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古代之败家儿子 > 第291章 捷报如春风,太子心事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91章 捷报如春风,太子心事藏

在弘治皇帝的龙椅之下,萧敬的身影刚刚消失在朱红的地毯尽头,林才便轻轻敲击着手中的案牍,那上面铺展的,是来自锦州的最新捷报,字字句句,都像是春天的使者,带来胜利的喜讯。

“太子在西山过得可好?”弘治皇帝的声音,如同轻抚过湖面的微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

宫闱深似海,皇帝的提问,总是那么巧妙,林蒙还未开口,便已洞悉其背后的深意。原来,欧阳志的捷报,不过是试探的幌子,真正的焦点,却是那在西山静心耕读的太子。

皇帝陛下,永远最牵挂的是朱厚照。即便是在他面前严词训斥,或是雷霆一击,天下人都看得出,那是对儿子的深沉爱意。

林蒙微微沉吟,缓缓答道:“太子殿下于西山挥锄耕田,读书不辍,颇有卧龙先生诸葛孔明隐居隆中的风范,日子过得倒也惬意。”

弘治皇帝沉默片刻,似是有所触动,终于缓缓开口:“朕希望他在西山能领悟到东宫无法传授的智慧,你,可明白朕的心意?”

林蒙默默点头,心中却是波澜不惊。皇帝陛下的话,他早已心领神会。

“那你,”弘治皇帝的笑容中带着一丝狡黠,“是否愿意像对待欧阳志那样,悉心教导太子?”

林蒙一愣,随即苦笑:“陛下,臣门下弟子众多,欧阳志的天分与学识,实在不敢恭维,臣对他的评价,自是实言不讳。”

弘治皇帝目光锐利地盯着林蒙,眉头微微一挑,似乎对他的直言不讳有些意外,却又因他的真诚而微微动容。

“这林蒙,当真是深不可测。”皇帝心中暗自思忖,面上却依旧保持着威严。

林蒙见皇帝沉默,便继续道:“但请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所能,为太子殿下竭忠尽职。”

弘治皇帝不禁轻笑出声,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你啊,还是不明白朕的意思。为君者,首重德行,德才兼备,德为先。朕希望太子能效仿欧阳志的高尚品德。”

“……”

林蒙忍不住苦笑:“陛下,臣的德行,自问比欧阳志有过之无不及,他的品德,在臣的熏陶下,不过是拾人牙慧。”

“是吗?”弘治皇帝语气轻松,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坚定,“朕自有判断,林才子,你,可真是不按常理出牌。”

林蒙心中暗自嘀咕,陛下这双眼睛,居然还敢说自己糊涂?他林蒙,忠心耿耿,品行端正,天下人皆知,这陛下,莫不是故意考验自己?

心中虽然吐槽,但林蒙面上依旧保持着谦恭:“陛下明鉴,臣定当不负陛下所托。”

在这金碧辉煌的宫殿深处,弘治皇帝的眼眸如寒冰乍裂:“你,是在暗自揣测朕的心意吗?”

林蒙慌忙摇头,像拨动的拨浪鼓,连声辩解:“陛下明鉴,臣乃愚忠之臣,岂敢腹诽天威?臣心唯陛下恩泽如海,千秋伟业,铭记肺腑。”

弘治皇帝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深邃的目光紧紧锁定林蒙。

就在这时,一名宦官急匆匆地踏入殿内,禀报道:“陛下,刘公、谢公、李公,以及兵部尚书马文升大人,求见。”

弘治皇帝微微一愣,不禁好奇,怎的……他们又折返回来了?

尽管心中疑惑,弘治皇帝还是不忘提醒林蒙:“切记,若太子在西山有失礼之处,你身为少詹事,亦是难逃其咎。”

话音刚落,刘健等人便被引入了暖阁。

为首的刘健面带微笑,说道:“臣等冒昧打扰,只是适才偶遇通政司的使者,听闻又有辽东的紧急奏报,乃欧阳修撰的亲笔奏本。臣等心想,既然如此,不如亲自呈递陛下,也让我们一窥欧阳修撰笔下所述何事?”

众人心中都是好奇不已。

尽管欧阳志备受赞誉,但锦州守城之战的详细经过依旧成谜。如今锦州之围已解,内阁与兵部皆如释重负,公务上的琐事也不再是心头重担。

弘治皇帝闻言,顿时兴趣盎然,接过奏疏,细细品读。他的表情一会儿凝重,一会儿舒展,似乎在字里行间寻找着什么。

良久,弘治皇帝的面容被震撼所笼罩,低声喃喃:“此子……真君子也……”

“君子?”林蒙一听这二字,心中不由得打了个寒颤,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个形象——岳……岳不群!

君子,林蒙印象不佳,比如那个令人失望的刘大夏,不也曾自诩为弘治三君子之一吗?

林蒙并未见到他有何君子风范,坚守道德的人,何须四处宣扬?若是人人皆知其为君子,那恐怕只是会来事之辈,又怎能称得上是真君子?

如此看来,林蒙自认为才是真正的君子,只是他心中的道德与正义,如同深藏不露的宝剑,从未示人。

就在这时,刘健不自觉地开口:“陛下,这奏疏之中……”

在弘治皇帝那深邃的眼眸中,忽地闪过一抹异彩,他嗓音低沉,带着几分震撼:“这份奏疏,看似歌功颂德,实则字里行间,皆是对我大明子民深沉的愧疚。何岩、李善,乃至刘宝等英雄,皆被欧阳志一一铭记,而独独遗漏了他自己。他,竟在荣耀之下,自省当年坚壁清野的决策,导致十三百姓无辜丧命,这哪里是报捷的奏疏,分明是一份诚挚的请罪书!”

请……罪!

一时间,殿内寂静无声,众人相互对视,心中惊涛骇浪。

林蒙眼中闪过一丝恍然大悟,轻声呢喃:“原来,他竟是个如此老实的忠臣。”

刘健苦涩地摇首,带着几分敬佩:“欧阳志,真是个忠厚长者。若非何岩等人密报,或许在这奏疏面前,陛下及我等,皆会误判,以为他功高盖主,反生嫌隙。”

马文升,这位弘治三君子之一,心中突然空落落的,刘大夏的缺席让他意识到,弘治三君子已减员,而一个崭新的君子,正悄然崛起,让他既欣慰又感慨。

他语气诚挚地道:“何岩的奏疏直抵兵部,未曾透露半分风声,欧阳志却能在这大功面前,保持谦逊,反思己过,我等岂能望其项背。”

谢迁也是一派感慨,语气中满是敬佩:“这等忠厚之才,老夫久违矣。在这乱世,争权夺利者比比皆是,而欧阳志之德行,实乃我辈楷模。”

李东阳若有所思,仿佛从欧阳志的过往中找到了共鸣:“想当年,鞑靼侵袭锦州之际,欧阳志也曾上书请罪,虽声名不显,但其忠诚之心,令人动容。”

林蒙眨了眨眼,心中暗自思忖,自己在这装逼的战场上,似乎小看了这位门生,圣人的话果然不假,三人行,必有我师。

弘治皇帝感慨万千:“若朕之臣子,皆能如欧阳志般,三省其身,不争功名,不推诿责任,实乃大明之福。自古以来,才子如云,然德才兼备者,寥寥无几。欧阳志,堪为朕之股肱之臣,传令翰林院,旌表其功,传抄天下,令世人皆知。”

此乃,向天下宣告欧阳志的功绩与品德,将其树为典范,成为天下学子仰慕的对象。

刘健等人心潮澎湃,宦海浮沉多年,谁不是看透了人心,却独独欧阳志,如一束光,照亮了暖阁中的君臣。这样的人,世间难得一见。

有人笑他傻,不懂趋利避害,不识人间险恶,不知变通。然而,在这世间,又有几人,能如欧阳志般,坚守初心,照亮他人?

无论如何,这样的人,总会在你的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因为他们所达到的高度,是你难以触及的巅峰。

弘治皇帝轻抚着胡须,嘴角勾起一抹赞许的微笑,悠悠说道:“有这样的门生,自当有此等的恩师,林蒙,你的成就,令人瞩目……”

他目光如炬,深深凝视着林蒙,眼中流露出的不仅仅是欣慰,还有一丝难以言说的骄傲。

林蒙的品性,即便在欧阳志面前折半,若再由林蒙亲自指导太子,太子的品行在林蒙的熏陶下,再减半,也足以媲美欧阳志的品格。这份传承,让弘治皇帝心中充满了喜悦。

他凝重地望着林蒙,缓缓道:“记住朕的话。”

林蒙心中困惑,不知是弘治皇帝对自己赞许有加,还是对欧阳志的敬仰。但这样的疑惑,又何必深究?

林蒙庄重地回答:“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