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随波逐流之冷门文抄公 > 第85章 写作重新开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音缘餐厅开业后,生意不错。

四月份侯琦和陈军宣传完毕,回到南都,一边跟着左学继续学习,一边在南都各大高校里挖掘各种业余歌手。

一时间,餐厅的大名传遍了各个大学,并且引来了不少文艺青年。特别是每周六晚上的原创之夜活动,更加吸引年轻人。这活动是孙小宝和韩四闲聊的时候,随便提了一嘴的产物。韩四觉得这主意不错,便让侯琦和陈军负责完善计划,并且在四月中旬推出。

什么是原创之夜呢 ?

就是这一晚歌手只能唱自己写的歌,或者请人写、但从未发表过的歌曲。当然,你不用担心歌曲被盗用,因为只要报名参加,歌曲就会被江南娱乐公司收入曲库当中。

这是一个颇具挑战意味的节目,台上歌手第一次唱新歌,如果不能打动台下的歌迷,那只会拿到最基本的报酬。另外,对于来这听歌的歌迷来说,如果没有一定的鉴赏水平,就没有评分的资格。

对于年轻气盛的大学生、各路专业的、业余的音乐人来说,原创之夜就是最好的证明自己的小舞台。

所以,这活动一推出就火爆至极,一个月后消息甚至传到首都和魔都,那里的音乐人也跑来试试运气。

然后,孙小宝的工作量就增加了。因为音缘餐厅那里收到了不少歌曲,有些歌良莠不齐。好处就是江南娱乐公司的曲库迅速增加。

郭勇和郭燕这兄妹俩很高兴。孙小宝好久没有拿出作品了,现在收到的这些歌虽然不是出自他手,但也是他选出来的。

因此,胡丽波的专辑进展很快,最近录了不少歌。

看到两人的工作进度,孙小宝从自己的金手指里搬运了一大堆歌,这些歌不是邓丽君的就是什么高胜美、韩宝仪等歌手的作品,全都是甜歌,总共二十多首。

然后,郭燕看着这60多首歌直发呆:“小宝他自个拿出存货二十多首,又从公司曲库中选了60多首,这不是要做好几年?”

郭勇道: “没那么多时间,今年丽波什么都不做,除了有单位的演出任务之外,就躲在公司录音。而且,小宝不要求这专辑拍什么mV,只要求一年内做完。编曲方面要求也不高,我觉得可以试试。”

“ 那好吧!得和小宝说说,咱们必须增加人手了!”

对于这两人的请求,他答应了。反正公司还在招人,而且胡丽波的团队也能配合。

最后两人决定,今年争取录完三四十首,剩下的明年再说。

孙小宝并不反对。本来他的意思是让两人再筛选一遍,选出合适的歌曲就行了。但他们觉得别选了,全都录下来不就得了么?反正这些歌别人也不想唱,那就别浪费了。

既然他们愿意这么做,孙小宝也不拦着。

另一边,王大川的专辑也启动了。这事儿就是侯琦和陈军负责的。但两人可不像郭勇郭燕那样,孙小宝给什么歌都打算录下来。

孙小宝从曲库里挑了40多首歌,这些歌没有一首是自己搬运的,全是外面收来的。把这40首歌交给两人后,让他们选出十首或者十二首组成新专辑,这就够了。

安排完音乐方面的事情后,张雪那边也传来好消息:吕静和孙琦愿意跟着孙小宝干,至于那位刘卫国则拒绝了邀请,他打算回老家 。

现在那两位师弟和师妹已经回学校了,他们要忙着毕业的事情。所以,现在是时候帮两人运作分配的的问题了。

原则上,张雪那里的报社顶多只能要一个人,因为上面不给编制。但她通过自己大哥的关系,又争到了一个名额。

反正,整个件事儿都是由张雪去操作的,吴淑兰也帮了点忙,最终还是把事情搞定了。

到了7月份,吕静和孙琦先去报社完成报道,他俩现在是报社旗下员工,然后又以合作的形式被派到江南娱乐公司这边。

这在程序上没什么问题,因为江南娱乐公司本身就是省内各个单位和李钰合作的产物,这些单位中就包括《南都文艺生活报》。就说现在吧!公司里的宣传团队中,国内成员基本上都是张雪那边派过来的。

两人来公司报到后,孙小宝立马在公司里成立了一个歌曲特别审稿小组,然后把两人塞进来。不过,他俩也不用参与审稿,而是充当孙小宝的写作助手。

为此,他特地把两人分在自己办公室隔壁的一个屋子里,让他们每天都在那儿写。

上班第一天,孙小宝就把《多此一女》的人物设定和故事大纲交给两人,并且对他们说:“第一个活儿就是这个,你们先按照剧本的模式写写看吧!,可能有时候我也会口述,然后我们一起把稿子整理出来。你们先研究一下,看看这事儿能不能做,如何做。”

两人能完成这实质上的代笔的活儿吗?根据之前他们实习的情况,张雪觉得问题不大,反正孙小宝写的东西偏向通俗流行,要求不算很高。

《多此一女》可能还涉及到一些深刻的内容,但计划中的《神探狄仁杰》就是爽文了,完全可以适应。

两人接过孙小宝给的材料和大纲并没有说什么,而是回到他们的办公位上忙活了。

但在内心里,他们还是有些忐忑。

孙琦问一向有主见的吕静:“大姐,这怎么开始啊!?”

“简单啊!你看师兄把人物都设定好了不说,差不多每一章的故事梗概也写出来了,这就是说骨架已经齐备,我们添加血肉即可。”

“怎么添加?”

“看报纸和电视咯!离婚后子女的问题、重男轻女、再婚家庭的麻烦等,案例多着呢!到时候咱们把那些报道化为情节填进去就好。”吕静倒是不太担心这个问题,“咱们把这作品弄好了,以后就有机会了。你别忘了,咱们这师哥也写过剧本。”

“哦!”

当初的三人组,刘卫国为何选择回老家呢? 因为他觉得当人家的助手、充当代笔不太靠谱。这又不是侯琦和陈军那两位学长所做的事儿,熟悉了流程就可以当制作人。

而吕静的想法很简单:学这一行的,一出来不就是跟着别人锻炼么?南艺前三届戏剧文学的毕业生,至今没有一个在属于自己的行当里冒头。唯一冒头的小师兄孙小宝,靠的是写作和音乐,而不是编剧什么的。

这说明什么?想要出头,毕业前必须跟着人慢慢熬。跟谁好呢?在她看来,去那些没什么关系的单位里,根本比不过别人,那还不如跟着这位小师兄呢!她听说了,那位谢文大导演与师兄熟得很,说不定哪天就有机会了。

孙琦听了两人的不同观点后,他决定跟着吕静留下来,一是他对这姑娘有意思,而是他觉得这姑娘的分析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