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我们可以去靠近水源的地方,那里的动物活动频繁。”陶春生提议道。

两人于是开始行动,沿着一条小溪向前走。路边的杂草和灌木丛生,显得生机勃勃。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植物的芬芳。

“说起来,你以前有没有捕过动物?”陈金山一边走一边问。

“我小时候跟爷爷去山里玩的时候,捕过小兔子和鸟。”陶春生回忆道,脸上露出一丝怀念的笑容。“那时候特别兴奋,能抓到猎物就像得到了什么宝藏一样。”

“听起来很有趣。”陈金山虽然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但想象一下那种感觉,心里也不禁有些向往。

“不过,现在的情况不太一样。”陶春生突然收起笑容,认真地说,“我们要考虑到捕捉的动物,不只是为了猎杀,而是为了生存。”

“你说的对。”陈金山点了点头,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我希望我们捕到的动物能对我们有所帮助,而不是单纯的为了猎杀它们。”

经过一番讨论,两人决定在靠近水源的地方搭建捕兽器。陶春生用木棍和绳索开始制作一个简单的圈套,而陈金山则负责寻找合适的树枝和材料。

“这里的树木长得真好,看来我们选的地方没错。”陶春生边忙碌边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希望能如你所愿。”陈金山心中也有了几分期待。经过一番努力,他们终于搭建好了两个简单的捕兽器,然后决定在这里等几天看看效果。

“我们就这样守着吗?”陈金山问,心中对等待感到有些焦虑。

“是的,耐心是捕猎的关键。”陶春生回答道,眼神中透出一种坚定。“我们还可以在周围观察,看有没有其他的动物活动。”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两人决定在捕兽器附近扎营。晚上,他们围着小火堆,火光跳动,温暖的光线驱散了夜晚的寒冷。

“你觉得我们能捕到什么?”陈金山问,目光投向火焰。

“可能是一些小兔子、野鸡,甚至是松鼠。”陶春生回答,脸上挂着期待的笑容。“只要我们耐心等待,总会有收获的。”

“我希望如此。”陈金山点头,心中暗暗希望明天能有好消息。

夜深了,四周的虫鸣声逐渐淡去,只有火堆旁的噼啪声打破了宁静。陈金山和陶春生在火边聊起了家乡的事,互相分享着各自的故事,逐渐放松了心情。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树梢洒在地面上,鸟儿在枝头欢快地鸣叫。陶春生和陈金山早早醒来,迫不及待地去检查捕兽器。

“快去看看!”陶春生一脸兴奋地说,像个孩子一样朝前奔去。

陈金山紧随其后,心中也充满了期待。当他们来到捕兽器旁,发现一个小兔子被困在了圈套中。

“真的捕到了一只!”陶春生欢呼道,脸上的笑容无比灿烂。

“这下可以解决我们的燃眉之急了。”陈金山也松了一口气,心中的疑虑终于消散了。他们小心翼翼地将小兔子解救出来,然后迅速处理好猎物。

“接下来我们应该怎么做?”陈金山问,处理完兔子后,他感觉到有些无措。

“先将兔子烹饪,然后分成几份,留一部分给自己,剩下的可以晒干或者腌制,以备后用。”陶春生沉稳地说,显然在这方面有不少经验。

“好主意!”陈金山点了点头,开始忙碌起来。经过一番努力,他们将兔子处理完毕,火堆旁飘出了诱人的香味。

“这可是我们第一顿猎物,值得庆祝一下!”陶春生笑着说,眼中充满了兴奋。

两人围坐在火堆旁,享受着美味的兔肉,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吃完后,他们决定再设几道捕兽器,希望能继续捕到更多的猎物。

“这次的成功让我觉得信心倍增。”陶春生说道,脸上洋溢着笑容。

“我也是,感觉一切都在慢慢向好的方向发展。”陈金山回应道,心中的紧张和不安终于得到了缓解。

日子一天天过去,陶春生和陈金山在山中逐渐适应了生活。他们每天都会检查捕兽器,几乎每天都有收获,兔子、野鸡、甚至是一些小松鼠。两人的友情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加深,他们彼此信任,共同面对这个未知的世界。

“你有没有想过,我们接下来要怎么走?”有一天晚上,陈金山问道,眼中流露出一丝忧虑。

“走到哪里都好,只要我们还有食物,有水源。”陶春生回答得很淡然,“但我觉得我们应该向更深的山中走去,那里或许会有更丰富的资源。”

“深山里会不会更危险?”陈金山担心地问。

“危险是存在的,但也正是那种危险让我们更加小心。”陶春生微笑着,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人们围在一起,将柴火点燃,锅里的水逐渐变得滚烫起来。小翠和几个妇女将处理好的鱼放入锅中,不一会儿,鲜香的鱼汤味道便弥漫开来。

陈金山深深吸了一口气,感慨道:“哎,这味道真是太香了!有鱼汤喝,这个冬天可没那么难过了。”

陶春生点点头,看着渐渐黑下来的天色,低声说道:“是啊,虽然冬天寒冷,但只要大家在一起,再大的困难也能挺过去。”

小翠端着一碗刚盛出来的鱼汤递给陶春生:“春生哥,先喝点吧,你们钓鱼辛苦了一早上,可别冻坏了。”

陶春生接过鱼汤,望着小翠关切的目光,心头一暖,轻声说道:“谢谢你,小翠。这鱼汤啊,是我们大家的心意。”

小翠微微一笑:“嗯,只要大家伙儿都能吃得好、过得好,就算是最冷的冬天也不算什么。”

陈金山端起碗,大声笑道:“没错!来,大家伙儿都来喝上一碗,咱们村子明年一定能风调雨顺,日子越过越好!”

人们端着热腾腾的鱼汤,围坐在篝火旁,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天色渐暗,寒风依旧在吹,但在篝火的映衬下,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温暖和希望。

陶春生举起碗,看向众人:“大伙儿,我们一起努力,明年开春一定能有个好收成!今天这鱼汤,就是咱们团结的象征!”

“对,团结!”大家一齐响应,笑声在夜空中回荡。

陈金山也附和道:“就是啊,二婶,咱们村里谁家不是一家人似的?这些鱼啊,能让大家的年夜饭更丰盛些,我们也开心啊。”

张大伯乐呵呵地说:“你们这俩小伙子啊,总是这么体贴。好了,趁着鱼还新鲜,赶紧分一分。冬天难得有新鲜的鱼肉,这可是个大补啊!”

陶春生点点头,把鱼筐放在柴堆边,解开了鱼筐的盖子。几条还在蹦跳的鱼在筐里挣扎着,闪烁着银光。村里的几位妇女立刻围了过来,纷纷笑着议论开了。

“这鱼真是好啊,看这鳞片,多亮堂!”

“是啊,春生和陈金山真是能耐,这么冷的天也能钓上来。”

陈金山笑了笑:“其实也没啥秘诀,主要是咱们选了个好地方,再加上这几天天气晴,河里的冰层薄,鱼儿活动得多。”

一位年轻的村妇小心翼翼地接过一条鱼,满脸笑容:“这鱼够我家小娃儿吃上两天了,真是谢谢你们了。”

陶春生摆摆手:“不用谢,咱们都是一家人。婶子,回去炖个酸菜鱼,酸酸辣辣的最合适暖身子。”

张大伯看着分鱼的情景,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转过头对春生和陈金山说:“你们俩先别走啊,待会儿来我家喝碗姜汤暖暖身子,这天寒地冻的,可别冻着了。”

陈金山笑得灿烂:“张大伯的姜汤啊,那可是村里一绝,我们可不敢错过!”

这时候,村里的几个孩子在一旁玩闹着,看到这堆鱼眼睛都亮了,一个小男孩跑过来,拉着陶春生的衣袖:“春生哥,这些鱼是不是都给大家的?”

陶春生低头摸了摸小男孩的头:“对啊,大家都有份呢。你想吃鱼了吗?”

小男孩笑嘻嘻地点头:“我娘说今晚要给我炖鱼汤,能让我多喝一碗!”

陈金山笑道:“那就得看你今晚乖不乖了,要是乖,咱们春生哥还能给你留个鱼头呢。”

小男孩拍着胸脯:“我一定听话,绝对不调皮!”

村里的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地笑闹着,整个村子显得格外热闹。大家纷纷把分到的鱼拿回家,准备为即将到来的年夜饭增添一份丰盛的美味。

分完了鱼,张大伯招呼陶春生和陈金山到自己家里去。张大伯家在村中央,是个大杂院,院子里堆满了柴火和一些老旧的农具,透着浓浓的乡村气息。

张大伯的妻子早已在厨房里忙活着,看到他们进来,连忙说道:“你们俩小伙子辛苦了,我这姜汤刚熬好,来,赶紧趁热喝了。”

陶春生和陈金山谢过张大伯的妻子,各自接过一碗热气腾腾的姜汤。姜汤的香味扑鼻而来,热乎乎的暖意顺着喉咙直达胃里,把身上的寒气驱散得无影无踪。

陈金山感慨道:“张大伯,这姜汤真是绝了,每次喝完都觉得浑身暖和,啥寒气都没了。”

张大伯哈哈一笑:“你们年轻人啊,就是需要多保养保养。现在天寒地冻的,钓鱼不容易,咱们得好好保重身体才行。”

陶春生喝完姜汤,脸上泛起了红晕:“张大伯说得对,咱们村里人都是一家人,谁都不能倒下。要是有人病了,那可不行。”

这时,张大伯的妻子走了过来,手里端着一盘热腾腾的红薯:“这红薯刚烤好,趁热吃点儿吧,暖胃的。”

陈金山笑道:“谢谢婶子,这红薯可是我小时候的最爱,小时候总是馋得很。”

陶春生接过一个红薯,剥开外面的皮,香甜的气味立刻散发开来:“小时候啊,咱们村里冬天也不容易,能吃上这么香的红薯,那真是大享受了。”

张大伯感慨地点点头:“是啊,那时候物资匮乏,哪有现在这么好啊。你们两个现在可是村里的顶梁柱,将来啊,村里还得靠你们年轻人多多操心呢。”

陶春生和陈金山对视一眼,眼中满是坚定。陶春生认真地说:“张大伯,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努力的。让村里的生活越来越好,让大家过上好日子,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张大伯满意地点点头:“好,好,有你们这份心,大伯我就放心了。只要咱们村里的年轻人有志气,咱们的日子就一定能越过越红火。”

院子里,火光映照着每个人的脸庞,充满了希望和温暖。窗外,寒风依旧呼啸,但这小小的院子里,却充满了欢声笑语,仿佛寒冷再也无法侵入。

陶春生看着张大伯和他的妻子,心里感到一阵温暖。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钓鱼分鱼,更是一份乡里乡亲之间深厚的感情。他和陈金山,还有村里的年轻人,肩负着让村庄变得更好的责任,这份责任让他觉得无比光荣。

陈金山拍拍他的肩膀,笑着说:“春生,天也不早了,咱们回去休息吧,明天还得继续忙呢。”

陶春生点点头,把手中的红薯最后一口吃完,站起身来:“好,那我们就先回去了,张大伯,婶子,明天见。”

张大伯和妻子笑着点头:“好,明天见啊,路上小心些,别着凉了。”

陶春生和陈金山告别了张大伯,踏上了回家的路。村里的小路在夜色中显得格外静谧,月光洒在白雪上,闪着银光。陶春生抬头看了看天上的星星,觉得整个世界都变得开阔而安宁。

陈金山打破了沉默:“春生,今天的鱼分得差不多了,不过我看还有些没分完的,明天一早咱们再给那些没拿到的乡亲送去吧。”

陶春生点点头:“嗯,明天早上早点起来,赶在大家忙活之前送过去。冬天里有口好吃的,大家心里也暖和。”

陈金山笑了:“你这家伙,总是这么细心。村里有你,真是咱们的福气啊。”

陶春生摆摆手:“你别夸我了,咱们都一样,都是为了这个村子好。”

小虎有些不服气,咧嘴笑道:“春生哥,我这人你还不清楚?我别的不敢说,但耐心我可有的是!你们明天几点出发?我今儿就准备好,到时候准时跟着你们走!”

陶春生摇了摇头,眼神里透出一丝无奈:“别说我没提醒你,明天得凌晨四点出发,天还没亮呢,我们就得赶去那条河边守着。要是你真打算跟我们去,那今晚早点休息,别贪玩了。”

小虎闻言,先是一愣,紧接着挥挥手,大大咧咧地说道:“凌晨四点?没事,我能起来!我今天早点睡,明天准时集合!”他说着,眼睛又瞥了一眼陶春生他们今天钓的鱼,满眼放光,“看这鱼可真不小,明天我得钓一条更大的!”

这时,另一个正收拾渔具的大汉笑了出来,是小队里年纪最长的老黄,他捋了捋他那花白的胡子,故作神秘地说道:“小虎啊,钓鱼可不是力气活儿,也不是光靠耐心就能成的。这水里头的门道多得很,你得学会‘听水’、‘看风’,还有啊,鱼可狡猾得很,不懂得跟它斗,你连鱼鳞都碰不到。”

小虎一听,立刻来了兴趣,急忙凑过去:“老黄叔,您给我讲讲‘听水’和‘看风’是怎么回事?我可是头一次听说钓鱼还得懂这些!”

老黄见他一脸求知的模样,便笑了笑,慢悠悠地说道:“简单来说啊,‘听水’就是看水的动静,水面上有涟漪、有水草动,那就可能有鱼游过来了。‘看风’呢,则是风向和风力的变化,有时候风向一变,鱼就不爱靠岸了。钓鱼的时候啊,你得注意这些细节,心急可不行。”

小虎听得连连点头,心中不禁暗自琢磨:原来钓鱼还有这么多讲究,明天一定得好好学学!

第二天凌晨,小虎果然准时出现在陶春生家门口,精神抖擞地背着个小背包。他眼睛一亮,看见陶春生和老黄已经在整理渔具,立刻上前帮忙:“春生哥,老黄叔,我来我来!”

陶春生看着小虎兴致勃勃的模样,不禁笑道:“瞧你这精神头儿,昨晚睡得好吧?”

小虎点头如捣蒜:“那当然!我一想到今天能学钓鱼,哪还能睡不着!”

老黄在一旁摇头笑道:“年轻人就是有劲儿,不过今天你可得听我们的话,不能乱来,不然可钓不到鱼。”

“那是肯定的,我保证听话!”小虎信誓旦旦地说道。

三人收拾妥当,便提着渔具朝村外的小河走去。天色尚未大亮,四周一片宁静,只有脚下的泥土踩上去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小河边,晨雾笼罩,河面泛着淡淡的光,显得十分静谧。

到了河边,陶春生选了一块适合钓鱼的地方,把鱼竿递给小虎:“小虎,今天你用我的这根鱼竿,我来教你怎么挂饵。”

小虎接过鱼竿,神情专注地看着陶春生如何将蚯蚓小心翼翼地穿在鱼钩上,然后又把鱼线抛入水中,浮漂随着水波轻轻晃动。

“这会儿先别急着动。”陶春生叮嘱道,“钓鱼啊,最忌讳的就是心急。你得盯着浮漂,一旦它有明显的下沉或左右摆动,可能就是鱼咬钩了。可这时候别急着提竿,等它彻底沉下去,才能抓住时机!”

小虎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水面,心中紧张不已,手握鱼竿的力度也不自觉地加重。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水面上依旧没有任何动静,只有风吹过水面的涟漪打破了河面的平静。小虎渐渐有些不耐烦了,忍不住轻声问道:“春生哥,怎么还没动静啊?鱼是不是不来了?”

陶春生笑着摇摇头:“这才刚开始,耐心点。鱼群巡游是有时间的,这会儿可能还没到我们这边。”

老黄在一旁插话道:“钓鱼嘛,就是个修心的活儿。等久了反而是一种享受,你越是急,鱼越不会上钩。小虎,你今天得练练这个心性。”

小虎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只得继续盯着水面。过了好一会儿,终于,浮漂开始轻微晃动,仿佛有什么东西在水下碰了碰鱼饵。小虎心中一紧,呼吸也跟着急促起来,手不由自主地抬了抬鱼竿。

“别动,等它沉下去!”陶春生低声提醒道。

果然,没过多久,浮漂突然猛地沉了下去,水面泛起一圈圈涟漪。陶春生眼疾手快,迅速提竿,鱼线被猛地拉直,一条银光闪闪的大鱼被拉出水面,鱼尾还在半空中不断扑腾。

“哇!真大!”小虎激动得差点跳起来,“春生哥,你这手法太厉害了!这么快就钓上来一条!”

陶春生笑道:“这条鱼啊,是看准了时机。其实刚才要是你提竿早了,鱼可能就跑了。你得掌握好时机,再加上耐心。”

小虎点头若有所思,兴奋中带着几分敬佩:“原来钓鱼真没那么简单。”

接下来的时间里,小虎渐渐进入了状态,虽然他时不时有些急躁,但在陶春生和老黄的指导下,他学会了静心等待。偶尔浮漂动了,他也能忍住不动,等到浮漂完全沉下去再提竿。

到了中午,太阳已经高挂在天空,小虎的鱼篓里也有了几条大鱼。他满脸汗水,但却充满了成就感。

“今天收获不错啊!”陶春生看着小虎的鱼篓,笑道,“看来你真是学到了不少。”

小虎嘿嘿一笑:“这还得多亏你们教得好!我现在才知道,钓鱼不是光靠力气,还得靠脑子和耐心。”

老黄也满意地点了点头:“你小子还算悟性不错,不过啊,钓鱼这门手艺得慢慢练,以后你要是能自己琢磨出更多技巧,那才算是真正的高手。”

陈金山也在旁边接过话茬儿:“是啊,咱村里可都是一家人,冬天虽然难熬,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总能把这寒冬过得暖和点儿。”

李婶轻轻地拍了拍小孙子的背,笑着点了点头:“好,好。春生和陈金山可真是我们村里的好孩子啊,你们俩钓的这些鱼,村里的老人和孩子都能吃上好几顿了。”

张大伯看着两人,心中充满了欣慰。他抬手指了指不远处的老榆树,招呼道:“来来来,今天你们也别忙着回去,就在老榆树下坐一会儿,今天啊,我让你们大婶儿炖鱼汤,大家伙儿都尝尝鲜。”

听到这话,陶春生和陈金山对视了一眼,露出了笑容:“张大伯,这怎么好意思呢,我们只是做了点小事儿。”

张大伯哈哈大笑:“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年轻人辛苦了一整天,难道还不该好好吃顿热乎的?况且,鱼是你们钓的,我们也只是借光罢了。”

旁边的几个村民也纷纷点头附和。

“是啊是啊,春生,陈金山,你们俩今天可得陪我们一起热闹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