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结束,我即将开启新的学习和生活,心里充满了期待。
去学校报到那天,姐姐让我穿上新买的小白鞋,她要送我去学校。
因为离家比较远,所以我们必须住在学校里,而且还要带够一个星期所需的粮食。
姐姐背着背篓,里面是几斤大米和一些红薯,再外加一瓶咸菜。
背篓上面就是我在学校里要盖的花被子。
李和平妈妈也送他去学校,而且跟我们一道。
见姐姐背着背篓,那个姓‘母’的女人就想把原本提在手里的东西放进姐姐的背篓里去。
“飞凤,帮婶婶背一程。”
姐姐只好答应,我怕她太辛苦,就提议由我来背。
“哎呀,就几十斤重而已,你姐姐背得动的,别浪费时间了,还是赶紧快走吧。” ‘母猪’说道。
她竟然和李和平走在最前面,全然不顾姐姐身负重物,甚至还不停地回头催促。
她倒是轻松,姐姐却不得不弓着腰。
离学校还有两三里地的时候,走在最前面的李和平突然折返回来,“飞凤姐,你把背篓放下,我来背。”
“和平,你肩膀上的肉嫩,跟你妈先走吧。”
“我也背过东西,你放下来。”
旁边刚好有块大石头,既然李和平有这个心,我就让姐姐把背篓放在石头上。
上次‘鸡’的事情,就让我对李和平产生了一点点好感,他今天的举动无疑让我对他的好感加深了。
可能是大家都上初中了吧,那些书本上的知识让我们提高了认知,我们将来注定跟父辈们不一样。
“儿子,你背得动吗?放在那里,让妈来。”
“妈,你早该替飞凤姐背一程,我带的东西比李双响的多。”
我刚才也看到了,李和平带的大米有十来斤,还有两罐咸菜,他一个星期肯定吃不完这么多东西。
‘母猪’是我们光明村的媒婆,她平时很少干农活,加之体型较胖,没走几步就累得气喘吁吁的。
李和平不得不把背篓从她身上接过来。
赵兰今天一早就在学校门口等着我,她说我被分到了一班,教室在校园东侧最左边的那间。
我问她有没有看见许少林。
“人家早来了,估计这会儿在寝室整理床铺。” 赵兰说道。
她还说许少林也被分到了一班。
校门口张贴了一张红榜,上面写的是初一新生的分班情况,李和平站在那儿寻找自己的名字。
原来他也被分到了一班,只是他好像还没有发觉,显得有些焦急。
“诶,你先把背篓放下来……,”
“李双响,我在几班?”
我本来不想告诉他的,想到他今天还是替姐姐出了力,便说道:“你瞎吗?”
李和平揉了揉眼睛,“我看不太清楚……,”
“一班。”
“一班?我的名字在哪里?”
“左边第一个……,”
李和平凑到红榜前,仔细确认了一下,然后才点点头。
现在一班的教室门口有很多新生排队报名,同时也要交学费。
我排在李和平后面,姐姐站在我的侧边。
“刚才……,她找我借钱。” 姐姐指着前面的‘母猪’小声道。
“她们家会没钱?你千万别借啊。”
“知道,我也没钱借给她。”
很快就轮到李和平报名,老师仔细打量了他一番,夸他是棵好苗子。
毕竟他这次考试的成绩是全乡第三名,所以他的名字也排在了一班的最前面。
听到老师的表扬,‘母猪’脸上笑嘻嘻的,可老师让她交学费时,她却一下子犯了难。
“妈,你该不会没带钱吧?”
“早上走的时候……忘了……,” ‘母猪’又对老师说,“老师,能不能晚两天?”
老师也很为难,让她今天多少交一点,不然不好向学校交差。
‘母猪’把裤兜翻出来给老师看,“我身上没钱,怎么交嘛?老师,你就不能宽限几天吗?”
“我也没办法,这是学校的规定。”
“我儿子可是全乡第三名,将来可是要考大学的,就算不交学费你们也应该让他读书。”
‘母猪’说得振振有词,可李和平却满脸通红。
“妈,早上走的时候我明明看见你把钱揣在身上的,快拿出来吧,不然我现在就跟你回去。”
“我身上哪有钱?没有……,”
李和平指了指她的腰,“钱在你裤腰带里。”
见谎言被自己的儿子戳穿了,‘母猪’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她把揉成一团的钱扔在李和平脸上,“给你,没出息的东西,就知道死读书……,”
然后又瞪了一眼姐姐,这才扬长而去。
我对李和平的好感又增添了一些,有些后悔当初考试时那样对他。
“你就是李双响?” 老师问我。
“是,我叫李双响。” 我递上自己的入学通知书。
“你小学老师已经把你的情况告诉我了,这位就是你姐姐吧?”
姐姐点点头,把早就准备好的学费双手递到老师面前,一共是十三块五毛。
“李双响,你以后可要认真学习,用最好的成绩回报姐姐知道吗?”
我也郑重地点点头。
老师让我先去寝室铺好床铺,下午进教室正式上课。
姐姐不方便进男生寝室,我就让她先回去,因为家里还有鸡鸭。
“双响……,” 姐姐往我手里塞了两块钱,“你在学校要照顾好自己,想吃什么就拿钱买。”
我不要钱,可姐姐非要我装在身上。
“姐姐,你一个人在家里也不要太辛苦了,少干点活,要是有什么事可以去找海叔叔。”
“知道,快进寝室吧,放假早点回来。”
“嗯。”
我们的寝室很大,床是用木头做的,分上下两层,这时候已经有十几个同学选好了各自的床铺。
许少林睡在上床,他问我怎么现在才来,还让我赶紧去食堂蒸饭。
“蒸什么饭?”我问。
“不蒸饭你什么?有没有带饭盒?”
“没有。”
“那有没有瓷盅?”
瓷盅我倒是有,只准备用来喝水的。
许少林让我把瓷盅交给他,他去帮我蒸饭,我留在寝室铺床。
“你就睡在我旁边,冬天冷,我们可以抱在一起。”
我问许少林,“有没有看到李和平?”
“他刚才进来放下东西就走了,没想到这狗日的跟我们一个班,以后有他受的。” 许少林把指关节捏得啪啪响。
“你不是说帮我蒸饭吗?我中午吃红薯,不要放米。”
“红薯我蒸的有,你还是蒸点大米饭,我俩分着吃。”
许少林没有用我的米,他是瞅见了李和平装米的口袋,把瓷盅伸进去舀了半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