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上了晚自习的原因,夏青青没办法和刘欣解释,刘欣也没有机会多问夏青青几句。
碰巧这节晚自习是李典想坐班的晚自习,一进教室李典想就开始他的“激情”发言,一条一条地分析班里这次的考试情况。
全班人不出意外地被骂了个狗血淋头。
下了晚自习后,刘欣早已忘了夏青青说得“师父“一事,一下课就开始和周围的人吐槽刚才李典想的各种迷惑发言。
那架势,势必要把刚才在课堂上受的气都给补回来。
而夏青青没有加入他们,这次她不再犯困,也没有把杂志拿出来看,刚才李典想的话更是没对她造成任何影响。
她只是埋头苦干,每当她想不出问题或者是想放弃的时候,齐枫坚定的眼神总会浮现在她的脑海中。
她从来没有被一个人这么坚定地相信过,哪怕是她的父母,她也从没有看到过这么相信她的眼神。
齐枫是第一个,也是最特别的一个。
第二天一早,夏青青早早地到了教室。
今天她没有去食堂,因为泡芙就是她的早餐。很多因病请假外出的同学都喜欢这么干,因为这意味着自己可以有一天不起早床去食堂买早餐,可以留多一点时间睡觉。
而夏青青把这点时间用来学习。
等到跑操铃声响起后,夏青青把刚做到一半的数学题放到一边,拿了本英语的单词本下楼跑操。
由于此刻已经是冬天,天色亮的比往常要久,而有的跑操地点甚至没有路灯,根本看不清以。
夏青青的班碰巧就落在了这样的地方。
在一个勉强能够认清楚自己边上的人是谁的地方,学校要求每个班都要做到跑操前的激情朗读。
学校知道这个情况,但学校似乎并不打算处理,而是让大家自己随身携带小型手电筒,自己打灯。
开始时大家还整天埋怨,但在连续扣分和学校的不作为下,还是不得不遵从学校的安排。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带手电筒,比如站在夏青青周围的人就不带手电筒,因为夏青青每次都会带,她的手电筒的光亮足以照亮周围一圈的人。
再加上夏青青总是会早早地到跑操的地方,所以大家不仅能够在昏暗的地方迅速找到自己的班级所在,还能很快就找到夏青青。
因为齐枫,夏青青学习起来格外努力,而且这一次考试又是期末考试,考试成绩还关乎过年,不少人对此都十分重视。
想要在这样的情况下突出重围,夏青青不得不花费更大的精力。
夏青青努力攻克自己不会的每一个难题,让自己尽可能地做到没有知识盲区,这一个月里,夏青青问老师的次数直线上升,换作平常,夏青青肯定会觉得不好意思。但现在,夏青青已经管不了这么多了。
与此同时,整个年级关于分班的流言蜚语也在不断增多,越到后来,这个消息已经被逐渐证实。
眼见已经瞒不住了,或者说是老师内部已经确定了,班主任们开始逐渐在班里确认这件事情。
在期末考试前一个星期的晚读前,李典想提前了十分钟到达教室。
看见李典想进了教室,进了教室后也没坐下,而是站着看着大家不说话,大家开始慢慢地安静下来,看出李典想这是有话想说。
在教室里都安静下来后,李典想才慢慢开口说道:“大家都听说了分班的事吧。”
全班异口同声地回答道:“听说了。”
“这次分班按成绩来分,老师都已经分好了,至于能分到哪个班就看你们自己了。”
“A班有几个?”
“哪几个老师带A班?”
“老师你带什么班?”
…………
在李典想说完后,整个班级又开始热闹起来,争先恐后地问李典想问题,想要知道更多的信息。
可李典想并没有回答任何一个问题,反而是在说完那句话后接着说:“所以你们现在最主要的是要好好学习,好好对待这次期末考试,有的同学可能就差一点点就进A班,也有的同学可能就差一点点就能去更好一点的b班。总之不管怎么样,在最后的一个星期里,大家都要好好努力,珍惜大家在一起的最后一段时间,以后就不在一个班了。”
听着李典想的最后几句话,她突然想到之前他说过“如果不出意外,我会是你们接下来的班主任”之类的话。
现在,意外来了。
而在听到李典想说“有的同学就差一点就进A班”这句话时,夏青青有一种直觉,觉得李典像是在说自己。
同时这一说让夏青青又想起了齐枫。
在备战期末考试的时候,夏青青一直在埋头苦干,期间一度忘了齐枫,但越到后来觉得越累,有的时候甚至出现了幻觉和幻听。
就在夏青青觉得自己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李典想的话又让她想起了齐枫,同时也想起了齐枫那天晚上的眼神。
她想,不论齐枫喜欢的是不是她,对她说出那些话是出于朋友还是出于其他的,就冲着那天晚上的眼神,她都要不遗余力地努力,哪怕最后真的没办法在一个班。
可万一呢,夏青青心想。
那天晚上,终究还是给了她希望。
终于,一个星期的时间在纸笔摩擦地过程中过的飞快,期末考试的试卷上逐渐被有些扭曲的字迹填满。
直到结束后的一声长叹,救出了即将溺水的人,同时短暂卸下了长达四个月的压力。
然而考完试后并没有直接放假。
但按照惯例,本该在期末考试后放一次假,然后再宣布正式进入补课阶段。
可这次却没有,在期末考试结束后学校并没有任何关于放假的消息,而是直接出了补课的课表。
意味已经很明显了。
这样的变动让很多人都没办法接受,大多数的人早都已经想好了在考完后该怎么放松一下,学校突然的变动打乱了大家的节奏。
与此同时,关于这次变动的各种不同的猜测随之出现。
其中最多的便是关于分班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