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动殖民扩张的过程中,日本有着两大主要的物资进口源,一是美国,二是由英、美、法、荷兰等西方列强殖民控制的东南亚地区。
以1936年为例,日本从东南亚进口所需百分之四十四的铁矿石、百分之六十九的橡胶、百分之六十六的石油……
在美国断绝日本出口供应后,当时日本储备石油约六百万吨 。
而日本海军每月要消耗约二十万吨石油,陆军每月消耗约十万吨,算上运输和民用工业需求,每月总耗超四十万吨。
按此估算,其储备石油仅能支撑约十五个月,远不足1年半。
这意味着日本如不在储备消耗完之前紧急获取包括石油在内等资源的补充,一年之后的战败亡国将成必然。
这时的日本只剩了两个选择。
以彻底放弃侵略退还占领地为代价获取谈判机会。
其次便是赌上一切,尽全力北上入侵苏联或东南亚,获得源源不断的能源供应。
以当时日本全国军民都陷入在疯狂的军国主义侵略中,看似有两个选择的日本,实则只有选择北上苏联还是南下挑战美国。
当时苏联在德国的入侵下节节败退,有约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土地被侵占,人口损失超七千万,占苏联战前人口一半,青年男性一代几乎断层。
苏联的国力大幅被削弱,与德国结盟的日本有极大有利条件入侵苏联并获取苏联庞大的能源储备。
但因1939年诺门坎战役,日军与苏联交战惨败,对贸然“北上”仍然心有忌惮。
加之苏联有广袤的西伯利亚作为纵深,以及中国军队的牵制,日本恐难有实力在短时间内实现战略目标。
于是最终的选择还是落在了挑战美国入侵东南亚上。
由于欧洲本土的战事紧张,英国、法国、荷兰驻扎在亚洲的殖民地守备力量薄弱,得不到充分的补给的援助。
日本入侵东南亚真正要挑战的,便是远离战争依然保持着强大战争潜力的美国。
而珍珠港是美太平洋舰队主要基地与司令部所在地 ,其航母和舰队主力常驻于此。
日本认为突袭可一举摧毁战舰、航母等太平洋舰队的核心力量,让美军短期内难以恢复战力对日宣战。
那样日本就可趁机侵吞东南亚,借助充足资源尽快扩充海上力量对抗美国,并为自己的侵略战争源源不断输血。
最终在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六艘航母借助大雾的掩护,并在全程无线电静默的情况下,悄然接近了珍珠港附近。
并悄无声息地起飞了三百五十多架战机,以雷霆之势突袭了停泊在珍珠港毫无防备的美国舰队。】
天幕将有关日军偷袭珍珠港的影视剧播放了出来。
如同大网遍布天空的战机呼啸着快速抵近美舰队上空。
靠肉眼才反应过来的美国舰队紧急拉响警报,并操纵战舰上的防空高射炮不断炮射天空中密密麻麻的日军战机。
携带重磅炸弹的日军战机,冒着密集的防空火力俯冲向这些停泊在港口无法动弹如同靶子的战舰。
一些日本战机被击中后失控坠向海面解体,一些更是直接爆炸,战机连同日军飞行员转瞬即逝。
但更多的日本战机借助俯冲瞄准,精准投掷航空炸弹后紧急拉升,再看其身后便是遭受巨大爆炸的美国战舰。
如此爆炸和全新的近代战争场面,让无数古人们屏住呼吸大受震撼。
作为国家统治和引领者的帝王与文武们,在震撼之余则是全面刷新了他们对战争的理解并大受启发。
钢铁洪流与火炮炸弹的威力固然强大,但如何投送火力做到在敌军攻击范围之外的远程打击似乎更为关键。
具备战略眼光和思考能力的帝王与官员们,也在观看了这场战役后,顿时明白了后世所谓航母究竟是何种大杀器。
搭载重炮的普通战舰,在面对能够投送飞机轰炸作为火力延伸的航母面前,就像一个只能被动防御却不能攻击敌军根本的靶子。
在众多难以精准拦截的战机集群轰炸下,普通炮舰被摧毁只是时间问题。
它们应该只适合进行不对称战争,对工业能力薄弱的国家有着碾压的实力,或者搭载充足的防空和侦查能力,作为航母的护卫。
依照天幕已经呈现的信息,古人们对后世军事体系的构成已经有所了解。
航母、战列舰、护卫舰、舰载机,基本构成了后世近代历史的海上力量。
火炮、坦克、步兵、轰炸机、歼击机,基本构成了陆上力量。
但似乎还有一种名为电报,被天幕数次提及,但都只是提及较为隐秘的重要信息传递科技。
它似乎能够极其迅速地跨越山川河海实现千里传讯,但也能够被敌军侦查到存在。
如果真有这么一种科技能够无视距离实现人与人面对面这般没有迟滞的交流,那么它的重要性必定将会是极其巨大,乃至可以借此碾压武力相当,但不具备此科技的国家。
因为火炮引导、飞机引航、军队与各种武器协同,乃至治理国家,这种科技都有着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
不过这么重要的东西天幕至今还没有公布给他们,或许是这个东西的制造难度非常大,也或许是需要基于所谓第二次工业革命提及的电力与内燃机作为基础,才能有条件将之创造出来。
既然第一次工业革命和许多科技较为详细地向他们传授了,那么天幕一定会向他们传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各种科技。
但就像是吃饭要一步步来一样,可能天幕也是考虑基础没打好之前,就是传授了那些更复杂的科技他们这些人也领悟不了……
【此次日军偷袭珍珠港,造成了美军八艘战列舰中的四艘沉没、四艘受损,多艘巡洋舰、驱逐舰受损或沉没,一百八十八架飞机被毁,两千四百余人丧生,一千一百余人受伤。
而日本则仅损失二十九架飞机、五艘袖珍潜艇,伤亡约一百人。
但是因为当时美国的三艘航母均不在珍珠港内,所以日军虽重创美国在珍珠港的舰艇,却因航母缺席,未达摧毁美太平洋舰队主力的战略目的,为美军大举反击日本保留了关键力量。
珍珠港事件的第二天,时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正式对日本、德国和意大利三大法西斯轴心国宣战,太平洋战争就此爆发。
美国在二战进入到结果较为明确的阶段,正式加入了反法西斯阵营。
保存并借助战争有着强大实力的美国中途加入,加快了反法西斯胜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