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两家的粪坑都挖完了,佩轩像完成了一件大事一样,松了一口气。他暗自想,以后只要他在家,挖粪坑的活就都由他来干。
这天已经是正月十四,明天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了,这附近有这样的习惯:出嫁的姑娘正月十五要回娘家。而且这里也兴过正月十六,把十五、十六参照大年三十、大年初一来过,也就是说,正月十五、十六是非常重要的节日。吃饭也是仿照三十、初一,十五的中午、晚上和十六的早晨、中午,比较讲究,正如三十的中午、晚上和初一的早晨、中午比较讲究一样。在当时生活的情况比以前好一点,那么过节的气氛也就稍浓一些。
吃过中午饭,佩轩拿了一些礼品,去了刘庄文秀的家里,因为他明天就要去上学了,走之前应该去看看未来的岳父岳母。文秀知道他要来,在家里等着他。他来了先跟爸妈打招呼,坐下来陪爸妈说了一会儿话。妈嘱咐他说:“念书也是一件苦差事,生活上不要太节俭,该花的钱要花。现在秀秀每个月也有不少的工资,我听她说,你半年也没有让她给你寄一点钱,她心里很难受。家里有你爸的工资,一点不缺钱,秀秀挣的钱她和你花就中了,不用给家里。你不让她为你花一点钱,她心里很不是滋味。”佩轩解释说:“妈、爸,我在学校也没有很节俭,该花的钱都花了。我去的时候文秀给我一百块钱,我买日用品也就花了不到五十块钱,一个月我还有二十二块的助学金,足够我花还不止,还有几块钱的节余。所以我一直有好几十块钱在手里,一些同学没钱了,我还经常借给人家。文秀每次写信给我,都说要给我寄钱,我说我手里有不少钱,确实不需要,就没让她寄。放假回来,我手里有八、九十块钱,给娘一些,我手里还有一些,不缺钱,而且二月份的助学金也要发,这已经够我一个学期花了。”
妈语重心长地说:“佩轩,你是在北京,这是最大的城市,花费肯定要比安阳这样的城市高得多,你一个月十来多块钱的伙食费肯定是最省的,你不能太委屈自己,吃饭上不要省,省不出来几个钱,身体还吃亏。零花钱也要花,还有你们同学一块去玩啥的,也不能显得小气。所以呢,秀秀手里有钱,要给你,你就顺着她一点,要不她心里会难受的。其实现在秀秀也受你影响很大,虽然她挣钱了,也是不肯花钱,买个衣服都舍不得。说她了,她就说:‘我现在是有婆家的人了,不能天天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显得张扬。’我说她不能十七、八岁就显得老气横秋的,趁着年轻,该穿就要穿,那么好看的闺女,不能土里土气的,要像个年轻人漂漂亮亮的样子,这样人家就更看得起。咱虽然不是要最时兴的,也不能显得很寒酸,咱有这个条件。如果咱的条件不好,那朴素一点也应该,可是咱的条件还算不错,再显得寒酸就有点不合适了。”
文秀早就过来听妈说话了,听到这里,就不客气地对佩轩说:“佩轩,听到没有?咱妈的话,你听不听?”佩轩委屈地说:“我啥时候也不敢不听咱妈的话呀,咱妈说的很对,尤其是说你,连件衣服都不舍得买,连个手表都不敢戴,也确实有点不够大气。妈说我的话,我记住了。以后按妈说的办。”爸也说:“佩轩、秀秀,你妈说得对,艰苦朴素虽然是对的,可是该花的钱不花也不对。你们都大了,是成年人了,穿戴打扮都要体面,不能邋遢,这是基本要求。尤其是秀秀,要有几件像样的衣服。佩轩也一样,大城市要求更高一些,虽然咱们不要很讲究,也不能很随便。”佩轩郑重地说:“爸说得对,我记住了,按爸妈说的做。”文秀也说:“爸妈说得对,不过我也没有不舍得花钱,该花的都花了,这不手表也戴上了,不戴也不中啊,一家人都恨不得吃了我。我一看不对头,赶快接过了二嫂的手表,再不敢不听话了。哈哈。”妈不满地说:“秀秀你还说呢,你早该听话,你戴上手表气质就是不一样,知道不?为啥人家相亲的人都要戴手表?没有手表的也要借块手表戴上,一是显得条件好;二是显得气质好,层次高。一家人对你秀秀都很关心,你偏不领情,就是不要手表,所以你大嫂和二嫂才自告奋勇要治服你,非让你戴上手表不可。”妈的话一说,一家人都笑了。
文秀对爸妈说,她和佩轩一块去贾庄,准备明天佩轩去上学的事,妈说赶快去吧,好好准备一下。
正月十五村里热热闹闹,有踩高跷的,有舞枪弄棒的,有舞狮子的,有唱戏的,有唱歌的,等等,村里的人都从家里出来看热闹,比前几年热闹多了。
这样,佩轩和文秀就来到了贾庄,文秀来了先跟爹、妈、姐姐、姐夫打招呼,然后就跟佩轩去了他的房间。一进门自然就拥吻在一起,放开之后,佩轩随口说:“今天村里好热闹,咱们去看热闹吧?今年有大奎的领狮子节目,咱们去给他捧捧场。好不好?”文秀爽快地说:“好,我也正好想看看热闹呢。”
于是两人就出去看热闹了,文秀看了各种节目,感觉比他们刘庄的花样多,参与的人也多,更热闹一些。大奎的领狮子节目做的挺好,他先打一趟拳,再耍一把枪,他把枪舞得风生水起、神出鬼没,的确是武艺高强。接着是呼唤狮子,两只狮子蹦蹦跳跳,作出各种动作,不时赢得热烈的掌声。大奎看到了人群中的佩轩和文秀,他的节目一结束,就来跟他俩打招呼。文秀赞叹道:“大奎,你的功夫太高了!”大奎谦虚地说:“哪有真功夫?都是花架子。”佩轩正经说:“你的功夫可不是花架子,你的拳和枪都是真功夫,没有五、六年练不出来。”他当初是和大奎一块学拳的,他只学了一年多,就不学了;大奎则练了七、八年,他们大小差不多的,数大奎的拳练的最好。大奎随意说:“近两年也因为上学高考,没咋练拳,都落下了,近一段他们非要我领狮子不可,才又练起来。手脚没有以前灵活了,哈哈。”佩轩夸赞说:“你的功夫在咱们大小差不多这些人里,还是最好的,没人比得上。”大奎正经说:“大根哥,你如果一直练下来,你的功夫肯定比我好,你的悟性比我高得多,练拳也是需要悟性的。”佩轩摇摇头说:“不是的,你练拳的悟性很高的,我比不上。我手脚比较笨,技巧性的事我做不好。”文秀笑着说:“不错,你的手脚是够笨的。你要练拳,肯定比大奎差远了。”他们三个人说了一会儿话,佩轩和文秀就回家了,因为还要准备明天去上学的事。
到了家里,袁保六来了,他送来了一大袋炒好的花生,说让佩轩带到北京去,给他的同学们吃。因为这时候花生属于紧缺的副食品,买都买不到,他不知道从哪里搞来了这么一旅行袋花生,专门炒好送来,难得的友情。佩轩留他吃晚饭,他说还要在找大奎,佩轩只好让他走。他歉意地说:“大哥,明天我有事就不来送你了,你这边有什么事就写信来,我照办就是。大哥、嫂子,再见!”佩轩和文秀把他送出门外,说:“再见!”
送走了袁保六,文秀和佩轩就开始一件件点要带着的物品,写在一张单子上,有就打钩,没有就空着,等准备好了再打钩。这样一项一项下来,都准备好了。还有一个布兜,专门装一些路上吃的东西。袁保六送来的花生太多,佩轩找了个不小的旅行袋还装不下,只好留到家里一小部分,他让文秀带走,文秀说家里有,已经给她准备好了带到安阳去。
都准备好了以后,文秀就放心了。她明天也要回安阳去上班,只不过佩轩是和华辰、顺泰去新乡坐火车,文秀是往东北方向,路过道口等地方去安阳。
没有多大一会儿,大奎的弟弟小顺就来到家里说:“大根哥,俺哥说让你和嫂子去俺家玩,保六哥来了,让你去陪,还说让俺嫂子一定去。”佩轩爽快地说:“好,小顺兄弟,我一会儿就去。”小顺走了,佩轩对文秀说:“我就知道袁保六走不了,大奎肯定要留住他喝酒,果然是这样。”文秀警告他:“你可不要多喝,明天还要去北京呢。”佩轩不在乎地说:“我知道,不会多喝的,你不是跟着我嘛,我还能多喝?不敢。”文秀不满地说:“你就给我装吧,谁管得了你?”
佩轩和文秀对妈说,他们去大奎家了,陪袁保六去了。妈也嘱咐他少喝酒,他认真地说:“我知道,妈,你放心吧,还有文秀跟着我呢,我不会喝多的。”妈听他这么说,就放心了,妈知道,佩轩干什么事一向有把握,他出去喝酒,几乎没有见他喝醉过,不是他酒量大,而是他心里有数,到感觉要喝多的时候就不喝了。
佩轩和文秀到了大奎家,先跟大奎的父母去说话,他和大奎是同辈,称呼大奎的父母叫大爷大娘,他向大爷大娘介绍了文秀,文秀也向大爷大娘热情打招呼。大爷大娘特别欣赏佩轩,也特别认可佩轩和大奎两人的亲密关系。佩轩和文秀去了,他们二老很高兴。大娘夸赞说:“我听说了,大根的媳妇特别懂事,还长得特别好,今天一见,果真是百里挑一,长这么好,比电影里的还好。哈哈,大根你爹娘好有福气。有这么好的媳妇儿,他们以后可是享不完的福了。”大爷也说:“咱家大根也有能耐,考上了北京的大学,那可不是一般人能考上的。听大奎说,你们俩给他帮了好大忙,让他的生意好了不少。”文秀客气地说:“大爷大娘,我没帮大奎多少忙,再说就是帮忙也是应该的,大根和大奎他俩跟亲兄弟一样,能帮的忙都会尽力的。”佩轩让大爷大娘一块去坐,大爷说他不能喝酒,说啥也不去。大爷大娘催着佩轩和文秀去坐,他俩只好来到大奎的屋里。
袁保六、大奎等几个人都在等着他俩,因为他俩去跟大爷大娘说话,也不能去催他们过来,只能等着。这天大奎定了亲的未婚妻寇银环也来了,在忙着做菜,凉菜都上来以后,就开始就位,佩轩让袁保六坐首位,他坚决不干,还振振有词:“你是大哥,理应你坐首位。”佩轩推不过,只好坐首位,两边分别是大奎和袁保六。文秀因为要去帮银环做菜,就坐在了靠外的位置,佩轩招呼大奎让把银环叫过来坐下,就开始喝酒,佩轩举杯说:“第一杯,大家过年好!”于是除了文秀和银环两个女生之外,大家都举杯喝了。佩轩接着说:“第二杯,欢迎保六哥!”大家又喝了。佩轩继续说:“今天是元宵节,咱们欢迎银环来,第三杯!”袁保六和银环同时说:“还有嫂子呢,欢迎嫂子!”大家一边笑,一边喝酒。
接着,大奎作为东道主,开始过关。他先从佩轩这里开始,佩轩自然喝了两杯,让大奎喝了一杯。接着他和袁保六喝,两人先碰了两杯,接着划拳,袁保六又喝两杯,大奎喝了一杯。遇到文秀的时候,大奎笑着说:“嫂子,我知道你能喝,你喝吧。”文秀见躲不过,就说:“好,我喝两杯吧。”于是她喝了两杯,让大奎喝了一杯。大奎过关喝了也有十来杯酒。接着是袁保六过关,他也从佩轩开始,照例佩轩也喝两杯,让他喝一杯。大奎也是主动喝两杯,让袁保六喝一杯。到了文秀这里,袁保六要对她表示感谢,先跟她碰了两杯,然后主动喝了两杯,让文秀喝一杯。最后是佩轩过关,大奎、袁保六都主动喝了两杯,让他喝一杯,其他人与佩轩划拳互有胜负,佩轩也喝了十来杯。除了文秀,男人们都过了关。每人也平均四两酒了,袁保六对大奎和佩轩说:“兄弟、大哥,今天喝的差不多了,我还要回柳庄,不能再喝了。”
佩轩也不想再喝了,于是就吃饭,然后他们送走了袁保六,嘱咐他骑车要靠边,他说他没喝多,回家没问题。佩轩、文秀也与大奎、银环告别,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