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还没有,此人嘴严的很!”

刘长青指点道“你们可以把重点放在他侄子石彪身上!”

卢忠回去了,等他再次出现在刘长青面前时已经是三天后。

“陛下,幸不辱命,石彪招了!”卢忠的脸上甚至还有一些血丝没有擦干净。

刘长青激动的站起来,亲自从卢忠的手中把对方的口供拿过来。

他看了起来,其实和自己预想的差不多,只是操作的细节上更加详细一些。

他甚至都不敢公开这件事,这简直会让天下人的价值观都失去方向。

一个月后,郭登向他汇报,十万皇家陆军已经整编完毕!

刘长青刚想大展身手呢,户部的官员竟然给他说户部没银子了,这十几万的军饷拿不出来。

又是这条老办法,皇帝一不听话,就从钱和粮草上找事。

他一听这不是瞌睡就给枕头嘛!

反腐,必须反腐!

他这边反腐查账,文官那边就和他对抗,总之就是没钱也没贪!

他直接从内库里面调集了一百万两白银给这些部队发了军饷。

这边才发了不到一天,大同和宣府的官兵就闹着要军饷。

他冷眼看着对方折腾,现在大军已经整备完毕,巴不得闹起来,梳理一遍大同和宣府的那些军阀呢。

他现在甚至有点希望,明朝像汉朝一样,全部叛变了才好。

那样他就可以凭借着强大的武器和财力,直接横推过去,

现在的大明问题太多,全部打碎重建反而是更简单的。

果然不到一周的时间,宣府和大同就闹出了兵变。

有大臣上奏,说是因为长时间欠饷导致士兵哗变。

刘长青让郭登领5万人去平叛。

这一举动,让满朝的文武百官大惊。

“难道陛下还想再来一次土木堡之变吗?京城没有充足的大军保护怎么可以!”

“是啊!皇上请三思啊!”

文官们全部阻止他派兵。

刘长青没听他们的,现在军权在他手上,粮食和军饷也不用这些文官提供。

在大军筹备粮草的时候,郭登遇到了问题,通州那边和附近的仓库不给他粮草。

刘长青给他下了一道圣旨,让他带着枪去。

有枪了自己又是皇帝,还能被这些文官给捏了?

十天后,大军的粮草准备完毕,跟随部队出行的还有五万辎重人员。

眼看大军要开拔了,宣府杨洪那边竟然上奏说把叛变给平息了。

按说叛变平息了,大军应该就不动了。

毕竟这么多人,光人吃马嚼的就是天文数字。

可是让那些文官和杨洪傻眼的是,郭登的部队并没有停歇。

而且依旧向着大同宣府挺进。

这下杨洪真的慌了,兵没兵变他不知道吗?

“本想配合着兵部,用军饷要挟一下皇帝,想着可能顺便从皇帝那里得到一笔钱呢!没想到皇帝竟然不按套路出牌。”

“不对啊!叛变都平了,他还让部队来这里干什么?”

“不会是又要查账吧!”杨洪脸色变得十分难看,想到大牢里的石亨,头上出了一身冷汗。

果然如他所料,郭登领着大军走了15天到达了宣府。

杨洪带着宣府的文武百官出城十里迎接郭登。

哪想郭登直接从怀里掏出一道圣旨,把杨洪给拿了!

此时他才脸色惨白的想,这五万大军哪是来平叛的,这是来捉拿他,防止叛变镇场子的。

跟随杨洪被抓的还有其他宣府一干将领,

这些人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杨洪的心腹,且在土木堡事件后,都获得了超额的晋升。

宣府共抓官员48名,大同共抓官员26名。

这些武官,都有不少的家丁私兵,仅杨洪一人就有2000多人的队伍。

这五万兵马主要是为了防止这些私兵的。

这件事在宣府和大同两个军事重镇产生了剧烈的震动。

在这些人被抓后,京城就传来了消息,有五名京官畏罪自杀!

“哼,不过是杀人灭口,弃车保帅而已!”

南方文官的事,刘长青并没有忙着调查,而是先着手把西北边军的事搞好。

杨洪和于谦王直是姻亲关系,杨洪有一个亲弟弟叫杨清,这个杨清娶了王直的亲妹妹,又娶了于谦的亲妹妹。

这三人王直是吏部尚书,于谦兵部右侍郎,杨洪是宣府总兵。

而杨洪,是在朱祁镇登基第一年,开始从一个千户,直接在十几年内飞速升迁到伯爵,甚至在历史上成为侯爵。

这事都已经很明白了!

杨洪就是南方文官集团推出来的军方代表。

认真算起来,西北的军事重镇也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被文官集团给彻底掌控了。

大明甚至可以说,从土木堡之后,就不再是朱家的大明。

……

杨洪、于谦、王直一开始还不认罪,在锦衣卫拿出三人的录音后,三人全都傻眼了。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说的话竟然能被这奇怪的东西录下来。

在证据确凿之下,这三人也无法喊冤枉了。

景泰元年4月,这个世界的大明发生了一起惊天大案。

“灵宗竟然是因为内鬼出卖才导致的兵败!”

朝堂上连续在3个月内,抓了3个尚书,内阁三杨也被革职下狱,其牵连人员多达300多人。

加上家眷涉及人员1.3万,规模一点都不次蓝玉案。

史书记载《三杨乱政》

景泰帝,在上位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已经办了两个大案!

这次刘长青只是把朝堂上的那些爪牙给清理了,并没有对南方那些幕后的士族门阀动手。

只是这些明面上的人就已经弄得人心惶惶了,

民间竟然有人传言他是暴君。

这是武力上搞不定他,开始发动舆论战了!

这不巧了嘛!

搞舆论战,咱也是专家!

搞报纸的限制条件就是印刷和信息的传递,

这两点对于刘长青来说都不是问题。

因为现代那种自动化印刷机太超前了,古人学习成本和维护成本太高。

所以他回到现代找到一家卖老式印刷机的厂家,定制了两套印刷机。

就是民国时期的那种,

这种机器的动力是手摇的,连发电机都省了。

找到一个亲信的文官,让他负责建立大明日报。

对方看到手摇式印刷机的时候,惊喜万分。

“陛下,有了这种印刷技术,我们就可以用来印刷书籍了!”

“特别是永乐大典的印刷!”

这个文官之前一直负责古籍的誊抄工作,

永乐大典因为工程量太过巨大,所以从永乐到现代也才誊抄了两部。

刘长青点了点头,永乐大典全书 卷、目录 60卷,共 册,约 3.7亿字,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类书。

它就是明朝的百科全书,收录了上起周秦,下迄明初的历史文献资料,

包括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等方面的书籍,

涵盖古代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几乎是当时所能搜集到的所有知识,是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大集合。

他让工匠参照这种印刷机进行仿造,成功后直接印刷两套《永乐大典》。

他想带回去一套送给国家!

这也算是自己身为华夏人为祖国做的一点微不足道的贡献吧!

想到这里,他心想等回到汉朝再找一些先秦古籍!

古代需要现代的科技,现代需要缺失的古籍,这样各个位面互补很不错。

经过两天的琢磨,这些工匠已经可以熟练的印刷。

刘长青直接亲手写了第一篇文章,作为《大明日报》的第一版内容。

几百年后,这版报纸应该也会价值连城。

第一版《大明日报》印刷了一万张,利用官方传递渠道用最快的速度,下放到每一个县衙,并要求对方张贴宣讲。

经过测试,最远的云南要7天才能收到。

刘长青对这种速度很不满意,这还叫什么日报啊,直接叫周报好了。

对于怎么提升速度没什么好办法,只能是采取分点布局,

大明一共有两京十三省,除了京城,在每一个省开设一个《大明日报》的印刷作坊。

利用无线电技术,把每日需要印刷的内容从京城传递给下面各省。

同时也改编了一下驿站的运行模式,由驿站安排人将报纸下发到各府各县。

以后慢慢的也会把驿站系统变成邮政那种体系,

这样估计两百年后那个快递员就不会吃不上饭造反了。

随着案子慢慢的推进,锦衣卫开始进行抄家。

这些官员,在北京的宅子里面放的财产并不多,

他们把大部分的财产都留在了老家。

十几年的时间,仅仅从远洋贸易上获得的金钱,就堪比整个国家的税收。

再加上这些官员的土地免税,这些财富已经积累到了惊人的地步。

因为这次涉及的官员品级高,才涉案300多官员,就查抄了6000多万两白银,200万两黄金,

其他各种珠宝字画无数,仅地契就高达200万亩。

看着上报上来的这些数据,刘长青都咋舌不已。

感慨不是明朝不富,而是把大量的原本属于政府的利益都转移到了士族手里。

这些士族在掌控了朝堂之后,又开始变本加厉的压榨老百姓。

如果仅仅是和皇权斗争,像英国那样追求君主立宪,但对底层百姓不会这么苛刻,刘长青倒也不会痛恨这群人。

只是这一群人贪得无厌就像癌细胞一样,不断的吸着大明的血和养分,直到彻底崩塌。

这种人怎会不招人恨!

这一次刘长青把那些士族杀的怕了一些,暂时蛰伏起来。

主要是对方在朝堂上的利益代表,被皇帝斩杀的七七八八了。

剩下的那几个漏网之鱼,品级太低根本就没有话语权。

一眨眼的功夫,时间已经到了6月份。

朱祁钰登基已经8个月了,朝堂上朱祁钰提出要攻打也先,给皇兄朱祁镇报仇。

这个提案一提出,下面的不少官员上奏百姓民不聊生,先恢复元气为主。

经过讨论,皇帝和大臣互相妥协,以5年为期,这五年里大明不主动出征,全力发展民生休养生息。

等5年一到,就给先皇报仇!

其实这是他利用朱祁镇的死,制定的第一个5年计划。

自己的皇帝被外族弄死了,全国上下可不得憋着一股劲要报仇嘛!

朱元璋为了攻打蒙古出师有名,一千多年前的白登之围都找出来了!

治理国家他已经算是轻车熟路,又有后世的学者帮着总结明朝的问题所在。

他只要慢慢的改变就好了!

首先杀了这么多官员,杀威棒是打下去了!

该给这些当官的一点甜头了。

要说老朱家对这些当官的确实也苛刻一些,俸禄制定的实在是太低了。

当官的养不住家,不贪污怎么办!

当他在朝堂上提出增加官员的俸禄时,所有的文武百官都开心起来。

没有一个人反对!

估计这是明朝开国以来第一个没有官员阻止,并且打心底支持的政策吧。

其实给官员涨俸禄救的是那些真正的清官;

贪官哪个不是家缠万贯根本就看不上这点俸禄。

人啊就是现实,昨天那些言官和清流还在背后里议论景泰帝太残暴很像洪武帝,

今天一说给他们加工资,又都夸奖起景泰帝是任君了。

杀了这么多官员,再加上土木堡之变,导致朝廷非常短缺人才。

于是开恩科的计划就提上了日程。

依旧是南北榜,不但文官搞科举,朱祁钰也开始提出要开武举选拔人才。

这两件事,让天下的读书人和习武之人都兴奋不已。

开始争先恐后的进京赶考!

农业上开始全国推广种植地瓜、土豆和玉米。

清朝为什么能仅用一百年,就将人口从1亿人口变成4亿,除了番薯的推广粮食可以让这些人不至于饿死。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摊丁入亩的税收,就是以后收税点不以人头交,而是以土地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