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四合院:厨艺启程 > 第401章 四……四十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行啊。”

何雨柱回答的时候,心里确实有些意外于这个品牌的洞察力和勇气。

毕竟,买一瓶两块钱的非常可乐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是小事一桩,但是一块雷达手表却动辄几百上千。

“那价格还是二十万吗?”徐主任接着问道。

“不是,得四十万。”

何雨柱摇了摇头,并给出了新的数字。

这一下子让徐主任差点儿没站稳:“四……四……四十万!”

“没错,正是四十万。”

看着对方的表情,何雨柱笑着解释说:“其实这也不算夸张。再等两年看看吧,我敢打赌广告费后面还得再多加个零呢。”

“再加上一个零……”徐主任整个人都懵了,这意味着达到了四百万。

仅仅播放十秒钟就要支付四百万?

如果是全天候播映又该多高呢?

“第一笔订单,我们不知道效果如何,所以定在二十万已经是折扣价。第二个项目就得调整了。”

何雨柱简单解释了几句,并指出:“随着大家家里越来越多人拥有电视机,作为平台我们的价值也随之上升。而可用的广告时段有限,调高价钱自然合理。”

“记得咱们有权为服务合理报价。”

“明白了。”徐主任深深吸了口气,点点头答应下来。

“另外还有一个事项要提醒您……”

何雨柱想了想说:“必须牢记,不是所有商家提供的广告我们都应该接受的。”

等徐主任走后,他参考未来世界的做法制定了厚厚一本指南文件,在下班之后前往阿姨家请求协助推进这项计划。

结果不凑巧遇到了正在开会,原本打算等等再说,但是被请进去一同参加讨论。

既然来了便顺道旁听一下,内容涉及的是国有企业转型现状及未来的走向。

何雨柱全程低调旁听没有发表意见。

结束后立刻找到了阿姨谈正事:“电视已经成为老百姓获取信息的关键渠道之一,其影响力不容忽视;同时,通过投放广告也能为电视台创造收入来源,只不过这样做就像一把双刃剑——虽然有利可图,但也存在着潜在的风险。”

“如果对所发布的内容毫无限制,各种水平不等的商品进入公众视野中,消费者基于对我们机构的信任而去选购,最后造成的问题可能比收益更加复杂棘手。”

“其中最重要的是避免那些本就带有隐患的产品伤害民众健康。”

“因此设立一套完整的监管体系极其重要。”

边说着话边把事先准备好的文档递给了阿姨。

阿姨认真审阅了许久之后温柔地问道:“这些观点全部出自你自己之手吗?”

“并不是这样……”

何雨柱摇摇头解释说:“我的想法是参照国外包括狮城、美利坚还有东瀛等国现行有效的规则体系,并结合我们自身的国情做了一些调整。”

没骗你,确实是参考,参照的是那些未提及的未来红色国的经验。

何雨柱一脸轻松,丝毫没有心虚的样子。

“你啊!”

阿姨笑着摇了摇头,静静地看着其他页面。

红色国独特的道路,独一无二。虽然可以学习其他国家的模式,但不能完全复制。

本质上讲,每个国家的情况和体制不同,所以只能通过集思广益,慢慢摸索适合自己的道路。

说是借鉴。

阿姨并不完全相信,但她没有多说什么。

“这件事对老百姓有好处,对经济发展也有帮助,会议上我们会讨论的。”

阿姨看完书面报告后,放在一边,接着问:“刚才开会有什么想法?”

“没有……”

何雨柱肯定地摇摇头。

阿姨笑了笑,说:“工厂改革的效果已经明显显现了,接下来要进行全面推广。”

她简单介绍了几句,又提醒道:“这次会议你也参加了,还是试点工厂的一个负责人。”

“回去后写一份总结报告交给我。”

“报告必须包含详细的改革过程,哪部分有效果,哪部分没有效果,还要对未来发展提出你的看法。”

“……”

如果早知道会这样,当初就直接让人送过来了。

……

从阿姨那儿回到家时,天已经黑了。

四合院中院里挤满了人,大家都坐在小板凳上看着电视。

院子里有电视的消息一传开,东院和西院的人都纷纷跑来老太太家里看热闹。

由于人太多屋里都塞不下,于是大家就把电视机搬到了宽敞的中院,露天观看。

因为电视台进行了改革,播放了许多精彩的节目,这让整个院子的人更加兴致勃勃。

回到家,他没看到冉秋叶也没有见到念秋。

何雨柱不由自主地揉着眉头。自从上次娄晓娥过来之后,不知道怎么搞得,他和冉秋叶的关系变得非常好。

每晚她们住在宾馆里,白天一起去了方便面厂,四合院几乎不再回来。

看到两人关系这么好,何雨柱其实挺高兴的。

可是一直不见到她们,自己一个人待在家里感到有点儿失落。

怀着期望的心情,他也去过几次宾馆。

但每次都是吃闭门羹。

即便到了方便面厂也是同样的结果。

想跟她们见面或者一起吃饭没问题,但如果想进一步亲近一下,身边还有思思、念秋和小灯的话,一点机会都没有。

真不明白这两人到底在搞什么名堂。

简单煮了点儿面条当饭。

吃完饭后何雨柱并没有再去宾馆。

院子里实在太热闹了,也不去前院后院走动。

人们聚在一起很热络,但实在太吵闹了。

若早知道买个电视机会让院子里每天晚上如此喧闹,

何雨柱一定不会帮聋老太太买这台电视机。

现在买了也晚了,只好希望这个电视早点坏掉。

电视得到九点才关机。

何雨柱看了看表,这才七点多,院子里吵得让人头疼。

想了想,决定去轧钢厂值班,顺便想想办法让娄晓娥和冉秋叶分开。

本来是希望她们俩能和睦相处,那样说不定还能一起睡大觉。

可真要处好了,自己反倒像个多余的人了。

别说一块儿睡觉了,连同床的机会都没了。

现在,何雨柱也不再指望那个了,只希望能恢复以前的样子,一三五跟一个住,二四六跟另一个,就挺满足的。

.......

前院。

于莉一个人发着呆,不由自主地叹了口气。

最近娄晓娥不知是不是察觉到了什么,老是拉着冉秋叶去办公楼。

偶尔还能看到心仪的人路过,可是汇报工作的机会却一点也没有。

两人只要待久一点,那个小灯就会过来插一脚。

之前还奇怪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后来被打扰了多次后终于明白了,敢情这人就是来当电灯泡的。

“姐,你怎么了,叹什么气啊?”于海棠一边看着书一边好奇地问。

自从决心要参加高考后,她上下班的所有空闲时间都用在了复习上,誓要狠狠给尤凤霞点颜色看看。

“没……什么。”

于莉瞥了她一眼,心里又生气又无奈。

这几天冉秋叶都不在院子里,这点她是知道的。

如果妹妹不在的话,早就能和心爱的男人双宿双飞了。

每天晚上睡觉时,做梦也在挣扎,一会儿踢一脚,一会儿打一拳,可妹妹还是没有搬走的意思。

想想就生气,又无能为力。

“最近工作太忙了,都晕头转向了……”

于莉假装很无奈地拍拍额头,“差点忘了,今晚我得去厂里值班呢。”

“值班?你不一直不用值班的吗?”

于海棠觉得非常奇怪,毕竟轧钢厂和方便面厂很久都没有领导需要亲自值班了。

“最近会议要求,主要负责人必须要承担起职责,每两天值一次班。” 于莉随口瞎编道。

其实根本没有什么值班安排,她只是不想再跟妹妹挤在一起睡觉罢了。

突然想到,冉秋叶不在正好是个好机会。虽然想见的男人不能过来,而且院子人多眼杂不方便,但是可以借口一起去厂里值班。

没有人打扰,又安全,再也不用天天想着那些烦心事了。

简单说了几句安慰妹妹的话后,于莉整理了下东西,拿着包就出门了。她决定先去院子里走走。

外面天色已暗,院子里亮着电视机的光芒,聚集了一堆人,就像在露天电影院看电影一样热闹。

于莉本就知道喜欢来看电视的人不少,可这人群还是让她有些吃惊。

站在过道上远望,发现何雨柱家没开灯。

于莉心情顿时沉重起来,这样的场景大概只有两种可能:一是何雨柱已经早早地休息了;二是他还未回家。

如果他正睡着,考虑到周围这么多人,直接敲门确实不太合适;但如果他在外没有归来,则给了她在门口等待的理由。

但是更大的可能性是何雨柱今晚住在宾馆,并不打算回来了。

犹豫片刻后,于莉叹了口气,拎起手提包离开了院子,不再多待便开车前往方便面工厂去了。

隔天清早,

何雨柱刚从轧钢厂主持完一个会,接着马不停蹄地赶往方便面厂参与另一个例会。

前不久听说有不少同行厂家计划引入新的生产流水线来制作方便面,因此会有大批人员被派遣过来培训学习。

为了尽量减少对当前工作的冲击。

在会议上,何雨柱做了一些职位调整安排。

让一直以来专注于产品制造的马华负责对接这些新项目,而于莉则转向关注后勤和市场销售方面的工作,并且要同作为投资方之一的娄晓娥进行沟通协作。

此外还宣布了一个重要信息——鉴于近期将迎接大量实习生到来的情况,要求工厂各级主管轮班值守。

整个方案分两队执行,一队由马华领头,另一队则为何雨柱带领的核心管理层构成,这其中就包括于莉在内。

突然间增加的工作量使得不少员工私下里颇有微词。

但于莉心里却是甜滋滋的感觉,觉得这种共事机会十分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