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万人之上 > 第419章 宫廷安宁路漫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贾瑀深知要彻底解决道官之乱,仅仅依靠挑起宦官与道官的矛盾还远远不够。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清晨,他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决定拜访通元真人王道玄。

这一日,贾瑀身着朴素的便服,悄悄来到王道玄那清幽宁静的清修之地。此地山水相依,宁静祥和,与外界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王道玄见贾瑀来访,心中虽有疑惑,但还是礼貌相迎,将他引入室内。

贾瑀开门见山地说道:“真人,如今道官之中鱼龙混杂,一些害群之马胡作非为,不仅扰乱朝纲,更是让道教之名蒙羞。”他的语气急切而诚恳,眉头紧锁,满脸忧虑。

王道玄微微皱眉,轻捋胡须说道:“贾大人所言,贫道也有所耳闻。只是此事颇为复杂,牵扯众多,不知贾大人有何想法?”他的目光深邃,透露出几分担忧。

贾瑀目光坚定,诚恳地说道:“真人,我今日前来,便是晓以利害,希望能与您合作,共同扫除道官中的那些害群之马。还道教一个清明,还朝廷一个安宁。”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王道玄沉吟片刻,缓缓说道:“贾大人,此事风险极大,若不成功,恐怕你我都难以收场。况且,我若相助于你,道官内部那些与恶人为伍的家伙,定会对我百般刁难。”他的表情凝重,显得有些犹豫。

贾瑀抱拳说道:“真人,若不行动,任由事态发展,道教清誉尽毁,国家也将陷入危难。我相信以真人的正义之心,定不会坐视不管。”他言辞恳切,态度坚决。

王道玄长叹一声:“罢了,贾大人如此赤诚,贫道愿与您合作。只是这具体该如何行事,还需从长计议。”

贾瑀连忙说道:“真人,我们先暗中调查那些害群之马的罪行,收集确凿证据。我利用在朝中的人脉,为您提供各种情报。您则凭借在道官中的威望,探查内部消息。您觉得如何?”

王道玄点头道:“此计可行,但务必小心行事,切不可打草惊蛇。”

贾瑀应道:“真人放心,我自会谨慎。”

宦官和道官相互之间的攻讦越来越严重。双方如同水火,互不相容,言辞愈发激烈,手段也越发狠辣。

在宫廷的走廊和庭院中,时常能听到宦官们对道官的谩骂和指责。“那些道官,整日装神弄鬼,妄图掌控宫廷,简直是痴心妄想!”一名宦官尖着嗓子喊道,他的脸上满是愤怒和不屑。

而道官们也不甘示弱,回击道:“你们这群阉人,只知迎合圣上,为非作歹,如今还敢对我们指手画脚!”他们气得满脸通红,眼神中充满了怒火。

他们不仅在言语上互相攻击,行动上也开始了暗中的较量。宦官们利用自己在宫中的人脉和权力,故意给道官们的事务设置障碍,拖延他们的工作进度。

一名道官愤怒地找到宦官,质问道:“为何我所需之物迟迟未到?你们究竟安的什么心?”

宦官阴阳怪气地回答:“哼,谁让你们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我劝你还是乖乖向我们低头,或许还能饶你一命。”

道官怒喝道:“休想!我定要将你们的恶行告知圣上。”

道官们则凭借圣上的恩宠,向皇帝告状,诬陷宦官们贪污受贿、结党营私。

皇帝听着道官的哭诉,问道:“当真有此事?可有证据?”

道官赶忙说道:“陛下,证据确凿,还请陛下明察。”

宦官们听闻道官告状,也跑到皇帝面前辩解。

宦官说道:“陛下,这是道官们的诬陷,他们是想独揽宫中大权。”

道官反驳道:“陛下明鉴,他们这是血口喷人。”

宫廷中的气氛愈发紧张压抑,人人自危。一些宫女和小太监们生怕被卷入这场争斗之中,走路都小心翼翼,不敢多说一句话。

一名宫女小声对同伴说:“这可如何是好,咱们可得小心着点。”

同伴赶忙捂住她的嘴,说道:“嘘,别多嘴,小心惹祸上身。”

就连平日里的欢声笑语也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死寂。

永正皇帝听闻宦官和道官之间的争斗愈发激烈,甚至闹出了人命,不禁暴怒。

他那威严的面容因愤怒而显得格外冷峻,眼中闪烁着怒火,仿佛能将一切燃烧殆尽。

“将双方提供的证据统统呈上来!”永正皇帝怒声喝道,他的声音在宫殿中回荡,震人心魄。

很快,一堆堆的证据被呈到了御前。永正皇帝仔细审阅着这些证据,脸色愈发阴沉,仿佛能滴出水来。

他先对道官们的罪行进行了处理。那些凭借圣上恩宠为非作歹、贪污受贿的道官被一一革职查办,打入大牢。

“朕赐予你们荣耀,你们却不知感恩,肆意妄为,实在是罪不可赦!”永正皇帝怒不可遏地说道,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失望和愤怒。

一名被处置的道官哭喊道:“陛下饶命啊,陛下!都是他们逼我的,我是被陷害的。”

皇帝不为所动,接着说道:“拖下去!”

接着,轮到处理宦官。那些在宫中结党营私、故意给道官设置障碍、扰乱宫廷秩序的宦官也受到了严厉的惩罚。

有的被发配边疆,有的被处以极刑。“你们这群奴才,竟敢在朕的眼皮底下兴风作浪,真是胆大包天!”永正皇帝的声音响彻宫殿,让人不寒而栗。

一名宦官吓得瘫倒在地,哀求道:“陛下,奴才再也不敢了,饶了奴才吧!”

永正皇帝尤其对周锡安可谓是失望透顶。

皇帝斥道:“周锡安,朕对你寄予厚望,你却如此令朕失望!”

周锡安磕头如捣蒜,说道:“陛下,奴才知罪,求陛下开恩。都是那些道官陷害奴才,奴才是被冤枉的。”

自缉事厂设立之后,本指望其能有所作为,谁知尽是些勾心斗角、相互抹黑之事,自己交代下去的事情竟是一件都未曾办成。更让皇帝恼怒的是,这周锡安居然还背着他与周贵妃萧纬私下来往,关系暧昧不清。此次在道宦之争中,他更是将局面搅得乌烟瘴气,一塌糊涂。

永正皇帝忍无可忍,索性下旨将他远远地赶到金陵去看守祖陵,让其在那荒凉之地好好反省。

周锡安绝望地喊道:“陛下,陛下……奴才对您可是一片真心啊。”

周贵妃也跑来求情:“陛下,看在臣妾的份上,饶了他吧。”

皇帝怒喝道:“你也休要多言,回宫反省!”

与此同时,皇帝又提拔了戴安进入司礼监,填补空缺。不仅如此,原先的缉事厂也被彻底撤销,重新设立了内缉事厂,专门负责内廷的刑罚之事,以整肃宫廷纪律。

王三宝获任尚膳监太监之职,曹守节被任命为兵仗局太监,李合祥则出任御马监太监。

而如今内庭的供奉道士们仅剩下通元、通圣、通化三位真人的门下弟子。如此一来,少了往日的喧嚣嘈杂,反倒多了几分真正的道德清修之象。

这三位真人对门下弟子管教甚严,每日督促他们潜心修炼,研习经典,不得有丝毫懈怠。

通元真人说道:“徒儿们,修行需用心,不可有半分杂念。”

弟子们齐声应道:“谨遵师傅教诲。”

然而,道官内部那些未被处置的恶势力,对三位真人恨之入骨,暗中谋划破坏他们的清修。

一名恶道官说道:“不能让这三个老家伙好过,咱们得想办法把他们拉下水。”

他们故意在弟子中散布谣言,挑拨离间。

一名弟子听信了谣言,对师傅产生了怀疑,问道:“师傅,外面的传言是否属实?”

通元真人严厉地说道:“莫要听信谣言,坚守本心。”

他们以身作则,以德行感化众人,内庭之中时常可见弟子们专注修行的身影。

在他们的引领下,内庭的风气焕然一新。道士们不再追逐名利,而是真心探寻道家真谛,为宫廷祈福消灾,为皇室成员指点迷津。

通元真人王道玄时常告诫弟子:“修行之道,在于心诚,在于坚守正道,切不可为外物所扰。”

一名弟子问道:“师傅,若遇外界诱惑,当如何应对?”

通元真人答道:“心不动,意不乱,坚守本心。”

通圣真人玄清则教导他们要以慈悲为怀,多行善事,积累功德。

通化真人郝冲之更是强调要淡泊名利,不与他人争斗。

随着时间的推移,宫廷中的人们也感受到了这股清正之风带来的变化。

就连宫廷中的下人们也受到感染,变得更加恭敬有礼,尽职尽责。

整个宫廷仿佛沉浸在一片祥和宁静之中。

然而,这宁静的背后,却也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暗流。一些别有用心之人,见内庭道士们受到尊崇,心生嫉妒,企图暗中破坏这来之不易的和谐。

但三位真人及其弟子们始终坚守正道,不为所动。

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继续秉持着道德操守,为宫廷的安宁和国家的繁荣贡献着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