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震惊!盘点历史短视频给各朝帝王 > 第452章 海瑞皇帝的面子都不给,无数百姓为他建庙纪念,一直记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52章 海瑞皇帝的面子都不给,无数百姓为他建庙纪念,一直记得

“海瑞是海南琼山人,四岁时父亲去世,母亲谢氏靠着家中几十亩薄田勉强维持生计,独立抚养海瑞长大。”

“在母亲的教导下,海瑞自幼就刻苦读书,生活非常的节俭。”

“36岁那年,海瑞考中举人,之后参加了两次会试都未能考中进士,海瑞索性就放弃了继续科,而是以举人的身份去福建南平县当教谕,也就是现在的校长~”

壹将功成万骨枯: 【古人机会真多,36岁还能考科举,现在人高中考不上就淘汰了。】

走马观花: 【海瑞油盐不进啊,这样的人不讨人喜欢,但真的是脊梁。】

一只吃货: 【准确来说是不讨同事喜欢,脾气又硬又刚类型,但能力领导又是认可的。】

“海瑞生性刚正不阿,从不谄媚权贵,有一次朝廷的御史前来县学视察,从老师到学生都跪着迎接御史,只有海瑞站在那里作揖迎接。”

“御史感到十分惊奇,海瑞却说:按照明朝的礼法,教谕可以不向上官下跪。”

“当地陪同的官员瞬间傻了眼,早就听说这位仁兄的执拗,却没想到连御史的面子都不给。”

¥¥¥:【咱海瑞根本不惯着哈哈哈哈,皇帝也不惯着哈哈。】

嘉靖帝:“……”

“后来大家才知道,莫说是御史,就是皇帝的面子海瑞也敢不给。”

“在明朝,教谕虽然只是一个小官,但却是一个很有前途的小官,如果学问品行不错,可以升任知县。”

“虽然在上司眼里,海瑞是个不折不扣的刺头,但是他的业绩实在是不错,于是在五年后,海瑞就升任了淳安知县。”

“淳安县,位于今杭州市县西南部的丘陵山区,在明朝中后期这里和江南其他地区一样,都是土地兼并严重的地方。”

“富豪坐拥三四百亩田产,却不用交一分税,而贫农却要平白承担高昂的税负。”

朱元璋:“?”

朱标:“??”

“海瑞到任以后重清丈土地,均平赋税减轻百姓负担,同时兴修水利整顿社会治安,在当地深受百姓们爱戴。”

“百姓们尊称海瑞为海青天,足以可见海瑞在大家心中的地位。”

依恋幽梦: 【海瑞这种官在任何时代的最多当个县令,因为人家不敢用,他太正直了。】

暗香: 【不管咋说,海瑞的成就是普通人一辈子都做不到的,哪怕是淳安知县,也不是一个普通老百姓能比的。】

看到这条弹幕言论,海瑞却是不赞同地摇了摇头,他于百姓而言,从来便是一起的。

没有什么可相比较的。

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

这便是自己的职责与使命。

“海瑞生活非常俭朴,虽然当了县令,但平时依然只穿布衣。”

“母亲过生日,海瑞也只是买了两斤肉庆祝,在当时的浙江官场引为笑谈。”

“恰逢浙江总督胡宗宪的儿子路过村淳安县,因为一点小事就把驿吏毒打一顿。”

“海瑞听闻此事后,立即派衙役把胡公子抓了起来,把胡公子随身携带的几千两银子没收充公。”

“胡宗宪见儿子垂头丧气地回来以后,气不打一处来,随后又收到海瑞写的信,上面写着:

我听说胡公一向节俭,此人自称是您的儿子却如此铺张浪费,一定是冒充的。”

“胡宗宪哭笑不得,早就听说过海瑞的名声,今天总算领教到了。”

“不久之后,都御史鄢懋卿出巡浙江,一路上到处索要贿赂,在途经淳安时,海瑞说:本县太小无法接待,请您绕路吧。”

“鄢懋卿也听说过海瑞的名声,本着惹不起但躲得起的原则绕道而去。”

“海瑞当时本应升任通判,但是因为得罪了鄢懋卿,不仅失去了升迁的机会,甚至连知县都当不了了。”

小鸡快跑: 【所以说做得多好,都有人说你不好。与其这样还不如不做!】

其实我是个演员: 【呵呵,你这个什么卵,事在人为,对得起自己内心就行了!】

万事顺意i: 【不是做给别人看,做人是做给自己看,也是修行的一部分。】

-

天山童老: 【最令人讨厌的历史人物就是海瑞。海瑞就好比儒学典籍里的少正卯大人。】

文渊刘大人: 【我就纳闷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觉得海瑞没能力呢?】

艾特曼: 【因为他们把自己都当成皇上了,谈到海瑞就说他这个人不利于官场和谐。】

【实际上如果他们认清自己的地位,就是一个小老百姓,如果他们县的县长,书记能做到海瑞这样,他们还能黑的出来吗?】

【这些黑海瑞的人,不仅愚蠢而且还自以为是。】

其他的弹幕言论海瑞倒是不在意,但对于那条“与其这样还不如不做”表示非常不认可。

倘若所有人都如此想,那百姓与天下该当如何?

自己想做,最后为何又成了他人眼中成就?

而对于此番言论,百姓们只是一味地沉默不语。

人在做,天在看。

他们一直都记得的。

时锦初在盘点海瑞之前查到过,自明末到如今,从海南到福建、浙江、河南等地都有百姓为海瑞建的庙。

海南有海忠介庙、海瑞庙、海瑞阁、海瑞公祠等。

福建晋江有歇马庙,莆田有海瑞庙。

浙江杭州淳安有海瑞祠,河南汝州有海瑞祠。

除了一些知名的祠庙外,可能还有许多小规模的、不那么知名的纪念海瑞的庙宇或供奉海瑞牌位的地方。

由于历史久远,很多庙宇可能没有完整的记载,难以确切统计具体数量,但从分布范围和百姓对他的感情来看,数量应该是不少的。

据《明史》记载,海瑞灵柩经过江面时,民众穿戴白衣冠夹岸相送,洒酒祭奠挥泪送别的队伍绵延百里不断。

海瑞去世后南京百姓罢市祭奠他,灵柩运回老家时,百姓披麻戴孝,夹道相迎,痛哭声百里不绝。

你看,有人记得他的好。

而他们也一直记得的。

“咱们一直都记得海大人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