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古韵新声:古代民间故事全新演绎 > 第8章 古韵新声:《石鼓奇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章 古韵新声:《石鼓奇音》

话说晋武帝时期,在吴郡临平岸这个地方,发生了一件稀罕事儿,让当地的百姓们是又惊又奇。

有一天,风和日丽,平静的临平岸突然传来一阵轰隆隆的巨响,像是天神发怒,震得地动山摇。附近的百姓们吓得纷纷从家中跑了出来,想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一瞧,可不得了,原来是岸边的岩石崩塌了一大片。

等尘埃落定,众人壮着胆子走近查看,只见那崩塌的岩石堆里,竟然露出了一只巨大的石鼓。这石鼓周身浑圆,上头还刻着些奇奇怪怪的纹路,谁也看不懂是啥意思。

其中有几个胆子大的,捡起石头就往石鼓上敲,想听听这东西能发出啥动静。可奇怪的是,不管怎么敲,那石鼓就是闷声不响,就像个哑巴似的。

这可把大伙给难住了,这么个大家伙,瞧着挺稀罕,可敲不出声来,总觉得少了点啥。于是,就有人想起了当时大名鼎鼎的张华华。

张华华是个有大学问的人,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没有他不知道的事儿。大家一合计,决定派人去请教张华华,看看他能不能解开这石鼓不响的谜团。

派去的人快马加鞭,赶了好几天的路,终于见到了张华华。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这么一说,张华华手捋着胡须,沉思了片刻。

然后说道:“依我看呐,这石鼓之所以不响,是因为没有合适的敲击之物。你们可用蜀中出产的桐木,雕刻成鱼形,再去敲击那石鼓,定能发出声响。”

这人得了张华华的主意,一刻也不敢耽搁,又马不停蹄地往回赶。回到吴郡临平岸,把张华华的话跟大伙一说,众人虽然心里将信将疑,但还是决定照着试试。

马上,就有人找来了手艺精湛的木匠,让他用蜀中桐木雕刻鱼形。这木匠也是不含糊,量好了尺寸,精心挑选了一块上好的桐木,就开始动手雕刻起来。

只见他那双手上下翻飞,木屑纷纷扬扬。没几天的功夫,一条栩栩如生的桐木鱼就呈现在了大家眼前。

大伙迫不及待地拿着桐木鱼,走到石鼓跟前,怀着忐忑的心情,轻轻敲击了一下。

“咚——”

这一声响,犹如黄钟大吕,清脆悠扬,直传向远方。众人都惊呆了,没想到张华华的法子还真管用!

这声音一传出来,就止不住了,一下接一下,越敲越响亮。那美妙的声音在临平岸的上空回荡,数十里之外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附近的百姓们听到这神奇的鼓声,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循着声音赶了过来。大家围在石鼓旁,脸上洋溢着兴奋和惊奇的神情,嘴里不住地赞叹着。

“哎呀呀,这可真是神了!”

“多亏了张华华的主意,不然咱们哪能听到这么好听的声音呐!”

从那以后,这石鼓的声音就成了吴郡临平岸的一大奇景。每逢节日或者喜庆的日子,人们就会敲响石鼓,那声音远远传开,仿佛在向天地诉说着人们的欢乐和幸福。

《奇怪的铜盆自响》

话说在晋朝中朝,有这么一户人家,住在一个不算大也不算小的镇子上。这家人,家境还算不错,日子过得也算是安稳。

这家的主人姓王,名叫王安宜。王大哥家里头有个铜制的澡盆,这澡盆原本也没啥特别的,就是个平常用来洗澡的物件儿。可谁能想到,突然有一天,这澡盆就开始闹起了幺蛾子。

也不知道从啥时候开始,每天早晨天刚蒙蒙亮,还有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这澡盆就自己发出响声。那动静,“当当当”的,就跟有人拿着大锤子使劲儿敲击它似的。一开始,王大哥和他家里人还以为是外面有人捣乱呢,跑出去看了好几回,啥也没发现。

这天天响,王大哥心里头那个愁哟!谁能受得了这成天叮叮当当的呀。白天还好说,忙着各种事儿,能分散分散注意力。可到了晚上,累了一天,就想安安静静睡个觉,它倒好,“当当当”地响起来,搅得一家人都没法好好休息。

王大哥心里琢磨着,这可不行啊,得想法子把这事儿给解决喽。他想来想去,觉得自己是没啥好主意了,得找个有学问的人问问到底是咋回事。这时候,他就想到了张华华。

这张华华在当地那可是出了名的有见识,读过好多书,知道的事儿多,大家伙儿遇上啥难题,都爱找他帮忙出出主意。

王大哥也没耽搁,赶忙跑到张华华那儿。见到张华华,王大哥就跟见着救星似的,把家里澡盆的怪事儿一五一十地跟他说了。张华华听了,一开始也是眉头紧皱,觉得这事儿挺稀罕。

他在那儿琢磨了好一会儿,然后才慢悠悠地跟王大哥解释起来:“王大哥呀,您家这澡盆,那是和洛阳的宫商钟声相应和啦!您想想,宫里每天早晚都要撞击钟,那钟声传得老远。您这澡盆啊,材质特殊,正好就响应了宫钟的声音,所以跟着鸣响了。”

王大哥一听,恍然大悟,可紧接着又犯愁了,连忙问道:“那这可咋办呐?总不能让它一直这么响下去吧,我这一家老小都快被折腾疯了。”

张华华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说:“王大哥,您呐,别着急。我给您出个主意,您回去把这澡盆的重量调整得轻一些,这样声音就不会相应,澡盆自然就不会再响啦!”

王大哥将信将疑,不过也没啥别的办法,只能道谢之后,匆匆忙忙赶回家。

回到家,王大哥就把张华华的话跟家里人说了。家里人也都觉得可以试试。于是,一家人就开始琢磨怎么给这澡盆减重。

他们先是把澡盆里的水都倒干净,仔仔细细地擦干。然后,王大哥找来了一些工具,小心翼翼地在澡盆的边缘打磨了起来。一边打磨,还一边念叨着:“这澡盆啊,你可别再响啦,让我们过几天安生日子吧。”

他老婆在旁边看着,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不停地问:“当家的,你说这能行吗?”

王大哥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说:“管他行不行呢,先试试呗。”

就这么折腾了大半天,总算是把澡盆打磨得轻了一些。

好不容易盼到了第二天早晨,一家人都早早地醒了,心里都悬着,等着看这澡盆还响不响。结果,等了好一会儿,那熟悉的响声居然没出现。

“哎呀,真不响啦!”王大哥兴奋地喊了起来。

家里人也都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到了傍晚,那澡盆还是安安静静的,一点儿动静都没有。

这下子,王大哥可算是放心了,心里对张华华那是充满了感激。

打那以后,王大哥家终于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晚上能睡个好觉,白天干活都更有劲儿了。

《神奇的燃石》

在很久以前,有个叫豫章的地方,发生了一件特别神奇的事儿。

在豫章,有一种石头,这石头的颜色是黄白色的,纹理还特别稀疏。有那么一天,有个叫雷焕的人发现了这个稀罕玩意儿。

雷焕本来就是个好奇心特别重的人,他第一次瞧见这种石头的时候,就觉得很是奇怪。这石头长得跟平常的石头不太一样,颜色和纹理都透着一股神秘劲儿。

有一回,雷焕突发奇想,弄了点儿水浇在这石头上。嘿,您猜怎么着?这石头居然一下子就变热了!雷焕被吓了一跳,心里直犯嘀咕:“这到底是咋回事儿啊?”

后来,他又试着在热石头上放了个鼎,结果发现居然能用来炊煮食物!这可把雷焕高兴坏了,他心想:“这要是能好好利用起来,那可不得了啊!”但是,这石头热了一阵子之后,就慢慢冷却了。雷焕也不含糊,又浇了些水上去,嘿,这石头又热起来了!

雷焕对这个现象那是百思不得其解,心里头就像有只小猫在挠痒痒似的,难受得很。他想来想去,觉得自己一个人琢磨也琢磨不出个啥名堂来,得找个有学问的人问问才行。这时候,他就想到了张华华。

于是,雷焕就火急火燎地跑去找到了张华华,把这石头的事儿一五一十地跟张华华说了一遍。张华华听了之后,笑了笑说:“哈哈,雷焕啊,你可算是找对人了。这石头啊,叫做‘燃石’。”

雷焕瞪大了眼睛,一脸疑惑地问:“啥?燃石?这名字咋这么奇怪呢?”

张华华不紧不慢地道:“这燃石啊,是一种很特别的石头。它里头有一种特殊的物质,遇到水就能产生热量。所以你用水一浇,它就热了。”

雷焕听了,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又问:“那为啥它能用来炊煮食物呢?”

张华华接着说:“这石头产生的热量可不低,足够把鼎里的食物给煮熟。所以啊,你在它上面放个鼎,就能做饭啦。”

雷焕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那这燃石可真是个宝贝!”

张华华点了点头:“没错,不过这燃石也不是到处都有的,能被你发现,也算是你的运气。”

雷焕心里美滋滋的,想着自己发现了这么个神奇的东西,以后说不定能派上大用场。

从那以后,雷焕就经常研究这燃石。他发现,只要掌握好浇水的量和时间,就能很好地控制石头的温度,用它来做各种各样的事情。

有一天,雷焕的邻居听说了这燃石的事儿,都跑过来看稀奇。大家围着这燃石,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有人说:“这石头可真是神奇,要是能多弄点儿,咱们冬天取暖就不用愁了。”

另一个人说:“是啊是啊,说不定还能用来炼铁呢!”

雷焕听了大家的话,心里有了个主意。他想,如果能把这燃石好好利用起来,说不定能造福整个豫章的百姓。

于是,雷焕开始四处收集这种燃石。他跑遍了豫章的山山水水,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一些。然后,他把这些燃石带回了村子里,教大家怎么使用。

一开始,大家都不太相信这石头能有这么大的用处。但是,当他们亲眼看到雷焕用燃石煮熟了食物,烧热了水,都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慢慢地,大家都学会了用燃石来做饭、取暖。村子里的生活也因为这燃石变得更加方便和舒适了。

可是,这事儿传到了一个贪心的财主耳朵里。这财主心想:“这燃石要是都归我,那我可就发大财了!”

于是,这财主就带着一帮家丁,跑到了雷焕的村子里,逼着雷焕把所有的燃石都交出来。

雷焕当然不愿意,他说:“这燃石是大自然的恩赐,是要用来造福大家的,不是给你一个人发财的!”

财主一听,火冒三丈:“哼,你小子敬酒不吃吃罚酒!来人啊,给我抢!”

家丁们一拥而上,就要动手抢燃石。这时候,村子里的百姓们都站了出来,他们把雷焕护在身后,对财主说:“你休想抢走我们的燃石!”

财主一看这阵势,心里也有点儿发怵。但是他又不甘心就这样空手回去,于是就威胁说:“你们等着,我不会放过你们的!”

财主走了之后,雷焕知道他不会善罢甘休。为了保护燃石,也为了保护村子里的百姓,雷焕决定去找官府帮忙。

雷焕来到了官府,把事情的经过跟县官说了一遍。这县官倒是个清正廉洁的好官,他听了之后,立刻表示会为雷焕做主。

没过几天,那财主果然又带着家丁来了。但是这一次,他们还没进村,就被官府的人给拦住了。

县官对财主说:“你这贪心的家伙,居然想抢夺百姓的财物,我绝对不会饶了你!”

财主吓得连忙跪地求饶:“大人饶命,大人饶命啊!我再也不敢了!”

最后,财主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再也不敢打燃石的主意了。

经过这件事之后,豫章的百姓们更加珍惜这燃石了。他们用燃石改善了自己的生活,也把这种神奇的石头的故事一代一代地传了下去。

而雷焕呢,因为他的善良和勇敢,成为了豫章百姓心目中的英雄。

《神奇的竹简》

在晋朝元康年间,发生了一件特别神奇的事。

有一天,风和日丽、阳光明媚。有个叫王犇的人闲着没事,就跑到嵩高山下去溜达。他一边走一边哼着小曲儿,欣赏着这山间的美景。走着走着,突然感觉脚下好像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他低头一看,嘿,您猜怎么着,居然是一枚竹简。

这竹简看上去有些年头了,王犇心里寻思着说不定是个宝贝。他捡起来仔细一瞧,发现上面还写着两行字呢。不过,这字可不是平时常见的那种,而是用科斗书写的,弯弯曲曲,跟小虫子似的,王犇瞅了半天,一个字也没认出来。

王犇觉得这东西挺稀奇,就揣着竹简回了村子。大伙知道后,都好奇得不行,纷纷跑到王犇家,争相传阅这枚竹简,都想看看上面到底写了啥。这个说:“哎呀,这字咋这么怪呢?”那个讲:“我活了这么大岁数,也没见过这样的字啊!”可大伙看来看去,愣是没人能认出上面的文字。这可把大家给愁坏了,一个个抓耳挠腮的,都在琢磨:“这到底写的是啥呀?”就连那些平时自认为有点学问的秀才们,看了这竹简也是直摇头。

司空张华也听说了这件事。张华那可是朝廷里的大官,学富五车,见多识广。他差人让王犇带来,张华把竹简拿在手里,翻来覆去地看,琢磨了半天,同样是一头雾水。张华心想:“我读了这么多书,见过这么多世面,居然也不认识这上面的字,这可如何是好?”

张华只好带着竹简,找到大学士束晢。束晢接过竹简,眯着眼睛仔细看了看,然后又低头沉思了一会儿。

张华在一旁急得不行,不停地问:“束学士,您看出来了吗?”束晢抬起头,特别肯定地说:“这呀,是明帝显节陵中的策文。”张华一听,心里直犯嘀咕:“真的假的?这能这么肯定?”但张华也不好直说,只是脸上露出了半信半疑的表情。

不过,张华心里想,既然束晢这么说了,那就派人去检查验证一下呗。他立刻吩咐手下的人,快马加鞭地赶到明帝显节陵去查证。

这查证的人一路上不敢停歇,到了显节陵后,就开始仔细查找比对。查证的人一回来,就直奔张华的府邸。张华早就在屋里等着了,急得来回踱步。

查证的人一进门,就大声说道:“大人,正如束学士所说,那竹简上的文字确实是明帝显节陵中的策文!”张华一听,惊得下巴都快掉下来了。

这事,在晋朝元康年间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大家都说,学问这东西,真是深不可测,得多读书,多长见识,不然遇到点稀罕事儿,都弄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