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莉.兰辛是谁?
除了那些高大上的头衔以外,她到底是谁?
1970年,怀揣演艺梦想的雪莉.兰辛开始出演电影。很遗憾的是,她没有闯出什么名堂,只出演了一些不知名角色。
野心勃勃的雪莉认为:既然这行不行,那咱们就换一行。
很快,她加入了隶属于哥伦比亚影业旗下的电影工作室talentAssociates,开始往电影制作人的方向发展。
在这里,雪莉认识了一个人,也就是坐在童梦面前的女人,贝蒂.珀西。
客观来说,贝蒂的业务能力不弱,不然她也不能干到今天。可雪莉明显是更强的那一个。
雪莉在公司先是升任主管,后是被任命为副总裁,这两次升职一共用了不到五年的时间。
她的战绩本越来越厚,好莱坞的其她影业公司开始注意到这位女性,终于,1980年,雪莉转投福克斯,成功变成第一位执掌八大电影集团的女性。
这时,贝蒂在干嘛呢?
她接任了雪莉留下来的位置,业内人开始讽刺她是“一条只知道跟在雪莉屁股后头捡剩饭的狗”。
贝蒂当然生气,她生气自己打不过雪莉,生气那些人这样子说她从而忽视了她的努力。
而且......她也很生雪莉的气。
贝蒂的这种情绪很复杂,因为情绪里夹杂了太多的东西——
她羡慕雪莉的能力,羡慕雪莉的成功,“恨”雪莉的成功,“恨”她们不再是朋友。
有时候,那些男人大笑着说,“女人?呵,女人能做什么?女人可不懂电影。”
贝蒂就会说,“女人不懂电影?那我和雪莉怎么做到的这个位置?难道和你一样,只会喝酒,只会舔那些人的脚?”
嗯,自从雪莉离开哥伦比亚,雪莉和贝蒂就是这样的关系。
那些复杂的情绪变成一张坚韧而湿润的网,密密麻麻包裹住贝蒂的心脏,令她无处排解,无处宣泄。
她只能卯足了这股劲,在洛杉矶的飒飒风声中咬牙想:我不信我赢不了雪莉.兰辛!
转投福克斯的雪莉事业风生水起,并在1984和斯坦利.贾非成立了独立电影公司,贾非.兰辛电影公司。
这位斯坦利.贾非的身份可不容小觑。
贾非28岁以前是电影制作人,28岁以后是派拉蒙影业的执行副总裁和首席运营官。
在派拉蒙当总裁不稀奇,稀奇的是贾非是一位二进宫总裁。他1971年离开派拉蒙,可1990年他又杀回来了。
回到派拉蒙的贾非先是当上了总经理,又在1991年重回总裁位置,于是在1992年,雪莉也成为了派拉蒙影业集团的主席。
雪莉和贾非是好莱坞公认的黄金搭档,在派拉蒙的十四年里,堪称她的人生高光时刻。
(插播:现实中雪莉05年离职了。)
雪莉在派拉蒙上能呼风唤雨,下能搅弄风云,搞得贝蒂只能在她身后埋头猛追。
如果只说这些恩怨,好莱坞体面人贝蒂当然不会愤怒,可问题是吧,派拉蒙做事儿有点儿“不干净”。
哥伦比亚是十分独特的电影公司,她们需要独立电影,这和她们的发家史有关系。
(插播:结尾讲一下,大家当八卦看吧。)
可支撑独立电影的基石是:低价的、未被发掘的剧本,好用但便宜的演员,最低的成本,奖项。
但雪莉带领的派拉蒙不仅抢过哥伦比亚的剧本,还抢过哥伦比亚的制片人,还豪气干云的提高了演员们的价格!
姥天,你有钱你这么玩儿是吧!
哥伦比亚和索尼是分开运营的,自己有发行权等一系列权利,但她们没有那么多钱啊!
派拉蒙把价格打上去了,自己的日子过得舒坦了,难道就没想过同行的心情吗!
在哥伦比亚干了一辈子的贝蒂简直要气疯了,那都是她的业绩啊!
假设时光倒流,拥有这些业绩的贝蒂早就坐到会田龙梅的那个位置了!
总之,这些各说各有理的恩怨导致了贝蒂一听到“雪莉”这个名字就有ptSd。
童梦不了解贝蒂复杂的心情,但她大概知道这俩人或者说这两家公司之间的恩恩怨怨。
“贝蒂,她们只是找我出演一部小成本爱情电影,就像《律政俏佳人》那样的电影,你知道的,我不喜欢这些。”
童梦顿了顿,又扯虎皮当大旗,“派拉蒙的人说她们很看重我在华国市场的影响力,她们也想和哥伦比亚一样进军华国市场。
再加上,贝蒂,我不想骄傲,华国人说谦虚是美德,但你知道的,这届奥斯卡只要努努力我还是可以赚到一个提名的。”
童梦耸耸肩,“我才二十三岁,如果我赢得奥斯卡提名整个国家都会为我开心,我想正是因为这个,所以派拉蒙才找上我吧。”
童梦现在已经有了骄傲的资格,两座A类电影节影后在手,背后站着庞大的华国市场,那铺天盖地的钱和利益,谁会忽视呢?
适当的谦虚可以,过于谦虚就是有些蠢了。
贝蒂沉默了,她静静坐在沙发上,眉头皱在一起。
童梦站起身子,“贝蒂,我想吃点东西,你要一起吗?”
“不,我不吃了童,我有些急事要处理。”贝蒂走出几步又扭头补充道:“对了童,明天你的广告牌会出现在比弗利山庄。”
童梦站在柔软的暖黄色灯光下莞尔一笑,“多谢。”
这是c家公关和哥伦比亚共同努力的结果,她们已经开始在全美范围内为童梦刷脸了。
今晚这顿饭算是团队成员齐聚一堂,不仅有新来的林羽安等人,玛西亚她们也会加入进来。
鱼采柳准备了川渝火锅和涮羊肉,晚到的珍妮丝拿了两瓶红酒上楼。
“干杯!希望《冷酷迷雾》大卖!”
“干杯!合作愉快!”
童梦喝了一杯红酒,吃了两大盘肉和几个芝麻烧饼。屋子里的人正在玛西亚的带领下玩酒桌游戏,童梦一个人跑出来,窝在阳台上吹风。
举世闻名的好莱坞璀璨绚烂,童梦低头俯视脚下的一切,又眺望远处的风景。
童梦想:如果所有人和我一样,在高处上凝视过这样物欲横流,权力熏陶的世界。
那么她们必定同我一般,无法接受平庸与失败,只想在山巅插上一面名为“童梦”的旗帜。
——不占正文字数,不看就跳过,虽然我觉得看了能知道我为啥让梦梦和哥伦比亚玩。
本卷决定接下来的几章里每章写一个影视公司,方便大家更有代入感,应该是国内外都会写一下。
好莱坞黄金年代八大电影公司:米高梅、派拉蒙、华纳兄弟、二十世纪福克斯、雷电华、哥伦比亚公司、环球和联艺。
哥伦比亚影业1919年成立,原名是cbc电影行销公司,其实成立时间也有说1918的,原名也有叫KbK行销公司的。
时间太久远我无法考据,毕竟连百度都是简写。
科恩兄弟和布兰特成立了这家公司,1922年发了第一部电影,但布兰特对科恩俩的关系很不爽啊,因为人家俩是亲兄弟,他是外人,拿不到啥话语权,所以他就把手头里的股票卖给科恩了。
(而且科恩他俩老干仗,他夹在中间。)
1924年1月10日,哥伦比亚影业出现了,一位重要的导演也出现了,那就是弗兰克卡普拉。
他为哥伦比亚拍摄了《一夜风流》,《年青的一代》等很多电影。
卡普拉是美国人非常喜爱的导演,但他对哥伦比亚来说尤其重要,因为他是哥伦比亚“自己人”。
他21年开始在哥伦比亚当学徒啥活都干,24年给当时的着名喜剧演员哈利兰登写剧本。
因为能力好,卡普拉被看中后执导了人生第一部喜剧电影。在电影大获成功后,哥伦比亚立马在1927年把卡普拉签了。
在签他之前,因为这事儿哥伦比亚已经打通任督二脉了——
哎?这路子好,培养人能花几个钱啊?这不就无本万利吗?
哥伦比亚开始和演员、独立制作人、导演、编剧......反正就是一顿签约,不过他们不乐意和人签约太长时间,怕赔本。
但是不得不说,哥伦比亚眼光很好,拍出不少叫好叫座的电影,这其实已经决定她们的后期发展路线了,埋下伏笔了。
在这期间,哥伦比亚贷款购置物业,不停地占据地盘,虽然没有达到华纳、派拉蒙那种高度,但在贫民中也算得上的是不错了。
1926年,哥伦比亚决心转变模式,从各州分销、卖断特许经销权变成发行股票、卖给发行商。
这样的转变带来了一个问题,钱不够。
于是,哥伦比亚不再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影院建设里(那是大公司玩法),他们决定另辟蹊径,专心搞电影创作。
在1926年来看,这决定有点蠢——因为大家都在扩张地盘弄电影院,然后让观众进来看电影。
那哥伦比亚既然放弃地盘选择把东西卖给发行商,那就代表他们必须得“一直出产好电影”,不然没人买。
这种情况到1929年,大萧条初期,没人有钱随便看电影了,弄电影院的派拉蒙和雷电华要破产了,可哥伦比亚无所谓,他们好得很啊!
(这也牵动了一项法案《派拉蒙法案》,说派拉蒙的时候说。)
1927年,哥伦比亚的电影《血船》大获成功,这家以高举火炬的女神为标志的电影公司终于能走进好莱坞了。
等到《一夜风流》时期,这部哥伦比亚和卡普拉联手的影片成为历史上第一部囊括五个奥斯卡大奖的影片,这也是他们第一次获奖。
不过这几个人很快就分道扬镳了,因为卡普拉在1939年的电影《消失地平线》投资八十万美元,亏得要死,哥伦比亚用了八年才回本。
等到1939年,卡普拉拍了《史密斯先生来到华盛顿》,这是政治电影当时在打二战,这可是很敏感的。
所以,虽然这部电影有票房和拿了十一个提名,但这些东西导致他们彻底掰了。
这时候就能看出哥伦比亚的奇特了,人家干影院他不干(虽然躲过了灾难),人家拍彩色影片他不干(熬到1934年才干),人家不干电视,他非让子公司干。
到50年代电影行业的寒冬,别人不干了,哥伦比亚却每年继续制作40多张影片,为啥呢?
因为哥伦比亚采用了独立制片人和导演拍摄的方法开始资助有名气的导演拍摄影片,并签订了一系列的合同。
当时大家都没活,就哥伦比亚给活,所以大家猛猛拍,不仅拿了奥斯卡还拿了票房。
1958年2月科恩A死于心脏病发作。哥伦比亚也陷入泥潭。
在拍摄了一些影片后,收益的效果并不好,全靠子公司养。1966年公司票房大失败,子公司也有点养不起了。
1968年公司改名为哥伦比亚影片工业公司,下属两个主要分支机构哥伦比亚影片公司和银幕珍品公司,囊括电视电影录像带,什么都干。
但是他们依然关闭了卡通、短片等多个部门。
此时,米高梅的人打算趁哥伦比亚病要哥伦比亚病,他们恶意收购哥伦比亚股票。
结果哥伦比亚打官司打输了,没想到这时候,可口可乐以7.5亿美元收购哥伦比亚了。
成为了新股东后,可口可乐为了分担电影制作成本,哥伦比亚公司的hbo和cbS宣布成立新影片公司,并更名为三星影业公司。
哥伦比亚再次出击收购其他企业,票房依旧不见起色,收购企业却是十分激烈。1985年cbS退出三星影业公司,hbo也最后一个退出,并将股票出售给了哥伦比亚。
可口可乐不懂电影但他懂生意,看到票房失败股东们在1987年出售了娱乐股份。
于是,可口可乐他们以31亿美元出售给了三星影业,并将哥伦比亚与三星合并为哥伦比亚影业娱乐公司,可口可乐拥有80%的股份。
后来,可口可乐在1989年为了规避风险以34亿美元卖掉了哥伦比亚影业公司给了索尼。
隶属于新的母公司后,公司将哥伦比亚三星电视更名为索尼电视台。在被索尼领导的日子,哥伦比亚仍然具有独立发行权利。
1995年哥伦比亚进军了中国市场,成为好莱坞八大电影公司中最先进入中国电影市场、与中国电影公司进行合作的跨国影视公司。
除了在国内引进推广好莱坞电影作品外,公司还积极从事合作和华语电影的海外发行推广。
在1995年前后,公司连续投资拍摄了二十多部华语电影,并带领中国电影进入世界主流电影市场。
然后就到2006年了。
客观说,哥伦比亚绝对是当时对华语电影帮助最大的公司,没有之一。
虽然他们也是为了钱,但确实是帮华语电影走出去了。任何国际知名的华语电影,最初都是靠哥伦比亚。
所以,这就是哥伦比亚的奇特,他们没做过大公司或大制片,这辈子就是独立电影。
她们接受不了别人挖剧本或者导演啥的,那简直要命啊,她们就是靠这个活的。
这也是她们必须有冲奖片子的原因,他们的历史问题决定了他们的发展路线,本卷也会借此开展童梦和哥伦比亚的联合之路。
*在1922年以前,科恩兄弟已经积攒过很多或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了,我懒得说那些了。
如果有兴趣可以去搜一下,但是很明确地说:他们能在那种情况下起家拍摄的第一影片就是辱女作品,所以我就不详细说他们的发家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