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跟着姓名学国学 > 第502章 南湖烟雨,乾坤未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02章 南湖烟雨,乾坤未济

上九:有孚于饮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

家有喜事,或者有朋自远方来,举办宴席,喝点小酒庆祝一下,无咎。但是如果有酒必饮,来者不拒,以致饮酒过度,被酒打湿了头,最后还吐得昏天黑地上医院。这种酒桌上的诚信其实并不符合君子的正道,有失体面。

这句话大有深意。

比如你的事业取得巨大成功,地位节节高升,你的生活水平也会跟着水涨船高,但是如果因此贪图享受,奢靡无度,那你马上既济变未济。

又比如开国君主好不容易打下江山,辛辛苦苦稳定局面,国库里也有了盈余,这个时候当然应该大宴天下,封赏群臣,但是千万不要乱来,国库里那些银子看起来很多,其实并不经花。

孙中山先生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满清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使国民剪去了长辫,脱下了长袍,接受了民主、平等、自由的新观念,实现了由外到内的蜕变。

但他开出的这份救国药方,很快就暴露出药不对症的弊病。在辛亥革命中成长起来的南北军阀们各自分裂割据,在相互倾轧中逐渐失去了救国救民的本心。在国家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主共和的思想越发深入人心时,北洋军阀们却在倒行逆施尊孔复古,这让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必须从文化思想上动摇封建旧思想。

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由陈独秀任主编,李大钊为主要撰稿人并参与编辑工作。不久迁往北京并改名《新青年》,以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人为主要撰稿人,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帜。

1916年12月26日,蔡元培受命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他确立了“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校训,邀请陈独秀为北大文科学长,聘请李大钊、胡适、钱玄同等新知识分子到校任教。

北京大学,于是和《新青年》一起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早期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他们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集中抨击孔孟儒学,掀起打倒孔家店的潮流,主张男女平等,个性解放;后来,他们又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1918年1月,《新青年》第四卷第一号改用白话文,采用新式标点符号,刊登新诗,推动了先进革命思想的传播和文学创作的发展。同年5月,鲁迅先生在《新青年》上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无情鞭挞旧礼教旧道德,指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统治历史就是吃人的历史。

此时,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震惊了世界,也给中国带来了巨大影响。1918年11月,《新青年》先后发表了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着名文章,标志着新文化运动进入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

新文化运动由此发生根本变化,从资产阶级文化革命运动转变为广泛宣传马列主义的运动。它给了封建主义前所未有的沉重打击,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协约国决定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召集各战胜国瓜分胜利果实。北洋政府和广州军政府联合组成中国代表团,以战胜国身份参会,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特权,取消“二十一条”等不平等条约。

然而,会议不仅拒绝了中国代表的合理要求,还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了日本。这等于是剥夺了中国的战胜国权利,非常过分。

更过分的是,北洋政府竟然打算签字同意,准备继续屈辱地遵守前朝不平等条约。这种怯懦的诚信失去了正道和民意。

消息传回国内,激起国民强烈反对。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等高校三千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前游行示威。他们喊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要求惩办交通总长曹汝霖、制币局总裁陆宗舆和驻日公使章宗祥等人。全国等地的学生和工人纷纷响应,先后宣布罢课罢工。

6月,大批参与罢课游行的学生被逮捕,引发了新一轮的大规模抗议活动。

上海工人开始组织大规模罢工并成立上海各界联合会成立,引起全国二十二省一百五十多个城市连锁反应。

该月中旬,陈独秀被捕入狱。而在沉重的舆论压力下,曹、陆、章三人被免职,总统徐世昌辞职。在巴黎的中国代表也最终没在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为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历史进程树立了一座巍峨丰碑。

如果说五四运动之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那么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文化运动,则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及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思想运动,使旧民主主义文化运动,转变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运动。

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国工人运动蓬勃兴起,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相继在国内各大城市和日欧留学生中成立。

1921年6月3日,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科尔斯基来到上海会合,建议尽早召开党的代表大会。

同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召开。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董必武、陈潭秋、毛泽东、何叔衡、陈公博、王尽美、邓恩铭、周佛海、包惠僧十三位中国共产党员出席会议。陈独秀和李大钊因公务在身未能出席会议。

由于法租界巡捕房干扰,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上的一艘游船上召开。

在南湖的蒙蒙细雨中,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这份15条约700字的简短纲领,确定了党的名称、奋斗目标、基本政策、提出了发展党员、建立地方和中央机构等组织制度,兼有党纲和党章的内容,是党的第一个正式文献。

毛主席说过: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照亮了中华民族的前程,中国革命从此面貌一新。

新中国,新征程,新时代,新希望,否极泰来,乾坤未济。

过去已去,未来将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浮现在世界东方,犹如一轮红日冉冉升起在地平线上。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