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唐时代社会风气很开放,尚青云来大唐一年多,对此早有体会。

大唐的小娘子也是开放的很,但像孔凡荣这样,出身孔子世家,也这么开朗大方,确实出乎了尚青云的预料。

尚青云没法接孔凡荣抛过来的话题,只好苦笑一声,把唱片塞到孔凡荣手里:

“好吧,你赢了~~唱片你拿着吧。”

孔凡荣接过唱片,心中得意的一笑:原来天人侯爷,也是很羞涩的嘛~~

宋朝以后对女性所有的条条框框,都是因为靖康之变引起的。

靖康之变,包括后来的蒙元入侵,中原女性遭受了巨大的苦难。

靖康之变中,无数的中原女性遭受侵犯,连当时的皇后都不能幸免于难。

蒙元时期,汉人结婚,新娘的初夜权都不属于汉人新郎。

当时很多汉人为了保持血脉的纯正,婚后第一个孩子,他们都会摔死。

这是何等的惨烈和耻辱~~

从那时开始,中原对女性的条条框框就多了起来,让中原女性又套上了一层枷锁。

悲乎~~

一切的一切都起于靖康之变。

尚青云觉得,只要把大唐经营好,或许以后就没赵宋的事了。

但为了彻底铲除靖康之变的病根~~

尚青云下定决心,打完东突厥之后,休整几年,无论如何也要把靺鞨部落彻底抹除。

那里就是女真人的祖宗发源之地。

把那里彻底抹除,以后就没有女真人这一说了。

以后那一片版图统统都归大唐所有,怎么开发利用,尚大侯爷说了算。

现在尚青云一文一武两条线推进,也是为了这个民族强盛起来,尽量长久地强盛下去。

只有这样,才能免遭那些屈辱与苦难。

这些念头一转而逝,尚青云看孔凡荣抱着唱片等着自己,于是也不耽搁,准备起身前往孔颖达家。

今天不能去的太晚,因为接插座需要停电。

狗腿儿郭子强扛着啤酒,郭子强的手下提着大喇叭,尚大侯爷走在后面。

孔凡荣抱着唱片,跟在尚侯爷后面亦步亦趋。

这颇有一种小娘子、跟着夫君回娘家的感觉。

嗯~~这是孔凡荣的想法,不是尚青云的想法。

周围三曲之地的小娘子,都对孔凡荣投来艳羡的目光,这让孔凡荣心中莫名得意起来。

孔凡荣多么希望回家的这段路,像朱雀大街那么长啊~~

可惜尚侯爷家到她家只有短短的几百米,很快就到了,这让她有些不开心。

来到正堂,尚青云顾不上寒暄,先把插座接上再说,免得天黑了停电看不见。

单纯接一个插座,尚大侯爷不用假手他人,自己三下五除二就完事了。

为安全起见,尚大侯爷特意把用电的安全知识,给孔颖达、孔凡荣讲了一遍。

他可不想老孔家的人,因为用电不慎出现什么麻烦。

孔颖达深以为然~~能够操纵雷电之力已是万幸,哪能不小心谨慎呢?

没事招惹雷神,那不是找挨劈吗?

尚大侯爷很欣慰~~你有这个认识就好,省得我多费口舌了。

孔颖达可不是个有耐心的人。

等尚青云接好插座,孔颖达也顾不上礼仪了,催促尚侯爷赶快接上大喇叭试一下。

大喇叭很好接。

留声机后面有两个莲花插座,大喇叭接线上有两个莲花插头,把两个插头插进留声机的莲花插座,然后把外面的大喇叭线头拧上就行。

把话筒插进留声机的话筒插座,打开电源开关,音量开关调好。

尚青云先拿《高山流水》的音乐唱片播放测试了一下~~果然,院子里的大喇叭传来了清晰的音乐声。

尚青云把唱针挪开,打开话筒音量开关,拍了拍话筒,“喂喂”了两声,院子里传来了清晰的“喂喂”声。

“孔老夫子,这样就可以了,你可以试一下。”

尚青云把话筒交给了孔颖达。

刚才的操作步骤,孔颖达和孔凡荣都看明白了。

特别是孔凡荣,年轻好学、记忆力又好,尚青云的每个操作步骤,她都记得清清楚楚。

即便爷爷不在家,她也可以自己玩。

孔颖达高兴地接过话筒,学着尚青云的样子“喂喂”了两声。

院子里的大喇叭,清晰传出了孔颖达的声音。

孔颖达可是高兴坏了。

老孔立刻翻箱倒柜,找出一篇先祖的《论语》,抑扬顿挫地对着话筒念了起来。

顿时,院子里的喇叭传出了孔颖达诵读《论语》的声音。

整个院子都能听见孔颖达诵读《论语》的声音,所有的人都很奇怪,哪里来的这么大的声音?

何况,这声音明明就是家主孔颖达的声音啊~~

包括孔凡荣的阿娘、以及其他下人,都好奇地凑到院子里的喇叭跟前。

老孔读得更带劲了。

如此新奇好玩的玩具,声音传的这么远,老孔怎么也得把这篇《论语》读完。

10分钟过后,尚青云已经忍无可忍:

“孔老夫子,天色已晚,是不是该上饭了?”

“对对对,抓紧时间上饭。”

孔颖达忙不迭地说道~~就连这句话,也被喇叭传了出去。

这引得院子里的人一阵偷笑。

老孔可是不管这些,《论语》还没读完呢~~

等孔颖达读完《论语》,已经是半个小时以后了。

老孔有些遗憾:

这才读了一部分~~要不是自己眼神不好,看字比较费劲,说什么也得再读一段。

尚青云心中一动:孔颖达已经50多岁了,肯定花眼了。

花眼这个问题很好解决,配副老花镜就可以了。

老花镜不需要精确的度数,差不多就行。

根据后世的研究,人一旦过了40岁,就以每年10度的度数,增加花眼程度。

根据孔颖达的年龄判断,他的花眼程度应该在150度左右。

考虑到孔颖达看书比较多,花眼比较严重的话,200度也足够了。

孔颖达可是文化标杆人物,事关尚青云的任务成败,必须要呵护好。

尚青云装作从袖子里掏了半天,拿出了一副150度的老花镜:

“孔老夫子,你戴上这个试试,再看书能不能看清?”

孔颖达看尚侯爷拿出了一副奇怪的东西,让他戴在眼上。

尽管不太明白这是什么,但老孔知道~~尚侯爷拿出来的,绝对没有差东西。

他接过老花镜戴在眼上,拿起书一看,果然清晰多了。

但好像还有些美中不足的样子。

看来度数是小了一点~~

尚青云心里有数,又给他拿出一副200度的老花镜:

“孔老夫子,你再试试这一副,应该能好点。”

孔颖达带上200度的老花镜:

“天哪~~真得太清楚了~~

侯爷~~你可真是帮了我的大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