心——希望与荒诞。”
“而我,也正是在他的思想基础上,又提出了一些我对于荒诞的看法。”
这时,李立文注意到一个弹幕:“文哥,我就是学哲学的,在《西西弗神话》的最后,您引出了‘反抗者’这一说法,但并未深入展开。能否分享一下您当时的思考呢?”
看到这,李立文顿时来了兴趣:“哎,这个问题很有想法啊,这个兄弟你等一下,让我想一下再和你说。”
过了一会儿后,李立文说道:“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人为什么要反抗?”
“为了自由!”
“为了保护自己!”
“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
李立文看着弹幕点了点头:“看完了大家的回答,我来说一下我的答案,人为什么要反抗?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过一个观点:资本家只是资本的奴隶,资本才是主人。”
“这实际上揭示了一个问题,即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被异化的力量所控制,无论是资本、权力还是其他形式的异化力量。”
“反抗,就是为了摆脱这种异化,为了恢复人的主体性和自由。”
“在《西西弗神话》中,我提到的‘反抗者’,实际上是指那些在荒诞世界中依然保持清醒,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抗争的人。他们反抗的不仅是外在的荒诞,更是内在的绝望和无力感。”
“通过反抗,他们赋予自己的生活以意义,即使这种意义是建立在无尽的斗争之上。所以,反抗者是荒诞世界中的英雄,他们用行动证明了人的尊严和自由意志是不可剥夺的。”
“另外,关于‘反抗者’,我会在以后的书中,继续去探讨和研究。”
……
四月十四日,《西西弗神话》发售两周,全国总销量357万册。
《鲁省日报》:热烈祝贺我省着名作家,诗人,剧作家,哲学家李立文先生新书在全国取得了357万册的好成绩!
《新*社》:人生无意义,所以更值得一过——读《西西弗神话》有感。
《申城日报》:荒诞的西西弗神话:从哲学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