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唐之国舅纵横 > 第478章 来自余杭的电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旁的房玄龄见李世民沉默不语,立刻猜到李世民心里顾忌什么。

房玄龄眼珠一转,立刻想到一条绝妙办法。

只见房玄龄突然起身,怒目圆睁,指着塞尔乌斯大声呵斥道:“大胆!你这化外蛮夷,竟敢如此无礼!”

塞尔乌斯被房玄龄突如其来的呵斥吓了一跳,他愣在原地,不知所措。

“秦王殿下所用的筷子,乃是以香木为柄,象牙为头,包裹金箔装饰,此等餐具,只有大唐皇室跟与国有大功的顶级勋贵才配使用!”房玄龄义正辞严地说道。

“你一个化外蛮夷,也敢妄想使用筷子?简直是不知天高地厚!”

塞尔乌斯见房玄龄如此气急败坏,心中愈发坚定自己的猜想,认为筷子才是顶尖贵族使用的。

他连忙解释道:“这位大人,您误会了!我并非无礼之人,我只是仰慕大唐文化,想要学习大唐的礼仪。”

“我是东罗马的将军,我的父亲更是元老院的元老,我的家族在东罗马就是最顶尖的贵族!”塞尔乌斯急切地说道。

“现在东罗马与大唐是友好邻邦,我认为我的家族有资格使用筷子作为餐具。”

房玄龄听完塞尔乌斯的解释,假意点头,似乎被说服了。

他转向李世民,恭敬地行了一礼。

“秦王殿下,东罗马与我大唐乃是友好邻邦,塞尔乌斯将军又是东罗马的贵族,依臣之见,他确实有资格使用筷子。”

房玄龄顿了顿,继续说道:“恳请殿下赏赐其筷子,以彰显我大唐之气度。”

李世民顺势点头,表示同意。

他拿起自己使用的那双筷子,递给塞尔乌斯。

“既然如此,那这双筷子就赏赐给你了。”

李世民语重心长地说道:“希望你在大唐好好学习,学成之后,回到东罗马,造福百姓。”

塞尔乌斯接过筷子,激动得双手颤抖。

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对着李世民行了一个大礼。

“多谢殿下赏赐!我一定好好学习大唐文化,将来回到东罗马,将大唐的文化发扬光大!”

塞尔乌斯的声音哽咽,眼中充满了感激。

李世民上前扶起塞尔乌斯,温和地说道:“快快请起。”

他话锋一转,开始询问起双方通商的事宜。

“大唐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塞尔乌斯将军想要什么,在大唐都能买到。”

李世民的目光灼灼,紧盯着塞尔乌斯。

他可是惦记着塞尔乌斯手里那三亿银币的财富呢!

有了这笔庞大的财富,自己征服地中海的资金就不用发愁了。

“多谢殿下赏赐!”

塞尔乌斯再次躬身道谢。

李世民微微颔首,示意他不必多礼。

“塞尔乌斯将军远道而来,想必还有许多事务需要处理。”

李世民缓缓说道。

“通商之事,便由房玄龄全权负责与你商谈。”

“房玄龄乃是我大唐一等一的人才,定能让你满意。”

说完,李世民便不再理会塞尔乌斯,而是转身朝着后院走去。

身为大唐秦王,他自有身份。

通商这种事情,确实无需他亲自出面。

交给手下人去办就行。

塞尔乌斯看着李世民离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敬佩。

大唐秦王果然气度不凡!

随后,塞尔乌斯便跟着房玄龄走到一旁,开始商谈具体的通商事宜。

李世民回到后院,心情颇好地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

他坐在椅子上,静静等待着房玄龄的消息。

没过多久,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房玄龄满脸喜色地快步走进后院。

“殿下!殿下!大喜事啊!”

房玄龄人还未到,声音便先传了进来。

李世民放下茶杯,嘴角微微上扬,看向房玄龄。

李世民笑着问道:“可是塞尔乌斯那边有什么好消息了?”

房玄龄快步走到李世民面前,躬身行礼。

房玄龄兴奋地说道:“殿下英明!塞尔乌斯果然大手笔!”

李世民示意房玄龄坐下,并亲自为他倒了一杯茶。

“来,喝口茶,慢慢说。”

李世民温和地说道。

房玄龄连忙道谢,接过茶杯,一口气喝了个精光。

“殿下,塞尔乌斯一共订购了一千套餐具刀叉!”

房玄龄放下茶杯,激动地说道。

“每套餐具刀叉,塞尔乌斯都愿意出五百枚银币!”

“一千套,那就是五十万枚银币啊!”

李世民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喜色。

五十万枚银币,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

“除了刀叉呢?”

李世民继续问道。

“塞尔乌斯将军还订购了一百套象牙筷子,以及配套的碗碟杯盏等物。”

房玄龄继续说道。

“象牙筷子,塞尔乌斯将军更是愿意每套出一千枚银币的高价!”

“一百套象牙筷子,又是十万枚银币!”

“再加上绫罗绸缎,茶叶瓷器等物,塞尔乌斯此次一共采购了价值一千万枚银币的货物!”

房玄龄一口气将所有的订单都说了出来。

听完房玄龄的汇报,李世民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一千万枚银币!

这帮蛮夷,当真是富得流油!

不过,想到塞尔乌斯手里可是有三亿银币的巨款,这一千万枚银币,就显得有些少了。

“一千万枚银币,还是太少了。”

李世民微微皱眉,有些不满地说道:“塞尔乌斯手里可是有三亿银币,这才花了区区一千万,远远不够啊!”

房玄龄闻言,沉思片刻。

“殿下所言极是。”

“想要掏空塞尔乌斯手里的银币,还需要从长计议。”

“臣以为,太国舅最是了解海外之事,或许可以向太国舅请教一番,让他为我们出谋划策。”

房玄龄建议道。

李世民眼睛一亮,觉得房玄龄所言极是。

窦乐常年与海外商人打交道,对海外的情况了如指掌,问他准没错。

“玄龄言之有理!”李世民赞同地点了点头。

“立刻派人给太国舅发电报,将此事告知太国舅,请他尽快回电,为我们出谋划策!”李世民立刻吩咐道。

国舅别院内,窦乐正悠闲地坐在凉亭之中,手中把玩着两封刚刚收到的电报。

他那双锐利的眼睛,在电报纸上快速扫过,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

第一封电报,是李世民发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