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3章 观瞄设备
又敲定下一些细节后,吴良栋几人,很快绘出一份草图,当然,只是外观草图,详细的结构细节、各类参数这些,尚需后期进一步研究优化,现在可拿不出。
不过看着草图上,那支有异于寻常步枪的武器,两人还是激动的有些面红耳赤,拿着草图不愿放下的手,微微颤抖着。
虽然距离实物落地,八字尚无一撇,但两人,在武器上可没少下功夫,心中大致有数,林默所提供的这套方案,可行性很高。
而且,林默所提及的那些问题及解决办法,大部分,因他二人长时间玩枪,并无疑义,少部分,在理论这些上,二人也没觉得存在什么问题。
所以,二人已经对这枪期待起来了,因为从理论上来说,若真将那些问题解决,这武器,其性能这些必将会有不小提升。
对于狙击手而言,一杆好枪,那是比老婆,更让人热血沸腾的好东西,这一刻,两人多希望,枪下一刻便出现在眼前啊!
“…好了好了…把哈喇子往回收一收吧!”林默开了口,张希文两人下意识往下巴上抹。
摸了几下,啥也没摸着,这才反应过来,林默拿他俩开涮,耍了二人一番,惹得二人对他好一番挤兑。
“…好了好了…”林默赶紧摆手求了饶,正色道:“现在,装备上还有一样东西急待解决,那便是新的观瞄设备。
伴随距离增加,不论瞄准镜还是观察镜,都有了新的要求,而且伴随距离的增加,对此需求更加苛刻,不能省、不能缺,甚至也不能凑合用…”
这不难理解,距离增加,目视直接无用,而且环境因素这些,对子弹飞行轨迹这些影响更大,对设备这些的要求更高。
“你们手头现有的装备,怕是不堪使用吧?”准确阐述完观点,并得到二人认同后,林默才继续问。
两人对视一眼,未隐瞒,张希文回道:“我们那边,除了你提前订购的那批瞄准镜,我之前说的那位德国教官,还替我们搞来了一批德国产的瞄准镜跟望远镜。
质量上,比订购的美国货好上不少,据说是那位教官,通过私人关系,搞来的很先进的观瞄设备,据说德国自己,都还未曾过多的配发。
不过,因倍率这些问题,在较远的射击距离上,这装备,可能也确实不太堪用了,还得要重新再想想办法。”
林默闻言,敏锐的捕捉到了关键讯息,问道:“私人关系?你说那位教官,同制造公司,或其他什么人的关系,具体如何?
光学观瞄器材,德国的技术是顶尖的,其自己都未曾多装备的先进器材,都不太顶用,那只能想办法搞来最先进的,甚至请他们代为研发生产,专门订制。
这种路子,我这边可没有,怕只能从这位教官这里想办法了,看看能否搭上线,运作一二,如果他所赠东西未夸大,应该能有如愿的机会。”
林默也没瞎说,这事儿让他去搞定,不是说不能办,但绝对不会轻巧,而且代价这些不会低,成功几率也并不是太高,原因便是没有靠谱路子。
像斯科特,背景关系很神秘,生意搞得红红火火,啥样东西也能想办法为你搞来,但这些终归是不能摆到台面的路子。
哪怕是德国最先进的观瞄设备这些,他说不准也有路子弄到,但若是批量稳定的交易,甚至让对方为自己订制,几乎不可能。
毕竟对方,是业内技术这些站在第一梯队的公司,里面可能有蛀虫之类,把东西搞出来卖了。
但批量搞,甚至专门订做,先不说找的人有没有这能耐,光是背后所隐藏的风险,便大得几乎没人会愿意为这几个钱,去冒这个险。
另一条路,那便是以官面渠道去合作,但同样困难重重,毕竟是要将最先进的东西拿出来,其中同样麻烦一大堆,而且他们也不可能拿出巨量好处去打动人家。
而若那位教官,在这些方面有关系门路,那便可以私下先进行沟通,谈妥并运作的差不多,到时再推至台前,官面上的工作也就容易多了。
至于自产观瞄设备,林家在这方面有投资,也就是搞墨镜的那个厂子,目前也在搞瞄准镜、望远镜这些。
至于水平,估计也就是比玩具略强一点,实际使用,聊胜于无,而且也只能搞,低倍率门槛较低的那类,别说一流水平了,哪怕追赶上当前的普通水平,林家也需持续投资三五年,而且还是不吝啬收获的投入。
这个三五年,指的还是从国外采购先进设备乃至产线,然后再搞来材料,进行的来料加工,若全门类的搞,那不知猴年马月才会有成果。
当然了,并不是说它差,其技术与实力这些,在国内那也属于是名列前茅的,至少是个位数的位次排名,因为也没几家。
这厂子的情况,林默还是顺嘴介绍了下的,张希文他们对此可能看不上眼,但国府也穷,搞杆打的较准的步枪,把瞄准镜装上,给精确射手用,也算像模像样嘛!毕竟聊剩于无也是胜于无。
再者,这些正二八经的装备不堪用,但弄点防风镜、欺诈目标之类的东西,还是不成问题的。
至于那位教官的情况,张希文二人沟通了好一会儿,才将一些情况告知,倒不是隐瞒,而是二人事前也没专门打听过,只是平常往来知道了一些零零碎碎。
二人对其了解不算多,但能确定的是,这位教官,在这方面确实有门路,好像是与那家公司的高管有什么关系,具体的,二人便不清楚了,人只是顺嘴提了句,肯定不会事事跟二人讲明。
“…那这件事,便由你俩代为确认沟通一下了,我们这边,愿意拿出十万美刀以内的资金,请那边帮忙研发一款高倍瞄准镜。
就十万刀吧!多了我们不退,少了他们需要自己补上,如若成功研发,且性能达到要求,我们将采购不下一万套,但产品至少分出一半数额,优先交付我们的订单!”
十万,说多不多,对于高端光学设备而言,研发的耗费不小,但说少也不少了,毕竟只是一个独立的研发项目,物料、设备、研究人员这些都是现成的,又不是要新开办一个厂子、公司啥的,而且还有赖账毁约这些风险。
这是一个,能让对方动心的数目,毕竟有冤大头出钱,自己只是整个项目组研究一下,有成果,成果是自己的,没成果,花的也是别人的钱,而且研究过程,多少也会有其收获,像培养员工、试错,没成品,不代表没有一些枝枝杈杈的研究成果。
“…十万刀…”张希文两人惊得张大了嘴,吴良栋几人,也投来了目光,不过林默没给发问机会。
“相关耗费,我们这边出,情报处对这类尖端器械,也是有着不小需求的!当然了,也不止是让情报处出这笔钱。
我家那生意,也可搭顺风车,在合作中,谋求次一等的技术、设备这些提高水平,甚至采购物料这些也更好谈好,所以那边可以承担一部分。
而且后续订单,我们也是不可能替你们出钱的,且你们需要承担订单大头,订单也是促成对方用心研发的一环,所以算是各方出力共图此事。”
林默话落,见吴良栋几人也未出声反对,张希文便也没在这十万上纠结,但对于订单问题,却是有点迟疑。
两人低声商议几句,张希文有点为难道:“林哥,许诺足足一万的订单,是不是有点太多了?”
“多啥?”林默摆摆手,一脸轻松,解释道:“只是看着多,东西采购回来,是会有损坏、遗失这些情况出现的,尤其在战场中。
这是尖端精密器材,镜片这些还是易碎零件,甚至轻微刮划都可能影响使用,且没条件修复,订购这个数目,已是往少了算。”
对于这点,两人并未否认,林默之前所订购的瞄准镜,一段时间使用下来,损毁率还真不小,而且这还只是日常训练,不过两人还是没有开口应下。
见此,林默又道:“钱的问题,也不用过多担心,国府这边,目前同德国方面,有不少军事合作,其中便有涉军事装备的。
此事,私下沟通妥当后,应该也会将其运作进去,掺一块损作,以此降低阻力这些,才更有顺利进行的可能。
而军事合作,尤其采买军械,你们这部门,基本捞不着东西,既如此,还不如把劲用在你们这,让上面一并负担订单开销。
相比大批军械的开销,你们这笔支出不算大,而且这是比较尖端精密的东西,产量大不了,订单必然分很多批交付,单次支出便更不起眼了,问题不大。”
听到这,两人松了口气,但张希文还是不放心,问道:“这种最先进的东西,他们真会售卖给我们?”
“…问题不大…”林默回了句,解释道:“狙击作战,虽然德国走在了前面,但终归只是小众兵种,重视程度有限,对这些强国而言,飞机坦克大炮才是核心。
所以啊!阻力可能会有,但不会大,我们又将其掺入大笔的军火交易中,让步更容易,毕竟,话语权与受重视程度相关,把其他人拉进来,代表为狙击作战说话的那些人,胳膊扭不过大腿的。
别拿自己的遭遇类推,觉得上面不少人重视你们,在那边也该是这般!其实不然,国府除步兵,啥也不强,甚至你们也算是步兵的一类。
但在那里,步兵依旧是主力不假,但炮兵、坦克兵等等也不弱,战场表现还更猛,绝大多数人看不上狙击作战,甚至步兵内,有此念头的怕也不在少数。
再一个,势力弱小,连采购需求量都低,供应商可能都不咋重视他们,会反而因我们这额外的需求而惊喜,站队我们促成此事。”
张希文愣了愣,细细想想,这么认为,好像也确实没啥毛病,也选择相信林默,没再纠结。
“那我再大概提一下,我们对性能的要求吧!观瞄倍数,要求在六至十二之间,越高越好,但要成像清晰、准确可靠,且长短、体积、重量这些,要控制得当。
之所以设十二这个上限,是因以现在的技术条件这些,这应该已是兼顾实用性的上限了,而且再往上,不说瞄准镜成本,枪的水准,估计也用不上那性能……”
林默解释一嘴,又继续补充了一些细节,像倍率,林默也未顶着上限提要求,直接明说,性能不错的八倍镜便能合意。
甚至仅是六倍,如果其他方面表现很优异,那也不会吝啬订单,具体开发情况,让他们视自己能力做主,这里林默重点提了嘴,看能否激一下对方。
时间上,林默也提了要求,两年以内能接受,但最好能提前半年乃至一年,拿出成果并开始筹备生产这些,对产量下限及交付数量下限也提了要求。
观察镜,是拿现成的望远镜来用,林默也没忘记,不过这是主流装备,现成的便不少,而且出产公司这些也很多,不是太愁。
当然了,林默也干脆一并提了订制要求,单筒镜、大视野、高倍且可调的倍率,要求不少,但因无需像瞄准镜,能装在枪上,所以这难度对对方不算难。
要求也并非林默胡乱开口,大视野,代表观察的范围大,高倍能看得远,可调,能对焦看得更加的清晰,至于单筒,一者是控制体积重量这些,二者是上述这些需求,用单筒能降低难度,同时也降低成本开销这些。
“…对了…谈之前,记得多摸一摸那教官的为人,好财,可以许诺一笔好处,有其他喜好或诉求,那也要对症下药,工作做足,还得指望着人家呢!”
事到最后,林默还点了二人一番,这件事儿,他大概率没办法亲历亲为,很多事情,需要二人出面处理妥。
同吴良栋等人,将后续各项沟通交涉工作安排妥,林默也同老同学在外面四处逛了逛,分开前,还随二人,去见了林镇涛一面,将一些事宜沟通妥。
? ?抱歉,昨天有点事耽误了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