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荆州少主 > 第294章 献帝东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随着荀攸铮铮之言落下,大殿之上,从天子到诸朝臣,全都哑口无言,不知该如何作答。

荀攸一番言论太狠了,直接把祖宗搬了出来。

占据道德制高点,他人自然无言以对。

尤其是刘协,现在又没有西凉军阻拦,依然拒绝回去祭拜宗庙,着实说不过去。

而且当初董卓派人盗掘他父皇陵寝,据说把他父皇尸首都扔了出来。

他作为儿子,竟然不赶紧回去重修陵寝,安置父皇尸首。

甭说作为天子,简直连个人都不算了。

荀攸当众点出来,他又怎能装作听不见?

刘协想了想,沉声道:“荀卿说的对,朕与诸卿,祖宗坟茔皆在关东,身为人子,岂能不回去祭拜?

宗祠宗庙不受香火供奉,岂不令天下人耻笑?

如今天下趋于太平,道路已然通达,朕的确该回邙山,重修先皇陵寝,并祭祀以香火。”

杨彪见皇帝竟然妥协了,急的直使眼色。

只可惜,只有他一个人着急而已,

他出身弘农杨氏,宗祠在距离潼关不远的华阴县,可以随时回去祭祖。

但其余大臣,想起宗祠无人祭拜,也全都归心似箭。

见无人反对,刘协摆了摆手道:“此事就此商定,立即收拾行装。

待天气转暖,立即启程。”

“谨遵圣命!”

众朝臣齐声答应。

散朝之后,刘琦回到府中。

庞统摇着羽扇笑道:“荀公达当真足智多谋,竟以先皇陵寝为引,逼迫陛下回归。

陛下又不能推脱,当真妙至极耶。”

徐庶道:“看朝堂上那帮公卿,做无言以对之状,当真痛快。

不费吹灰之力,便逼迫天子东迁,荀公达功不可没。”

面对众人连番夸赞,荀攸表现的很平静,淡然道:“此并非荀某之功,盖因天子与诸卿心中早有此意。

荀某稍加推波助澜,便助成此事。”

众人只觉得荀攸是在谦虚。

他继续解释道:“如今关中也由公子平定,众士绅都对公子马首是瞻,言听计从。

陛下与诸卿,留在关中与回归雒阳,并无多大分别。

既然如此,还不如返回故地,方便祭祖。”

在场众文武听了解释,无不对荀攸佩服之至。

要论揣摩人心,天下能出其右者,恐怕不多。

幸亏此人跟自己属于一方阵营,要是投靠到敌对势力,那可是一个劲敌。

庞统心想,公子把这样一个奇才,安排到尚书令的位置上,小皇帝恐怕要被拿捏的死死的。

不管朝廷出于真心还是假意,准备东迁的命令确是下达了。

整个长安城顿时热闹了起来。

其实普通百姓都巴不得朝廷赶紧搬走,以减轻他们的负担。

但韦康杜岐等豪绅却不舍得。

毕竟朝廷在长安,他们便是靠近天子的重臣。

若朝廷迁回到雒阳,他们便成了边远郡国的太守。

只不过迁都乃是大势所趋,他们也无法阻拦。

至于一众汉室老臣,大家心里多半以喜悦者居多。

在关中属于客居,回归雒阳,乃是回家。

在大家收拾行囊期间,天子第三次下达给刘琦封王诏书。

刘琦见天子如此真诚,便勉为其难的受封为清河王。

并举行盛大的受封仪式。

此举令天下人对刘琦毁誉参半。

有的人说他飞扬跋扈,逼迫朝廷封王,有大逆不道之嫌。

也有人说他,身为汉室宗亲,就算被封王也不为过。

不管如何,他这清河王的爵位,是落到头上了。

几个月后,天气转暖。

太史令挑选黄道吉日,天子率领众公卿妃嫔从长安启程,浩浩荡荡踏上东归之路。

自初平元年,朝廷被董卓挟持迁都长安。

直到现在的兴平二年,天子与众朝臣在关中已经待了五年之久。

如今重新踏上了归途,每个人心里都五味杂陈,不知是喜是忧。

东归的队伍,由刘琦麾下军马保护。

只不过刘琦麾下荆州军大部,已经全部调回荆州休整。

这最后剩余的军马,不过一万左右,好在都是骑兵。

大军出潼关,便进入弘农郡境内。

路过华阴县,乃是弘农杨氏发祥之地。

杨彪自然做起东道主,诚邀天子入驻杨府。

刘琦跟杨彪敌对,便谢绝了对方虚情假意的邀请,带着貂蝉在军营暂住。

……

杨府之中高朋满座。

这是杨氏一族最为辉煌时刻。

天子带领满朝公卿驾临,就算杨家是世家豪族,这等盛况也从来没有过。

杨氏宗族拿出最大的诚意,接待天子与众朝臣。

待酒足饭饱之后,刘协被迎到杨氏府邸的书房之内。

刘协看着那古朴的书房,颇为感慨的道:“弘农杨氏号称‘四世太尉’,当年杨震公更有关西孔子之称。

没想到这书房,却如此简朴。

杨氏历代先贤,当真令人敬佩。”

杨彪道:“老夫家训便是耕读传家,不着锦衣,不用美食。

书房乃读书之处,何须奢靡?”

刘协微微点了点头。

他知道杨彪把自己请到书房,一定有事禀报,所以不再虚言。

杨彪果然亲自前去关上房门,又把窗户闭上,然后对刘协小声道:“陛下,如今朝廷为刘琦把控,臣有一计,可破解当前危局?”

“何计?”刘协问道。

杨彪摆出一幅舆图道:“陛下请看,此地便是我等停驻之华阴县。

距离河东郡,相隔不过百里。

那河东郡当年有黄巾余孽郭太,于白波谷起事叛乱。

其麾下兵马,被称之为白波军。”

刘协颔首道:“朕亦听闻这段史料,白波军最为声势浩大时,据说有数十万人。

当初正值董卓乱政。

董卓便派其女婿牛辅,率军前去平叛。

没想到反被叛军击败。

董卓也正是害怕白波军挥师南下,切断其通往关西的归路,故而才火烧雒阳,裹挟朕与朝臣迁都长安。”

杨彪点头道:“正是如此。

陛下迁往长安之后,董卓仍命李傕率军与白波军作战。

后来郭太战死,白波军四分五裂,其中一支以杨奉为首,便投降李傕,归顺朝廷。”

刘协满头雾水的看着杨彪道:“杨卿今日说起这些,是何用意?”

杨彪郑重的道:“那杨奉既然投降朝廷,也为陛下之臣。

他麾下有数万兵马。

若他从河东赶来华阴,不过三五日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