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方氏努力想挤出一个笑,只是全身无力的她,根本做不到,嘴角动了动想说什么,终是什么也说不出口。
病入膏肓的她,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只不过一直硬挺着,不让儿子知晓她的病情,更是让大夫帮忙隐瞒,怕儿子得知她命不久矣的消息,会做出一些不可挽回的事来,他还年轻,一旦做错事,这辈子就完了。
做为母亲,必需为孩子将来考虑,这是她能为孩子做的最后一件事。
牛娃抱着方氏,满脸憧憬的说着,“娘,大夫说你这病是饿得,只要好好养着,会慢慢好起来的,孩儿找到活计,往后不用饿肚子。”
看向方氏的眼里,没有半分异样,但凡旁人瞧见方氏的模样,非得吓得半死,可在他的眼里,娘还是从前那温柔摸着他头,夸他能干的漂亮妇人。
要说牛方氏也是命苦,丈夫早早离世,留下她们孤儿寡母面对恶狼一样族人,仗着牛娃人小,方氏又是女流之辈,娘家兄弟胆小懦弱无能,没人给她撑腰,将她们家的五亩田地占为己有,又将母子俩赶到村尾破败的茅草房里,霸占他们原本的土坯房。
一个弱女子,带着一个小娃娃,在无人帮助的情况下养活自己和孩子,还要防着那些不怀好意的人,其中艰辛可想而知。
这不牛方氏不过三十出头,便生生熬坏身子,成了如今这副样子。
尽管身处如此恶劣的局势下,她仍旧教导儿子向上,不愿他走向不归路。
勉强吃了几口,便眨了眨眼,表示她已吃饱,牛娃见状,三两下将剩下的粥全部喝掉。
随即转身离开,蹲在灶前,将药汤倒入碗里,端起来吹了吹,如同对待珍宝一般,将它尽数喂进方氏口中。
喂好药,拉过一旁破烂不堪的被褥,将方氏除脑袋以下的部位遮得严严实实。
“娘,孩儿去山上砍柴,好心夫人家里只有两捆柴,天气马上就要进入最冷的时候,孩儿得趁下大雪前,将她家的柴火备足,你在家里歇息。”
方氏眨了眨眼,随即闭上,牛娃见状便知她这是答应了,拿着砍柴刀关好房门,便往山上而去。
他家就在村尾,直接从屋后上山,此处之所以叫落山村,便是村后是一座大山,每天申时过半,太阳便被大山挡住,于是便有了落山村的称呼。
牛娃从小在村里长大,爹还在的时候,家里的日子过得不错,不过他爹没有兄弟,否则他也不会落得如今这样,面对族里人的恶意,举目无亲的他毫无办法。
“牛娃,这是要上山砍柴吗?我家柴火快没了,帮我砍几担回来呗,给你八文一担。”
牛娃循声望去,见是隔壁婶子站在屋后,正仰头望着他,只是她说的话,他是半个字都不信。
垂下眼眸,望着下方的妇人,嘴角勾起一抺叽笑,“抱歉常婶,你让强子哥自己砍吧,我的柴火已经被人预订,若交不了差,我和娘就要饿肚子。”
若是从前的他听到这番话,一定会高兴的应下,可吃过几次亏后,哪里还不知她的小心思,之前每回让他帮忙砍柴都是这样说,可等柴火进了她家门,立马翻脸不认人。
让他白做工,偏偏村里人见他们母子好欺负,经常到他家拿柴,搞得砍了柴都不敢背回家。
好在他在山上找到一处秘密之地,只有他知晓,放了许多柴在里面。明天直接从山上挑下来,送到好心的夫人家里。
妇人撇了撇嘴,拍了拍裙摆转身回屋,这小崽子越来越不好忽悠了,早知道就给他几文钱,家里就不用砍柴了。
丝毫不觉欺负孤儿寡母有何不对,进屋跟自家男人抱怨,“方氏病秧秧的,还没跟着她那死鬼男人离开,当初让她改嫁还不同意,如今成这病痨鬼,住在咱们旁边,也不知会不会传染。”
男人躺在床上翻了个身,不耐烦道:“操心这些做甚,她生病也不是一天两天,要传染早传染了,哪能等到现在。”
妇人气结,扭身出门,去找人唠嗑去了。
******
次日清晨,早膳过后。
“娘子,为夫去夫子家,中午就不回来了,家里的活计让丫鬟来做。”宋清淮着一身竹青色祥云缎面长袍,头带玄色方巾,手持鹿山书院夫子给他的名帖,准备拜访墨云居士。
苏白英柔声叮嘱,“好,路上小心点。”
墨云居士顾季轩学识渊博,二十三岁考中探花,听说他是状元之才,若非当年另外两位都已过而立之年,且长相普通,圣上不得已点了他为探花,据说那一年的状元游街,街道两旁挤满了年轻小姑娘,大婶子小媳妇。
更甚者不少男子都为他的容貌所倾倒,那段时间京城大街小巷,都是议论他的声音。
身为京城顾家最小的儿子,前头有三位能力出众的哥哥,无需他为家族做贡献,活得随心所欲。
考中探花后,拒绝圣上授予官位,独身一人留书一封出门游历,直到三十八岁时方才回京定居,且他游历时所用之名墨云居士,名声大噪,回京后不时有学子上门讨教,不管你是平民还是世家子弟,在他这儿一视同仁。
而宋清淮在书院里没少听他的传说,如今已四十有五,仍旧孤身一人不曾娶妻。
曾有人言他是断袖,真真假假,谁也不知真假。
来到城南雅轩小筑门前,小寒极有眼色的上前敲门。
“咚咚咚...”
的敲门声响起,不多时便有一名小童前来开门。
小童长得唇红齿白,探出小脑袋看了两人一眼,客气的询问:“请问你找哪位?”
宋清淮上前作揖道:“小公子,请问这里可是墨云居士的住所?”
小童已经见怪不怪,这种事每天都有学子前来讨教,淡定的询问:“是的,可有拜帖?”
宋清淮连忙双手递上拜帖,“有的。”
小童接过看了一眼,将拜帖还给宋清淮,行了一礼,“居士每逢初二、初五、初八才会接待拜访者,阁下请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