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如果你和萧处楠穿越到了唐朝,你们可能会遇到以下一系列有趣的事情:

1. **体验唐朝的法律制度**:唐朝的法律制度非常发达,你们可能会对《唐律疏议》中详细规定的犯罪与刑罚感到惊讶。唐朝法律强调“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体现了礼法并用的特点。

2. **目睹唐朝的繁荣**: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国家之一,你们可以在街上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和使者,体验国际化的都市生活。

3. **欣赏唐朝的文化艺术**: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艺术极为繁荣的时期,你们可以欣赏到唐诗、唐三彩、唐画等艺术作品,甚至可能遇到李白、杜甫等着名诗人。

4. **参与唐朝的节日庆典**:唐朝有许多传统节日,如元宵节、中秋节等,你们可以参与盛大的庆典活动,观赏华丽的灯会和烟火。

5. **品尝唐朝的美食**:唐朝的饮食文化丰富多样,你们可以品尝到各种精致的菜肴和点心,还有机会尝试唐朝的宫廷料理。

6. **游览唐朝的名胜古迹**:你们可以游览大明宫、大雁塔等着名建筑,感受唐朝的建筑艺术和历史氛围。

7. **体验唐朝的科举考试**:如果你们对学术有兴趣,可以体验一下唐朝的科举考试,这是选拔官员的重要途径。

8. **了解唐朝的军事制度**:唐朝的军事力量非常强大,你们可以了解唐朝的府兵制和节度使制度,甚至可能目睹唐朝的军事演习。

9. **参与唐朝的贸易活动**:唐朝的丝绸之路非常繁荣,你们可以参与到贸易活动中,了解当时的商业运作和货币制度。

10. **体验唐朝的服饰文化**:唐朝的服饰华丽多彩,你们可以尝试穿着当时的服饰,体验唐朝的服饰文化。

这些体验将使你们对唐朝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隋朝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1] [182]

隋末天下群雄并起,唐国公李渊趁势在晋阳起兵,于618年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为盛唐奠定基础。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690年,武则天改国号为周,705年神龙革命后,恢复唐国号。 [2]唐玄宗时期出现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 [3-5]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历经唐宪宗“元和中兴”、唐武宗“会昌中兴”及唐宣宗“大中之治”,国势复振。随之而来的唐末农民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并使藩镇势力大增,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严重削弱 [203],皇帝成为军阀争夺的对象。唐朝名存实亡。907年藩镇将领朱温篡唐,唐朝灭亡。 [182]

唐朝疆域空前辽阔,极盛时东起日本海、南据安南、西抵咸海、北逾贝加尔湖。 [6-7]唐朝对周边民族采用羁縻政策,并通过册封、和亲等多种方式,与各族建立密切的政治、经济上的联系 [164];统治阶级以开放心态与博大胸襟兼容并纳外来文化 [187],日本、南诏、新罗、渤海等国均遣使学习唐的制度、文化,边疆、内地各民族呈现大交融局面 [171]。

唐朝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对外交往活跃,制度上也有重要建树,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 [203] [229]。唐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9]。通过与各国的交流,唐朝的经济、社会、文化、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等特点,在诗歌(唐诗)、书法、绘画、音乐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195]。

中文名

唐朝

外文名

tang dynasty [128]

别 名

唐、李唐、大唐

时间范围

618年 至 907年

国家领袖

李渊、李世民、李治、李隆基、李纯 等

都 城

长安、洛阳 [191-193]

主要城市

成都、扬州、开封、睢阳、魏州、太原等

官方语言

雅言 [190]

货 币

开元通宝

人口数量

5291 万 [4] [60] [62-63] [73](现代研究也有6000至9000万,乃至过亿的观点)

国土面积

km2 [216](总章二年,669年)

主要民族

汉族

政治体制

君主制

中央官制

三省六部制

选官制度

科举制

军事制度

府兵制→募兵制

开创者

李渊

末代君主

李柷

目录

1国号

2历史

?开国统一

?贞观之治

?高宗时期

?武周代唐

?唐室复辟

?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

?艰难复兴

?宦祸党争

?振兴国势

?走向衰亡

3疆域

?疆域范围

?行政区划

4政治

?官制

?选制

?律令

5经济

?人口

?赋税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6文化

?文学

?美术

?书法

?史学

?宗教

?乐舞

7科技

?天文学

?数学

?地理学

?医药学

?印刷术

?建筑

?造船

?军事学

8军事

?府兵制

?募兵制

9民族

?突厥与西北各族

?吐蕃、南诏与西部各族

?高丽与东北各族

10外交

?日本

?百济与新罗

?阿拉伯帝国

11社会

?阶级

?语言

12帝王世系

国号

播报

编辑

唐朝的国号为“唐”,曾是晋的古地名(参见词条唐国)。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被追封为唐国公,其后爵位传至李渊 [117]。李渊以尊“隋”为名起兵,在隋恭帝杨侑禅让后便以“唐”为国号,定都长安。因国君姓李,故称李唐,尊称为大唐 [10]。

历史

播报

编辑

开国统一

李氏起源

明人绘李渊像,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唐朝皇族陇西李氏,被认为是十六国时西凉开国君主李暠的后裔。《旧唐书》和《新唐书》则将李氏的祖先追溯到了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李耳(老子) [11]。而在南北朝后期,李氏家族兴起的关键人物是李虎。李虎在北方的动乱中追随北魏权臣宇文泰,成为宇文氏家族倚靠的“八柱国”之一。李虎死后,其子李昞继续在西魏、北周得到重用,还一度被赐胡姓大野氏,待到北周末年丞相杨坚掌权,才还复本姓李氏 [12] [99] [117]。李昞子李渊自少袭封父爵唐国公,娶宇文泰外孙女窦氏(参见词条太穆皇后),深得建立隋朝的隋文帝杨坚与其妻文献皇后独孤氏的喜爱。 [118]

起兵建唐

主词条:隋末民变、晋阳起兵、李渊攻取长安之战

隋朝在大业(605年-618年)年间,由于隋炀帝滥用国力,加之三征高句丽的失败,导致民变四起。大业十三年(617年),隋炀帝任李渊为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太原留守、晋阳宫监 [210],以北备突厥,并镇压该地区的农民起义。李渊见天下大乱,隋朝灭亡的形势不可扭转,于是生出取而代之的念头。他左右的谋臣裴寂、刘文静及次子李世民亦纷纷建议起兵以举大事。 [100] [209]

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觉得时机成熟的李渊杀死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于晋阳以尊隋之名起兵。七月,李渊与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挥师南下,先后破霍邑(今山西霍县),渡黄河,向西南挺进。当时,隋炀帝远在江都(今江苏扬州),关内隋军力量薄弱;中原瓦岗军与王世充激战方酣,均无暇西顾。因此李氏父子一路势如破竹,在同年十一月占领长安,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拥立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杨侑即隋恭帝;李渊自任大丞相,封唐王。义宁二年(618年)三月,隋炀帝在江都之变中被杀。五月,李渊逼恭帝禅让,李渊称帝建国,国号“唐”,改元武德,定都长安,隋朝灭亡。李渊即唐高祖。此后,高祖册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四子李元吉为齐王。 [12] [100] [209]

统一天下

主词条:唐朝统一战争

唐朝初期,由于经历了长期战乱,国家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人口也从隋朝大业初年的八百万户骤降至二百余万户 [13]。此外,唐朝的北方边境也受到了来自漠北的东突厥的威胁。当时的突厥空前强大,包括契丹、室韦、吐谷浑、高昌等国,甚至是中原地区的窦建德、薛举、梁师都、李轨、王世充等地方割据势力都臣服于突厥。 [13-17]

高祖入主关中前,先派人吹捧瓦岗军领袖李密,使其成为中原的屏障。到唐朝建立时,各派政治力量继续在进行角逐。高祖则以关中为根据地,不断发展自己的力量,着手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争。武德元年(618年)六月,李世民率唐军攻打割据陇右的薛举、薛仁杲父子。九月,薛举死。经过反复较量,至十一月,薛仁杲兵败出降,唐军占有陇右。次年(619年)五月,唐又以反间计策动武威豪族安兴贵、安修仁生擒李轨,不费刀兵便尽有河西走廊之地。武德三年(620年),李世民击败勾结突厥入侵河东的刘武周、宋金刚,恢复了对代北的统治。至此,唐朝不仅巩固了关中根据地,而且发展了实力,可以集中力量经营中原和江南。 [101] [209]

初唐名将李靖

此时,瓦岗军已瓦解,山东大部分郡县已降唐,幽州的罗艺也归附了唐朝。黄河流域形成窦建德的夏政权、王世充的郑政权与唐政权鼎足而立的形势。高祖派李世民东征王世充,郑、夏结成联盟抗唐。武德四年(621年),李世民击溃郑夏联军,俘窦建德,王世充投降 [96]。窦氏余部受唐廷迫害,因而在刘黑闼的领导下两次起事,并联合突厥兵南攻。高祖先后派李世民、李建成率军东讨,俘斩刘黑闼,河北平定。随后,割据鲁南的徐圆朗、割据冀北的高开道相继败亡。至此,唐朝大体统一了河南、河北、山东地区。 [101] [187] [209]

武德四年(621年),割据江陵的萧铣被唐将李靖、李孝恭率军平定。同一年,岭南地区的豪族冯盎降服,唐以其地置八州;虔州(今江西赣州)的林士弘被唐军击败。岭南各地纷纷臣服。江淮地区的杜伏威早在武德二年(619年)便已降唐,受唐朝册封为吴王。武德五年(622年),杜伏威入朝,但其余部在辅公祏的煽动下,于武德六年(623年)八月起兵反唐,称宋帝,翌年(624年)被唐军俘杀。江南平定。 [101] [209]

到武德七年(624年),除割据夏州(今内蒙古白城子)、依附突厥的梁师都以外,唐朝已在全国建立起了统治。太宗贞观二年(628年),唐乘突厥衰乱,派兵攻灭了梁师都。 [18] [101]

唐高祖在位时,废隋苛政,定律令、建官制、置学校、组建十二军统领府兵、颁均田制和租庸调法、行“开元通宝”钱,初步完善各项制度,为唐王朝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87]

贞观之治

主词条: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

宋人绘唐太宗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102]

在唐朝肇建的过程中,高祖的长子李建成有较大的贡献,但次子李世民的功勋更为卓着,以至于有相当一部分史家认为高祖能得天下,倚靠的是李世民之力 [188]。随着李世民威望的提高,他与李建成之间的冲突日益加剧。在这个过程中,高祖优柔寡断,且对李世民颇怀猜忌 [234],这加剧了兄弟间的争斗。这一斗争最后以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四日李世民发动伏兵于玄武门,发动军事政变,射杀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而告终。事变后,高祖被迫册立李世民为太子。八月九日,高祖禅让帝位,成为太上皇。李世民继位,是为唐太宗。 [19] [100]

唐太宗是中国古代一位善于吸取历史经验,具有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识的帝王。即位后,经常与大臣讨论历代王朝盛衰的教训和治国方针政策。他从隋末民变中认识到群众的力量,吸取隋灭教训,重视百姓生活;留心吏治,选贤任能,知人善用,从谏如流,任用杜如晦、房玄龄等贤臣,李靖、李积等战将,重用魏徵等诤臣,出现了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为代表的一批文臣武将 [116],保证了政治稳定和各项政策的施行;采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一系列治世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较为安定的局面。 [187]

同时,太宗大力平定外患,攻灭东突厥、吐谷浑、高昌、薛延陀,打击高丽(即高句丽)、吐蕃(后以文成公主嫁予松赞干布);尊重边族风俗,对少数民族采取相对平等的态度,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出现“胡越一家”的盛况,四方诸国尊他为“天可汗” [8]。 [187] [211]

经过太宗朝君臣的共同努力,在太宗执政的贞观年间(627年-649年),唐朝出现了一个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安定、武功兴盛的局面,史称“贞观之治”,是为唐朝的第一个治世,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厚实的经济基础。 [20]

但是,唐太宗在统治后期逐渐骄矜,征发百姓劳役增多。 [187]在太宗晚年,最困扰他的是储位问题。太宗与文德皇后长孙氏所生诸子中,长子李承乾被立为太子,多次在太宗外出巡行时留守监国;但四子李泰获封魏王,深受太宗宠爱,对李承乾的储位产生了威胁。二人针锋相对,致使群臣也被卷入争斗中,引发朝野动荡。贞观十七年(643年),李承乾勾结朝臣谋反,事迹败露,太宗在权衡利弊之后同时废黜李承乾、李泰二人,改立性格温和的晋王李治。 [119]

高宗时期

主词条:永徽之治

巩固皇位

法门寺壁画的唐高宗李治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五月二十六日,太宗驾崩于翠微宫含风殿。六月一日,李治即位,即唐高宗 [103]。次年改元“永徽”。

永徽四年(653年),高宗借房遗爱等谋反一案,将诸宗室、勋贵中的反对势力一网打尽,巩固了自身的皇位。永徽六年(655年),他力排众议,在李积、许敬宗等支持下,废士族出身的皇后王氏,立昭仪武氏(即武则天)为后,并借机打击顾命之臣长孙无忌、褚遂良。这场斗争具有打破士族集团在政权中的优势、削弱其势力的意义。 [187]

大行文治

高宗在即位之初,召见各地的朝集使,对他们说:“朕刚刚即位,有对百姓不便利的事情你们都应奏陈,未说透彻的再次上书启奏。”从此每天带十名刺史进入阁中,询问民间百姓疾苦,及其从政措施。他又下诏,不许京官及外州进献鹰隼及犬马。高宗君臣照贞观时法令执行,故永徽年间,边陲安定,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史称“永徽之治”。 [212]

麟德二年(665年)十月,高宗从东都出发,前往泰山封禅。封禅车乘连绵数百里,随行的还有突厥、于阗、波斯、天竺、倭、新罗、百济、高丽(即高句丽)等国的使节和酋长。此举显示了当时唐朝的富强 [120]。在太宗、高宗统治时期,唐朝的人口也从隋末唐初的动乱中得以恢复,到高宗永徽三年(652年)增加到380万户 [57]。 [233]

四面扩张

主词条:唐灭西突厥之战、白江口之战、唐灭百济之战、唐灭高句丽之战

在文治天下的同时,高宗一朝继续扩张征战,史称“唐朝对外的威力,以高宗时为极盛”。 [104]

唐高宗时疆域 [172]

永徽元年(650年),唐将高侃击擒突厥车鼻可汗,高宗分置单于、瀚海二都护府。高宗袭位后,还持续对西突厥用兵。显庆二年(657年),唐将苏定方等大破西突厥,远袭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一带),生擒西突厥沙钵罗可汗,西突厥亡。高宗在西突厥故地分置昆陵、蒙池二都护府。次年,徙安西都护府于龟兹(今新疆库车)。 [213]

永徽六年(655年),高丽与百济联军攻新罗,新罗遣使乞援于唐,高宗先后派兵出击高丽和百济。龙朔三年(663年),唐将刘仁轨于白江口(今韩国锦江入海口)大败百济、倭国联军 [214],同年百济灭亡。总章元年(668年),唐将李积等率军攻占平壤,灭亡高丽。高宗以其地设安东都护府,分置四十二州 [215]。

高宗在位期间,唐朝的疆域最广,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这一版图基本维持了三十余年。 [158]

武周代唐

主词条:武周

李治在位时,武皇后(名武曌,一般称武则天)逐渐参预朝政。武则天原为李世民的才人,李世民死后出家为尼,后被高宗召入宫中,在权力斗争中获胜,被立为皇后,史称她“素多智计,兼涉文史”。显庆五年(660年),李治因身体原因让武则天协助处理朝政,她因此得以与李治并称为“二圣”。 [187]

弘道元年(683年),高宗驾崩于紫微宫贞观殿,太子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武则天以皇太后名义临朝称制。光宅元年(684年),武则天因中宗与之不合,将他废为庐陵王,另立四子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 [187]

《武后行从图》中的武则天

这之后的几年间,先后有扬州徐敬业、宗室越王李贞、琅邪王李冲等起兵,都被武则天派兵平定。宗室叛乱直接导致了武则天对唐宗室大臣的清洗,也为她称帝铺平了道路。载初元年(690年),武则天制造祥瑞,迫使睿宗禅位,自称大周“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定都洛阳,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1-23]

武则天当皇后时,就提出十二条施政意见,包括劝农桑、薄赋徭;减省功费力役;息兵;提升才高位卑的官吏;广开言路等。在她统治期间,下令限制王公以下蓄养奴婢的数目,改革徭役和户籍制度,允许逃亡农民在一定条件下编附户籍。这些措施促进了经济发展,国家控制的人口从贞观末永徽初的380万户增加到650万户。 [187]

武则天具有驾驭臣下的能力。她为培植自己的势力,鼓励士人自荐,又开殿试和武举,设“试官”,大量破格选用和升迁官吏,时称“北门学士”。虽有录用过多、升迁过快的弊病,但一旦发现不称职者就立即贬黜。她慧眼识人,明察善断,赏罚分明,培养了一批有才干的官员 [24]。像唐休璟、狄仁杰、张柬之、张仁愿,以及开元名臣姚崇、宋璟等,都是武则天发现并提拔起来的。非士族阶层的广泛参政,扩大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基础,抑制了士族势力,对政权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87]

武则天统治期间,在军事上重设安西四镇,抵抗后突厥侵扰,并在东北契丹的“营州之乱”爆发后设法将其平定。这些举措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一定贡献。 [187]

武则天称帝期间,社会文化艺术亦有所进步,当时佛教大兴,该时期佛寺兴建频繁,扩建的龙门石窟为其代表。后人称其统治“上承贞观,下启开元”或“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23] [25-26]

唐室复辟

主词条:神龙政变、唐隆政变

武则天统治最黑暗的地方是接受告密和任用酷吏。她在朝堂上设置铜匦,接受告密文书。告密失实无罪,致使朝廷内外告密成风。又重用索元礼、来俊臣、周兴等一批酷吏,对大臣肆意罗织罪状,严刑逼供,相继诛杀唐宗室数百人、文武大臣数百家。直到其称帝、政权相对稳定后,这种极恐怖的政治才告一段落 [187]。她广建佛寺,筑“明堂”“天堂”,造“天枢”,铸九鼎,浪费了大量的民力物力。所以在这半个世纪中,一方面社会经济有所发展,另一方面均田制已开始趋向弛坏,农民逃亡逐渐普遍,阶级矛盾有激化的倾向 [211]。

武则天虽夺取李唐社稷,却在朝廷内外压力下,不得已将李显从流放地召回,立为太子。神龙元年(705年),宰相张柬之联合禁军将领敬晖等发动神龙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中宗李显复位,恢复了大唐国号。数月后,武则天去世。死前下诏去帝号,复称皇后。 [187]

中宗复辟后,一直受到妻子韦皇后、女儿安乐公主和武氏旧党如武三思等人的影响,张柬之、敬晖等先后被流放或诛杀。他们卖官鬻爵,贿赂公行,日夜宴游,淫逸无度。韦皇后有意成为第二个武则天,安乐公主则曾要求成为皇太女。景龙元年(707年),非韦皇后亲生的太子李重俊发动政变,杀死武三思等,并企图除掉韦皇后,但最后失败被害。景龙四年(710年),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合谋毒杀中宗,立温王李重茂为帝,是为唐殇帝,并欲加害被排斥在最高权力外的相王李旦。最后,李旦三子临淄王李隆基在武则天之女太平公主协助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皇后、安乐公主及武氏残余势力,废李重茂,拥立李旦复位,改元“景云”。睿宗李旦复位后,立李隆基为太子。 [27] [187]

开元盛世

主词条:开元盛世

睿宗复位后,朝政依然腐败。太平公主因拥立之功,势力变大,宰相七人中有五人因她得位,文武大臣也多半依附于她。这就与太子李隆基发生了尖锐矛盾。景云三年(712年),睿宗传位太子,李隆基即帝位,是为玄宗。先天二年(713年),玄宗率先下手,将太平公主赐死,其党羽或杀或逐(参见词条先天政变),改元“开元”。自武则天以来的皇后、公主干预政事的局面至此结束,自中宗即位八年以来的混乱政局也至此稳定下来。 [187]

《张果见明皇图》中的唐玄宗 [129]

玄宗登基后,致力于整顿此前遗留的诸多弊政。他先后任用姚崇、宋璟、张嘉贞、张说、李元纮、韩休、张九龄等一批熟悉吏治、富有才能的宰相,选择良吏、建立制度,同时下令精简官僚机构,裁减冗官 [28],除奢从简,注意租税的均平征敛,又通过括户等手段缓解土地兼并导致的逃户问题 [29]。面对社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他适度进行改革:放松对逃亡编户(客户)的限制;军事上,改府兵制为募兵制,并兴复马政 [30];在加强中央权力的同时对大行政区放权;提高执掌贡举官员的等级;用《循资格》稳定官僚队伍;全面修订法律,颁布《大唐开元礼》;设“常平仓本”调剂贫富;立“劝农社”促进农事;大力兴修水利,边境上大规模兴建屯田;在东、西二京置集贤院,集中学者整理典籍,抄写经史子集约九万卷。 [187] [211]

这些政策使唐朝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成为一个国力昌盛、文化灿烂的强大王朝,吸引着周边政权向它学习、与它交往。到开元末年,国家富庶,物价低廉,社会秩序良好,行旅千里不绝。 [187]

对外方面,玄宗收复了辽西营州及睿宗时期赐给吐蕃的河西九曲之地 [31],并再次降服契丹、奚、室韦、靺鞨等政权 [32-35];西域方面,吞并大小勃律并且攻灭突骑施,塞北政权方面降服复国的后突厥,后又扶持回鹘剪灭后突厥。 [36-41]

玄宗改元天宝后,因承平日久,国家无事,逐步丧失向上求治的意志,志得意满,开始追求奢欲、倦于政务。在天宝四载(745年)纳杨玉环为贵妃后,玄宗更加沉溺酒色。这时宰相李林甫专权。李林甫虽然精于吏事,但打击政敌不遗余力。 [187]

虽然政治趋于腐败,社会风气日益奢靡,但天宝年间经济仍有发展。天宝十二载(753年),自长安向西万余里,仍是人户相望、桑麻遍野。天宝十四载(755年),全国统计户口有900余万户,5200余万口,达到唐朝统计户口的最盛。 [187]

安史之乱

主词条:安史之乱

天宝元年(742年),玄宗在边境地区设置十节度使。到他统治后期,边地军事力量膨胀,身任大军区长官的节度使除军事外,兼管民事,由于玄宗后期好大喜功,为此边境将领经常挑起对异族的战事,以邀战功。而募兵制的推行,使得节度使与军镇上的士兵建立稳固的统属关系,形成边将久任、军阀权重的局面。加之中央上层统治集团的腐化削弱其对地方的控制力,政治上也出现了不平衡的局势,这就很容易使拥兵自重的将帅萌动问鼎犯上的野心。这其中的代表人物是掌握重兵的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胡人安禄山。 [43] [187] [217]

安史之乱示意图(2张)

天宝十一载(752年)李林甫死后,杨贵妃族兄杨国忠为相。杨国忠与安禄山不和,激其反叛。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禄山与史思明以诏讨杨国忠为名,起兵十五万反于范阳。史称“安史之乱”。由于天下承平日久,中原唐军弱不能战。十二月,叛军攻占洛阳,唐军退守潼关。同时朔方节度使郭子仪率众进军河北平叛。天宝十五载(756年),安禄山自称大燕皇帝,年号圣武。六月,唐军兵败潼关、叛军攻占长安。玄宗出奔四川,在马嵬坡时,随行士兵哗变,杀死杨国忠,并逼迫玄宗处死了杨贵妃。太子李亨分兵后随即北上,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即位,改元“至德”,是为肃宗。玄宗被遥尊为太上皇。李亨的称帝,虽有擅立嫌疑,但在稳定人心、统一指挥平叛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187]

(安史之乱图册参考资料 [147] [183])

平定安史之乱的主要将领(2张)

随后,肃宗急调郭子仪回军灵武,命其与李光弼等将领讨伐安史叛军;又命宗正李承寀借回纥兵,以增强军事力量。至德二年(757年)正月,河南节度副使张巡、睢阳太守许远等率领军民坚守大运河咽喉、江淮屏障睢阳(今河南商丘),在睢阳之战中力阻前后叛军数十万人长达十个月之久 [44]。这时,安史集团内部发生内讧,安禄山之子安庆绪杀父自立。九月,郭子仪大军收复长安,十月,收复洛阳。史思明于是在范阳降唐,只有安庆绪固守相州(今河南安阳)。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再叛,驰援安庆绪,与唐九节度大军决战于安阳。唐军溃败,史思明杀安庆绪。上元二年(761年),史思明在洛阳再败唐军,想乘胜西入关,被他的儿子史朝义所杀。 [187] [217]

宝应元年(762年),李亨病危,其妻张皇后想废除太子李豫,改立越王李系,宦官李辅国、程元振保护李豫,逮捕张皇后、李系等。随后李亨去世,李豫登基,是为唐代宗。即位当年,代宗便任命其子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统率仆固怀恩等大败史朝义部叛军。广德元年(763年),唐军直指范阳,叛军将领纷纷举州投降,史朝义自杀。安史之乱结束。 [187]

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使得唐朝元气大伤,由盛转衰。此后,中央的权力大大削弱,节度使的权势越来越大。此时均田制已经逐步瓦解,土地兼并现象日趋严重,租庸调制也无法实行。安史之乱后人丁锐减,土地大量荒芜。藩镇势力壮大,藩镇割据的现象在代宗朝后逐渐形成 [121]。 [187]

艰难复兴

藩镇林立

主词条:藩镇割据

安史余部投降后,唐朝廷无力收回其兵权,仍然任命他们为当地节度使,其中李宝臣的成德镇(治今河北正定)、李怀仙的幽州镇(治今北京市城区西南)、田承嗣的魏博镇(治今河北大名)并称为“河北三镇”,是最跋扈的藩镇,名义上尊奉唐王朝,实际“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父死子代,长期割据一方,直到唐亡。 [187]

安史之乱后,内地也普遍设立藩镇。河北之外,中原藩镇有些割据性较强、如淄青(治今山东东平西北)、淮西(治今河南汝南)、昭义(治今山西长治)等。南方藩镇军队较少,节度使基本忠于朝廷。 [187]

在唐朝中晚期的大部分时期里,只有河朔等极个别藩镇割据,但割据藩镇也在一定程度上施行唐朝的政策法令,“须借朝廷官爵威命以安军情”,且割据藩镇也曾解除割据 [142]。朝廷在藩镇表面恭顺的前提下,开始默认极个别藩镇自主选择节度使的权力 [123]。各藩镇间功能不同,也存在矛盾,如中原地区和边疆地区藩镇保证了内外势力的均衡,东南藩镇则提供财政支持。因此有研究指出,正是藩镇间的相互制约使唐朝在经历安史之乱后仍能延续百余年 [147]。

唐代宗、德宗统治时期

主词条:奉天之难

广德元年(763年),吐蕃乘虚攻占长安,代宗出逃陕州,随后起用郭子仪击破吐蕃。永泰元年(765年),又用郭子仪等平定仆固怀恩之乱。代宗在位时,颇有志于朝政。他打压权宦强臣,使其或死或贬,起用贤臣杨绾,并命刘晏改革盐法,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 [217]

大历十四年(779年),代宗在大明宫紫宸内殿崩逝,太子李适即位,是为唐德宗。德宗任用杨炎为相,于建中元年(780年)开始实行两税法,一年分夏、秋两季依土地征税。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而“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使古代赋税制度由“舍地税人”到“舍人税地”方向发展,在短时期内缓和了财政困难问题。 [122] [217]

德宗力图平藩,不许藩镇传土地于子孙,招致成德、魏博、淄青三镇叛乱,发生了持续五年的奉天之难。在平叛过程中,更有卢龙、淮西继叛,各自称王称帝。前往平叛的泾原军队又发动泾原兵变,占领长安,拥卢龙节度使朱滔兄朱泚为帝,德宗一度逃往奉天(今陕西乾县)和梁州(今陕西汉中)。在李晟等人陆续将兵变平息后,德宗对叛乱造成的危难心有余悸,于是对藩镇采取姑息态度,承认河北三镇世袭特权,以使其取消王号,维持现状。这次失败的削藩战争,基本奠定了其后中央与藩镇、藩镇与藩镇的强弱地位,以及各藩镇之间盘根错节的相互关系 [187]。德宗回到长安后,一方面积蓄力量为削藩做准备,同时把神策军交给宦官统领。 [182]

不过,德宗在位时,用宰相李泌之策,联合回纥、南诏,打击吐蕃,也为后来的“元和中兴”创造了较为有利的外部环境。

唐顺宗、宪宗统治时期

主词条:永贞革新、元和中兴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唐德宗驾崩,其子李诵登基,即唐顺宗。顺宗任用王叔文等,罢除了宦官掌握的“宫市”,试图夺取宦官统领神策军的权力,结果遭到宦官强烈抵制。在宦官俱文珍等人的密谋下,在位不到两百日的顺宗被迫禅位于其子李纯,即唐宪宗;王叔文、柳宗元等改革核心成员或被赐死,或被贬为远州司马。这次斗争被称为二王八司马事件或永贞革新。 [187]

明人绘唐宪宗李纯彩像 [184]

宪宗经常阅读典籍实录,以祖上圣明之君为榜样,总结历史经验,勤勉政事。他注重发挥群臣的作用,敢于任用能臣、贤臣为宰相。宪宗在延英殿与宰相议事,很晚才退朝。宪宗在位十五年间,在政治上有所改革,政绩较多。 [218]

在军事上,宪宗刚明果断,用人不疑,决心以法度制裁藩镇,力图中兴统治。从元和元年(806年)到元和七年(812年),他在宰相李吉甫、杜黄裳、武元衡、裴度等人的支持下,先后派兵讨平西川、夏绥、镇海三镇,劝导魏博节度使田弘正归顺朝廷。元和九年(814年)至元和十二年(817年),经过苦战平定淮西吴元济叛乱。此后,成德镇的王承宗也输纳贡赋、请授官吏。元和十四年(819年),又平定淄青节度使李师道。各地节度使都由中央任命 [182]。至此,跋扈的河北三镇及淮西、淄青都接受朝廷约束,全国暂归统一 [187]。这一短暂的成就被称为“元和中兴”。

宪宗死后,唐穆宗即位,宰相短视,致使长庆元年(821年)魏博、成德和卢龙三镇再叛,而元和以前长期割据的河南、河北和山东地区的其他藩镇,继续在唐朝中央政府控制之下。唐王朝直接统治的地区比元和以前有所扩展,但藩镇问题并未从根本上解决。 [182] [187]

宦祸党争

宦官专权

主词条:南衙北司之争

元和时期主要的割据藩镇

在吐蕃的威胁下,外部危机严重的情况下,唐朝的内患也不断加深。其中导致唐后期政治腐败的更大问题是宦官专权,专权的基础和危害均源自宦官握有兵权。 [187]

唐初使用宦官有一定限制,到唐玄宗时宦官权力明显扩大。安史之乱爆发后,肃宗以宦官李辅国执掌禁军。代宗时神策军成为中央禁军。德宗不信任朝官,设左右护军中尉,以宦官担任,统率神策军。从此,由宦官统领神策军成为固定制度,直至唐亡。神策军地位在其他禁军之上,装备精良,有十五万人之多,控制了神策军等于控制了中央的军事力量。朝廷又以宦官为监军使、驻扎各个藩镇,直接与中央联系,既是中央耳目,又是控制地方的手段。朝廷还设置由宦官充当的左右枢密使,替皇帝裁决政务。两枢密使、两中尉号称“四贵”,掌握军政大权,成为政府实际统治者。自顺宗以后至唐亡,除唐敬宗外,八个皇帝都是宦官拥立的;宪宗、敬宗均死于宦官之手;一个皇帝(昭宗李晔)曾被宦官囚禁。 [187]

跋扈的宦官胁迫皇帝、蔑视宰相、欺凌士人、横行朝野,必然与朝官发生冲突。由于宦官的机构在北面宫城,朝官的衙门在南面皇城,因此朝官和宦官的斗争被称为“南衙北司之争”。在皇帝支持下,朝官曾与宦官有过两次大的斗争,一次是顺宗时的“二王八司马事件”(参见“艰难复兴”目录),还有一次是文宗时的“甘露之变”。当时文宗起用李训、郑注,策划了一个剪除宦官的计划。太和九年(835年)十一月,李训使人谎称金吾厅后石榴树上出现甘露,想在神策军中尉仇士良等率众宦官前往查看时将他们杀尽。仇士良在途中发觉有异,挟持文宗急入内宫,随即派神策兵捕杀李训、郑注并众宰相,血洗长安。文宗以后,再无皇帝主动对宦官采取大规模剪陈行动,从此,“天下事皆决于北司,宰相行文书而已”,直到唐朝灭亡 [187]。而后,宦官团结一致;以宰相为首的南衙唯有借藩镇兵力对抗宦官权力,从而埋下了晚唐藩镇、宦官相冲突的种子。 [45]

党争不断

主词条:牛李党争

安史之乱后,君权多弱,相权又不专,导致朝官内部争权夺利、各结朋党,排斥异己。宪宗在位时已经关注朝官结党倾向,多次与宰相讨论朋党问题。宪宗以后,出现了影响朝政四十余年的所谓“牛李党争”。“牛党”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领袖,“李党”以李德裕、郑覃等为领袖。两党大致各由志趣相投、政见相似的官员相结而成。虽然在科举置废、藩镇政策方面有不同意见和措施,也可分出优劣,但总体看,党争的主要表现还是以人划线,此进彼退,互相倾轧。穆宗时,李德裕为浙西观察使,本当入相,却八年不得调动,而牛党引牛僧孺为相,造成李、牛积怨加深。唐文宗李昂时,牛李两党斗争日趋激烈,在朝议事,争吵不休;进退官员,唯党为是,以致文宗叹道:“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直至唐宣宗时,两党领袖或贬或死,“牛李党争”才告结束。 [187]

振兴国势

唐武宗、宣宗统治时期

主词条:会昌中兴、大中之治

被誉为“万古良相”的李德裕 [185]

开成五年(840年),文宗病重,宦官仇士良、鱼弘志矫诏拥立颍王李炎为皇太弟。不久后,文宗崩,李炎即位,即唐武宗。武宗重用李党首领李德裕,贬黜牛僧孺、李宗闵,澄清吏治,发展经济,有志于革除积弊,出现了较好的政治局面。 [187]

首先,对于宦官有诸多不满的武宗,吸取文宗失败的教训,改用了疏远、冷淡的手段对付宦官 [45]。会昌二年(842年),仇士良煽动神策军哗变,被武宗与李德裕联手挫败。仇士良惶恐谢罪,被剥夺了军权,被尊崇为观军容使。不久后,仇士良主动请辞,被迫致仕 [219]。因此,武宗统治时期,宦官势力遭到遏制。

其次,武宗朝对外击溃回鹘乌介可汗及其部众,肃清北疆;对内刚柔并济,使藩镇降服。他挑选了恭顺朝命的雄武军使张仲武继任卢龙节度使,同时坚决派兵讨伐不尊朝旨的昭义镇刘稹叛乱 [187]。武宗以后,藩镇内部骄兵逐帅日见频繁,与中央政府长期相安无事 [217]。

在宗教问题上,武宗崇信道教,并且为打击僧侣地主的势力,他于会昌五年(845年)下诏拆毁佛寺,令僧尼二十六万余人还俗,没收奴婢十五万人及大量寺院土地 [130]。由于毁佛成功,从而扩大了唐朝政府的税源,巩固了中央集权。但在拆毁寺院的过程中,经济损失也不小 [131]。这一事件被称为会昌灭佛。此外,景教等宗教的传播也受到限制。

会昌六年(846年),武宗因丹毒发作而驾崩,宦官选择光王李忱继承皇位,是为唐宣宗。未即位前的宣宗表面上是容易被宦官利用的无能之人,但等到即位以后,却表现出励精图治的愿望。他贬李德裕于崖州,抑制宦官势力,打击权贵,勤俭治国,注重选拔人才。文化上,再次尊崇佛教。

大中二年(848年),敦煌(今甘肃敦煌)人张议潮领导沙州等地人民起义,驱逐了河西地区的吐蕃守将,并派使者携十一州地图户籍入朝,归顺唐朝廷。经过多年奋战,使河西走廊的瓜、沙等十一州重新回归唐朝,吐蕃势力被彻底逐出河西、陇右之地 [114]。此后“西尽伊吾,东接灵武;得地四千余里,户口百万之家;六郡山河,宛然而归”。 [115]

河西肃清后,唐王朝无西顾之忧,而在武宗、宣宗统治时期,唐朝国势有所起色,百姓日渐安稳,使本已衰败的朝政呈现出“中兴”的局面。但他们无法解决日益复杂的社会矛盾。 [182]

走向衰亡

主词条:唐末农民起义、梁晋争霸

唐宣宗统治末期,经济、政治衰退,国内乱象频生 [150]。大中十三年(859年),宣宗驾崩,其子李漼即位,即唐懿宗。当时唐与南诏在四川、云南、广西一线发生了战争,政府财政也发生严重困难,经常预征两三年的赋税。江淮一带又遇到连年水旱,农村十室九空,农民大量逃亡 [164]。待到懿宗甫袭位,国内积累的矛盾便爆发,全国出现大规模的民变。大中十三年(859年)至咸通元年(860年)的裘甫起义和咸通九年(868年)至咸通十年(869年)的庞勋起义拉开了唐朝灭亡的序幕,史称“唐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 [149]。 [182]

咸通十四年(873年)七月,懿宗病死,其子李儇即位,为唐僖宗。僖宗在位期间,权宦田令孜把持朝政,政局日益混乱。乾符二年(875年)初,出现了王仙芝起义,起义军自濮州(今山东鄄城北旧城)起兵,屡败唐军,至乾符五年(878年),起义军首领王仙芝战死。然而就在同时,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人黄巢的力量不断壮大,并一路转入南方,于广明元年(880年)发动北伐,十二月抵达长安附近。僖宗仓皇逃亡蜀地。至中和四年(884年),在各镇节度使的夹击下,黄巢起义方才平息 [164]。这次起义使唐朝的经济重地江南地区遭受了巨大的打击,宦官所管理的禁军也损失过重,而宰相与宦官间仍斗争不断。此外,这次起义后,超强藩镇开始出现,打破此前各藩镇间的均势,以兵力压制群藩,最后导致唐朝灭亡。 [187]

文德元年(888年)僖宗死后,其弟寿王李晔即位,即唐昭宗。昭宗继位后,决定迁都洛阳 [162]。乾宁五年(898年),神策军中尉刘季述等人发动政变,软禁昭宗,强迫其退位为太上皇,扶立太子李裕即位,年号光化。天复元年(901年),宰相崔胤联合神策军指挥使孙德昭袭杀刘季述,迎昭宗复位。 [163]

篡夺唐室皇位的后梁太祖朱温 [186]

在这一时期,宣武军节度使朱温与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成为风云人物,在朝廷各树党派。在朱温的支持下,宰相派胜利。天复三年(903年),朱温入宫尽诛宦官 [111]。天佑元年(904年),朱温发兵攻陷长安,挟持昭宗迁都洛阳,之后将其杀害,立辉王李柷为帝,即唐哀帝 [97]。天佑二年(905年),朱温大肆贬逐朝官,并将三十余位朝臣杀死于白马驿(今河南滑县),投尸于河,史称白马驿之祸 [165]。

朱温本想等统一后再夺取帝位,但因征讨淮南杨行密失利,故决定提早称帝 [46]。天佑四年(907年),朱温逼哀帝禅位,唐朝至此灭亡 [47]。在随后的五代十国时期,李克用之子李存勖所建的后唐和李昪建立的南唐都自称是唐朝的承继者而用“唐”作为国号 [112-113]。

疆域

播报

编辑

疆域范围

主词条:唐朝疆域

前期

因致力于“拓境为大”,唐朝前期的疆域拓展明显,唐朝在边疆各地广置羁縻府州进行管理。隋末,东突厥势力发展迅速。贞观四年(630年)唐朝出兵击败东突厥,取得阴山以北至大漠的广大地区。唐朝又攻灭漠北的薛延陀,于其旧地设安北都护府(今蒙古国杭爱山以东),统管漠北铁勒诸部的都督府州;并于漠南地区设单于都护府(治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以北),统辖漠南突厥诸部的都督府州。高宗永淳元年(682年)后突厥兴起后,唐朝势力退出漠北地区。 [158]

唐灭东突厥之后,西域的伊吾七城降唐,唐于其地置西伊州(治今新疆哈密)。以后又据有西域的多处地区,先后置龟兹(今库车)、于阗(今和田)、疏勒(今喀什)、碎叶(在今吉尔吉斯北部)四镇,并将西域都护府移至龟兹,称为安西四镇。唐朝攻灭西突厥后,在东起阿尔泰山、西至咸海的西突厥旧地设数十个羁縻府州。在中亚,唐朝的势力还进入阿姆河流域。天宝十载(751年),唐军兵败怛罗斯之战,唐朝的势力退至葱岭以东地区。 [158]

在东北部,唐朝攻灭高丽(即高句丽),于平壤设安东都护府,下辖一些羁縻府州,辖境包括今乌苏里江以东及黑龙江下游,南及朝鲜半岛的北部和西南部。以后因统治不稳,唐朝将安东都护府移至辽东(今辽宁辽阳)。天宝以后唐朝废除安东都护府,放弃了辽东地区。 [158]

在西南部,唐朝招降西南各族,在今川西南与滇东北一带,先后置南宁州都督府(治今云南曲靖)、戎州都督府(治今四川宜宾)及姚州都督府(治今云南姚安),疆域一度扩至今缅甸东北部。但吐蕃、南诏相继崛起,使唐朝在西南的统治不稳,最终以天宝初年后南诏永久性占领姚州都督府治地告终。 [158]

唐朝在今越南北部设安南都护府(治今越南河内)。 [158]后在都护府基础上置静海军,由节度使兼领都护。终唐一代不废。

总之,在唐高宗龙朔(661年-663年)年间,唐朝疆域达到极盛:东起朝鲜半岛,西达咸海以及呼罗珊地区(唐在中亚有羁縻州安息州),北包贝加尔湖至叶尼塞河下流一带(唐在极北处有羁縻州玄阙州),南抵越南顺化一带 [48]。有学者根据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 [98],推算唐朝在总章二年(669年)的疆域面积应为1076万km2左右 [216]。

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唐朝版图,取自《中国大百科全书》 [148]

后期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前期所置的羁縻府州逐渐丧失,周边的边疆王朝与边疆政权的疆域也不断扩大。为平定接连发生的叛乱,唐朝将防守吐蕃的军队东调平叛,西面边防空虚。吐蕃乘机向东面和北面扩展,先后夺取唐朝的川西北、甘东南等地,控制了河西走廊;又占据北庭、安西地区。吐蕃对唐朝在西部、西北部的统治形成严重威胁 [158]。晚唐时,沙州人张议潮起兵收复河陇地区,重新打通丝绸之路 [169]。

元和十五年(820年)唐朝版图,取自《中国大百科全书》 [148]

行政区划

主词条:唐朝都城、唐朝行政区划

唐朝建立后,定都西京长安(今陕西西安),同时以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为东都,通称“二京”。 [209]

安史之乱前,唐代地方分州、县两级 [177]。此外,唐朝开创了中国行政区史上道和府的建制。贞观元年(627年),唐太宗分天下为十道。这些道没有实际的权力。唐代城市等级主要是总管府、都督府、节度使等,府以下为州、县。贞观十四年(640年),全国共设三百六十州(府),下辖一千五百五十七县。开元年间又将山南、江南各分东西,并增置京畿、都畿、黔中三道,形成十五道的格局。道设州、府,州、府下设县,据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户部的统计,全国共有州、府三百二十八座,县一千五百七十三座。 [49-50] [177] [209]

唐朝国境内的少数民族很多,为有效管理突厥、回鹘、铁勒、室韦、契丹、靺鞨等各民族,分别设立了安西、安北、安东、安南、单于、北庭六大都护府,以及大量隶属于六大都护府的都督府和羁縻州。

关内道京畿道

关内道北部(安北、单于都护府)

河南道

河东道

河北道南部

河北道北部

山南东道

淮南道

江南东道

江南西道

黔中道

陇右道东部

陇右道东部(安西都护府)

剑南道北部

剑南道南部

岭南道东部

桂州容州附近

岭南道西部

(区划图册参考资料 [98])

政治

播报

编辑

官制

主词条:唐朝官制

唐代青铜文官俑 [178]

唐朝官制基本承袭隋制而又有所发展。中央机构由政事堂(后改中书门下)、台省、卿监、南北衙卫军(见“军事”目录)及东宫官属几个部分组成:

政事堂,唐初设于门下省,为宰相议事之所。唐初宰相由两类人构成,一是三省长官,一是他官加“参预朝政”“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衔者。宰相上午在政事堂议事,下午回本署办公。军国大政及五品以上官员的任免黜陟,均由政事堂公议商定,然后奏请皇帝批准。高宗时,政事堂徙于中书省。尚书省长官无加衔的反而不是宰相。开元十一年(723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下设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分曹办事,从议事所变为办公处。从此,中书门下正式成为宰相的办事机构,使决策、行政一体化 [194]。唐后期宰相的名号基本是“同平章事”。 [176]

台省指尚书、门下、中书三省和御史台。三省仍然是正式机构。尚书省是最高政务机构,负责执行经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核,最后皇帝批准的各项诏令。长官是尚书令,因唐太宗即位前曾任此职,此后臣下不敢居此职,遂以左右仆射为尚书省长官。尚书省有一个总机关,叫都省。都省中设左右丞、左右司郎中、左右司员外郎,分管吏、户、礼左三部和兵、刑、工右三部。左右仆射位高而不常任事,实际负责人是左右丞。六部长官为尚书、侍郎。每部下分四司,各设郎中、员外郎、主事、令史等员。中书省是由隋朝内史省改置。主管制令。长官是中书令。副长官是中书侍郎。具体负责起草诏敕的是中书舍人。门下省长官为侍中,副长官为门下侍郎。具体负责文书审议的是给事中。中书、门下两省关系最密。又分设左右散骑常侍、左右谏议大夫、左右补阙、左右拾遗,均为谏官。此外,在中书省还有起居舍人,门下省还有起居郎,专门负责记录皇帝言行。 [176]

唐朝不仅在谏官的组织方面进一步完善,而且在实际运行中也有特色,特别是唐太宗时,以魏徵为代表的大臣的出现,使谏官职能发挥得比较充分。御史台是最高监察机构,以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为长官(大夫不常设置,中丞往往是实际上的长官),主要掌纠察百官和监督府库出纳,为“天子耳目”。御史台内部分台、殿、察三院,分设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合称三院御史。三院御史共司监察,各有侧重,反映出唐朝监察体制比前代更加完备。 [176]中央的司法机构有:大理寺(最高审判机构)、刑部(司法行政机构)、御史台(负责监督大理寺和刑部的司法审判活动)。每遇重大案件,大理寺卿会同刑部尚书和御史中丞共同审理,称“三司推事”,即后世“三法司”的前身。 [209]

秉承六部政令加以贯彻执行的事务机构统称“九寺五监”。 [209]卿监指九寺、五监及秘书省、殿中省、内侍省。九寺名称与隋朝相同。五监指国子、少府、将作、都水、军器五监。九寺长官称卿,次官称少卿。五监中有三监长官称监。秘书省长官也称监。所以,这类机构统称卿监。

东宫官与隋朝相仿。除设太子三太、三少外,还有太子宾客。又置詹事府、左右春坊。 [176]

唐朝官制中一个重要特点,是在一般职官系统之外,另有使职差遣(临时派某官办某事,事毕辄罢)。以他官行宰相职事的同平章事就具有这种性质。中央重要的使职还有翰林学士和宦官四贵(左右中尉和二枢密使)。 [176]

到了唐后期,中枢机构和行政事务两方面都出现了变革。在提升皇权和追求行政效率的过程中,“中书门下”与“使职差遣”的作用日益增大;原有机构与新设实际办事机构并行;“官”与“职”分离。这些变化直接影响了五代和北宋的政治制度。 [189]

李积

房玄龄

魏征

尉迟恭

程知节

秦叔宝

虞世南

孔颖达

明《唐宋名臣半身像册》中的长孙无忌

褚遂良

薛仁贵

狄仁杰

姚崇

宋璟

张九龄

郭子仪

李光弼

颜真卿

张巡

李白

杜甫

韩愈

陆贽

裴度

白居易

李德裕

选制

主词条:科举制度

唐朝的科举有制举和常科。制举为选拔特殊人才,由皇帝召试,科目繁多,不常设。常科有六: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其中秀才应举者少,明法、明书、明算招考的是法律、书法、算数等专门人才,在常科中都不重要,而明经、进士则是常科乃至科举制中最主要的科目。明经科每年取百人左右,要多于进士科所取的三十人,但考试难度及社会地位均低于进士科,以致当时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189]

雁塔进士题名墨迹 [144]

参加考试的人有两种:出自各类学校的称“生徒”,学成直接参加尚书省礼部试;未入学的称“乡贡”,需先参加州县考试合格后,再参加尚书省礼部试。明经科考试主要是“帖经”,考的是背诵经典的能力,相对比较简单。进士科考试科目从唐初到玄宗不断变化,最后固定为三场:帖经、杂文(主要是诗赋)、对策。考试科目的变化与政治形势、文化风尚,以及统治者的好恶均有关系。 [189]

常科及第,只获得出身即入官资格,要想获得官职,还必须参加吏部举办的“铨选”。铨选的标准有四:身(体貌)、言(言辞)、书(书法)、判(判语),其中的“判”是官员必备的处事能力。完整意义上的官员选举制度,包括获得入官资格的“举”和取得官职的“选”。明经出身,成为中下级官吏的较多;进士出身,则有更多的机会出任高级官吏。唐宪宗以后,进士出身的在宰相中已经占有绝对优势。到唐末,进士科出身者被称为“衣冠户”,享有免除徭役的特权,是宋代“官户”的前身。 [189]

唐朝的科举制虽已确立,但仍不完善,具体表现为:

1.

取人不多。在前期与门荫入仕、胥吏入仕诸途径并存,在仕途中尚不占主要地位; [189]

2.

仍有“荐举”残余。即考试录取时,除成绩外,应举者的声誉和各方面的推荐对主考官有很大影响、于是举子为得到名人推荐,到处请托关系,趋附奔竞; [189]

3.

及第后不能及时和保证得官。许多明经进士终身没有官职,造成入仕成本过高,浪费人才。 [189]

尽管如此,科举制的确立还是起到了抑制门阀、选拔寒庶的作用,是唐朝兴盛的人事保证。它所具有的不问出身背景、公平竞争的特色也被后世继承和发展。科举制总结了历代选官制度的经验教训,创设了一套更为完善的人才选拔机制,极大地扩展了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普遍推行的选官制度,直至清代晚期。 [189]

律令

立法形式

主词条:律令格式

唐朝明确规定国家的正式法律形式为律、令、格、式四种。《唐六典·刑部》中指出∶“律以正刑定罪,令以设范立制,格以禁违止邪,式以轨物程事。”律即是刑事法典(包括了部分诉讼程序);令是积极性的、正面性指导人们行为的法规,是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制度;格是以禁止性规范为主体的单行法规;式是国家行政事务的具体操作程序、公文的格式。唐代几次大规模的立法活动都是同时修订律、令、格、式,说明这是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 [160]

除了律、令、格、式四种法律体系外,唐朝还曾编制称之为“六典”的典章汇编。唐末又曾将律、令、格、式以及有关的制敕以刑事法律为主体,汇编为“刑律统类”。 [160]

立法活动

主词条:唐律

《唐律疏议》残片 [143]

唐律根据隋《开皇律》修撰而来。唐高祖时令刘文静、萧瑀和殷开山等人制订《武德律》。唐太宗即位后,命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等人厘改《武德律》为《贞观律》。唐高宗永徽年间对唐律进行了修订,形成《永徽律》,并进行全面注释,写成《律疏》。传世的《唐律疏议》,分十二篇,共五百零二条,一般认为即《永徽律疏》 [143]。之后,玄宗朝又有《开元律》等。唐律“一准乎礼,以为出入” [161],是传世的中国古代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法典,成为中华法系后世法典的蓝本。它对亚洲很多国家产生过显着的影响。 [209]

唐朝法律将谋反、谋叛等反对朝廷的行为定作不得赦免或赎免的“十恶”大罪,对朝廷的延续起到了保障作用。又有一系列相关土地私有权的条例,维护了经济基础。贵族、富人、官僚受到了一定的不平等的法律保护,在与庶民触犯同样的法律下可减刑或免刑。 [51]

经济

播报

编辑

主词条:唐朝经济

人口

天宝时期人口分布图

因隋炀帝杨广造成的隋末天下大乱导致全国人口锐减,至唐高祖武德年间仅200余万户,李唐统一全国后户口开始逐步恢复。唐太宗贞观十三年(639年),户数恢复至304万,人口达1235万,又获塞外归附人口120余万 [54-56]。高宗永徽三年(652年)全国有户380万 [57]。武则天神龙元年(705年)全国有户615万,约3714万人。 [58]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户数,口数,为官方户口统计的峰值 [59]。安史之乱后,因藩镇割据及户籍统计和管理混乱废弛,户口数不符合实际情况。据学者分析,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全国人口至少有4600万到4700万左右,晚唐人口峰值达6000万左右。 [42] [60]

唐代户口统计表

年份

户数

口数

出处

隋末唐初

-

《册府元龟·卷四百八十六》 [64]及《通典·卷第七》 [65]

唐太宗贞观十三年

(639年)

据《旧唐书·地理志》诸州县户口统计而来 [138-141]

唐高宗永徽三年

(652年)

-

《唐会要·卷八十四》 [57]

武曌神龙元年

(705年)

《旧唐书·卷八十八》 [58]

唐玄宗开元十四年

(726年)

《旧唐书·本纪第八》 [66]《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三》 [67]

唐玄宗开元二十年

(732年)

《旧唐书·本纪第八》 [68]《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三》 [69]

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

(740年)

《旧唐书·卷三十八》 [70] [138]

唐玄宗天宝元年

(742年)

《旧唐书·本纪第九》 [71]

唐玄宗天宝十三载

(754年)

1

2

3

1

2

3

数据1据《旧唐书·本纪第九》 [59]

数据2据《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七》 [72]

数据3据《旧唐书·玄宗纪》天宝十三载课与不课户口分计数统计而成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

(755年)

《通典·食货七》 [73]

唐肃宗至德元载

(756年)

-

《唐会要·卷八十四》 [74]《册府元龟·卷四百八十六》 [75]

唐肃宗乾元三年

(760年)

《通典·食货七》 [76]

唐代宗广德二年

(764年)

-

《唐会要·卷八十四》 [77]

唐德宗建中元年

(780年)

-

《唐会要·卷八十四》 [78]

唐宪宗元和十五年

(820年)

《旧唐书·本纪第十六》 [79]

唐文宗开成四年

(839年)

-

《唐会要·卷八十四》 [80]

唐武宗会昌五年

(844年)

-

《新唐书·卷五十二》 [81]

现代学者们普遍认为唐朝的人口峰值出现于天宝十三载至十四载间(754年-755年),因学者考虑到佃农、隐户、奴仆、士兵、僧道、外族等不纳入户口统计的人而对唐朝人口峰值有不同看法 [61]。唐朝史学家杜佑认为天宝年间户口峰值为1300至1400万户;现代学者赵文林、谢淑君认为天宝十三载(754年)唐朝总人口数约为6300万 [63];施建中认为,天宝年间唐朝总人口约有6000至7000万人 [195];冻国栋认为天宝十三载(754年)唐朝户数大约为1430至1540万户,对应人口7475至8050万人 [62];王育民认为天宝年间的人口峰值约为8050万 [4];葛剑雄认为天宝十四载(755年)左右的人口峰值约在8000至9000万之间;陈旭麓提出唐朝人口峰值是9254万人;日本学者日野开三郎更认为唐朝人口最高峰时约有2000万户,人口总数达1.4亿人 [60]。

赋税

唐初,征收赋税实行租庸调制。租庸调以人丁为本,所谓“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有户则有调”,不论土地、财产的多少,都要按丁缴纳同等数量的绢粟。这是建立在唐初自耕农大量存在,并且都占有一定数量土地的基础上的一种赋税制度。自高宗以后,土地兼并日益发展,许多农民破产逃亡,成为地主的佃户。而天下户籍久不更造,户部按旧籍征敛租庸调,地方政府则把虚挂丁户的租庸调均摊到没有逃亡的贫苦农民身上,导致更多的农民逃亡,租庸调制无法继续下去。 [197]

建中元年(780年),唐德宗采纳宰相杨炎的建议,改革税制,实行两税法。一年分夏秋两季收税,将征收谷物、布匹等实物为主的租庸调法改为征收金钱为主,以户税和地税来代替租庸调 [133]。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而“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使古代赋税制度由“舍地税人”到“舍人税地”方向发展,反映出过去由封建国家在不同程度上控制土地私有的原则变为不干预或少干预的原则。是中国赋税制度史上的重大变革。 [134]

农业

唐朝前期

唐朝前期的统治者比较重视兴修水利和管理灌溉设施,中央有水部郎中、都水监,地方也有专门的官员;国家还制定“水部式”,作为专门的水利管理法规。唐代的水利工程70%兴筑于前期:武德年间在同州(今陕西大荔)开渠,自龙门(今山西、陕西间黄河之龙门)引黄河水溉田,受益地达6000余顷。贞观年间江都(今江苏扬州)境内修雷塘及新筑勾城塘,可引渠溉田800顷。武则天执政时在营丘(今山东昌乐东南)东北所开的窦公渠,曲折30里,受益之田亦为数可观。唐玄宗统治时在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三河(今河北三河东)、彭山(今属四川)及武陵(今湖南常德)等地兴建的很多渠、塘、堰,均能溉田数千亩。 [52]

曲辕犁

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灌溉技术也有所提高,农民不仅用传统的辘转和桔棒汲水,而且制成水车、筒车,用以灌溉地势较高的耕地。北方旱地还使用立井水车溉田。农业工具的改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据各地发现的牛耕图,唐代前期已经把过去使用的直辕犁改造成曲辕犁,这种新式犁使用起来便于转弯。 [211]

耕作技术的进步与灌溉事业的发展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 [211]。到天宝年间,唐朝的达到850万顷。粮食产量也有提高。天宝八年(749年),官仓存粮达9600万石。长安、洛阳米价最低时每斗仅13文,青州、齐州每斗仅5文。 [52]

中晚唐以后

中晚唐以后,北方社会生产遭到破坏,人口不断南流。由于人口南迁,加上土地开垦及大修水利(如句容复置的废塘绛岩湖,洪州、常州、湖州、明州及越州等地也兴修了大型水利工程),因而经济成就远比北方显着(参见词条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132-133]。 [52] [220]

元·赵原《陆羽烹茶图》(局部),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时,水稻种植在南方进一步发展,已采用插秧移植的技术。随着稻麦复种制的开始推广,亩产量有明显的提高。而植茶的发展对南方经济的上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唐代名茶达二十余种之多,遍产于长江上下游很多州县及福建等地。江淮、祁门等地经背茶业的人很多。私营茶园或雇农民采摘,或出佃收茶租。官茶园则征发茶农从事生产。唐代后期茶叶不但贩运于全国各地,而且也是输往少数族地区和国外的主要商品。 [220]制茶业的发展推动了茶文化的繁盛。唐中后期的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陆羽精于茶道,着有世界第一部茶叶专着《茶经》,将普通茶事升华为一种文化,饮茶之风广泛流行开来。陆羽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 [144] [175]

手工业

唐朝手工业较前代有很大的进步,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有益的作用。 [42]

经营形态

唐代主要商业都会及手工业分布示意图 [145]

唐朝手工业分官营、私营和家庭三种形态:

1.

官营手工业作坊规模最大,分工最细,分属于少府监、将作监和军器监三个部门。盛唐时期仅少府监使用的轮番服役的工匠就近二万人,属将作监役使的轮番服役的工匠亦达一万五千人。此外,在全国很多地方还设有冶监,专门掌管矿冶事业。官府手工业役使的劳动者有工匠、番户、杂户、官奴婢和刑徒等,其中以前三者为主。工匠、番户、杂户每年到官营作坊服役,有的二十天,有的一个月,有的轮流服役两个半月或三个月,服役者自备口粮。有的工匠长期留用,称作“长上匠”,官府另给报酬。有的官营作坊则部分地和雇劳力,每日给酬绢三尺,被雇者称“和雇匠”,有的称“明资巧儿”或“巧儿”。各种劳动者都对官府有人身依附关系。官府手工业的产品主要供皇族、官僚和军队消费。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匠反抗斗争的不断爆发,纳资代役与和雇等方式逐渐增加,人身依附趋向缓和。 [211]

2.

私营手工业作坊均从事商品生产,业主或主人均有技艺,称师、长老或都料,他们除依靠家庭成员劳动外,也雇用有技艺的工匠。个别的私营作坊规模相当可观,但一般的作坊规模都很小,仍从事个体经营。到官府作坊服役的各种工匠,有很多就是私营作坊的劳动者。 [211]

3.

男耕女织的个体农户也生产手工业品,主要是丝、麻织物。虽然这种家庭手工业在农民经济中仅处于副业地位,但由于全国大部分人口是农民,所以此类产品的总和在社会经济中占有相当比重。农民的手工业产品除供自己消费外,也用于缴纳课调,只有一小部分当作商品出卖。 [211]

生产技术的进步

主词条:唐代瓷器

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在纺织业、陶瓷业和金属制造业等部门表现得最为突出。 [211]

纺织业主要从事丝、麻纺织,遍于全国各地。最重要的产区首推河南道,河北道居第二位,剑南道及山南道的部分地区亦盛产蚕桑,淮南、江南二道稍逊。上等丝织品称绫、罗;绢和絁是一般水平的产品,但产量较多。据记载,开元时的绢分八等,布分九等。上等绢多产于河南道,上等布多产于江淮流域。其中,尤以宋州(今河南商丘南)、亳州(今安徽亳州)的绢质量最高,属第一等。郑州、汴州(今河南开封)的绢列第二等。唐代丝织品色彩绚丽、图案新颖,而且吸收了一些波斯风格和手法。印染技术也有所提高,北朝的蜡缬法在唐代使用得更为广泛,唐代还先后出现了夹缬法和绞缬法等新技术。 [211]唐代晚期,南方种桑养蚕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使所贡丝织品的质量越来越高,数量越来越多。其中淮南、吴越、宣州等地的产品尤为名贵。

唐代陶瓷部分作品(6张)

陶瓷制造技术也有显着进步。越窑的青瓷色泽青翠,被称赞为“似冰似玉”;邢窑的白瓷“似银似雪”,质量很高。而江西景德镇的瓷器制作精美,有“假玉器”之誉。此外,以黄、绿、青三色釉陶制作成马、骆驼、人像等的“唐三彩”,造型生动活泼,色彩鲜丽,反映施釉技术有了新的提高,是这时期陶瓷生产的特色 [137]。唐三彩不仅在辽宋金元明继续发展,而且还传播到东北亚地区,衍生出“新罗三彩”“奈良三彩” [135]。白瓷和唐三彩的出现,为后代彩瓷的产生开辟了道路 [211]。晚唐以后,瓷器的造型种类比前期明显增加,施釉技术有所提高,装饰手法亦有改进。瓷器使用日益普遍,逐步取代金银器 [220]。

(陶瓷图册主要参考资料 [136])

金属铸造技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70年在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发掘唐代窖藏,出土金银器270件,经鉴定可知,当时已出现手摇足踩的金属切削器具。唐代已能用灰吹法提取纯度很高的白银。铜器制造分布于扬州、并州、越州及桂州(今广西桂林)等地,尤以扬州所产的“方丈镜”“江心镜”最为驰名。 [211]

造纸业在唐代后期有长足的进展,着名产地多在南方,如杭州、婺州(今浙江金华)、衢州、越州、信州(今江西上饶)等地均盛产藤纸,韶州(今广东韶关西南)用竹造纸,开辟了以后竹纸发展的道路。蜀人造纸还特重染色,能制成着名的“十色笺”。襄州(今湖北襄樊襄阳)善制漆器,称为“襄样”,亦为南方重要的手工艺品。 [220]

商业

唐朝商业比前朝发达,刺激着手工业进步,也加强着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 [42]

货币

开元通宝

唐朝时,绢帛虽然继续当作辅币使用,但铸钱大量通行。唐初出台了自己的铸币政策体系,开始铸造轻重适中的“开元通宝”钱,以后广为流布。这实际上是一种以实物货币和金属货币兼而行之的多元的货币制度体系。 [53] [211]

唐朝政府不断出台严厉打击私铸和滥铸等的法令,并禁断使用恶钱,但是由于铜钱供应量严重短缺,币值不断上升坚挺,私铸和滥铸有暴利可图,所以成效并不理想。两税法实行以后社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一大矛盾,突出表现为钱重物轻即所谓“钱荒”问题的不断恶化。 [181]

随着商业的发展,唐后期已普遍出现了供商人贮存和批发货物的邸店,以及承办商人货款的柜坊。柜枋经营钱物寄付,在柜枋存钱的客户可以凭书贴(类似于支票)寄付钱财。此外,唐后期还出现了一种信用券,称为“便换”,亦称“飞钱”。商旅只要付钱给各道设在京师的有关机构和商号,取得半联凭券,回到本道后就可以持券取款。飞钱的出现对于远途到京师做买卖的商人提供了贸易上的便利。这些都与唐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137]由于域外通商的发达,胡商遍布各大都会、名城。 [211]这些都说明了商业在唐朝中期的繁荣。

城市、交通

唐朝中期,由于人口增加,社会生产力提高,经济十分繁荣,城市也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首先,城市数量增加,分布广泛,尤其是南方城市发展很快。西域、东北地区的城市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其次,城市人口总量有较大的增加。有研究者认为,隋唐时期城市人口总数达到了中国农业时代的一个高峰,“远远高于世界人口城市化的平均水平”。再次,出现了一批大城市,甚至还有人口达百万的特大城市,且中等城市的数量也有增多。唐代最重要的政治中心城市主要为十府和二十四都督府所在的城市,其中都城长安为皇帝所在的政治中心城市,地位最为重要。东都洛阳也是河南府城,其地位仅次于西京长安 [196]。长安既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性的大都市。长安城周长七十余里,人口约一百万,全城由宫城、皇城、外郭城组成。全城布局整齐,道路宽阔,树木成荫。城中有东西两市,是全国最繁华的商业区。通过丝绸之路,各国商人们还通过长安把百货运销到中亚、西亚等地 [137]。唐代后期,坊市隔限的制度开始有所突破。大城市长安、汴州及扬州等地都出现了夜市,千灯照云,商客纷纷,一派繁盛景象 [220]。

唐代交通的发达,为商品流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出于行政、军事的需要,驿传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当时每30里置1驿,全国共有陆驿1297所,水驿260所,水陆相兼的驿86所。以长安、洛阳为中心的驿路通往全国大多数地区。以陆上交通而言,西到岐州(陕西凤翔),东到宋州、汴州,有宽阔驿道,沿途都有客店供应商旅食宿,并出租车驴,供给商旅乘骑和运输。再由此出行、南往荆襄、北达太原,东北至范阳,西南入川蜀,西北去甘、凉,一路上交通方便,商旅行走千里远路,不必自备行李食粮,也不用担心盗匪打劫。至于由官府设置的水陆驿馆,全国计有一千六百余所,驿馆宽大明敞,配备有驿丁,免费供应酒食住宿、还提供马匹、船只,供官吏乘坐和传递政府的文书之用。 [137]水路上洪舸巨舰,千舟万艘,交贸往还,十分繁忙。 [211]

此外,水运和海上交通也很发达。沿运河交通点的许多地方发展成为繁盛的集镇,其中地处运河与长江会合点上的扬州是东南水陆交通的枢纽,商业最为繁盛,是南北百货荟聚的大商业都市,也是国际贸易的集散地。东与日本、朝鲜,南与南洋,乃至大食、波斯的商人进行着大宗的贸易。成都是西南一带的重要商业城市,与扬州处于相等的地位,时称“扬一益二” [220]。南方的广州,更是进行海外贸易的大都会,每年经常有许多外国商船来此。大历五年(770年)前后,进出口船只,高达四千余艘。为了加强对外贸易的管理,唐朝政府在这里设置市舶司,商船进口,要征收停泊税和收购政府所需的货物,然后才听凭与商人贸易。由于国际商人来往很多,有的且长期居留,政府特地设置“番坊”进行管理。 [137]

唐代对外贸易繁荣,交流密切。除传统的北方丝路以外,还有草原丝路、青海丝路(唐蕃古道)、西南丝路(西南夷道)以及海上丝绸之路(主要分为南海丝路和东海丝路)。 [146]

文化

播报

编辑

主词条:唐朝文化

唐文化以其博大的内容,恢弘的气势,雍容的风度,昂扬向上、坚定执着的进取精神,生动自然、兼容并蓄的开放性格,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和艳丽明快的色彩而具有其独特的魅力。而唐王朝经济的繁荣、国势的昌盛、国内交通的发达和中外交往的频繁,不仅给唐代文化发展提供了坚实丰厚的物质基础和开放宽松的创造环境,而且大大拓宽了人们的眼界,增强了人们的自信心,并激励人们去创造无愧于时代的新文化。 [164]

文学

诗(附词)

主词条:唐诗

唐代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新高峰,其中最繁盛的是诗歌。仅《全唐诗》就收有二千三百余人的近五万首诗篇,其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作者众多。 [198]

唐诗的发展阶段一般被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82]。唐初以陈子昂和“初唐四杰”等人为代表;盛唐有高适、岑参的边塞诗,王维、孟浩然的田园诗,而成就最大的是李白、杜甫。李白的诗气魄宏大、豪迈奔放,号称“诗仙”;杜甫的诗雄浑凝练、格调严谨,其人号称“诗圣”,诗作被赞为“诗史”;中唐有“大历十才子”,之后白居易改革诗歌,采平易语言,多叙事成分,开创“元和体”,影响最大。其他着名诗人还有元稹、韩愈、孟郊、刘禹锡、李贺、杜牧、李商隐等。 [198]

唐朝后期,出现了与音乐搭配、句式长短不等的“词”。词一开始就具有抒情和艳丽倾向。 [198]

“诗圣”杜甫

“诗仙”李白

白居易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韩愈像,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王勃

骆宾王

杨炯

卢照龄

柳宗元画像,清人绘

王维彩像(清李瀛绘)

韦应物半身像,取自《吴郡名贤图传赞》

孟浩然

李贺

李商隐

温庭筠像,取自《古圣贤像传略》

唐代文学的另一重要成就,是“散文”文学创作的发展,其表现是“古文运动”,主要发动者和参加者是韩愈、柳宗元。“古文运动”反对骈文,主张改革文风和语言,以散行单句作文,贯彻“文以载道”思想。其中韩愈的散文气势豪壮、论理清晰、简洁生动,对后世影响很大。 [198]

小说

唐代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成型期,创作高峰在中唐。因为是文人“征异话奇”后“录而传之”,所以这种小说也称为“传奇”。唐传奇主要有三类:神怪故事、恋爱故事、侠义故事,它主要是满足市民阶层的需要而发展。代表性作品有元稹的《莺莺传》,白行简的《李娃传》,陈鸿的《长恨歌传》,李朝威的《柳毅传》,蒋防的《霍小玉传》等 [173]。这些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奠定了后代小说文学发展的基础。 [198]

由于佛教流行,寺院盛行以说唱方式宣讲佛经故事乃至历史故事,其底本称“变文”,还有“讲经文”等。这一文学形式因近代敦煌文书的发现而为人所知。代表性作品有《目连变文》《伍子胥变文》《王昭君变文》《秋胡变文》等。变文对后世民间讲唱文学有重要影响。 [174] [198]

戏剧

唐朝开始有了“戏剧”一词,唐朝的戏剧主要是“全能戏”“歌舞戏”“参军戏”“傀儡戏”,唐朝的戏剧受到西域戏剧的影响,也吸收了古印度梵剧的营养,形成了唐朝戏剧,并且传播到朝鲜半岛、古日本等。 [223]

西域戏剧,主要是龟兹戏剧,龟兹本地乐器“筚篥”是主奏乐器,他们改良了源于西亚的“竖箜篌”和“曲项琵琶”,唐朝时期传入中土并且风行各地,远播至日本、朝鲜半岛、中南半岛。西域戏剧里常用的道具“披帛彩带、缨络花绳”也被唐朝戏剧采用。 [222]

美术

绘画

主词条:隋唐绘画

唐代的绘画艺术吸收西域“晕染法”,在各类题材上都有发展:宗教画仍然较多,有“画圣”之称的着名画家吴道子兼擅人物、山水,吸收了西域画派的技法,画宗教壁画三百余壁,形成“吴带当风”的独特风格;人物、动物画具有很高艺术水平,阎立本画帝王像,张萱、周昉画贵族妇女都很传神,代表作品有《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和《簪花仕女图》等;韩干画马也能曲尽精妙;山水画突破“人大于山”的局限。形成李思训父子的青绿山水和王维的水墨山水画,后者奠定了中国传统水墨山水画基础。近代出土的大量隋唐墓室壁画是反映当时绘画水平的宝贵资料 [83] [198]。此外,韩滉的《五牛图》是现存最古的纸本中国画。

周昉《簪花仕女图》

韩干《照夜白图》

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宋摹本)

张萱《捣练图》(宋摹本)

韩滉《五牛图》

阎立本《步辇图》(被认为是宋朝摹本)

吴道子《八十七神仙卷》

阎立本《历代帝王图》

(绘画图册主要参考资料 [106])

壁画、雕塑

唐代壁画事业特别发达,现存敦煌壁画全部排列起来可长达25公里。以图像形式阐明一些佛经思想内容的“经变画”构图复杂、富丽堂皇。 [198]

唐代雕塑比前代更细腻生动。唐太宗陵前的石雕昭陵六骏,是闻名世界的石刻精品;龙门石窟卢舍那佛造像丰满圆润、庄严慈祥,高达17.4米,耳长即近2米;敦煌石窟存隋唐塑像近五百躯,形象柔和生动;四川乐山大佛也令人赞叹。墓葬出土的各类陶俑三彩俑与石刻画极大丰富了人们对隋唐雕刻艺术的认识。 [198]

飒露紫

青骓

拳毛騧

什伐赤

特勒骠

白蹄乌

书法

主词条:唐代书法

唐朝书法

初唐书法多学王羲之,以虞世南水平最高,其楷书字体柔圆;欧阳询吸收北方书法风格,楷书笔力严整,自成一体,名作有《九成宫醴泉铭》。二人与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盛唐时笔意渐肥。颜真卿一扫“肥俗”之弊,笔法遒劲、方正浑厚,影响深远。代表作有《多宝塔碑》《颜氏家庙碑》;晚唐书法名家柳公权的字体劲健,代表作有《玄秘塔碑》。颜柳二人的书法被称为“颜筋柳骨”,其风格影响后世,分别形成了“颜体”与“柳体”。此外怀素、张旭的草书也很有名。后世在敦煌发现的几万件经卷,多为“经生”抄录;墓葬出土的几下方墓志出自众多书手刻工。这些发现是隋唐书法水平及其普及的最好见证。 [198]

史学

唐以前,纪传体正史多由私家修撰。从唐朝开始,朝廷设立史馆,置史官专修史书,而以宰相总监 [198]。中国“二十四史”中有八种为唐人所修:《晋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等都是官修;《南史》《北史》则为李大师、李延寿父子所编着。这些史书虽还保存浓厚的世族家谱的形式,但对于3、4世纪之交到7世纪初约三百余年间中国社会的复杂混乱的史料,进行了初步的整理,使后代研究这一段历史有了基本的线索 [180]。唐朝史官还负责修撰当代史的“国史”,曾先后递修了自唐高祖至唐肃宗一百四十余年的“国史”一百余卷。这种官修史书制度为后世各朝所效法。 [198]

杜佑《通典》

唐朝史学家刘知几撰写了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的史学评论着作《史通》,对唐以前的史学作了全面总结。他在书中强调史学“乃生人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有国有家者,其可缺之哉!”主张据实“直书”,反对“掩恶”和“虚美”。书中讨论了各种体裁史书的得失,以及编写史书的方法。另外,他还提出史学家必须具备才、学、识“三长”。这些卓见对后世史学有很大影响。唐代后期的宰相杜佑则着有《通典》200卷,记录历代典章制度,开创了政书体通史的新体裁。他编此书的目的是从制度上总结历史中的治乱经验,以消除安史之乱后的社会弊端。杜佑认为“治道”的根本是“足衣食”,因此将《食货》作为《通典》首篇,这是很有见地的。在《通典》影响下,后世出现了《通志》《文献通考》等政书体通史系列着作。 [198]

宗教

唐代是中国儒、佛、道“三教并立”过渡至“三教合一”的时期。 [230]

道教

中国的道教奉李耳为教主,唐朝皇室亦为李姓,故从唐初起统治者就规定道教地位居于佛教之先。唐朝大多皇帝均崇奉道教,唐玄宗尤为突出,在他执政时道教势力达到了最高峰,全国道观总计1687所。当时道教有上清派、楼观派、正一派、灵宝派等,各有不少经戒符篆传世。这些派别在相互融合中推进了道教教义学说和仪轨制度的建立 [84]。当时重要的道教人物有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吴筠及张果等。有的道士重丹鼎,善“金丹黄白术”,唐朝不少皇帝即因服金丹而丧生,练丹鼎的道士亦往往因骗术败露而遭贬逐。有的道士讲求符策、辟谷、导引之术,并以此受到统治者的宠遇。 [231]

佛教

西行的玄奘法师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在中国经过五六百年的发展,到隋唐时,进入了创宗立派的新时期。唐太宗时,玄奘去天竺取经,带回许多佛教经典,并译成汉文。由于与中国高度发展的封建文化接触,所以佛教和佛学在中国获得创造性的发展。十三宗派中的禅宗被认为是中国化最为典型的佛教宗派,一向以“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相标榜,而这实际上也可以看作是禅宗特有的判教说。佛教心性论是唐代儒学发生变化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并对唐宋儒学发展的走向产生重要影响。 [84] [180]

佛教的政治地位虽然不如道教,但就其流传影响及寺院的经济实力而言,实际上都超过了道教。在武周时期佛教倍受宠遇,甚至一度凌驾于道教之上。随着佛教的大盛,寺院经济恶性膨胀,触动唐王朝的财政利益。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崇信道教的唐武宗发动了“会昌灭佛”运动。经过这次打击,佛教与寺院经济暂时有所削弱。 [231]

其他宗教

此外,袄教、伊斯兰教、摩尼教、景教也在这一时期先后传入中国。这些宗教信仰给以后中国,乃至东亚人民的精神生活以极大影响。 [180]

乐舞

莫高窟220窟中的胡旋舞壁画 [126]

唐代舞蹈承袭隋朝,继承和融合了南朝的汉族传统乐舞和北朝各民族乐舞,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唐代舞蹈。社会各阶层的群众性舞蹈活动普遍,观赏舞蹈表演成为人民艺术生活的一要,形式华丽、规模宏大的宫廷燕乐舞蹈也大量涌现。盛唐时,宫廷中设置了完善健全的太常寺、教坊,管理宫廷乐舞等事宜。唐玄宗时又从坐部伎及宫女中挑选出一大批技艺最高的乐工、舞伎,设立了梨园,专事歌舞的排练和演出。

唐代舞蹈形式丰富多彩,除中原江南人民创造的舞蹈外,还流行流行西域的“胡乐”“胡舞”。唐朝廷的“十部乐”中,有六部为西域乐;舞蹈中的“胡旋舞”等也来自西域。 [127] [198]

科技

播报

编辑

唐代生产力提高,经济繁荣,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因此科技领域内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主要在天文学、数学、地理学、医药学及印刷术等方面。 [221]

天文学

唐初的天文学家兼数学家李淳风所定的“麟德历”相当精密,并注释了魏晋南北朝时的《算经十书》。玄宗时,僧人一行奉诏到长安主持改定历法。他发现恒星位置变动的现象,在世界上首次测量了子午线的长度;还与梁令瓒造出黄道游仪,以观测恒星。一行临死前编成《大衍历》的草稿,逝世后经张说等整理成书,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历书,还曾传至日本。 [180] [198] [221]

此外,梁令瓒所造的天球仪,被视为世界机械天文钟的开端。 [198]

数学

数学方面,有李淳风等注释《算经十书》及十书中最后一部由王孝通所撰的《辑古算术》。《大衍历》在编写的过程中使用了不等间距的二次差内插法、具有正弦函数性质的表格和含有三次差的近似内插公式。以上这些成果在数学上都是杰出的贡献。 [221]

地理学

唐初,许敬宗编有《西域图志》。中晚唐时,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地方总志;贾耽首创沿革地图绘制体例,即“古郡国题以墨,今州县题以朱”,所绘《海内华夷图》近10米见方,是一幅大型的全国地图。《海内华夷图》以一寸折百里,在缩尺绘图学上又发展了一步。 [180] [198]

医药学

医药学方面,唐人完善了“分科”的医学教育治疗体系。号称“药王”的孙思邈所着的《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集前人药方大成;王焘《外台秘要》对妇人、小儿立专章论述,还引进了印度眼科技术。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颁行的《新修本草》(即《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此外藏族医学经典《四部医典》也具有很高的医学水平。 [198]

印刷术

咸通九年(868年)雕版印刷《金刚经》(局部) [144]

唐代的雕版印刷术得到发展,大约在中晚唐逐渐应用于印制历书、字书、术数书、佛像经咒等各方面 [198]。1953年在四川成都唐墓中出土有唐成都府成都县龙池坊卞家印卖的《陀罗尼经咒》一方;在甘肃敦煌曾发现咸通九年(868年)雕版印制的《金刚经》 [180]。二者均为已知较早的印本书籍。

印刷术的发明对文化传播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是中国对世界文化发展的重要贡献。 [198]

建筑

主词条:唐朝建筑

唐朝建筑气魄宏伟,严整开朗,使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发展到了一个成熟的时期。唐代皇宫大明宫即是例证。而唐代所建最巨大而复杂的木构架建筑物是垂拱四年(688年)武则天时所建的明堂。 [225]当时日本的平安京亦效仿唐长安、洛阳的城市布局、建筑风格进行设计建造。 [226-227]

现存的唐代木结构建筑保存较完好的有山西的佛光寺 [224]、天台庵、广仁王庙、南禅寺等。 [225]

唐长安图

(以上图册部分参考资料 [179])

造船

俞大娘航船的想象图 [125]

唐朝造船业发达,有很多造船基地,能造各种大小船只。当时已能制造“轮船”,用人力踏轮车转动,使之前进,好象挂帆席一样便于航行。史籍记载,代宗、德宗之际巨商俞大娘,拥有“开巷为圃”、可载米万石的大型航船——“俞大娘航船”,操驾之工达数百人之多 [124] [220]。而唐代的海舶(如南海舶)体积更大,经常往返唐与南海各国之间,说明了唐代与南海各国贸易、文化往来的频繁 [124]。唐人李皋在隋时宇文恺制成使用轮轴转移的巨型战舰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对巨型战舰加以改造,增加行速,坚固耐用。 [180]

军事学

孙思邈在《丹经》中谈到硫磺的“伏火”方法,第一次把火药的配方记录下来。唐朝后期,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领域,出现了最初用火药制造的武器“火箭”。后来,火药经阿拉伯传入欧洲,对整个世界文明发生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108]

军事

播报

编辑

主词条:唐朝军制

府兵制

唐初沿袭北周至隋施行的府兵制,并在贞观年间进行整顿,规定中央十二卫(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东宫六率即太子左右卫率、左右司御率、左右清道率)是管辖军府的最高军事机关,每卫各领40至60个军府。军府改称“折冲府”,由折冲都尉统领。府下以200人为团,50人为队,10人为火。府兵原则上从富户强丁中征发,21岁服役,60岁退役。服役期间免课役,但要自备衣装、武器、粮料。 [176] [199]

府兵本质上属中央禁军。除战时出征外,平时轮流到京城和边防要地宿卫,而以到京城宿卫为主。到京城后,由十二卫将军分领;出征则由朝廷另外命将统率;战争结束后兵散于府,将归于朝,将帅无法拥兵自重。 [199]

唐代前期,有630余府,其中京城所在的关中有261府,20万兵力,约占全国军府的40%以上,形成“举关中之众以临四方”的布局,强干弱枝、居重驭轻,有利于对全国的控制。唐初府兵地位较高,富室子弟积极从军,唐太宗又注意府兵训练,使府兵具有较强战斗力 [199]。在此基础上,有效保障了唐初中原王朝与周边民族和国家战争的胜利,奠定了辽阔疆域的基础。 [200]

募兵制

唐朝三彩武士俑

唐高宗后期至武则天统治时期,土地兼并日益严重,普通农户受田不足或得而复失,自备资粮成为均田农民的沉重负担;加上府兵地位下降,富室大户逃避征发,或雇人代役,致使避役、逃役严重,军府人员不足,甚至“无兵可交”。与此同时,边疆形势也发生了变化:突厥再次兴起、契丹等不断南下,吐蕃开始与唐对峙。在这种形势下,只靠亦兵亦农、定期服役、临时征发出战的府兵已不能有效发挥作用,需要设置长期驻扎在边疆的军队。于是征发的府兵不得不向招募的职业兵转化。 [199]

开元十年(722年),唐玄宗采纳张说建议,招募壮士13万人,充当中央宿卫军。次年又补选府兵、白丁12万人,统称“长从宿卫”(后称“彍骑”)。开元二十五年(737年),从各种因公迁到边疆的人家及当地客户中招募丁壮为“长征健儿”(后又称“官健”),由国家供给衣粮,充实边疆各地军镇。天宝八载(749年),命折冲府停行发兵文书,府兵制废止。募兵制使边防军强大起来,对维护边疆稳定起到一定作用,但也造成将师握兵坐大的弊病,形成了“外重内轻”的格局。 [199-200]

安史之乱后,各地藩镇军队多由“官健”组成。这些官健以从军为职业,父子世代为兵,是藩镇割据依靠的主要力量。中央军队由“长从宿卫”(彍骑)代替轮番宿卫京城的府兵,后以北衙禁军为主。北衙禁军中左右神策军势力最大。神策军镇守京师及西北,受中央管辖,自德宗后长期为宦官掌控;地方(边防)军队由“长征健儿”(官健)代替轮番镇防的府兵。以上变化意味着由招募制的职业兵取代了征兵制的义务兵,对后代的兵制产生了重大影响 [176] [199]。此外,藩镇兵中的牙兵也给唐朝社会、政治造成很大的影响。

民族

播报

编辑

唐朝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唐对周边民族采用羁縻政策,并通过册封、和亲等多种方式,与突厥、回鹘、铁勒、契丹、靺鞨、室韦等民族建立密切的政治、经济上的联系 [164]。唐太宗还被四夷各族尊为天可汗 [8]。南诏、渤海等国通过派遣使臣、子弟入唐,学习唐的制度、文化,使这一时期边疆、内地各民族呈现大交融局面 [171]。

突厥与西北各族

突厥及西域各国

主词条:唐与突厥的战争

唐与东突厥之战 [183]

隋唐更替之际,东突厥常年南下袭击汉地,唐初北方割据势力纷纷联笼突厥抗唐,使东突厥成为唐初的一大边害。贞观三年(629年),唐太宗遣李靖、李积二将分路征讨,次年降服东突厥,小可汗突利投降,大可汗颉利被俘,东突厥汗国覆亡。大量突厥人迁入唐朝,唐太宗将降众安置在灵武至幽州一带,设置羁縻府加以管辖。东突厥的灭亡与归顺震动了西突厥与西域各国,一些西域小国纷纷改投唐朝,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西突厥西抵波斯,北并疏勒,控制了丝绸之路。贞观十四年(640年),唐军攻克高昌城(新疆吐鲁番),设安西都护府。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唐平焉耆,次年(648年)平龟兹,安西都护府迁至龟兹,统管于阗、高昌、焉耆、龟兹四镇。唐高宗时期,西突厥在唐军数次打击下覆亡。西域至此成为唐朝的势力范围。 [86]

唐高宗永淳二年(682年),阿史那骨咄禄在漠北称汗,东突厥复国(史称后突厥)。后突厥连年入侵北部边疆。武则天试图通过册封、和亲的手段试图改善突厥人与契丹人的关系,但是一直未能成功。天宝三载(744年),唐与回纥联军灭亡后突厥。后突厥附唐者不少于万余帐。 [170]

薛延陀

贞观前期,唐朝为牵制东突厥,曾与北方的薛延陀结盟。东突厥灭亡后,薛延陀真珠可汗夷男接管了东突厥故土。薛延陀臣服于唐,却暗中在扩大自己的力量。贞观十三年(639年),唐太宗试图恢复东突厥,拥立俟力苾可汗阿史那思摩,以抗衡薛延陀,薛延陀与新恢复的东突厥进行多次交战。为了避免薛延陀势大,太宗派李积在贞观十五年(641年)战胜薛延陀。贞观十八年(644年),趁唐太宗征伐高丽时,薛延陀击败东突厥并迫使阿史那思摩逃出中原。随后,高丽寻求薛延陀援助,但夷男希望避免与唐朝直接战斗。贞观十九年(645年),夷男死后,他的儿子多弥可汗拔灼开始和唐朝大军作战。贞观二十年(646年),唐军反击并打败拔灼后,薛延陀的附庸回纥出兵将他杀死。拔灼的堂兄伊特勿失可汗咄摩支向唐军投降,薛延陀灭亡。

回纥

主词条:回纥汗国

回鹘 [98]

天宝三载(744年),回纥与唐联合攻灭后突厥,“尽有突厥故地”,收降其大部分部众 [170]。唐玄宗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天宝四载(745年),回纥击灭后突厥,成为雄踞漠北的强大汗国。回纥与唐朝关系一直比较良好,因参与平定安史之乱及收复长安、洛阳等地有功,唐朝待回纥礼让三分,先后把三位公主嫁给回纥可汗。贞元五年(789年),回纥更名回鹘。回鹘还与唐进行大规模绢马贸易,回鹘的经济文化有很大发展。从太和六年(832年)起,回鹘连遭自然灾害的袭击,内部动乱,势力大衰。9世纪中期,回鹘内乱,在黠戛斯的攻击下汗国崩溃,回鹘余部分为四部分:一部分南迁,与唐朝发生冲突 [87-88],战败后接受唐朝安置。其余部分分别西迁,一支进入河西走廊,史称“河西回鹘”;第二支迁至新疆东部,史称“高昌回鹘”;第三支迁至新疆西部与中亚,以后建立喀喇汗国(即黑汗王朝)。 [89] [158] [164]

吐蕃、南诏与西部各族

主词条:长庆会盟、唐与吐蕃之战

吐蕃 [98]

吐蕃兴起于7世纪初,在赞普松赞干布的统治下国力渐强,统一青藏高原 [158]。贞观十五年(641年),唐太宗派江夏王李道宗护送文成公主嫁入吐蕃,与松赞干布结婚 [93]。此时唐蕃关系和睦,促进了民族交流。随后吐蕃的兴起,使唐的边疆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自高宗朝起,吐蕃与唐时战时和,并取代西突厥,成为影响西域形势的重要力量 [164]。唐中宗时,金城公主下嫁赞普赤德祖赞,将唐朝的先进文化带到了吐蕃。唐德宗时,唐蕃相继举行清水之盟、平凉之盟,但未能彻底解决彼此矛盾,直到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达成“长庆会盟”,双方划定了疆界,互不侵犯,从此不再有大规模战事。唐蕃会盟碑还保存在拉萨的大昭寺 [93]。9世纪中叶后,吐蕃发生内讧,吐蕃王朝趋于瓦解 [158]。唐蕃接触基本结束。

唐朝吐蕃战争年表

时间

战役地点

起因

唐朝兵力

吐蕃兵力

结果

638

松州

吐蕃攻青海吐谷浑、党项、白兰羌等

5万

20万

唐军奇袭获胜,吐蕃遣使谢罪,并退出青海吐谷浑、党项、白兰羌等。唐蕃和亲

670

大非川

吐蕃入侵并攻占安西四镇

5万

40万

吐蕃获胜,后来双方反复争夺

675

安西四镇

争夺安西四镇

-

-

唐朝获胜,安西四镇被唐朝控制

678

青海湖

唐朝攻吐蕃

18万

-

唐军在青海湖战败后撤回

681

良非川

吐蕃论赞婆率军屯良非川

-

-

唐朝黑齿常之击败吐蕃军,吐蕃深畏之

694

冷泉及大岭

吐蕃、突厥连兵

-

6万

唐军大破吐蕃论赞刃、突厥可汗子联军

696

素罗汗山

吐蕃攻临洮撤退,引唐军到高原素罗汗山

-

-

唐军败于论钦陵

700

洪源谷

陇右诸军大使唐休璟与战于洪源谷

-

-

唐军六战皆胜。702年,吐蕃求和

714

大来谷

吐蕃坌达延入侵临洮

-

10万

唐军大胜,吐蕃军被杀俘者达数万人

717

九曲

陇右节度使郭知运攻吐蕃

-

-

唐军大破吐蕃。718年,吐蕃求和

722

小勃律

吐蕃攻小勃律

4000

-

唐朝张思礼大胜,斩获数万吐蕃军

728

渴波谷、大莫门城

张守珪、萧嵩、张忠亮数次战吐蕃

-

-

数次大破吐蕃军,杀获甚众,吐蕃败兵散乱逃入山中,哭声四合。

729

青海

张守珪攻吐蕃

-

-

张守珪击吐蕃大同军,大破之。

729

青海

李祎攻吐蕃

-

-

李祎攻占石堡城,唐朝河、陇诸军得以游弈自如,拓地千余里。730年,吐蕃求和

738

青海

萧炅、杜希望、王忠嗣攻吐蕃

-

-

唐朝大胜

742

大岭军

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攻吐蕃

-

3万

唐军大胜,击破吐蕃大岭军,斩获五千馀级

742

青海

河西节度使王倕等攻吐蕃

-

-

大胜,击破吐蕃渔海及游弈等军。王难德阵斩吐蕃赞普之子琅支都。

746

青海、积石

王忠嗣率军多次与吐蕃交战

-

-

数次交战皆大胜,又平定吐谷浑,俘虏其全部

747

苦拔海、积石军

唐朝哥舒翰战吐蕃

-

-

苦拔海之战,连破三路吐蕃军,所向披靡。积石军之战,全歼五千吐蕃骑兵。

748

青海

哥舒翰攻吐蕃

-

-

筑应龙城,吐蕃屏迹不敢近青海

750

西域

唐朝高仙芝率军击破萨毗、朅师、突骑施等

-

-

高仙芝入朝献所擒突骑施可汗、吐蕃酋长、朅师王等

753

青海洪济、大莫门等城

哥舒翰击吐蕃

-

-

大胜,占领了九曲之地(今青海省东南部)

753

西域大勃律

封常清率军攻大勃律

-

-

唐军大破归附于吐蕃的大勃律

755-763

陇右诸州

唐朝爆发内乱,安史之乱

-

-

吐蕃趁唐内乱攻略陇右诸州

763

长安

唐朝内乱,唐朔方军将因与唐朝廷矛盾而放吐蕃东进

-

20万

郭子仪勤王,吐蕃据长安15天而退出长安

765

灵台西原

吐蕃攻唐

-

10万

唐军联合回纥,大胜吐蕃,斩首五万,生擒万人。

773

潘源

吐蕃攻唐

-

-

唐军大破吐蕃军,俘斩数以万计

776

剑南

剑南节度使崔宁率军对抗吐蕃吐浑氐蛮羌党项等联军

-

20余万

唐军胜,斩首万余级

777

剑南

崔宁率军与吐蕃大军交战

-

10余万

唐军胜,斩首八千余级

779

吐蕃与南诏合兵十万攻蜀

-

10万

唐军李晟等大胜,吐蕃南诏损失近十万军队

786

陇州

吐蕃尚结赞攻打泾州、陇州、邠州

-

-

唐李晟大败吐蕃军,攻克摧沙

789

州台登谷

唐朝韦皋与吐蕃交战

-

-

唐军击破吐蕃军,杀其大兵马使乞藏遮遮,吐蕃军投崖及溺死者不可胜数。

792

维州

韦皋攻维州

-

-

擒获吐蕃大将论赞热

793

西山

韦皋攻吐蕃

-

-

破吐蕃之众。之前役属吐蕃的众多部族率众归附唐朝 [94]

793

夏州

-

-

-

唐朝收复盐州、夏州等州县

801

雅州

韦皋派兵大破吐蕃于雅州。韦皋屡破吐蕃,转战千里

-

-

唐军胜,拔城七,军镇五,焚堡百五十,斩首万余级,捕虏六千,降户三千

802

维州

唐朝韦皋攻维州,吐蕃派大军来救

-

10万

唐军大胜,吐蕃军死亡三分之二,吐蕃大相兼东鄙五道节度使论莽热被擒

819

盐州

吐蕃攻盐州

-

15万

唐军胜,史敬奉率军绕至吐蕃军背后攻击,大破吐蕃军,杀戮不可胜纪

849

-

吐蕃内乱

-

-

唐收秦、安乐、原3州。

849

-

汉人张议潮发兵取瓜、伊、西、甘、肃、兰、鄯、河、岷、廓等州,归附于唐朝。吐蕃尚延心率部众及河州、渭州、浑末部万帐投降于唐朝。

(表格主要参考资料 [166-167])

南诏

主词条:唐与南诏战争、点苍山会盟

隋末唐初,云南的民族繁多,主要有白蛮和乌蛮,其中乌蛮不断向洱海地区迁徙,征服了当地白蛮,先后成立了六个实力较强的部落,被称为六诏。唐朝中期,在吐蕃威胁下,五诏常依附吐蕃。唐朝为削弱吐蕃在这一地区的势力,则大力扶助倾向唐朝的蒙舍诏(即南诏,大致位于今云南巍山),以牵制吐蕃。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南诏首领皮逻阁在唐朝的支持下,统一六诏,建立了南诏国,被唐朝封为云南王。 [149] [151]

云南大理的郑回塑像

南诏是在唐朝支持下建国的,和唐朝有密切的关系。国王继位,都受唐朝册封。唐玄宗曾经把宗室女嫁给皮逻阁的孙子凤迦异。其国的政治、经济及军事制度也深受唐朝影响。天宝十载(751年)与天宝十三载(754年),南诏不满唐边将残暴,起兵反抗,两次击败前来征讨的唐军,并且开始依附吐蕃。在安史之乱中,南诏会同吐蕃抢占土地,俘获了唐西泸县令郑回。阁逻凤让郑回教王室子弟读书,拜他为相,后来还让郑回为树立在太和城的南诏德化碑起草碑文,说明南诏和唐的友好关系,也备述腐败的唐朝对南诏的压迫,表示反唐出于不得已。唐德宗时,南诏王异牟寻因不堪忍受吐蕃压迫,重新归唐,于贞元十年(794年)与唐在点苍山会盟 [93]。此后南诏与唐朝的经济文化交流更加密切。唐朝后期,南诏不断选送子弟到成都学习。长期拜相的郑回将汉族文化大量传入南诏。太和三年(829年),南诏一度攻入成都,掳去工匠数万人。这些工匠对南诏手工业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南诏人学会了织绫罗的技术,织工精美,与蜀地不相上下。南诏城邑建筑也大多模仿唐朝,如现存的云南大理崇圣寺的千寻塔,就是汉族工匠恭韬、微义设计建成的,形式和结构近似长安的大雁塔。 [149] [151]

大中十三年(859年),南诏王世隆称帝,发动了大规模的对唐战争。但这一战争使唐朝虚耗,南诏也因而疲敝。战后,两国又恢复和好关系,直至天复二年(902年)南诏灭亡。 [151]

西北、西南各族

西北地区的吐谷浑曾在隋大业五年(609年)被隋军占领,隋末复国。吐谷浑因夹处于吐蕃和唐之间,又与吐蕃同处青藏高原这一特殊地缘上,早年慕容伏允采取亲蕃疏唐的外交政策。唐太宗几进召见未能成功,于贞观八年(634年),派兵西征,次年李靖击败吐谷浑,亲唐的慕容顺继位并对唐称臣。死后,慕容诺曷钵继位,唐遣送弘化公主和亲。龙朔三年(663年),吐蕃灭吐谷浑,诺曷钵率众迁至唐安乐州(今宁夏中宁)。 [90]

唐初,唐朝还招降了西南的甘南、川西等地的党项部落,设数十处羁縻州县,西面达今四川阿坝与青海的阿尼玛卿山。以后党项人俯仰于唐朝、吐蕃之间,叛服不常。 [158]

高丽与东北各族

高丽(高句丽)

南北朝以来,高丽(即高句丽,南北朝后被称为高丽)势力逐渐强大,地跨今中国东北地区与朝鲜半岛北部。高丽在击败隋朝进攻(参见词条三征高句丽)后,对于继起的中原王朝唐朝持恭顺态度。高丽荣留王高建武于唐朝建立的第二年,即武德二年(619年)便遣使来朝。武德五年(622年),唐丽互相遣返流亡人口。武德七年(624年),唐册封高建武为辽东郡王、高丽王。武德九年(626年),朝鲜半岛南部的新罗、百济两国向唐朝控诉高丽阻拦他们入朝,高祖派员外散骑侍郎朱子奢前往调解 [152]。总之,国力尚未强大的高祖时代,唐丽保持着和平局面。 [156]

唐攻高丽、百济之战 [183]

贞观五年(631年),唐太宗遣使去高丽,收葬隋时战死者的骸骨,毁高丽所立京观。高丽担忧唐朝进攻,开始在辽东建千里长城。贞观十六年(642年),高丽西部酋长渊盖苏文杀高建武,立高藏为王,自立为莫离支,联合百济攻新罗。太宗遣使劝高丽罢兵,渊盖苏文不听。太宗认为渊盖苏文弑君虐民,侵略邻国,而高丽据有的“辽东”(即今东北地区辽河以东至朝鲜半岛北部)为“旧中国之有”,而今“九瀛大定,唯此一隅”,决心将对高丽的征伐作为中国统一战争的最后部分 [153]。贞观十四年(644年),唐军水陆并进,夹攻高丽。次年,太宗亲率六军赴前线督战,虽取得较大战果,但因一时不能灭其国,故撤回。以后太宗虽屡拟再次派兵进攻高丽,终未成功。乾封元年(666年),渊盖苏文死,其子弟发生内讧。唐高宗以援救渊盖苏文子泉男生的名义大举攻伐高丽,于总章元年(668年)攻克平壤,灭高丽。以其地设置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余县,隶置安东都护府。这一建置后来时存时废,到上元二年(761年)终于废除。 [152]

东北其他各族

渤海 [98]

唐太宗时代开始,唐朝在对外关系方面出现了积极进取的趋向,表现其将积极调停藩国间争端的态度。因此,东北的奚、霄、契丹等东胡各族纷纷于贞观二年(628年)遣使归附。这大大加强了唐朝在东亚的地位 [156]。安史之乱后,活动在西拉木伦河、老哈河流域的契丹摆脱唐朝的控制。唐末以后实力逐渐强大,成为了后来的辽朝。 [158]

圣历元年(698年),东北靺鞨首领大祚荣在忽汗河(今牡丹江)上游建“震国”。唐玄宗后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加授忽汗州都督,乃改称“渤海国”。在唐朝与高丽争斗时,渤海国乘机向四周拓展,极盛时在南面与新罗分界,西面与契丹相接,西南面在辽东与唐朝相邻 [158]。渤海按唐制建立政治、经济制度,全盛时辖境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其文化深受唐朝文化影响,享有“海东盛国”的美誉。 [157]

外交

播报

编辑

唐代经济发达,社会、科技、文化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与世界许多国家的文化交流非常频繁。其开放的势态,有力地加强了内地与边疆的联系,“四夷与中国通者甚众”。贾耽《四夷道》记载,从长安“入四夷之路与关戍走集最要者七”;一为营州(今辽宁锦州)入安东道,二为登州(今山东)海行入高丽、渤海道,三为夏州塞外通大同、云中道,四为中受降城入回鹘道,五为安西入西域道,六为安南通天竺道,七为广州通海夷道。“四夷与中国通者甚众”,于是“置羁縻诸州,皆傍塞外,或寓名于夷落”。 [85] [159]

成书于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的《唐六典》记载,向唐帝国朝贡过的国家,在当时已经灭亡的大概有三百余国,唐玄宗时期仍存在的有七十余藩。 [202]

唐朝时期的中外交通 [105]

日本

倭国(武周时期改称日本)与唐朝往来密切。贞观十九年(645年),孝德天皇推行“大化改新”,效法唐制,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引入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创设班田制;落实户籍和记账制度,参考《唐令》写成《大宝令》法典;遵照洛阳布局规划平安、平城二京。奈良正仓院现仍保存着很多唐朝的文物。除龙朔三年(663年)的白村江之战外,两国关系长期处于和平之中。日本先后派遣了遣唐使19次,实际成行15次,使团规模达数百人,团中除使臣、水手外,还有留学生、学问僧、医师、音声生、玉生、锻生、铸生、细工生等 [91]。代表的来唐日本人有留学生吉备真备、阿倍仲麻吕与僧人空海和圆仁。空海着有《文镜秘府论》与日本第一部汉字字典《篆隶万象名义》。圆仁寻觅佛法而走遍唐朝多个道郡,带回日本大量佛学经文器具。百济艺僧味摩之将在唐学到的荆楚傩舞传至日本,时称吴伎乐。日本人还利用草体汉字表示声音,创造了平假名;利用楷体汉字偏旁,创造了片假名。 [168]

鉴真坐像,供奉于日本奈良东大寺 [228]

唐玄宗开元中期,鉴真和尚应日本僧人之邀,五次东渡日本,均告失败,至天宝十二载(753年)第六次航行方才抵日。日本天皇授“传灯大法师”,后又造唐招提寺命鉴真主持,教法大行,号“过海大师”“唐大和尚”,为日本国传戒律之始祖。其随行弟子恩托、如宝、法力等又精于塑造佛像与建造寺塔,故于日本医学、雕塑、建筑等颇有影响。鉴真东渡,促进了中国文化向日本的传播以及佛教在日本的兴盛。 [228]

到9世纪末以后,遣唐使虽然停止,但又出现了中国商人浮海赴日的浪潮,经济交往保持繁荣。 [168]

百济与新罗

百济

主词条:唐灭百济之战

位于朝鲜半岛西南部的百济武王扶余璋在武德四年(621年)就遣使献马,后被唐朝册封为带方郡王、百济王。当时百济与高丽和亲通好,共同对付新罗,阻碍新罗和唐朝交通与进贡事宜。唐太宗即位后,致书百济武王,明确指出新罗是唐朝的藩臣,要求百济和高丽立即停止对之侵伐。太宗的坚定态度制止了百济大规模讨伐新罗的行动 [156]。但高宗时期,百济对新罗仍侵扰不停。在屡次下诏威吓无果及新罗的一再请求下,高宗于显庆五年(660年)派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率水陆大军十万讨伐百济,新罗亦出兵相助。同年,苏定方进围泗沘城,百济王扶余义慈等投降,百济灭亡 [92]。随后,唐朝分其地为熊津、马韩、东明、金涟、德安五个都督府,立当地首领为都督、刺史、县令。命右卫郎将王文度为熊津都督,统兵防守。但在唐军主力撤退后,百济复国运动兴起,龙朔三年(663年)唐军于白村江之战大破倭国与其支持的百济复兴势力,百济全境成为唐朝的羁縻地区。 [152]

新罗

韩国庆州龙江洞古墓出土的陶俑,显示当时新罗已实行唐朝官服制度

新罗真平王金白净在武德四年(621年)就向唐朝遣使朝贡。唐高祖派通直散骑侍郎庾文素回访,自此朝贡不绝。武德七年(624年),高祖遣使封金白净为乐浪郡王、新罗王。金白净死后,唐太宗派使者参加其葬礼。此后的新罗王世代受唐册封,如贞观九年(635年)太宗遣使封金白净之女金德曼为王 [154]。唐太宗伐高丽时,命新罗接应,新罗派兵五万攻高丽南界。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新罗真德女王金胜曼派其弟、国相金春秋等入唐,太宗赐以新撰的《晋书》等,特加优待。显庆五年(660年),成为新罗王的金春秋率军与唐军联合,攻灭百济。龙朔三年(663年),唐以新罗国为鸡林州都督府,任命文武王金法敏为都督。 [152]

高丽灭亡后,朝鲜半岛上三国鼎立的局面结束。随着唐军和亲唐百济贵族的撤退,新罗逐步从唐朝控制下夺取百济、高丽故地。唐高宗派兵击败新罗,迫使其认罪,但默认新罗控制百济故地,并为之迁移安东都护府治所至辽东。唐与新罗恢复友好关系。垂拱二年(686年),新罗神文王金政明遣使来唐,求得唐礼一部,以及杂文章。新罗参用唐朝的制度,制定了自己的礼仪典制。7世纪末,留学生薛聪利用汉字创制“吏读”,用以表示朝鲜语的助词和助动词,对朝鲜的文化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渤海国渡海攻击登州,唐玄宗派留在长安的新罗王族金思兰回国发兵攻渤海以助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唐明确将浿水(今朝鲜大同江)以南之地移交给新罗治理,使新罗统一了朝鲜半岛的大部分。新罗与唐往来最密,即使是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往蜀地,新罗仍派使者前去朝见。双方一直保持来往,直到会昌(841年-846年)年间新罗自身社会动荡不安以后,才断绝了来往 [152]。唐末,新罗人在80年内在中国科举登第者有58人。在唐的新罗人为数很多,唐朝沿海很多城市有“新罗坊”。在两国交往过程中,不少物产、药材、手工业品和书籍也得到交流 [164]。而唐末在唐淮南节度使高骈幕府供职、后以“国信使”身份东归新罗的新罗王京人崔致远被认为是朝鲜半岛汉文学的开山鼻祖。其诗文别集《桂苑笔耕集》既是古代朝鲜半岛最早的汉文典籍,也是唐代文学宝库中珍贵的文学别集,代表了唐代朝鲜半岛文人汉诗文创作的最高水平。 [155]

阿拉伯帝国

怛罗斯之战 [183]

唐玄宗时,由于唐朝国力的强盛,吐蕃在西域的扩张受到连续挫败,甚至与阿拉伯帝国(中国称“大食”)联合也不能占得丝毫的便宜。首先在开元三年(715年),吐蕃与阿拉伯共同扶立阿了达为王,发兵攻打唐朝属国拔汗那国。监察御史张孝嵩、安西都护吕休璟率军长途奔袭,击败吐蕃、阿拉伯联军,夺得拔汉那,威震西域 [205]。开元五年(717年),突骑施联合吐蕃和阿拉伯帝国攻打四镇,唐玄宗调发三姓葛逻禄兵与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献出兵反击 [206-207]。由于地理上的巨大优势,更因为唐军这个时期在青海和吐蕃进行大规模的战争而无暇顾及西域,阿拉伯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原本臣服于唐朝的栗特诸国纷纷倒向阿拉伯。为了对抗阿拉伯在西域的扩张,唐朝拉拢突骑施打击阿拉伯。开元十一年(723年),阿拉伯呼罗珊的将军穆斯棱·本·赛义德·艾尔-吉拉比兴兵攻东拔汗那,苏禄率军驰援,大败其军。次年,阿拉伯哈里发叶齐德二世逝世,继任的哈里发希沙姆再次派兵攻东拔汗那,围其都渴塞城,爆发“渴水日战争”,阿拉伯军大败,康、石诸国重新归顺于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以后,因边将矛盾,突骑施和唐朝断交,日渐衰落,阿拉伯势力得以东扩。天宝十年(751年),唐将高仙芝挟灭石国之威,与阿拉伯军展开怛罗斯之战。唐军战败。但此时呼罗珊陷入混乱,阿拉伯忙于平乱,对于进一步扩张有心无力。而此后唐朝方面由于安史之乱,国力大损,也只能放弃中亚。 [208]

唐代由阿拉伯至中国的海上交通较之以往大为扩展,其直接航行的路线是自巴格达起,经波斯湾东出霍尔木兹海峡,穿过印度洋,经斯里兰卡、尼科巴群岛绕马来半岛,由南海而至广东的广州,或岭南的交州,福建的福州、泉州,或北上江苏的扬州 [201]。这些贸易活动使中国的丝绸、瓷器等传入西亚 [204],绿宝石、胡椒、伊斯兰教等器物、宗教传入中国。

社会

播报

编辑

阶级

唐朝社会阶级结构的显着特点是旧士族的衰落,以及法定的“贱民”制度的逐渐衰退,还有新兴“衣冠户”的出现。 [232]

经过隋末农民战争打击,山东、江南士族势力下降,只有关陇士族还有一定实力。唐朝建立后,唐太宗敕编《氏族志》,明确表示要以现任官爵的高下定士族等级,压抑旧士族势力;唐高宗与武则天时,重修士族谱,改《氏族志》为《姓氏录》,完全以现行官品高下为据,五品以上官员都能入谱,旧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迅速改观;唐玄宗时,原则上不再官修士族谱,旧士族已不再享有法定特权,门阀士族制度基本衰亡。而当时主要的选官制度科举制不以门第为依据,使旧士族晋升途经缩减,这也加速其衰落。但同时,旧士族在社会上还拥有较高声望,不少新贵、富室还热衷与旧士族特别是其中的高门崔、卢、李、郑联姻。唐朝后期,士族子弟凭借其文化方面的优势,也容易在科举中胜出,曾出现数代为进士的现象。唐末的社会动乱,使旧士族受到沉重打击,在宋以后不再是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了。 [232]

唐代法律上规定有良民和贱民。良民又称“百姓”“常人”“白丁”,是一般平民。贱民指官户、杂户、部曲、奴婢等,又分官贱民和私贱民。官贱民包括官户、杂户、官奴婢。他们隶属官府,从事各种生产和杂役,以官奴婢地位最低,其次为官户,最高是杂户。私贱民包括部曲和私奴婢,隶属主人,部曲地位高于奴婢。贱民社会地位低贱,只能在本阶层内通婚。法律规定:若官户、杂户殴打良民。要罪加一等惩处。至于奴婢更是“律比畜产”,主人可以自由买卖或赠予他人,生活十分悲惨。由于官户、杂户、部曲的来源逐渐减少,原有贱民不断“放良”。唐朝法令又严禁压良为贱,唐末以后,贱民阶层逐渐消失,除奴婢外,法律上不再明确区分良民和贱民。旧士族及法定“贱民”制度衰落,以及,都是这一时期阶级结构变化的重要现象。 [232]

唐后期,出现了由进士及第家庭形成的“衣冠户”。这是一个因科举制而兴起的特权阶层。此外,虽然政府限制商人做官,但商人中的富商因买官而入仕,在唐代特别是唐后期的社会地位并不低。 [232]

语言

唐朝建立后,口语和书面语逐渐分化,差别愈来愈大。唐人使用的口音就是唐朝都城长安城(今陕西西安)的口音,属于雅言的一种。日语中的一些词语也受到唐朝时汉语的影响,其发音具有明显的北方口音。 [190]

帝王世系

播报

编辑

唐朝皇帝世系表

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位时间

陵寝

年号及使用时间

追尊皇帝,未实际统治

太上玄元皇帝

李耳

献祖

宣皇帝

李熙

建初陵

懿祖

光皇帝

李天赐

启运陵

太祖

景皇帝

李虎

永康陵

世祖

元皇帝

李昞

兴宁陵

唐朝前期(改国号为周前,618年-690年)

高祖

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李渊

618-626

献陵

武德(618-626)

太宗

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李世民

627-649

昭陵

贞观(627-649)

高宗

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李治

650-683

乾陵

永徽(650-655)

显庆(656-661)

龙朔(661-663)

麟德(664-665)

乾封(666-668)

总章(668-670)

咸亨(670-674)

上元(674-676)

仪凤(676-679)

调露(679-680)

永隆(680-681)

开耀(681-682)

永淳(682-683)

弘道(683)

中宗(被废)

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李显

684

定陵

嗣圣(684)

睿宗(禅位)

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李旦

684-690

桥陵

文明(684)

光宅(684)

垂拱(685-688)

永昌(689)

载初(690)

武周(690年-705年)

则天顺圣皇后 [95]

武曌

690-705

乾陵

天授(690-692)

如意(692)

长寿(692-694)

延载(694)

证圣(695)

天册万岁(695-696)

万岁登封(696)

万岁通天(696-697)

神功(697)

圣历(698-700)

久视(700)

大足(701)

长安(701-705)

神龙(705)

李唐复辟后(705年-907年)

中宗

(复辟)

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李显

705-710

定陵

神龙(705-707)

景龙(707-710)

殇皇帝

李重茂

710

唐隆(710)

睿宗

(复辟)

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李旦

710-712

桥陵

景云(710-711)

太极(712)

延和(712)

玄宗

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李隆基

712-756

泰陵

先天(712-713)

开元(713-741)

天宝(742-756)

肃宗

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

李亨

756-762

建陵

至德(756-758)

乾元(758-760)

上元(760-761)

代宗

睿文孝武皇帝

李豫

762-779

元陵

宝应(762-763)

广德(763-764)

永泰(765-766)

大历(766-779)

德宗

神武孝文皇帝

李适

780-805

崇陵

建中(780-783)

兴元(784)

贞元(785-805)

顺宗

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

李诵

805

丰陵

贞元(805)

永贞(805)

宪宗

圣神章武孝皇帝

李纯

806-820

景陵

元和(806-820)

穆宗

睿圣文惠孝皇帝

李恒

821-824

光陵

长庆(821-824)

敬宗

睿武昭愍孝皇帝

李湛

824-826

庄陵

宝历(824-826)

文宗

元圣昭献孝皇帝

李昂

826-840

章陵

宝历(826)

太和(827-835)

开成(836-840)

武宗

至道昭肃孝皇帝

李炎

840-846

端陵

会昌(841-846)

宣宗

圣武献文孝皇帝

李忱

846-859

贞陵

大中(847-859)

懿宗

昭圣恭惠孝皇帝

李漼

859-873

简陵

大中(859)

咸通(860-873)

僖宗

惠圣恭定孝皇帝

李儇

873-888

靖陵

咸通(873-874)

乾符(874-879)

广明(880-881)

中和(881-885)

光启(885-888)

文德(888)

昭宗

圣穆景文孝皇帝

李晔

888-904

和陵

文德(888)

龙纪(889)

大顺(890-891)

景福(892-893)

乾宁(894-898)

光化(898-901)

天复(901-904)

天佑(904)

景宗

(未采用)

昭宣光烈孝皇帝

李柷

904-907

温陵

天佑(904-907)

以上内容来源 [107] [109-110]