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吕勇这小子找到张履祥了,理应把大神请回南京见孤王啊!但一伙人跑去了福建,竟还在那边搞起研究了!?”

朱慈炯稍微觉得有些大无语,大概搞研究的人,都有些特立独行吧。

不过从吕勇的信中所言,他们不仅找到了红薯,就连玉米、土豆也都顺利的寻获了,甚至没费多大周折。

只是张大神正是听到他谈及新作物,又得知他的经费非常充足,因此才兴致勃勃的和他一起去了福建一带实地考察研究。

找到新作物后,吕勇恨不得插翅飞回南京,但张大神坚持留在当地。

他说要实际看看农户从育苗到种植、施肥、防虫防病到收获的全过程,总结经验和不足,如此才能指导全面种植。

大神不走,吕勇自然不可能单独离去,只能老老实实的留下,整日陪着大神及其弟子们四处查看农田、访问农户,日复一日记录着一切。

按照他的说法,张大神在今年年底前就会把三种作物的特性弄清楚,并形成指导种植的方略,届时就会返回南京。

朱慈炯略微思索片刻,觉得倒也不急于一时,毕竟真正迫切需要这些作物的是残破的北方大地。

整个华夏北方,正在经历小冰河期的末尾时期,气候寒冷且干旱,麦子高粱等传统农作物难以收获。

只有红薯、土豆这样的作物,才能在北方大地存活且收获高产,为垂死挣扎的百姓提供一口吃食。

此时的江南省、浙江等南方诸省,稻麦种植的产量还能养活百姓和朝廷,还没到迫在眉睫的时候。

当然了,等到张大神及弟子们过来,还是要请他们在培育良种、施肥、防虫防病等方面加强研究的。

现在每亩地两百七八十斤的产量,朱慈炯觉得实在有些寒碜了,毕竟后世动辄都是一千多斤啊。

他不止一次的幻想着,某一日大明稻麦的产量能搞到四五百斤,百姓们愁着粮食怎样都吃不完,那还是何等美好的胜景!

“急不得啊,农业增产是需要长期投入和持续坚持的,万不可有急功近利的想法,要给农学家们足够时间和支持才行。”

“万琪啊,你安排一队人手,按照此信上的地址,前去福建协助吕勇保护农学家们,勿令他们有任何意外。”

朱慈炯向新任亲卫队长,下达了命令,这些农学家都是大宝贝,必须保护好。

他想了想后,再度补充了道:“再让他们带去经费白银五千两,让吕勇不要吝啬钱财,务必照顾好张大神等人!”

张万琪认真记下命令,行礼后就悄然下去安排了,非常干练和高效。

一直牵肠挂肚的农业之事有了着落,朱慈炯可谓“龙颜大悦”,认真设想着花费一两年时间准备,待到将来收服北方各省,把新作物快速推广该来,就能很快让百姓生活改善以稳定地上了。

农事改良有了希望,朱慈炯的心神也放松了许多,开始琢磨起湖北战场之事来。

……

此时的湖北战场形势,总体可谓是喜忧参半,而且整个战场的兵力布置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在大战的初始阶段,大明两个师兵力和夔东十三家的兵力布置泾渭分明,各自负责一个区域的防守、作战!

大明的军力驻守两地:

兀尔特、贾克章和叶玄着带领陆三师万余人,及原荆州绿营参将马前程领原荆州绿营五千人,驻扎在当阳城。

姜光军和董军,带领陆二师万余人,及甘辉水师万余人,驻扎在沿江的宜昌城及周边。

夔东十三家的兵力则驻守两处:

郝摇旗领夔东兵力一万人,则驻扎在宜昌下游的宜都!

刘体纯、李来亨、袁宗弟、王光兴等将领,率领大军四万人,驻守上游巫山等地,与鞑清四川总督李国英的八万大军鏖战,避免大明的各军被鞑子上下夹击。

甘辉还特意派出一支分舰队,封锁住了巫山县的长江江面及大宁河的水道,不断骚扰鞑子的调兵及运粮,协助刘体纯等人防守。

大战初始之时,无论是长江上游四川境内的巫山战场,还是下游湖北境内的当阳、宜昌和宜都战场,明军顺利顶住了清军的强力进攻,甚至略占上风。。

在上游巫山一带,整编整训后的农民军,再加上炸药包、手榴弹的支持,在和李国英的鏖战中,略略占了上风,战线稳如磐石。

在下游的三处战场,在宜昌战场,姜光军和董军的陆二师及甘辉水师,利用武器的代差和海军的绝对优势,打的清军损失惨重。

清军在首战就被他们干掉绿营兵五千余人,一路狂退数十里才勉强稳住战线,然后驱使民夫百姓挖深沟巨壑,勉强防住了明军的反攻。

在当阳战场,陆三师的主体其实是正蓝旗旗兵、绿营兵,他们的实际战力相比鞑子的满蒙旗兵,且心理上还又很大的畏惧感。

他们依托城墙、工事以及火炮火器方面的领先,加之鞑子的攻城能力也很菜鸡,倒也守住了战线不失,且双方损失相当。

最令人无语的是,交战的双方其实都是依靠骑兵为主要杀伤力的队伍,现在反而玩起了堑壕战、消耗战,真是有些神奇。

不过在这样的对峙中,陆三师的将士们在强悍外地的压迫下,众志成城齐心协力作战,反而逐渐融为一体,正蓝旗兵、绿营兵的明显隔阂不再存在。

且在战线稳住后,对于满蒙鞑子的强烈畏惧也逐渐消弭,勇气和自信随之注入军魂中,他们竟在战场上完成了脱胎换骨,真正成为强军。

至于第三处宜都战场,郝摇旗的防御大多沿江,在大明海军的军队优势之下,防守也是轻松惬意毫无压力。

各处战线稳固后,且总体上明军占据优势后,就在姜光军等人思忖进攻方案,以争取取得更大优势,乃至击破鞑子大军时,巨大变故骤然袭来。

满清朝廷在鳌拜的推动下,从河南和陕西调满蒙八旗四千人、绿营兵精锐三万人,悄然进入四川协助作战。

四川总督李国英大军在握,先是摆出清军久战疲惫和士气低落的假象,令持久作战的刘体纯、李来亨放松了警惕。

然后再四月中旬时,李国英认为战机已到,他率领鞑子大军倾巢而出,丝毫不顾忌伤亡的发起了全面强攻,猝不及防的刘体纯、李来亨等被杀得大败。

先是巫山城北清军一鼓而下,大将袁宗第为掩护农民军残部撤退,率领本部军马断后,全军战死无一人逃出,也无一人投降。

农民军残部三万三千余人,一路溃退到羊耳山(今奇峰乡)一带据险而守,试图拼死稳住阵线。

可追击而来的李国英如同疯魔了一般,指挥着十数万大军毫不顾忌伤亡的狂攻十日,再破羊耳山。

幸亏刘体纯见机的早,发现战况不可挽回时,令众将放弃了防守全速撤退,一路退到了兴山、巴东一带。兴山一带依靠山区,巴东一带依靠海军优势,总算暂时稳住了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