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琛闻言,面色不变,开口回道:
“如此就多谢祖大人,还望祖大人多多照拂一下本公这个晚辈。”
听着贾琛略显软弱的话语,太上皇和祖大寿心中却都没有半分高兴 反而更加凝重。
这贾琛太稳了,年少得志,又手握大权,若是放在旁人身上,眼睛估计都恨不得长到天上去,他可倒好,跟个没事人一样,仿佛是向祖大寿求饶。
但太上皇和祖大寿都知道,这年轻人,很不简单!
看到贾琛并未被其激怒,隆治帝也松了一口气,看着面无表情的贾琛,隆治帝心里意识到,他对贾琛的了解,还只是屈服于表面。
“好了,既然你们二人都已经挑选好兵马,那就准备一下开始演武吧!”
隆治帝看了一眼二人,便宣布道。
“是,臣遵命!”x2
贾琛与祖大寿两人向隆治帝回应后,便各自开始命令自己手下准备演武的士兵进入校场。
随着两支千人规模的士兵从两侧进入校场,远坐于高台之上的太上皇和隆治帝,很轻松的就看出了两方人员的兵力配置。
首先是关宁铁骑,祖大寿将他最精锐的一千亲卫给派了出来,而作为时刻要保护祖大寿战场安危的亲卫,这些士兵装备精良,个个身姿矫健,眼神冷峻,透着久经沙场的肃杀之气。
而每个士兵身后斜挎着的弓箭,也代表着他们这一千士兵,都是精通骑射之术的。
手中所持武器,也都是各自最拿手的武器,对付骑兵的飞斧,对付步兵的长枪,甚至还有不少身材魁梧的士兵,手持一人多高的斩马刀,端得是吓人无比。
而他们身上所披的铁甲,看起来就比一般的士兵厚重不少,哪怕称不上一身重甲步兵,但也相差无几。
再看贾琛这边,他派出的士兵看似普通,着装统一却并无特别之处,武器也是常见之物。
身穿兵部配发的制式甲胄,四百刀盾手,五百长枪手,和一百紧急召集的弓箭手,这就是贾琛所派出,与祖大寿最精锐的一千亲卫比斗的士兵,单从外貌和装备上来看,他们似乎只是一支昭武营中的普通千总部队。
连隆治帝都包括在内的众人,见此情况都不禁疑惑,难道贾琛真的这么轻敌?
“昭国公,难道你就这么看不起我关宁铁骑,派这么一支队伍来跟我的亲卫比斗?”
看着贾琛派出的一千昭武营的普通士卒,祖大寿的脸上顿时有些不虞,他感觉这贾琛分明就是看不起他们关宁铁骑。
对于祖大寿的质问,贾琛并不反驳,只是淡淡的回道:
“祖大人莫急,还请继续看下去。”
随后就继续看向场内,闻言祖大寿顿时被气的不轻,他看向面色平淡的贾琛,心中的不忿更加浓重。
“本来老子还想给你一个体面,但现在你既然不想要,那就不要怪我了!”
祖大寿心中恨恨道,随即就招手向身后的一名亲兵耳边嘱咐几句,不多时,这名亲兵便出现在校场中关宁铁骑比斗的一千士卒军阵的后方。
“吴将军,祖大人说了,让你好好的教训一下面前这支军队,不用留手,大人他说出了事他担着!”
统领祖大寿这一千亲卫的统领,是祖大寿的一个小妾的弟弟,严格上也可以说是祖大寿的小舅子。
而此时这个名叫吴梦的青年将领,在接到自家姐夫身边亲兵的传话之时,顿时有些犹豫。
要知道,昨天晚上,他的这位姐夫可是特意告诉他,明天一定要留着点手,千万不要弄太难看了,不然日后咱们祖家的日子,可就难过了。
本来吴梦都已经想好了,十分力只出六分,能赢就行,千万不能搞得太难看,不然恐怕他这姐夫就该骂他了。
可是此时比斗还尚未开始,姐夫就又派人过来,让他不用留手,可以好好的发泄一下。
对此吴梦摇了摇头表示无奈,但还是遵命了下来。
随着校场两侧的战鼓声的响起,昭武营和关宁铁骑的兵马,开始动了起来。
“全体都有!向右看……起!向前……看!”
“第一排!听口令……立盾!”
“第二排!听口令……举枪!”
“第三排!…………!”
………………
昭武营的这支兵马这边,还是老一套,盾兵在前,枪兵在后,弓手压阵。
反观关宁铁骑这边,经过吴梦的一阵命令和旗手的旗语下,这一千关宁铁骑的兵马,摆出了一个雁翎阵的军阵。
两方兵马摆开军阵之后,相距百步而望。
高台之上,太上皇、隆治帝等百官众人一同观看着场中的情况,待看到昭国营的士兵还是摆出了一个普普通通的方阵之后,有不少人心中都在嘀咕:
“这昭国公怕是摆烂了,本来远程攻击就比不过他们,现在还使用没有如此松散的阵型,是准备束手就擒吗?”
就连太上皇都忍不住开口,向贾琛询问道:
“昭国公,你在手下士兵,战术是否太老套了,就只凭这样一个单薄的方阵,就想挡住敌军,也未免太不把人看在眼里吧!”
见太上皇开口质疑,贾琛微微躬身,开口向太上皇回道:
“回禀太上皇,这军伍之战,并不在于个人勇武,特别是对战那些个人实力凶猛的后金鞑子,咱们大周的士兵,单对单,很难抵挡住他们的攻击。”
“但要是几名士兵相互合作,有防有攻,如同一支会咬人的刺猬一般,便会让敌人难以下手。”
“而其大军团作战,两方交战之后,战场之中全是刀光血影,根本没有让士兵们再去发挥自身勇武的机会。”
“所以只有在一开始,利用同僚之间的相互合作,尽可能斩杀敌军,杀敌之数,不过那一劈一刺,若是不成,那就只能放弃,故而两军交战,军阵排列是一说,士兵之间相互的配合,又是一说!”
太上皇听完贾琛的话,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此时,校场上双方已开始冲锋。关宁铁骑的一千士卒,虽已经放弃战马,徒步进攻,但悉悉索索的脚步声和喊杀声,还是震耳欲聋,宛如一股钢铁洪流冲向昭武营的方阵。
而反观昭武营这边,虽比关宁铁骑的冲锋速度慢了不少,但一举一动之间,整个方阵都丝毫不见混乱,仿佛这个由昭武营的士兵们组成的方阵,如同一个整体一样,向前窜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