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啊?”这个发展,确实让许多人猝不及防。

他们还想着看看孙安祖和引导他起义的窦建德之间还会发生什么事情,窦建德和高士达合兵之后与孙安祖会不会有什么关系……

结果,这个孙安祖居然就这么死了?

而且,还是被另一个起义首领张金称杀掉的,而不是被隋朝朝廷的兵马杀掉的?

“为什么这个孙安祖就被张金称杀了?”有人茫然而又疑惑,总感觉其中有什么未知的故事,“其他的首领也没有互相杀害啊,他们不是还合作进攻城池么?”

怎么孙安祖就给被张金称杀了?

而更多的人在短暂地关注了一下孙安祖之后,就把注意力放在了窦建德身上。

-

“所以,这个隋末的三大农民起义军之一的窦建德,是在大业七年就冒头了?”刘邦有些惊讶。

这个冒头时间,确实有些早啊。

毕竟,从前面的内容来看,等到杨广第二次征讨高句丽,也就是大业九年的时候,又会冒出来一堆新的起义军,同时,还有朝中权贵纠结人马反叛,到那个时候,天下才会进入更大的混乱和动荡之中。

他原本以为,真正在隋末的中原大地上成为一方霸主的势力,还要再等一等,等到大业九年再冒头呢。

可没想到,这个窦建德,居然这么早就出来了?

【窦建德,同样是贝州漳南县,即河北故城县人士。他出生的时候,当地还在北齐治下,没两年,北周统一了北齐,窦建德也就成了北周人;等到隋文帝杨坚统一天下的时候,窦建德已经到了十七岁。】

【窦建德家中世代务农,他本人也同样如此。】

【但是,因为他的性格和能力,他很早就得到了当地人的认可和看重——打从年少时起,窦建德就颇为重视履行承诺,而且还很喜好侠义气节。

曾有乡里人亲人过世,结果因为贫困而无法下葬,在田中耕种的窦建德听闻此事之后,倍感叹息,当下就放下了手中的农活,转而去帮助这个乡里人处理丧事,还置办了丧事所需要的各种物件,由此深受乡亲的称赞。】

【而在后来,大约是隋文帝晚年期间,窦建德成为了里长,这个时期,杨坚也干出来了许多引发民间动荡的事情,比如修筑宫室死亡大批民夫,比如推行“一钱弃市法”,也就是只要偷盗了一钱以上的人,全部当众处死弃市,等等等等。】

【这导致了民间大量的不满和恐慌,虽然后来杨坚迫于情况废除了一钱弃市法,但造成的影响很难消弭。】

【就在这期间,或许是因为不想要遵循这种法度,也或许是遇到了其他事情,窦建德这个里长犯法逃亡,直到后来杨广登基大赦天下时,才回到家乡。】

【但这个经历并没有影响窦建德在当地的声望,或许,他的声望还因此进一步提高了也说不定——他的父亲过世,前来参与送葬的人数高达千余。】

【在葬礼中,凡是有人赠送财礼,窦建德都辞谢不受。】

【到了大业七年,还是那个组织小队的事情,官府觉得窦建德骁勇而有能力,便让他担任二百人小队的队长,即二百人长。由此,窦建德手下有了二百人。】

“侠义气节,重视承诺……”赵匡胤揉了揉太阳穴,声音中有几分叹息。

窦建德的这个性格特点,他当然早在阅读史书之时就已经知道,但如今再度看到,也不得不有些感叹。

这两个性格特点,谁也不能说不好。

侠义气节,怎么不好?重视承诺,更是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要说在天下的百姓之中,赵匡胤却并不希望有太多人有这两个性格特点,或者说,可以有这种性格,但是这两个特点不能太过深厚——重视承诺,应该的,但是差不多也就行了;侠义气节,应该的,但是也不要过分了。

纵观历史,有多少干出不应该干的事情的人,都是这么个性格?

重诺侠义,这四个字,简直就是xx列传的关键词!

对于看史书的人而言,这好像比较有趣;对于这种人周围与他交好、至少没有仇怨的人而言,这种性格也很不错。

但是对于朝廷、对于皇帝而言,这种性格的人就不那么美妙了。

某种程度上,这简直就是个造反头子预备役。

侠义又重诺,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捅出个天大的窟窿,或者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就算没有,那也能够带着一群人逃亡,或者自己顶撞朝廷然后逃亡……

而这种人,通常情况下,又总能够结交到一些愿意收留或者帮他隐瞒的友人,让他在逃亡过程中更加顺畅,让家乡之人能够照顾他的家眷。

这可不是朝廷乐意看到的。

就像是窦建德。

侠义而重视承诺,于是,在孙安祖杀了县令之后过来投奔,窦建德就还真的收留了他;收留了他还不算,还给他出主意,让他去造反;出主意还不算,还要“好事”做到底,还亲自帮孙安祖招揽人手……

在这个时候,窦建德还是二百人长,还能算得上是官府人员。

而在窦建德自己担任里长的时候,却能因为犯法逃亡——还说是什么因为不愿意遵循这种法度……

话说的那么好听,可这就是在藐视国法!藐视皇权!

虽然赵匡胤本人也不是很赞同隋文帝的一些政令,但是在作为皇帝的立场上,他同样反感窦建德这种人。

而窦建德的经历,也符合了赵匡胤的一系列总结:在他逃亡的年月里,他的家人大约在家乡并没有因此遭遇太多的冷眼;在窦建德回来之后,给他父亲办丧事的时候,还能有千余人过来参加送葬,并且还有不少人给他送礼……

这样的地方影响力!偏偏还是一个不遵守国法、藐视朝廷和皇权的人拥有!

这种情况——迟早会变成作乱首领和部众。

即便最终没有作乱,也必然对朝廷治理地方产生不利影响。

这种人……

赵匡胤的眼中闪动着冷色。

-

刘彻自觉捕捉到了某个点,笑出了声:“所以,当地官府觉得窦建德骁勇有能力,就让他当二百人长;又觉得孙安祖骁勇,就想让他加入小队……”

这眼光怎么说,真是绝了。

孙安祖确实骁勇,骁勇到带着一批人跑出去作乱,还想着等待时机做成大事业;窦建德也确实骁勇有能力,所以在后来,也反了,还成了隋末三大农民起义军之一。

这个县处理小队事务的人是谁?眼光这么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