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沈明珠几句话就喷得庞太师哑口无言,庞太师指着沈明珠,“你你你……“许久,才说出,“好,你很好。”

这一战,以沈明珠胜利。

沈明珠这般能说,又是大长公主的徒弟,更是圣上亲封的圣女,那些先前看不起沈明珠的人,纷纷收起对沈明珠不屑的心思。

沈明珠喷完庞太师,站回到朝堂中央,面对皇上,恭敬地低下了头。

皇帝对沈明珠的表现非常满意,他微微张开双眸,幽深的眼眸扫视了下面众朝臣一眼,这才对沈明珠缓缓道:

“明珠郡主,你站在镇国公身后吧!”

皇帝的话,令朝中所有大臣都惊讶得张大了嘴巴。

站在镇国公身后,那可是从一品大臣的位置啊!

从一品大臣,虽然不是百官之首,但也是除了三个正一品老臣以外,百官首要的位置了。

皇上让沈明珠站在从一品大臣的位置上,那那就说明,沈明珠的地位,相当于从一品大臣。

这在大乾王朝有史以来,第一次,让一个年轻人站在这么重要的位置。

要知道,这个位置,只有几位皇子站过,除了几位皇子,没有哪个年轻人能够站在朝堂这么重要的位置。

大乾王朝的朝堂站位有很严格的标准,朝臣在朝堂上的站位,必须要根据自身的品级,站在相应的位置上。

如果站错位置,不仅会被认为不顾大乾王朝的律法,更是会被定为藐视皇权之罪。

如今,皇上竟然让沈明珠这个十几岁的小女子站在如此重要的位置上,让那些十年寒窗参加科考的人,心里很是不爽。

朝臣们都是人精,他们心里甚至在想,以皇上对沈明珠如此宠爱的程度,如果不是镇国公是沈明珠的外祖父,皇上会不会让沈明珠站在镇国公的前面。

一想到此,朝臣们心里不淡定了,纷纷将目光投向沈明珠。

“谢陛下。”沈明珠朝皇帝躬身行礼以后,毫不畏惧地面对众多质疑、嫉妒,以及满脸愤怒地目光,淡定自若地走到镇国公身后,身形挺直地站在了原地,等候皇帝的差遣。

众人被沈明珠这气定神闲的气质给弄懵了。

沈明珠如此淡定,就像多次站在朝堂一样,毫不畏惧众朝臣的威压,此时的她,如同一个王者一般,身上散发出令人折服的气质。

这些多年为官的老臣们,心里五味杂陈,又将目光看向了沈如海,心里真是羡慕嫉妒恨。

沈如海自己三元及第,考上状元,年纪轻轻便升为正三品大臣,如今他的女儿又得到皇上如此赏识,真是祖坟上冒青烟了。

朝臣们对沈如海,心里那个羡慕嫉妒恨啊!

别说女儿这么出息了,他们的儿子要是能够进入这个金銮殿上早朝,他们都会觉得自己祖坟上冒青烟了。

而沈如海面对众多目光,镇定自若地站在那里。

他的女儿如此优秀,他的女儿为大乾王朝做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当得起这个位置。

皇帝将所有人的表现都看在了眼里,他的目光落在沈如海身上,见沈如海并没有因为沈明珠被赏识而骄傲自大。

皇帝心里非常满意,他环顾大殿一周,问众大臣:

“还有谁对朕封沈明珠为圣女,让沈明珠今天进入朝堂而有意见的吗?”

皇帝的这句话,看似询问,却是在警告。

庞太师还想说两句,被身旁的老臣悄悄拉了拉衣角,庞太师瞧见皇上那洞察一切的眼眸,便闭了嘴。

庞太师没有话可说,此时,谏议大夫魏忠出列,上前躬身行礼道:

“陛下,臣有话。”

皇帝微了微眼眸,道:“你说。”

魏忠直言道:“陛下,臣纳谏,虽然明珠郡主,为大乾做过一些贡献,又为上一任圣女大长公主的传人,被陛下封为圣女,臣无话可说。”

皇帝很想说,你无话可说就不要说。

他最讨厌谏议大臣什么的,总是跟他抬杠。

魏忠为官多年,深知皇上的性格,在皇帝还没有反驳的时候,他率先开口道:

“可是,陛下,自古以来,除了特例,并没有女子上早朝的先例。”

“上一任圣女大长公主,当时上早朝议事,是当时形势所逼,如今,国泰民安,陛下让明珠郡主走上朝堂,实乃打破先例。”

魏忠一说,朝堂上其他人纷纷小声议论起来。

“是啊!当初大长公主上早朝是没有办法,现在国泰民安,不能让一个女子骑在我们这些十年寒窗,参加科考之官的头上。”

“是啊!要是都像明珠郡主这样,我们还参加科考做什么?都去捐款,捐粮食,捐官了。”

“此举确实大为不妥,不能开这个先河。”

旁太师站在群臣之首,听着朝臣小声议论,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满眼讽刺地望向沈明珠。

他倒要看看沈明珠如何面对众朝臣的反对。

皇帝欣赏怎么样,皇帝还有身不由己的时候。

沈明珠面对众朝臣的反对,依旧气定神闲,她老神在在的站在镇国公身后的位置上,好像这些人讨论的主角不是她一样。

面对众人的反对,镇国公不高兴了。

他指着那些议论沈明珠的人,一脸杀意地质问:

“你们说明珠圣女不配站在朝堂上,那什么人配站在这里?”

“你们都很厉害,你们厉害,怎么不能解决瘟疫?你们厉害,怎么不能献出强大的武器,协助西北军打退那些骁勇善战的鞑子?”

“你们要是厉害,怎么不去发明解决农民收割稻谷难的问题?”

“你们要是厉害,怎么不发明两季水稻,解决老百姓没有饭吃,饿肚子的问题?”

“你们要是厉害,怎么不把那贫穷的勐双郡发展成为全国第二大税收之地?”

“喔,对了,还有击退骠国攻击,保住西南要地,这一切一切,都有明珠圣女的功劳。”

“而你们,你们这些朝中要臣,在这两次战役,以及雪灾和瘟疫中,都做过什么?啊?就凭你们捐的那一点银子,就能够解决雪灾和瘟疫?”

“你们知道明珠郡主此次在雪灾和瘟疫中做了多大的贡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