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清末小旗兵 > 第286章 迷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两个人没敢轻举妄动,又蹑手蹑脚的蹲到东厢房窗户底下。

付宁从兜里掏出一个大拇指高小窝头似的香块,躲在角落里点燃了,悄悄的放在支起了窗户的窗棂上。

吴清拿了一小袋香粉,摸到了后院和中院相连的月亮门边上,捋着门槛撒了三道。

药是跟秦公公那儿讨的,出门的时候他们一人喝了老爷子一盏酒,说是到天亮都不会被药迷了。

趴在北房的窗户底下,付宁点着了第二块香,刚推进窗户里,屋子里就传出来咣当一声儿。

吓的付宁一缩脖子,在墙上贴得死死的,过了一会儿没什么动静才又把脑袋探出来。

吴清已经从门边上溜回来了,听着东厢房的呼喝声越来越小,他们俩又扒着北房的窗户往里看。

那个老头已经不在堂屋里,现在是西半间里有动静。

挪了几步,发现这边的灯光要亮不少,那个老头儿背对着窗户,站在炕边上,弯着腰使劲儿往下摁着什么。

等他转过来走到桌子边上,付宁才看见那炕上放着个半球形的架子,上面绑着一个男孩儿。

一个光溜溜的男孩儿!

他嘴上勒着布条,手脚被固定在架子上,只能呜呜咽咽的挣扎。

刚才那咣当的声音,就是他动作间带着架子撞上了墙壁。

“别费劲了!我的药可是管用呢,用不了一时三刻,你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老头儿打开了桌上的箱子,拿出个布包,一抖开,里面是各式各样的刀子、剪子、针。

又拿出了棉花、棉布,还有几根带着羽管的鹅毛。

他拿起一把小刀,在眼前仔细端详着,满眼都是怀念。

那刀是半月形的,刀把在中间,中间宽,两边出尖,在灯光下刀刃闪着寒光。

“老爷子我干这个干了一辈子,手艺没的挑儿,你小子也是有福的,将来成了宫里的红人可别忘了我。”

话都说到这儿了,付宁要是还不知道他想干什么,那他就是棒槌了。

他们的迷香放在了堂屋,往西屋里飘得慢一些,现在那个刀匠只是动作有些迟缓,头脑还清醒。

眼看他拿着刀转身又冲着孩子去了,付宁赶紧从袖子里抽出块黑布把脸一遮,把房门往起一提,顺手一推,迈步就往里冲。

不冲不行了,那是孩子的一辈子啊!

小吴身高腿长,两步奔进去,一手拦腰把那个老头就抱住了,另一只手把他的口鼻捂得严严实实的。

付宁直奔炕上的架子,那孩子已经晕过去了,估计是麻药起效了。

用刀把绑着手脚的绳子割断,把孩子往肩膀上一搭,转身从刀匠手里把那手术刀抢了过来,顺手往他下身一划。

“时代变了,积点儿德吧!”

在闷哼和挣扎中,付宁在他耳朵边上说了这么一句话。

伤,肯定是伤了,因为血已经流出来了。

但伤成什么样儿,付宁可不知道,他又不是专业的。

将来养不养得回来,也不关他的事儿,就算养不回来了,他这么大岁数了,也没什么打紧的。

干了一辈子这个,也算是给他提张体验卡了。

迷香的劲儿上来了,人也被吓得够呛,血又哗哗的流,那刀匠俩眼一翻,总算是晕过去了。

出了门,他们就奔西厢去了,小吴用刀把插在门和铁卡扣中间,使劲儿一撬,锁就跟卡扣一起耷拉到一边儿去了。

他手里举着油灯往屋里一晃,贴着墙边是一双双惊恐的眼睛看着他。

十几个孩子,小的也就五六岁,大的也不过十二三,全都被绑住了手脚,嘴上勒着布条,麻袋一样扔在地上。

“嘘,都别出声儿,一会儿跟着我们跑,动静都小一点儿!”

随着绳子纷纷落地,孩子们逐渐恢复了行动能力,有几个年纪小的孩子咧着嘴就哭起来了。

“别出声儿!”还没等付宁说话,旁边的大孩子就一巴掌抽过去了。

“快走!”付宁把那个昏迷的孩子交给吴清,让他们先走,自己断后。

屋子里又重新扫了一遍,保证不会落下任何一个人,到了院子里,他收起了北房和东厢的迷香,随手把香灰都抹干净了。

到了墙边儿上,吴清已经带着人出去了,他草草把洞封上,并没有跟着他们走,而是爬在了离关家大门不远的地方。

过了一阵子,关家的宅子里灯火是一盏接着一盏的亮起来了。

开始声音是往后院去的,但是很快就往前院来了。

吴清撒下的那三道药粉就是防着这个的,只要有人经过把粉末踢腾起来,吸进去的人一会儿就会骨酥筋软,提不起力气来。

显然是有人中了招,他们也不敢往后院跑了,直接从前门出来,四散着去追人了。

付宁悄悄跟在他们后头,监视着动向。

那些孩子饿了几天,跑起来没有耐力,加上几个小的一边儿跑一边儿哭,不一会儿就把人引过去了。

吴清肩膀上搭着一个,手里抱着一个,来接应的桂平背着一个、抱着一个,可是速度还是提不起来。

眼瞧着这帮人快要瞄上他们的尾巴了,“啪”的一声枪响,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过去了。

付宁的枪法确实不怎么样,但是离得近了,杀伤力还是有的。

等到有两个同伴腿上都中弹了,一部分人的追逐方向就转到他这边来了。

仗着自己地形熟悉,付宁带着他们在胡同里兜圈子。

枪声一响,追过来的可不只是关家的护院,还有巡夜的警察和军队。

追在付宁身后的人越来越多,有意识的想把他逼进死胡同。

付宁在扇形的搜索圈里艰难的找着突破口,也拖延着时间。

终于在那些护院的背后,一声又一声的枪声响起来了。

不同于付宁的虚张声势,后来的这位弹无虚发,每一枪底下不是重伤就是殒命。

付宁看着乱了方寸的追兵,靠在墙上喘了几口粗气,抹了一把汗津津的额头。

我的四姑奶奶啊,您可是赶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