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网游动漫 > 每日医案 > 七百八十五章中医药调理舌体囊肿(舌上痰核)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七百八十五章中医药调理舌体囊肿(舌上痰核)

舌体囊肿(舌上痰核)

[病案]赵某,女,24岁。她最近发现自己在吃饭时咀嚼不便,说话欠利,右侧舌尖麻胀感已经持续了半年多,同时还伴随着胸闷纳呆,肢体困倦等症状。她曾经去某医院检查,发现舌右侧前缘有一个花生米大小之肿块,诊断为“舌体囊肿”,并且给予了硬化剂治疗。然而,治疗初期肿块略有缩小,但半个月后反而增大,因此她要求接受中药治疗。

来就诊时,我们发现赵某的舌右侧前缘1\/3处舌体隆起增大,肿块大小如荔枝核,表面呈浅紫红色,肿块无触痛,质地柔软光滑。舌质红润,苔白腻,脉沉弦滑。

[治则]健脾消痰散结,疏肝行气软坚。

[方药]半夏10克,茯苓15克,陈皮12克,白术14克,甘草6克,柴胡12克,桔梗12克,生牡蛎30克。连服20余剂,舌上肿块消失,诸症皆愈,随访半年未复发。

[评析]祖国医学认为,人体的肝脉络与脾脉络在舌本与舌旁部位有着密切的联系。当七情之气郁结时,舌部会出现肿胀,甚至影响言语能力。此外,古人也常说“怪病多生于痰”,即很多奇奇怪怪的疾病都与痰有关。

如今,有一名患者出现胸闷、纳呆、肢体困倦等症状,这是脾虚湿阻所致。由于肝胆气逆,脾虚不运,水湿内停,凝聚成痰,痰浊相互交织,流注于经络,循经上结于舌部,聚集成痰核。

面对这样的状况,合适的治疗手段应当着重于疏解肝气以促进气血运行,软化坚结之物、强健脾胃功能,祛除体内湿邪,并消散结块。在此过程中,经常会用到一些具有特定功效的药材和方剂。比如二陈汤这一经典方剂,它对于健脾祛湿以及化解痰湿有着显着的作用;白术作为一味重要的中药,其主要功效在于健脾益气并帮助消除痰液;而柴胡则能有效地疏通肝郁之气,缓解因情绪不畅导致的气滞问题,进而达到行气解郁的目的;生牡蛎因其具备软坚散结的特性,可以用来软化坚硬的结块;至于桔梗,它不仅具有辛苦发散和宣泄的药性,还能充当药物的载体,将其他药效精准地输送到病变部位,增强整体的治疗效果。这些药物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从而实现对该病症的有效治疗。

这些药物合用,能够有效地治疗患者的症状,帮助其恢复健康。为了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我们还需要从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方面入手。

首先,患者应该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的恢复。此外,要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以促进气血运行,帮助身体排除痰湿。

其次,饮食方面要注重清淡,多吃一些健脾祛湿的食物,如山药、茯苓、薏米等。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生冷的食物,这些食物会加重脾虚湿阻的症状。

另外,患者还需要调整心态,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过度劳累和紧张。在治疗过程中,家人和朋友的关心和支持也至关重要,以帮助患者更好地面对疾病,增强信心,共同战胜病魔。

总之,通过综合运用祖国医学的治疗方法和现代医学的药物辅助,结合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调整,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有效改善,从而实现康复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