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天李秦武又猫在绘图室里,考虑要抄那挺12.7mm重机枪。

淞沪那场城市战中,辽造马克沁暴露出很多问题,体积过大,太重,射速慢,尤其是这玩意上89式坦克,简直是灾难。

和鬼子坦克对拼时,拿这玩意断履带抓俘虏倒是还不错,可坦克内空间寸土寸金,一下塞入这么大一根机枪,坦克里面挤的一批。

而且12.7mm的子弹太大,车内只能带四五百发子弹,这火力持续性短的不能再短,实在太要命。

替换选项的话,李秦武直接从我国自主研发的重机枪中找模板,12.7mm重机枪这块领域,我国一直是全世界领先水平,主要优势是轻量化这块,做的相当牛逼。

12.7mm这个口径的重机枪体量大,别的国家都需要机械化平台运输,但我国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把轻量化做到了极致。

像最新款的qJZ171重机枪,战斗全重仅有18.5kg,枪架和枪身分离后两个士兵就能扛着机动,步兵班组能带着这种超纲的火力进丛林高原等难进入的地方,而敌人装备近百公斤的12.7mm重机枪却上不去。

只是可惜啊,这款重机枪李秦武想抄也抄不了,qJZ171用了新型减重合金材料,还用了两级弹簧式浮动机等减后座结构!

这个结构说起来有些复杂,可以简单理解为摄像机的防抖功能,这个功能确实牛逼,能降低重机枪80%的后坐力,使重机枪的射击精度堪比精准射手步枪。

但听听就知道这玩意有多复杂,工艺要求有多高,就李秦武现在连个弹匣弹簧都造不好的情况,还去搞两级弹簧式浮动机,想屁吃吧!

好在他在我国的12.7mm重机枪发展史上找到一款非常适合他的重机枪,85式重机枪,准确说是85式高射机枪。

85式高射机枪枪身重18.6千克,枪架重17.55千克,有效射程为高射1600米,平射1500米,理论射速每分钟750发,全枪长2150mm。

李秦武看中这款枪的原因有二,一个是这款枪于1985年定型大规模生产,这时候生产的枪械材料还比较传统,没有用一堆离谱的减重合金,李秦武这里勉强能照着生产猴板。

其二是85式高射击枪的通用性超强,它既可以对地打步兵装甲车,也可以上防空枪架攻击低空目标,更厉害的是,这款枪曾经做过上坦克和武装直升机武器吊舱的实验!

见过85式高射机枪的人都会惊叹,这玩意结构紧凑到了极致,完全就是一根发射子弹的管子,这种紧凑性天然让它具备登上各种火力平台的素质。

李秦武很早以前就想弄个类似空中炮艇的玩意,作为空中火力支援,不过到现在为止,他们这群人连飞机都还不会开,从奉天机场里薅来的飞机现在还在仓库里发霉,没办法,找不到人教他们开飞机,又不敢自己实操,怕出事。

可现在有分身到美国那边去了,在民间航空俱乐部学习飞行技术,要不了多久,惩戒军就会成立空军,惩戒军的飞行单位中必然会出现空中炮艇。

在飞机那种狭窄的空间里,寸土寸金的,85式紧凑的特性就很有优势了,只要设计一个并联枪架,能放一挺m3机枪的位置可以并联放下至少4挺85式高射机枪!到时候空中炮艇里直接放两挺4联装机枪,直接给你下空中火雨!

一挺重机枪既能满足步兵班组,又能满足车载航空,李秦武不选它还选谁?

选择好研发方向,李秦武就把自己闷在绘图室里工作,不过他的个人时光没持续几天,便被李鑫用思维共享叫了出来。

“卧槽!本体,别琢磨你那破枪了!有个巨佬来投奔咱了!汤仲明,来人是汤仲明!人在代课室里呢,赶紧过来!”

李金的声音在李秦武脑子里咆哮,震得他差点神魂不稳,他也来不及多想,扔下笔快速朝门外跑去,虽然他还没意识到汤仲明是谁,但能让李金如此失态的肯定是大人物。

他一边跑一边用思维共享问:“谁啊?谁来投奔我们了?给你整这么兴奋!”

他的话让李金又咆哮了起来。

“汤仲明啊!人家在巨龙日报上看见我们在搞汽车,他带着木炭汽车图纸跑来找我们啦!”

李秦武刚开始还没想起这人是谁,可一听木炭汽车,他脑中炸起惊雷,他也想起来了,这来的真是个巨佬啊!

汤仲明,河南孟县人,曾在法国留学,获得工程师职位。

他在法国学习工作期间,欧洲兴起了煤炭发动机研究热潮,因为欧陆战争打完后,欧洲各国都体会到了机械化运输的作用,可碍于当时的石油产量不高,油车不可能大规模装备,于是就想开发木炭引擎。

不过因为列强对世界各地石油的开发,以及木炭车自身的局限性,这个研究方向很快被放弃了,没在欧洲得到推广。

汤仲明却觉得木炭车相当适合中国,这时候想在明国买一升汽油要40铜元,太贵,根本负担不起,可木炭不是到处都是?

他立马回国,开始了自主研发木炭车之路。

汤仲明回国后,用工程师身份找到很不错的工作,利用丰厚的工资租了间房子,并购买一辆不知倒腾几手的汽车,以这辆车为蓝本研究煤炭车。

在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后,于1931年,他终于弄出一台时速达到每小时40km的木炭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