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饭局也算是领导的职责和工作的一部分。
毕竟在华夏,人情社会的底色浓厚,很多工作都需要在饭桌上沟通与协调。
像楚江北这样级别的领导,饭局本来就很多,多少都有点儿算是负担了。所以他其实更喜欢回家吃饭,享受与家人团聚的时光。
然而,今天原本没有其它安排,他却亲自来参加玻璃杯厂的商务宴请,足见他对这个项目确实很感兴趣。
在轻工业局局长商伟等人的陪同下,楚江北大步流星走进了包间。
熊兴贵则充当了联络人的角色,给双方进行了简要介绍。
杨晓帆依旧是不卑不亢,热情谦虚地抢先问候:“楚市长好。”
然而,楚江北看到杨晓帆时,却多少有些失望,甚至意兴阑珊。这么年轻的人能做出这样的项目吗?
他这么快就赶过来接见了解,是不是有些过于草率了?但他还是很有涵养地回应并问好:“小杨经理年轻有为啊!热烈欢迎你来徐州投资兴业。”
一阵寒暄之后,双方按照席位坐好,服务员立即上菜倒酒,晚宴正式开始。
楚江北自然坐在首座,右侧是轻工业局局长商伟,杨晓帆则被安排坐在楚市长的左侧。
徐州人好酒,酒量也都不错。楚江北看到杨晓帆没有让服务员倒酒,内心多少有些不悦。
“小杨经理来了徐州,多少也要尝尝徐州的酒啊,味道还是很不错的。”他看似开玩笑地说道。
杨晓帆立即解释道:“楚市长,我今年未满18岁,还没有成年,不太适合饮酒。而且我酒量确实不好,怕耽误事情。”
这个回答让楚江北非常意外,也有些郁闷。
看着显得年轻和知道这么年轻是两回事,他堂堂一个副厅级的领导干部,眼巴巴地跑过来和一个未成年人谈项目,这场景让他觉得有些滑稽。
但到了他这个级别,即使心里不高兴,也不能立即离开,那样就太失礼了。
一旦传了出去,有损名声。毕竟招商引资可是当前各级都十分看重的事情。
他笑着朗声说道:“看着小杨经理年轻,但没想到这么年轻。那我们喝酒的也少喝一点儿,咱们以吃菜和说话为主。”
杨晓帆不喝酒的一个原因是他还不想过早陷入酒场,那种喝起来没完没了的场合他相对比较反感。
因此现在只有关系不错的朋友之间,他才会适当喝一喝。未成年人的这个“金字招牌”不用白不用,而且也用不了多久了。
楚江北虽然嘴上是这么说,但酒场不喝酒,饭桌上的气氛也就顿时冷了下来。
大家都低头吃了菜,偶尔有一些谦让和客气的话语。
楚江北象征性地讲了开场白,也说了几句套话,就很少放声了。他甚至都没心思去关心什么保温玻璃杯的新项目了。
他边吃边想着,还是早点吃完饭回家陪老婆看电视吧。
这时,苏亦进端着酒杯走了过来。
“楚市长,久闻大名。今天才得以相见,我敬您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